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081918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48 大小:4.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148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31.1 项目名称 .31.2 项目建设单位 .31.3 项目第一责任人 .31.4 项目技术责任人 .31.5 项目建设范围及工程布局 .31.6 建设内容与规模 .31.7 项目建设期限 .41.8 项目投资 .41.9 项目效益 .4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52.1 自然条件 .52.2 自然资源 .82.3 社会经济条件 .162.4 生态环境现状及建设情况 .172.5 生态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19第三章 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总体思路和布局 .203.1 指导思想 .203.2 建设原则 .203.3 总体思路和布局 .223.4 建

2、设目标 .23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主要技术措施 .244.1 项目区的选择 .242 / 1484.2 建设内容和任务 .24第一部分 林业建设项目 .25第二部分 草原 生态保护建设项目 .43第三部分 水利水 保建设项目 .53第四部分 生态 移民项目 .- 114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 134 -5.1 投资估算依据 .- 134 -5.2 投资估算 .- 134 -5.3 资金来源 .- 134 -5.4 平衡测算 .- 135 -第六章 效益分析 .- 136 -6.1 效益分析指标 .- 136 -6.2 预期效益 .- 137 -第七章 保障措施 .- 139 -7.

3、1 组织领导和组织管理 .- 139 -7.2 配套 措施 .- 141 -3 / 148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 2014 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1.2 项目建设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人民政府1.3 项目第一责任人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县长 云霖琼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区沙源治理工程的进度、质量和资金管理等方面负责。1.4 项目技术责任人生态移民技术责任人:刘耀恒(政府副县长、发改局局长)林业任务技术责任人:乔占文(林业局局长)水利任务技术责任人:刘 欣(水务局局长)草原任务技术责任人:云挨胜(畜牧局局长)技术责任人对项目区沙源治理工程的质量、技术管理等方面负责。1.5 项

4、目建设范围及工程布局清水河县 2014 年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实施范围:城关、宏河、喇嘛湾、韭菜庄、北堡、窑沟、五良太、单台子等 8 个乡镇。工程布局于 8 个乡镇的生态相对脆弱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1.6 建设内容与规模人工造林 3 万亩、封山育林 2 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 16 平方公4 / 148里、水源工程 35 处、节水灌溉 25 处,人工饲草基地 5000 亩、饲草机械 200 台(套) 、贮草棚 3000 平方米,生态移民 213 人。1.7 项目建设期限2014 年 4 月2015 年 12 月1.8 项目投资清水河县 2014 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计划总投资 3447万

5、元。其中林业任务 1840 万元,水利任务 940 万元,草原任务 186万元,生态移民 472 万元,管理费 9 万元。1.9 项目效益项目实施后,全县新增林地 7.35 万亩,全县新增森林覆盖率0.17%,减少风蚀沙化、水土流失面积 12 万亩。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我县生态环境,促进全县农牧业及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5 / 148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2.1 自然条件2.1.1 地理位置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南部,清水河县位于晋、陕、蒙和呼、包、鄂金三角地区,东、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省右玉、平鲁、偏关三县毗邻,西以黄河为界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北与和林格尔、托克托县相连,属黄

6、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山区。地理座标为东径 1111845112730,北纬 3935401230,全县总面积 2859 平方公里。2.1.2 地形地貌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属山西台背斜与内蒙古地轴相接之过渡带。岩石平缓,黄土覆盖较厚,地势由东南向西渐次低下,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多样。境内整体分为低缓丘陵、低山丘陵、沟壑、土石山地和冲积平原五种类型。其中山地占 26,丘陵占 73,平均海拔 1373.6 米,最高海拔 1832.5米,最低海拔 921 米。2.1.3 气候清水河县地处中温带,境内气候为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7.9,最高气温 39.5

7、,最低气温-29.1,无霜期 135 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 428.2mm,最多 620.8mm,最少184.2mm,降雨多集中在 69 月,蒸发量年均 2577.2mm。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较为丰富,日照时间年均 2972.2 小时,太阳能辐射总量6 / 1485624.83MJ/y,年均风速 2.3m/s,平均风速3 m/s 的天数为133 天,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雨热同期,自然条件较差,近年来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增多,全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占总面积的96%,风蚀沙化面积达 28%,600 多条大沟和 3 万余条支沟每年将大约 2000 余万吨的泥沙带入黄河,是黄河上中游地区重要输沙源之一。2

8、.1.4 水文清水河县属华北地层区山西分区,清水河偏关小区,区内基底为古生界花岗岩。上伏深红色泥岩或砂层,三系上部为第四系黄土,部分地段夹有冲洪积砂砾石层。从境内地表水资源分布情况来看,主要为山区和丘陵。整个山区为地表水产流区。县境有水沟谷,主要分布在喇嘛湾、宏河镇、五良太、城关镇等地,沟谷发育的方向多呈东西向,南北向极少,是境内地表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流经境内客水还有黄河、浑河、清水河、古勒畔几河 4 条主要河流。此外,还有两条较大的季节性河流杨家川和北堡川。年平均降雨量428.2mm,最多 620.8mm,最少 184.2mm,降雨多集中在 69 月,蒸发量年均 2577.2mm。2.1.5

9、 土壤县境内土壤类型有栗钙土、栗褐土、灰褐土等 8 个土类,14 个亚类,38 个土属,113 个土种。植被分为山地草原植被、丘陵干旱草原植被、沙地草原植被和低洼地草甸草原植被四种类型。土壤质地多为沙质壤土,易遭风蚀。2.1.6 植被7 / 148由于清水河县境内地形、土壤、气候等差异较大,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植被,属半干旱沙地草原植被类型区。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全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 63 科、218 属、418 种,其中以菊科、禾木科最多,次以蔷薇科、豆科、十字花科、藜科、百合科、单科单种的有 20 多种。原始植被属干旱草原类型,呈东南向西北分布的规律,可分为山地草甸草原植被、丘陵干旱草原植被、沙

10、丘沙地草原植被、低湿地草甸草原植被四种类型。山地草甸草原植被:分布于县境东南部韭菜庄和北堡马鞍山一带阴坡上,海拔在 1430-1820 米之间,属于山杨、胡枝子、三刺、凸脉苔草、火绒球、百里香等杂草群落,主要建群种有山杨、三刺等天然次生林,其次在林中林外有百里香、凸脉苔草等草本植物。一般草高 11 厘米,总覆盖度 38%,基本覆盖度 10%。丘陵干旱草原植被:主要分布于除喇嘛湾、宏河镇等地外的其余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1200 米以上,属于百里香、本氏针茅杂草类和人工灌木群落。主要建群种有百里香、本氏针茅、羊草、隐子草、紫花苜蓿、狗娃花、胡枝子、多叶刺豆等。草高 3-20 厘米,总覆盖度 18%

11、,基本覆盖度 6%。沙丘沙地草原植被:分布于喇嘛湾、宏河镇等地的沙丘和沙带上,海拔在 1000 米以上,植被为柠条、沙蒿、猫头刺等植物群落。在群落的外围或内部,发育着一些乔木科、沙草科、菊科的草本植物,象沙蒿、猫头刺、狗尾草、胡枝子、百里香、披硷草、香茅草、8 / 148白草、沙生棘豆等。一般草高 3-11 厘米,总覆盖度 16%,基本覆盖度 5%。低湿地草甸草原植被:分布于清水河县、古勒半几河等几大水系的沟谷阶地、丘间洼地,属非地带性植被。主要建群种有寸草、羊草、芦苇、蒲草、车前子、萎陵菜、蒲公英等,在低洼盐碱地上、生长着盐生植物,建群种有盐蓬等。2.2 自然资源2.2.1 土地资源清水河县

12、自 2000 年开始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从广种薄收状况走上农林牧全面发展之路,实行“进、退、还”战略。在进的方面,进行水地开发、节水灌溉和旱地基本农田建设,调整结构,科学种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在退的方面,对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一方面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一方面为畜牧业发展提供饲草料来源,促进畜牧业发展。从 2000 年到2006 年底,实施“进、退、还”战略、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累计退耕种树 24.18 万亩。2013 年底全县可耕地面积 106 万亩,宜林面积 150 多万亩,草牧场面积 130 多万亩,其它用地及不可利用地近 40 万亩。2.2.2 水

13、资源1.地表水系清水河县地表水系的发育程度严格受到构造、岩性的控制。清水河南北两地由于所出露的地层岩性不同,其发育程度也不同。在9 / 148清水河以北地区,地表由太古界花岗岩及中生界上侏罗下白垩统泥岩、砂砾岩和新生界第三纪红色泥岩所组成,具有良好的隔水作用,因此,不仅清水河、浑河、古勒半几河等几条较大河流有常年流水外,所有的山沟几乎沟沟有水;而清水河县南部地区,为一套碳酸岩建造分布区,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构造复杂,离地表浅处没有良好隔水层,虽沟壑纵横,但都是旱谷,最大的杨家川、北堡川也仅为季节性的泄洪通道。(1)黄河黄河纵贯该县西部,由北向南流,流经本县长达 65km,河面宽200300m,在

14、北部喇嘛湾附近,枯水期水面标高为 980m,南部阎王鼻子附近为 920m。河水位变化大,流量丰富,为区域性地表水流和地下水的归宿排泄地带。(2)浑河位于清水河县县域北部,由北向南流经王桂窑乡,到石嘴子折向西与清水河汇合注入黄河。浑河全长 32km,河水面宽 50100m。水位、流量随季节变化大。为北部区域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的局部排泄带。根据放牛沟水文站 70 年代水文观测资料,浑河地表径流量为1.2552.725 亿 m3/a。(3)清水河清水河横贯全县域中部,发源于盆地青东部的山区,由东向西流入浑河。全长 51.5km,河水面宽 3060m,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大,为区内地下水的排泄带。根据清

15、水河水文站 70 年代观测资料,清水河地表径流量为 0.16050.4326 亿 m3/a。10 / 148(4)古勒半几河横贯清水河县北部,由西向东注入浑河,全长 32km,河水面宽3050m,为浑河支流。发源于五良太乡盘山侯村一带,是县域东北部地下水的排泄带。全县地表水径流量为 3.3 亿 m3。2地下水(1)孔隙潜水以条带状分布于古勒半几河、浑河、清水河及杨家川中上游之侵蚀堆积洼地之中及零星分布于黄河岸边。处于区域性地下水的局部排泄带上,地下水承受大气降水补给及附近低山丘陵区地下水的径流补给。含水层由于地势较低下伏有相对的弱透水层或隔水层的第四系砂砾石及第三系半胶结的砂砾岩组成,含水层厚

16、度一般变化不大,在 1020m 之间,个别达 30m 以上,水位埋深因沟谷不同及所处的同一沟谷的不同部位而异;南部沟谷中水位深,北部较浅;沟谷中心浅,而远离河谷中心深;在同一条沟谷中上游浅、下游深。深处的水位在 2035m 之间,浅处水位埋深在 13m,局部小于1m。水量丰富,单井最大可能出水量均大于 250m3/d,最大可达1000m3/d 以上。因属低山丘陵地区的沟谷洼地,因而水交替作用是较强烈的,矿化度一般小于 0.5g/L,多属重碳酸和重碳酸硫酸钙、镁型及钙、钠、镁型水为主。排泄以两种形式为主:一种是在地下水埋藏小于 1m 的地段,以垂直蒸发为主,造成地表土壤盐渍化现象;一种以地下径流的形式,在河谷中下游补给到基岩裂隙含水层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