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國際新聞的馴化: 香港回歸報導比較研究* 陳韜文、李金銓、潘忠黨、蘇鑰機* 摘要 新聞記者如何令本國的受眾對國際事件感到興趣及有意義?這是我們主要探討 的問題。本研究希望透過各國媒體對 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大陸這個全球性事件 的報導,來分析新聞工作者馴化新聞事件的過程及其後果。這裡,馴化指 的是新聞工作者強化一個外在或全球性事件對本國受眾相關性的過程。我們發 現,來自不同國家的新聞記者在製作國際新聞時,往往依賴他們所在國家的政 治權威、主流意識形態和文化背景。此外,影響馴化的因素還包括傳媒類型、 市場定位、組織約束和記者對新聞發生地點了解的程度。我們的比較研究顯示, 媒介意識形態在國家
2、之間的差異一般要比國家內部的差異顯著。 關鍵詞:國際新聞、馴化、香港回歸、新聞價值、全球化、本土化 * 本研究承蒙香港的大學撥款委員會資助,在出版過程中更得到兩位匿名審稿 人提出不少有用的意見,謹此致謝。原稿為英文,首先發表在中華傳播學會在 2001 年 7 月於香港浸會大學舉辦的年會,本文是根據譯稿修訂改寫而成。 * 作者陳韜文與蘇鑰機分別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教授和副教授; 李金銓原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大眾傳播學院教授,現為香港城市大學英語與傳 播講座教授兼系主任;潘忠黨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傳播藝術系副教授。陳韜文 教授 E-mail: jchan003 1997 年 7 月 1 日
3、,來自世界各地代表了 778 個傳媒機構的 8,000 多名新 聞工作者匯聚香港,共同見證香港主權的移交。這一交接儀式的歷史與政治意 涵深遠,象徵著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以及西方與東方等 等這一系列基本價值的碰撞。對傳播學者而言,香港回歸是一全球性事件 ( Dayan Bennett, 1990 ),因此它總是有利於官方新 聞來源,其它聲音則被邊緣化。記者和其他人一樣,也生活在一個常識世界 之中,所謂常識,就是?種種事物、事實及關係的意義是不證自明的,都已經被 人們想當然地接受( van Ginneken, 1998 )。而且,記者們還通過社教化 過程接受更?廣闊的文化、專業意
4、理以及組織要求,這個過程使記者們進一步肯 定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現實( Tuchman, 1978; Schlesinger, 1978 )。基 於此,新聞記者們總是帶著一系列刻板印象出發到另一個國家,而帶回來的則 總是對異國文化固有的詮釋和對自己預想的再肯定( van Ginneken, 1998 )。 馴化也是出於受眾以及傳媒組織自身的需要。 Cohen ( 2002 )指出,由於受 眾並不一定擁有理解國際新聞的能力,如果新聞不被置於為受眾熟悉的本國情 境之中,觀?們就很難了解這些新聞。新聞廣播一般是由一系列連續的新聞條目 或情境構成,中間沒有停頓,彼此之間並無聯繫,而且很少提供每一則新聞
5、的 背景。因此,除非將一個外國事件放在一個為觀?所熟悉的文化框架下進行報導, 否則觀?很難理解。而從傳媒組織來看,派出海外記者必須有充分理由,尤其是 在如今國際採訪成本高昂和通訊社發達的年代,是否需要特派記者更是有待斟 酌的事情。花了這麼多資源而不能為受眾提供獨特而本土化的觀點,就難以交 代。我們可以說,只要有市場競爭,無論是為了經濟或是組織原因,馴化都成 了必要做法。 從認知的角度來?,事物的意義愈是不明確,感知者主觀意識的影響就更大( Fensterheim Chan Lee, Chan, Pan, Gans, 1979 )。馴 化很多時候是透過這些新聞專業常規來進行。新聞工作者們通常已經
6、把傳媒 組織以及本國文化對於外國現實的界定內化,使他們能夠順利完成新聞任務而 不必有意識地去考慮專業規範和專業價值。首先,在報導重大事件時,編輯部 門往往主動選派明星主持人、知名評論家和專家飛往那些遠離本土的異域,讓 他們在外國的現場向受眾作目擊報導,試圖拉近彼此的距離。如在這一次 的美國電視新聞報導中, 儘 管美國電視新聞主持人缺乏中國和香港事務方面 的知識,但仍被委以報導香港主權移交的重任。一位臺灣電視主持人也承認, 7 自己並不太了解香港,但是由於自己的知名度高,較受觀?歡迎,還是被派來香 港壓陣。 另外一個重要的馴化手段是依賴傳媒所屬國家的高級官員。官員總是比較引人 注目,而且他們往往
7、被看作是政治機構的代表,由他們來講述國際新聞,自然 就可以帶出外國事件與本國受眾的相關性。那些擁有國際名聲和影響力的人物, 比如英國的布萊爾( Tony Blair ),柴契爾( Margaret Thatcher ),奧爾 布萊特( Madeleine Albright )和彭定康( Chris Patten ),因而成了他 們國家傳媒爭相採訪的對象。容後我們從內容分析看到,傳媒訪問自己國家官 員的情況是相當普遍的。 除了官員,傳媒也會讓普通人發聲,尤其是那些遠離家鄉或與家鄉還有各 種關聯的自己人。 San Jose Mercury News 的 Kristi Khockshorn 就專 門
8、尋找來自 San Jose 或者舊金山的旅遊者作?採訪對象。她告訴我們,在索馬 里採訪時她曾經手拿 San Jose 的標誌迎?坦克車隊,每隔幾分鐘就高聲叫 喊有否來自 San Jose 的人。她這次在香港主權回歸之夜也準備找幾個 同鄉訪問。華裔在加拿大的影響力近年已有增加,使得在這次香港主權移 交的報導中,加拿大傳媒也不斷地尋找原籍香港的加拿大華人作?新聞來源。 像普通新聞一樣,國際新聞也有軟硬之分。硬新聞的來源主要靠官員,而 軟新聞則主要靠在地的市民大眾。不少國際新聞記者所 嚮 往的是寫出有色 彩的故事,即是採用個人軼事來訴說引人入勝的新聞故事。他們認為這種富 有色彩的故事可以有效減少受眾
9、對遠方新聞的抗拒。對於上面的 Kristi Khockshorn 來?,一個色彩繽紛的故事能給人一種地方感,使人覺得 說話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盡是官員。她認?,人們通常會更喜歡那些由真 正的人構成的故事。加拿大 MacLean 雜誌的 Chris Wood 也認為讀者們喜歡 混和?色彩和質地( texture )的故事,因為它們會為故事帶來形 像、音響、氣味和聲音。 1997 年 6 月 19 日 的紐約時報封面刊登了 一則 Edward Gargan 採寫的新聞故事,描述幾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家庭(教師、 服務員和企業家)的故事,那無疑是以色彩和質地向讀者展示香港橫 切面的嘗試。另外,?了捕捉交接
10、儀式後頭一天的社會情緒,紐約時報的 Seith Faison 訪問了在街頭麵攤吃麵的幾個顧客。同理,芝加哥導報則訪 問了一些對主權移交感到非常難過的在香港出生和長大的殖民者。華盛 頓郵報也有不少這樣的故事,在 6 月 5 日 發表了一則特寫,將一個擁有時 尚意大利餐館的前中國難民與她的在上海過著像夢魘一樣不愉快生活的姑姑進 行比較。這些都是以色彩和質地說話的新聞故事,是馴化常用的招數。 另一個拉近遠方事件與本國受眾關係的策略,是把新聞故事個人化並賦予普世 價值或本國意義。我們在訪談中問記者,什麼報導才是他們心中最理想的。他 們幾乎不約而同地都認?最好的報導是個人化的,因為只有這樣,報導才能引起
11、 本國觀?的共鳴和注意。英國廣播公司的主管 Fiona Anderson 曾?: 我的同事們採寫了一個令我感動流淚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在最困難的五、六十 年代跨越邊境來到香港。我的同事們跟隨他拍攝,與他談話,談論他在香港過 8 去的日子。他的家境目前已經很好,女兒和兒子都是在香港的銀行任高級主管。 這位父親從未放棄任何機會,他為孩子們打下了基礎,讓他們發展自己,現在 孩子們已可以回過頭來照顧父親。我的同事們拍了一段他星期天和孫子一塊兒 吃飯的鏡頭。我覺得,這就是香港人:他們始於一無所有,白手興家。這就是? 什?我喜歡這裡。這確實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因?它講述了香港的精神。 這則報導顯然被賦予了普世
12、的人性價值,該記者也預期國內的受眾會對故 事產生移情作用。 以軼事細節說故事是馴化軟性國際新聞導的手段,但是簡化則是馴化硬性新聞 常用的手法。受眾對外國的認知有限,加上興趣不高,如報導太詳細複雜,往 往難以忍受,是以記者必須去繁就簡。例如,香港臨時立法會產生的背景 複雜,當中牽涉到中英雙方就政制應否有直通車的長期爭論,不少傳媒對 有關問題都避而不談,就算要提及,也是將它 標籤 為由北京任命的臨時立 法機構(華盛頓郵報語),藉此避開當中的複雜性。自由和民主原本也 是相當複雜的問題,但是在國際記者的手下也變成了非黑即白的簡單事件,是 以香港民主派領袖李柱銘和劉慧卿莫不成為西方傳媒眼中的英雄,而香港
13、的左 派代表則成了對立面。這種簡約的做法使本國的受眾較容易把握事件的意識形 態線索,增加閱讀和觀看的興趣。當中的原則,正如 CNN 記者 Mike Chinoy 所言,新聞報導應有明確主線,避免過於細節化而造成理解困難,新聞記者必 須意識到自己是在向那些並不一定了解香港的人講故事。 把遙遠事件放在較大的歷史情境中報導,是另一個突顯相關性的常用辦法。一 向以高度詮釋性報導而非以事實性報導為主的紐約時報,集中探討的就是 香港將來在中國統治下的命運。 CNN 的 Mike Chinoy 認?,一個新聞記者必須 不斷地回到那些重要議題上來,並且必須力圖將本土的事件放到更廣闊 的視野之?進行考慮。他主張
14、不應該把香港主權交接僅看作是乏味的地方政治, 而應將它與中國以及中美關係聯繫起來考慮,從而突顯事件的重要性。他舉例? : 當時我正在準備一個關於住房的報導。雖然這是個有趣的題材,但它卻不大可 能構成國際新聞。只有當人們開始鬧事並燒毀房屋的時候,它才可能成?一則國 際新聞。不過,住房委實是香港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也只有當我們把有關 問題看作是香港特首董建華領導能力的考驗這才構成一則國際新聞,而不 僅僅是一個地方性消息。我只有將故事放在這種背景之下進行報導,那些遠在 阿根廷的人才有可能對報導感興趣。 國際新聞比較難理解是因為受眾一般缺乏背景知識,所以記者若能把國際事件 接上本國的參考框架,馴化也
15、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報導外國新聞事件時,記者 們很自然地會從個人的參考框架出發,而這個框架則是建基於他們的成長背景 以及他們對本國文化中的同類事件、歷史案例以及同等概念的理解。他們繼而 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比較,找出相似性,運用各種比喻來闡明這些外國事件對於 本國的意義( Cohen, 2002 )。 1997 年夏,世界不少傳媒都將香港當時興旺 的股票市場和房地產當作是香港將來繼續繁榮穩定的經濟支柱,只有日本的新 聞記者將同樣的資料解讀為泡沫經濟爆破的前夕,而這一點終於在同 9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應驗。很顯然,日本新聞工作者的洞察力或遠見主要 源於過去十年日本自身泡沫經濟爆破的痛苦經驗。一位來自東
16、歐前共產主義國 家的新聞記者對過去共產主義時代的政治鎮壓則記憶猶新,因而對香港的前景 極不樂觀。部份美國新聞工作者對於香港的看法則主要受到留存記憶深處、揮 之不去的天安門廣場鎮壓景象以及受到長期冷戰的影響,因而把香港的主權移 交看作是香港這個美麗資本主義都市走向衰落的開始。記者對事物的看法有時 比較強,影響他們所能看到的新聞,有時甚至導致對新聞劇情的預期,進 而影響他們的報導。例如,不少西方傳媒都曾猜測中國大陸政府將會在收回主 權後,隨即給敢言的蘋果日報來個下馬威,甚至關閉它,因而紛紛採訪該 報,雖然這些報導最後都沒有成為事實。這些新聞在香港看來或屬過敏,但對 記者本國的受眾而言,大概又會覺得
17、是理所當然的。 總的來說,馴化的要義在於設法激活新聞,使乏味的新聞變得吸引人,使 遠在天邊的事情與受眾發生關係。開首時,我們提過新聞周刊以兩個封面 故事來訴說香港回歸同一的事件,分別發放給國內外的受眾,可說是馴化的經 典例子。 肆、影響馴化的因素 在各種影響馴化的因素中,國家利益大概是首要的,我們在上面的論述中已有 觸及。我們說過,國際關係是國際新聞核心的問題,而國際關係也總離不開國 家利益。就訪問所得,有部份記者對他們國家的外交政策有深入的理解,但也 有不少並不自覺他們的國家利益。無論自覺與否,他們傾向依賴的新聞來源都 是他們國家或是友好國家的高級官員,而這些高級官員無疑是國家利益以至是 國
18、家所屬陣營利益的詮釋者。由於國家利益具有相對穩定性,且是馴化國際新 聞的根據,因此國家?部的差異就往往被掩蓋和忽略。國家利益屬於宏觀層次的 因素,是基本的考慮點。但是我們也不應忽略一些影響馴化的微觀因素,包括 傳媒的類型、市場定位、組織約制和記者對新聞發生地點的認識程度。這些微 觀因素也可以促成馴化不同的表現。 一、傳媒類型和市場定位 馴化的程度會因傳媒的類型和市場定位的不同而變化。如以簡化作為馴化的手 段為例,報紙與電視所面對的壓力就有所不同。與報紙相比,作?視覺媒體的電 視更喜歡採用令人興奮的動作鏡頭,通過影像向觀?傳達意義,而不像印刷媒體 那樣採用線性邏輯的方式敘述,這種視覺邏輯難以容忍
19、靜止和單調的圖像,因 而電視所見盡是語言敘述受到圖像排擠的現象。 CNN 的 Mike Chinoy 認識到 這一點,他說電視並非一種善於傳達微妙觀點的媒體,因此新聞工作者必 須克服各種技術限制 去尋找視覺圖像並與人們對話。電視收視率的競爭進一步促使新聞工作者 將外國新聞簡化,因?傳媒都擔心觀?不能容忍陌生的細節。一家澳洲電視臺的 記者 Jane Hutcheon 贊同說,電視通過一系列的圖像以表達非黑即白的簡單觀 10 點最為有效。相比之下,英報紙就不得不表現得更加有思想,為要求較高的讀 者提供各種分析。 依對象市場大小劃分,傳媒可以簡單分為國際傳媒、全國傳媒和地方傳媒。 CNN 的 Mik
20、e Chinoy 聲稱,由於 CNN 在全球播放,要同時滿足多種文化背景 觀?的需要,因此 CNN 新聞表現的是一種全球觀點,而不是美國的或是 任何個人的觀點。像 CNN 這類國際媒體,它們的全球意識無疑比其他地方 性的傳媒要強,但是它們的主要觀點還是受制於它們的主要市場 - 美國和西 歐。在 CNN 報導中,來自第二和第三世界的觀點顯然相對不受重視。就我們所 見,縱使是像 CNN 這種國際傳媒,它們還是以西方社會的文化和政治關懷來察 看世界。它們的主要新聞人員所經歷的社教化過程大多是在美國及其他西方國 家進行,所關注的議題跟一般的西方傳媒大同小異。事實上,在另一個場合 CNN 世界報導的編輯
21、們自己也承認( Flourney, 1992: 23 ),如果我們說 自己完全不帶觀點肯定也是不誠實的。從我們有關報導的分析看來, CNN 和 美國 CBS 的報導有局部的差異而無根本的區別, BBC 和英國 ITN 之間的報導 也是如此( Lee, Chan, Pan, Gitlin, 1980; Gans, 1979 ),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再貶低它;而我們也相信,馴化是一客觀存在的社 會過程,沒有甚麼好不好的問題。但是由於馴化最終會表現為新聞內容並產生 社會效果,我們當然還是可以對馴化有所評價,盡量減少因馴化而產生的訊息 扭曲或新聞噪音。至於評價的標準為何,這就不是本文討論的範圍了。根據我
22、18 們的發現,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馴化過程中,對新聞發生地點了解愈是深入 的記者,愈能超越他們本國觀點的困囿。 參考書目 Bennett, W. L. (1990). Toward a theory of press-state re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 , 103-125.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
23、dge. Garden City, NJ: Doubleday. Breed, W.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 , 33 , 326-335. Chan, J. M., & McIntyre, B. T. (2002). Introduction. In J. M. Chan & B. T. McIntyre (Eds.), In search of boundaries: Communication, nation-state and cultural identi
24、ties (pp. xiii-xxvi). Westport , CT : Ablex. Cohen, A. A. (2002). Globalization ltd: Domestication at the boundaries of foreign television news. In J. M. Chan & B. T. McIntyre (Eds.), In search of boundaries: Communication, nation-state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pp. 167-180). Westport , CT : Ablex.
25、Cohen, A. A., Levy, M. R., Roeh, I. , & Gurevitch, M. (Eds.). (1996). Global newsrooms, local audiences: A study of the Eurovision news exchange . London : J. Libbey. Dayan, D., & Katz, E. (1992). Media events: The live broadcasting of history. Cambridge ,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ensterheim,
26、 H., & Tressetl, M. (1953). The influence of value system on the perception of peopl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 48 , 93-98. Flournoy, D. M. (1992). CNN world report: Ted Turners international news coup . London : John Libbey. Gans, H. J.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A study of CBS
27、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sweek, and Time . New York : Pantheon. Giddens, A. (1991).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 Stanford ,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 Berkeley , CA : Univers
28、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 New York : Harper & Row. Hall, S. (1974). Deviance, politics and the media. In P. Rock & M. McIntosh (Eds.), 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pp. 261-305 ). London : Tavistock. Hallin, D. C. (1986).
29、 The “uncensored” war: The media and Vietnam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in, D. C., & Gitlin, T. (1994). The Gulf War as popular culture and television drama. In W. L. Bennett & D. L. Paletz (Eds.), Taken by storm: The media, public opinion, and U.S. foreign policy in the Gulf Wa r (pp
30、. 149-163).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e, C. C., Chan, J. M., Pan, Z., & So, C. Y. K. (2002). World media spectacle: News war over Hong Kong . Buffalo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ee, C. C., Pan, Z., Chan, J. M., & So, C. Y. K. (2001). Through the eyes of US media: Banging th
31、e democracy drum in Hong Kong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51 , 345-365. Lee, C. C., & Yang, J. (1995). National interest and foreign news: Comparing U.S. and Japanese coverage of a Chinese student movement. Gazette , 56 , 1-18. Pan, Z., Lee, C. C., Chan, J. M., & So, C. Y. K. (1999). One event, thr
32、ee stories: Media narratives of the handover of Hong Kong in cultural China . Gazette, 61 , 99-112. Robertson, R. (1995). Gloc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 heterogeneity. In M. Featherstone, S. Lash, & R. Robertson (Eds.), Global modernities (pp. 25-44). London : Sage. Schlesinger, P. (1978
33、). Putting “reality” together: BBC news . London : Constable. Scholte, J. A. (1996), Beyond the buzzword: Towards a critical theory of globalization. In E. Kofman & G. Youngs (Eds.), Global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pp. 43-57). New York : Pinter. 20 Sreberny-Mohammadi, A. (1991). The global and t
34、he local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J. Curran &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pp. 118-138). London : Edward Arnold. Sreberny-Mohammadi, A., Winseck, D., McKenna, J., & Boyd-Barrett, O. (1997). Editors Introduction to Media in Global Context. In A. Sreberny-Mohammadi, D. Winsec
35、k, J. McKenna, & O. Boyd-Barrett (Eds.), Media in global context: A reader (pp. ix-xxviii). London : Edward Arnold. 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u, W. M. (1991). Cultural China : 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 Daedalus , 120 , 2, 1-32. Tuchm
36、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 Free Press. Tunstall, J. (1971). Journalists at work: Specialist correspondents: Their news organizations, news sources, and competitor-colleagues. London : Constable. van Ginneken, J. (1998). Understanding global news: A
37、 critical introduction . London : Sage. Wang, G., & Servaes, J. (2000). Introduction. In G. Wang, J. Servaes, & A. Goonasekera (Eds.), The new communications landscape: Demystifying media globalization (pp. 1-18). London : Routledge. Wang, G., J. Servaes, & A. Goonasekera (2000) (Eds.), The new comm
38、unications landscape: Demystifying media globalization. London : Routledge. Waters, M. (1995). Globalization . London : Routledge. 附錄一:傳媒機構及內容分析樣本 國家 印刷媒介 電視 通訊社 中國大陸 (n = 8) 人民日報 * 中央電視臺 * 廣州電視臺 新華社 21 經濟日報 解放日報 光明日報 廣州日報 * 美國 (n = 11) 紐約時報 * 華盛頓郵報 * 華爾街日報 * 芝加哥導報 * 洛杉磯時報 * Des Moines Register* San
39、 Jose Mercury News 新聞周刊 CBS* CNN* 美聯社 英國 (n = 8) 泰晤士報 * 衛士報 * 每日電訊 * 獨立報 金融時報 BBC* ITV* 路透社 香港 (n = 10) 明報 * 南華早報 * 蘋果日報 * 東方日報 亞洲周刊(雜誌) 遠東經濟評論(雜誌) TVB* CTV CTN 政府新聞署 2 臺灣 (n = 7) 中國時報 * 聯合報 TTV* 中央社 22 中央日報 自由時報 民眾日報 日本 (n = 7) 朝日新聞 讀賣新聞 產經新聞 日本經濟新聞 NHK Asahi 共同社 澳大利亞 (n = 2) The Australian* ATV* 加
40、拿大 (n = 5) Globe and Mail* MacLeans (magazine) CBC* Canadian Press Southam News 註解: 1. 我們對以上列出的所有印刷媒介和電視臺都做了定質的話語分析。 加 * 號的表明另外還做了量化的內容分析。通訊社則以上兩種分析都沒有做。 2. 香港政府新聞署通過提供新聞、摘要、訪問安排及其他方式為國際新聞工作 者服務。 附錄二:受訪新聞工作者的國籍及人數統計表 印刷媒介 廣播電視 通訊社 總數 中國大陸 2 4 1 7 美 國 7 2 1 10 英 國 5 4 0 9 香 港 7 4 0 11 臺 灣 6 9 2 17 日
41、本 4 3 4 11 澳大利亞 1 1 0 2 加 拿 大 5 2 2 9 總 數 37 29 10 76 23 Domesticating International New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verage on the Hong Kong Handover Joseph Man Chan * Chin-Chuan Lee Zhongdang Pan Clement Y.K. So ABSTRACT How do journalists make sense of news events that happen elsewhere for thei
42、r home audience? Focusing on a global event,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o China on July 1, 1997, this project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by which journalists domesticate such an event and its consequences as expressed in content. Domestication refers to the way that journalists try to transform g
43、lobal events, through adaptation, into the relevance structure of national home audience. It is found that various nationally organized journalist communities rely on their own political authority structures, dominant political cultures, as well as cultural * Joseph Man Chan and Clement Y. K. So are
44、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respectively in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Chin-Chuan Lee is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Mass Communication ,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He is currently serving as the Head and Chair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
45、nt of English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Zhongdang Pan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rts, University of Wisconson , Madison . repertoire to make a global news event meaningful to domestic audiences. The process of domestication vari
46、es with media types, 24 organizational constraint, market positioning, and the journalists understanding of the place of news occurrence. However, cross-media system comparison made possible by the scope of this project concludes that national differences a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intra- national variations in media ideology. Keywords : i nternational news, domestication, n ews values, 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Hong Kong hand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