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简答中药的性能有哪些? 智力问答 4、中药煎煮的器皿以砂锅、搪瓷为宜,忌用 ( )制品 。 5、简答方剂的配伍原则。 2、具有能行、能散作用的是( )。 A甘味 B苦味 C 辛味 D 酸味 3、试述中药配伍禁忌中的 “ 十八反 ” 内容?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C 铁铜 君臣佐使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八章 常用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 解表药与方剂 有发散表邪、解除 表证 的药物; 分为 辛温解表 和 辛凉解表 第一节 解表药与方剂 注意事项: 微微汗出,汗出过多耗气伤津,不宜过量, 中病即止,不宜久煎,宜温服 ”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2、“ 麻黄 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 宣肺平喘:风寒束肺之咳喘 利水消肿:水肿兼风寒表证 辛温解表药:适用于 风寒 表证 3 10g,解表宜生用;平喘宜炙用 桂枝 解肌发汗:风寒表虚证 温经通阳:各种阳虚证 祛风除湿:风寒湿痹证 3 10g, 防风 祛风解表:风兼寒、热、湿邪所致疾病 祛湿止痛:风寒湿所致肢体关节疼痛 祛风解痉:破伤风引起牙关紧闭 3 10g 桑叶 (霜桑叶 ) 疏散风热 :风热表 证 清肝明目 :肝经风 热 清肺润燥 :肺热燥 咳 辛凉解表药:适用于 风热 表证 6 10g,单味外用洗眼 30 120g, 此外,还可止汗 “ 药食两用 ” 桑茶、桑叶面 、桑豆腐、桑 叶醋、桑叶
3、酱 等 菊花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 平肝明目:肝经风热 清热解毒:热毒疮疡 养肝明目:白菊花 疏散风热:黄菊花 清热解毒:野菊花 10 15g,疏散风热用黄菊花,养肝明目用白菊花 药食两用:菊花酒、 菊花茶、菊花菜 桑叶、菊花区别 相同点:均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作用 不同点:菊花还有清热解毒作用。 薄 荷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 清头目、利咽喉: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透疹止痒:麻疹、风疹瘙痒 疏肝解郁:肝郁气滞 3 10g,后下 柴胡 和解退热:表证发热 疏肝解郁:肝气郁结 升阳举陷:气虚下陷 3 10g,醋炒可增强止痛作用 薄荷、柴胡区别 相同点:均有疏散风热、疏肝解郁作用 不同点:薄荷善于清利咽喉
4、;柴胡善升阳举陷 其他解表药简介 1、同时具有 宣通鼻窍 :苍耳子、辛夷、细辛 2、同时具有 升阳举陷 :柴胡、升麻、葛根 4、呕家圣药:生姜 3、同时具有 透疹止痒 :荆芥、薄荷、蝉蜕、牛蒡子、升麻 5、解痉生津:葛根 一、解表剂 概念:凡以辛散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 发汗、解肌、 透疹 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称解表剂。 分类及适应证 辛温解表剂 表寒证 辛凉解表剂 表热证 注意事项 : 应用解表剂时,服后取汗,但不可发汗太过,以 防损伤正气。解表剂不宜久煎,以免影响疗效。 麻黄汤 【 组成 】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 功用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主治 】 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
5、无汗而喘 用 于治疗 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 组成 】 桂枝 白芍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 功用 】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 主治 】 风寒表虚证。汗出恶风、发热头痛 桂枝汤 用 于治疗 感冒、流行性感冒、过敏性鼻炎、无原因的低热 等属风虚营卫不和者。 【 组成 】 银花 连翘 桔梗 薄荷 淡竹叶 荆芥穗 牛蒡子 芦根 甘草 淡豆豉 【 功用 】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 主治 】 风热表证 发热、微恶寒、咽痛 银翘散 用 于治疗 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 等属 热病初期具有风热表证者。 【 组成 】 黄芪 白术 防风 【 功用 】 益
6、气固表止汗 【 主治 】 表虚自汗证 自汗恶风 玉屏风散 用 于治疗 习惯性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等属表虚不 固而外感风邪者。 、 辛温解表类 通宣理肺丸 小青龙合剂 2、 辛凉解表类 银翘解毒丸 桑菊感冒片 3、 表里双解类 防风通圣丸 4、 解表消食类 小儿至宝锭 5、 补虚解表类 玉屏风丸(颗粒剂) 常用解表中成药 重点回顾 1、下列哪味药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A桑叶 B薄荷 C 菊花 D 柴胡 2、下列哪味药既能散寒解表又能温经通阳? A麻黄 B桂枝 C 防风 D 荆芥 3、下列哪味药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肝明目、清肺润燥? A桑叶 B薄荷 C 菊花 D 柴胡 4、试
7、述玉屏风散的主治? 二、清热药与清热剂 二、分类: 三、注意:清热药多苦寒,易伤阳气。 一、概念:药性寒凉,能清泄里热,治疗 里热证 的药物。 清热泻火 清热燥湿 清热凉血 清热解毒 清虚热 清热解暑 清热明目 石膏(含水硫 酸钙) 1、清热泻火 :气分实热 2、清肺胃热 :肺热咳喘 胃火牙痛 3、收敛生肌 :疮疡湿疹 水火烫伤 1、清热泻火药:用于气分热 四 大证(大热、大汗、大 渴、脉洪大);也用于肺热、胃火、肝火、心火 生用:打碎先煎 煅用:研末 15 60g 知母 1、清热泻火:气分实热 2、清肺润燥:肺热咳嗽 3、滋阴润燥:阴虚火旺 阴虚消渴 6 12g 其他清热泻火药 1、清 三焦
8、 之火:栀子 2、清 肝胆 之火:龙胆草、夏枯草 3、清 心 火:淡竹叶 4、清 肺胃 之火:芦根、天花粉 金银花 1、清热解毒 :痈肿 疔疮 2、疏 散风热 :外感 风热 2、清热解毒药:热毒(红、肿、热、痛 ) 10 30g记载皇太后慈禧用金银花洗面保养肌肤、养颜美容 宫廷秘方延寿丹就是以金银花为主 金银花茶 “ 双花 ” 、 “ 忍冬花 ” 连翘1、清 热解毒 :热毒 疮疡 2、疏 散风热 :外感 风热 3、消 肿散结 6 15g 清热解毒用青翘; 疏散风热用黄翘; 清心泻火宜用连翘心 疮家圣药 银花、连翘区别 相同点:均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用 不同点:连翘尚能消肿散结作用,被称为 “
9、 疮家圣药 ” 。 蒲公英 1、清热解毒:热毒 2、消痈散结:乳痈、痄腮 鲜品捣烂外用治疗 乳腺炎 、腮腺炎 。 黄花地丁、婆婆丁 3 10g 本草新编 : “ 至贱而有大功,惜 世人不知用之 ” 其他清热解毒药 1、大青叶:善于凉血消斑,治疗热毒发斑 2、板蓝根:善于凉血利咽,治疗 咽喉肿痛 3、鱼腥草:善于消痈排脓,治疗 肺痈 4、败酱草:善于消痈排脓,治疗 肠痈 5、射干、山豆根:善于利咽消肿,治疗咽喉肿痛, 声 音嘶哑 黄芩 1、清热燥湿 (生 ):湿热证 2、泻火解毒 (生 ):痈肿疮毒 3、清热安胎 (炒 ):胎热不安 4、凉血止血 (炭 ):血热吐血 3 10g 3、清热燥湿药:
10、多苦寒,主治湿热证 善清上焦之 热(肺热) 黄连 1、清热燥湿:湿热痢疾 2、清热泻火:清心、胃、肝火 善清中焦之火 3、清热解毒:热毒疮疡 外用 :治疗皮肤湿疹 ;耳内疖肿 ;中耳炎 “ 治痢良 药 ” 3 10g 黄柏 1、清热燥湿:湿热痢疾 2、滋阴降火:阴虚火旺 善清下焦之火 3、解毒疗疮:疮疡肿毒 3 10g 黄连、黄芩、黄柏区别 相同点: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治疗湿热和热 毒疮疡证。 黄芩善清上焦之热 黄连善清中焦之火 黄柏善清下焦之火 不同点: 4、清热凉血药:营血分实热 生地 1、清热凉血:热入营血 2、养阴生津:热病伤阴 阴虚内热 10 15g 5、清虚热药:适用于阴虚
11、内热证 青蒿 1、清虚热:阴虚内热证 2、清热解暑:暑热伤阴 热病伤阴 6、清热解暑:适用于暑热证 荷叶 西瓜翠衣 7、清热明目:适用于肝热或风热目疾证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清热明目、疏散风热 清热剂 概念:凡以凉性、寒性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称 为清热剂。 注意事项:注意寒凉药物久服易败胃或内伤中阳,必要时 应配伍健脾和胃之品。 上 目录 下 白虎汤 【 组成 】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 功用 】 清热生津。 【 主治 】 阳明气分热盛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用 于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乙型脑炎 等属气分
12、热盛者。 黄连解毒汤 【 组成 】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 功用 】 泻火解毒。 【 主治 】 三焦火毒热盛证。大热烦躁、心烦失眠、痈疡疔毒 用 于治疗 肺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膜炎 等属热毒证者 。 龙胆泻肝汤 【 组成 】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柴胡 甘草 生地 【 功用 】 泻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 主治 】 肝胆实火证。头晕目眩、胁痛口苦、耳聋耳鸣,阴痒 阴肿 用于 带状疱疹、高血压、结膜炎 等 上 目录 下 青蒿鳖甲汤 【 组成 】 青蒿 鳖甲 生地 知母 丹皮 【 功用 】 养阴透热。 【 主治 】 虚热证。夜热早凉,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肺
13、结核、恶性肿瘤有上述症候者。 上 目录 下 用 于治疗 不明原因的发热、肺结核、恶性肿瘤 等属阴虚内 热者。 常用清热中成药 、清热泻火类 :龙胆泻肝丸 清胃黄连丸 、清热燥湿类 :香连丸 四妙丸 、清热解毒类 :黄连上清丸 牛黄解毒丸 、清热凉血类 :复方大青叶合剂 、清热祛暑类 :藿香正气水 清热药复习 1、下列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和疏散风热的药是? A桑叶 B银花 C 菊花 D 连翘 2、下列哪味药被称为 “ 疮家圣药 ” ? A桑叶 B银花 C 菊花 D 连翘 3、下列哪味药既能清热泻火又能收敛生肌? A石膏 B知母 C 栀子 D 连翘 4、善于清中焦之热的药是? A黄连 B黄芩 C 黄柏
14、 D 栀子 4、具有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的方剂是? A黄连解毒汤 B白虎汤 C 龙胆泻肝汤 5、具有清虚热作用的方剂是? A黄连解毒汤 B白虎汤 C 龙胆泻肝汤 D青蒿鳖甲汤 三、泻下药与泻下剂 定义 :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使大便排出的药物 大便不通 实 热 内盛 水 肿停饮 峻下逐水药 攻下药 润下药 注意:峻猛或有毒,易伤正气,不可久服 。 适应症 分类 : 大黄 泻下攻积(热 结便秘) 泻火解毒( 热毒内盛) 凉血止血(出 血证) 活血化瘀(瘀 血证) (一 )攻下药:热结便秘和里热证 生用力猛 ;熟用性缓 ;炒炭止血力强 ;酒制活血化瘀 用法:后下 “ 将军 ” (川军 ) 现代:益
15、寿、美容 (醋调,灭瘢痕) 芒硝(十水硫酸钠 ) 软坚泻下 (热盛便秘 ) 清热消肿 (咽喉肿痛 ) 外用治乳痈、可 回乳 冲服 朴硝、皮硝、牙 硝、玄明粉 润下药 以种仁类多 火麻仁 郁李仁 桃仁 柏子仁 大承气汤 【 组成 】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 功用 】 峻下热结。 【 主治 】 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 临床用于治疗 急性胆囊炎、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阑尾 炎 等急腹症。 常用泻下中成药 、寒下类:三黄片 、温下类:三物备急丸 、润下药 麻仁润肠丸 四、温里药与温里剂 定义:药性温热,温散里寒的药物 适应症:寒邪内侵;阳气衰微 药性燥烈,易伤津液,中病即止 附子 回阳救逆(亡阳证)
16、 补火助阳(脾肾阳虚) 散寒止痛(风寒湿痹) 先煎 附子配人参:休克虚脱 配干姜:心衰 配黄芪:气虚自汗 上温心阳 中温脾阳 下温肾阳 干姜 温中散寒(脾胃虚寒) 回阳通脉(心肾阳虚) 温肺化饮(寒饮伏肺) 干姜与生姜区别 相同点: 不同点 : 均为辛味药,具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功效 生姜解表散寒、止呕,为呕家圣药 干姜回阳救逆,用于亡阳证 理中丸 组成:人参 干姜 炙甘草、白术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 脘腹冷痛,喜温喜按 用于 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 当归四逆汤 组成:桂枝 细辛 当归 芍药 通草 炙甘草 大枣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受寒证 手足厥冷、脉细欲
17、绝 用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冻疮、痛经 温里常用中成药 、 温中散寒类 (脾胃虚寒证) :理中丸、附子理中丸 、 回阳救逆类 (亡阳证):四逆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 温经散寒类 (经脉虚寒证):温经丸 艾附暖宫丸 五 理气药与理气剂 定义 :以舒畅气机、行气解郁,消除 气滞 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 适应症:气滞 注意:辛散温燥,易耗气伤阴 脾胃气滞 肝郁气滞 肺气壅滞 陈皮(橘皮, 成熟果实) 理气健脾(脾胃气滞) 燥湿化痰(痰湿壅肺) 青皮(未成熟果实 ) 疏肝理气(肝郁气滞) 消积化滞(食积气滞) 性质峻烈,善沉降, 疏肝胆、破气滞 陈皮与青皮鉴别 相同点: 同出一物,均能理气
18、,治疗气滞证 不同点: 陈皮,成熟果实,性缓升浮 青皮:未成熟果实,性猛沉降 枳实(橙子,幼果 ) 破气消积(食积气滞) 化痰散结(痰浊阻滞) 香附 疏肝理气( 肝郁气滞 ) (脾胃气滞) 调经止痛(月经不调) 调经要药 逍遥丸 组成: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甘草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两胁疼痛、月经不调 妇科调经基本方,临床用于治疗 月经不调、慢性肝炎 、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乳腺增生 、 舒肝行气类 :越鞠丸 逍遥丸 、 理脾和胃类 :香砂六君子丸 槟榔顺气丸 常用理气中成药 六 理血药与理血剂 定义:能调理血分,以补血、活血、凉血、止血为主要 作用,治疗血分证的
19、药物 适应症:用于血虚、血瘀、出血、血热 分类:活血化瘀药、止血药 一、活血祛瘀药 (血瘀证 ) 川芎 活血行气 (月经不调、产后腹 痛、跌打损伤) 祛风止痛 ( 头痛 ) “ 头痛必用川芎 ” “ 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 ” 如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等)、 华佗再造丸(川芎、冰片、吴茱萸) 丹参 活血调经(月经不调) 祛瘀止痛( 心腹刺痛 ) 养血安神(热病伤阴) 凉血消肿(疮疡痈肿) “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 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 其他活血化瘀药介绍 1、桃仁、红花:均能活血化瘀,桃仁尚润肠通便 2、乳香、没药: 消肿生肌 ,外用治疗跌打损伤 3、益
20、母草:善于活血调经,用于血瘀 痛经、产后腹痛 4、三棱、莪术: 破血 行气,用于癥瘕积聚 二 止血药 三七(田七、 滇七 ) 散瘀止血(出血有瘀滞) 消肿定痛(跌打损伤、胸 痹、瘀痛) 研末冲服云南白药:三七 、麝香、草乌等 西洋参、三七、 人参是人参属三 大名贵药材 止血之神药:上、中、 下出血皆效 常用理血中成药 1、活血化瘀类 :血府逐瘀丸 冠心苏合丸 脉络通 复方丹 参片 复方当归注射液 元胡止痛片 消栓再造丸 2、活血调经类 :调经丸 当归调经丸 益母草流浸膏 3、活血消癥类 :桂枝茯苓丸 4、通经下乳类 下乳涌泉散 5、疗伤止痛类 :跌打丸 三七片 三七伤药片 七 补益药与补益剂
21、定义:补益气血阴阳,治疗虚证的药物。 气虚 -补气药 血虚 -补血药 阴虚 -补阴药 阳虚 -补阳药 内有实邪或气盛体壮者忌用。文火久煎 。 分类: 一、补气药 定义:以补气为主要作用,用于气虚证。 脾 气虚 肺 气虚 分类 人参(千草之灵 、百药之长、 百草王) 1、大补元气,复脉固脱(气虚欲脱,脉微欲绝 ) 补虚第一要药 2、补脾益肺(脾肺气虚) 3、益气生津 (热病伤阴) 4、安神益智(血不养神 ) 单煎 人参滥用也害人 用之不当,不异砒霜 导致高血压、失眠 黄芪 1、补气升阳,益气固表(脾肺气虚;气虚自汗) 2、托毒生肌(气虚痈疖脓成不溃) 3、利水消肿(气虚水肿,消蛋白尿) 4、益气
22、活血(气虚血瘀中风 ) 白术 1、健脾益气(脾虚诸证) 2、燥湿利水(脾虚水停 ) 3、固表止汗(气虚自汗) 4、益气安胎(脾虚胎动不安 ) 燥湿利水生用;补气健脾炒用;止泻炒黑 山药 1、补脾益肺(脾肺虚弱) 2、固肾益精(肾虚遗精 ) 3、益气养阴(消渴病口渴多饮 ) 药食兼宜 久服耳目聪明;轻身延年 现代善治糖尿病 薯蓣 “ 惟山药脾肾双补,在上 能清,在下能固,利小便 而能止大便,且又为寻常 之物,以之作粥,少加砂 糖调和,小儿必喜食之, 愚以此方治小儿多矣,甚 勿以为寻常服食之物而忽 之也。 ” 甘草 国老 1、益气补中(心气虚、脾虚诸证) 2、润肺止咳(各种咳嗽) 3、泻火解毒(痈
23、肿疮毒;药物或食物中毒;咽喉肿痛 ) 4、缓急止痛(筋脉拘急 ) 5、调和药性 生用解毒; 炙用补虚 “ 诸药中甘草为君, 治七十二种乳石毒, 解一千二百草木毒, 调和众药有功,故有 国老 之号。 ” 二、补血药 定义:以补血为主要作用,用于血虚证。 肝血虚 心血虚 分类 : 当归 1、补血调经:血虚诸证 2、活血止痛:瘀血作痛 3、润肠通便:血虚肠燥便秘 阿胶 1、补血止血:血虚;出血 2、滋阴润燥:肺燥咳嗽 3、安胎(血虚胎动不安 ) 有碍消化,故脾胃虚弱 、不思饮食、呕吐泄泻 慎用 与 人参 、 鹿茸 齐名,中药 三 宝 阿胶膏、阿胶口服液、阿 胶补血口服液 何首乌 生首乌:解毒;润肠通
24、便 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白首乌、赤首乌之新鲜藤茎 浆液点凃,治疗寻常型疣赘 三、补阴药 定义:补益阴液,用于阴虚证。 肝肾阴虚 肺阴虚 胃阴虚 分类: 麦冬 1、滋阴润肺:肺燥干咳 2、清心除烦:热伤心阴 3、益胃生津:胃阴不足,肠燥便秘 枸杞子 1、益精补肾:肝肾阴虚,虚劳精亏 2、养肝明目:肝肾亏虚,目昏不明 四、补阳药 定义:以补阳为主,治疗阳虚证的药物 适应症:肾阳虚 杜仲 1、补肝肾,强筋骨: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阳痿遗精 2、补肾安胎: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 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凡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 凡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凡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然 杜
25、仲色紫而燥,质绵而韧,气温而补,补肝肾诚为要药。 ” 冬虫夏草 补肾壮阳(肾阳亏虚) 补肺止嗽(肺虚久咳) 续断 1、补肝肾,强筋骨:肝肾不足,血脉不利之腰膝酸软 2、疗伤续折:跌打损伤,筋骨肿痛 3、止血安胎:崩漏经多,胎漏下血 常用代表方剂 一、补气方剂 1、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功用: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面色萎黄,气短乏力、食少便溏 为补气的基本方 加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为香砂六君子汤 临床用于慢性肠炎、溃疡病、消化不良等属脾胃气虚者 2、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升麻 柴胡 当归 陈皮 功用:补中益气,举陷升阳 主治:
26、脾胃气虚证 中气下陷证 :内脏脱垂 临床用于内脏下垂、脱肛、重症肌无力、子宫脱垂等属气 虚下陷者 3、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 茯苓 白术 扁豆 莲子 山药 砂仁 薏苡仁 桔梗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泄泻 临床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肾炎及妇女带下病 二、补血方剂 1、四物汤 组成: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功用:补血调经 主治:血虚兼血滞证 是 补血和调经 的基本方, 加 党参、黄芪 为圣愈汤; 加 桃仁、红花 为桃红四物汤; 加 阿胶、艾叶 为胶艾汤; 归脾汤 组成:人参 白术 黄芪 当归 甘草 茯神 远志 酸枣 木香 龙眼肉 功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
27、不足 临床用于 神经衰弱、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三、补阴方剂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泽泻 丹皮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不足 加五味子,为 七味都气丸 加知母、黄柏,为 知柏地黄丸 加枸杞、菊花,为 杞菊地黄丸 加麦冬、五味子,为 麦味地黄丸 临床用于 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 等 四、补阳方剂 金匮肾气丸 组成:肉桂 附子 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丹皮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 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哮喘、甲减等 四、祛湿药 定义:以化湿健脾、通利水道、解除痹痛为治疗作用的药物 适应症:内湿、外湿 分类:祛风湿、芳香化湿、利
28、水渗湿 注 意:祛湿药多为温燥之品,易耗伤阴津。 (一)祛风湿药:风寒湿痹,可汤、酒、丸散、膏剂 独活 祛风胜湿 (风寒湿痹之 要药 ,尤适用于 下 部 风湿) 散寒止痛 (表寒夹湿之头痛如裹、身重) 木瓜 舒筋活络(筋脉拘挛之要药) 化湿和胃(湿热内蕴、吐泻转筋 ) 古代被视为 “ 康乐吉祥之物 ”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 转筋要药 ” 集 “ 观赏、药用、食用、美容 ” 于一体 搽在溃疡面上,是溃疡面加速愈合 不可多食,可使小便不通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安胎 (肝肾不足所致胎动不安) (二 )芳香化湿药 :湿浊内阻,脾阳被困 藿香 化湿(湿浊
29、中阻) 解暑(外寒内湿) 止呕(湿浊呕吐) 不宜久煎 叶及茎均富含挥发性芳香油, 有浓郁的香味,为 芳香油 原料。 或者 烹饪 材料, 此外,还可用作园林或庭院栽植 美化环境 。 (三 )利水渗湿药:小便不利、水肿等 茯苓 利水渗湿(水肿痰饮) 健脾安神(脾虚心悸) 菌核 “ 云苓 ” 利水用茯苓皮;安神用茯神;健脾渗湿用白茯苓 “ 药食两用 ” 、 “ 抗衰老 ” ,做糕点、美 容 药食两用;明清对茯苓抗衰老十分推崇 美容;茯苓酥、茯苓饼、茯苓酒 车前子 利尿通淋(湿热下注) 清肝明目(肝经风热) 清肺祛痰(肺热痰多) 渗湿止泻(暑湿泄泻) 包煎 五苓散 【 组成 】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30、、桂枝 上 目录 下 【 功用 】 温阳化气 淡渗利湿 【 主治 】 水肿 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泄泻等 临床用于 慢性肾炎、慢性肠炎、脑积水 等 独活寄生汤 【 组成 】 独活 桑寄生 秦艽 防风 细辛 当归 芍药 地黄 川芎 桂枝 茯苓 杜仲 牛膝 人参 甘草 上 目录 下 【 功用 】 祛风湿 止痹痛 益肝肾 补气血 【 主治 】 痹证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用于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 等 祛湿常用中成药 1、祛风散寒除湿类(风寒湿痹) :木瓜丸 追风透骨丸 、祛风清热除湿类(风湿热痹) :湿热痹冲剂 、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类(肝肾亏虚风寒湿痹) :独活寄生丸 五加皮酒 3、下
31、列被称为 “ 风寒湿痹要药 ” 的是? A独活 B苍术 C 桑寄生 D 茯苓 1、下列具有清肝明目的药是? A桑叶 B蒲公英 C 车前子 D 菊花 祛湿药复习 2、下列既能健脾燥湿,又能安神的药是? A苍术 B茯苓 C 车前子 D 白术 5、下列既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又能安胎 的药是? A苍术 B桑寄生 C 黄芩 D 砂仁 4、下列被称为 “ 转筋要药 ” 的是? A木瓜 B桑寄生 C五加皮 D 威灵仙 九 消食药 定义:健脾开胃,消除宿食积滞,促进食欲的药物 适应症:食积不化 注意:部分药物有耗气之弊,不宜久服。 山楂 消食化积(肉食积滞) 行气散瘀(瘀血内停) 用于高血脂、高血压 医
32、学衷中参西录 : “ 女子至期,月信不来,用山 楂两许煎汤,冲化红蔗糖七八钱。服之即通,多服几 次亦通下。 ” “ 山里红 ” 多食致胃石症,有害牙齿 山楂: 肉 食 麦芽: 面 食,可回乳 谷芽: 谷 食 神曲:全消 鸡内金:全消,兼化结石 常用消食中成药 消积导滞类 : 保和丸 、大山楂丸 、香砂养胃丸 温里、理气、消食药 重点复习 1、具有上温心阳、中温脾阳、下温肾阳的药是 A干姜 B肉桂 C 附子 D 小茴香 4、善于疏肝理气,为 “ 调经要药 ” 是 A陈皮 B青皮 C 香附 D 檀香 3、善于理脾胃气滞,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药是 A陈皮 B青皮 C 香附 D 檀香 5、下列具有
33、消肉食积滞的药是? A山楂 B麦芽 C 谷芽 D 神曲 6、下列哪味药活血化瘀,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A鸡内金 B山楂 C 麦芽 D 神曲 7、回乳的药是? A大黄 B芒硝 C 麦芽 D 鱼腥草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具祛痰功效,治疗咯痰不畅的药物,称为 祛痰药 ; 具有止咳平喘功效,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称为 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 止咳平喘药 分类 含义 半夏( 寒痰、湿痰 ) 温化寒痰(寒饮伏肺) 燥湿化痰(湿痰伏肺) 降逆止呕(痰饮犯胃) 消痞散结(痰气郁结) (一)化痰药: 热痰、寒痰、燥痰、湿痰 桔梗 祛痰止咳 (寒热均可) 宣肺利咽 (风热所致之 肿痛、声音嘶哑) 排脓消痈 (肺痈)
34、引药上行 川贝母 清热化痰(外感、燥热咳 痰黄稠) 清热散结(痈疽疮疡) 3 10g,研末冲服 其他化痰药介绍 1、竹茹、天竺黄:善于清热化痰 2、瓜蒌:善于清 热痰 ,兼宽胸理气、润肠通便 3、胖大海:善清肺热,用于咽喉疼痛,兼润肠 通便 4、白芥子:善祛 皮里膜外之痰 。 (二)止咳平喘药 用于咳嗽气喘 紫菀 款冬花 祛痰止咳 (寒饮咳嗽) 润肺下气 (咳嗽喘息) 其他止咳平喘药介绍 1、苦杏仁:各种咳喘均可;尚润肠通便 2、桑白皮:清泻 肺热 ;利水消肿 3、苏子:降气化痰、润肠通便。 二陈汤 组成: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功用:燥湿化痰 理气和中 主治:痰湿咳嗽 用于 慢支、肺气肿、妊
35、娠呕吐 等 常用化痰中成药 1、燥湿化痰类( 湿痰 ):二陈丸 2、温化寒痰类( 寒痰 ):小青龙冲剂(糖浆) 3、清热化痰类( 热痰 ):泻白丸 急支糖浆 4、润燥化痰类( 燥痰 ) :养阴清肺膏 润肺膏 贝母二冬膏 5、止咳平喘类(咳喘) :止嗽定喘片 川贝枇杷膏 理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 重点复习 1、被称为 “ 头痛之要药 ” 的是 A川芎 B丹参 C 桃仁 D 红花 2、既能止血又能活血,被称为 “ 止血之神药 ” 的是 A三七 B丹参 C 桃仁 D 大蓟 4、能温化寒痰、燥湿化痰的药是 A半夏 B贝母 C 桔梗 D 瓜蒌 3、具有清热化痰,清热散结的药是 A半夏 B桔梗 C 川贝母
36、D 瓜蒌 十三、安神药 用于治疗神志不安病证,分为 养心安神 和 重镇安神 1、朱砂:用于 心火亢盛 之心烦失眠 2、酸枣仁:养心安神,用于 心肝血虚 所致失眠 3、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心阴血不足 引起的失眠 代表方剂: 朱砂安神丸(心火亢盛引起的心烦失眠) 酸枣仁汤(肝血不足引起的虚烦失眠) 安神常用中成药 、 重镇安神类 :朱砂安神丸 2、 养心安神类 :天王补心丹 柏子养心丸 酸枣仁合剂 十四、平肝熄风药 1、定义:平肝潜阳为作用,用于治疗 肝阳上亢 或 肝风内动 的药物 2、适应证:肝阳上亢 眩晕 肝风内动 抽搐 天麻 1、平肝熄风:肝阳上亢 “ 眩晕要药 ” 2、祛风通络
37、:风寒湿痹 钩藤 1、熄风止痉:肝风内动 热盛动风 2、清热平肝:肝阳上亢 肝经风热 后下 其他平肝熄风药介绍 1、全蝎:有毒,善于祛风通络,治疗口眼歪斜 2、蜈蚣:有毒,善于熄风通络,用于痉挛抽搐,口眼歪 斜 3、僵蚕:善于熄风化痰,适用于风痰阻络 3、地龙:善于清热通络熄风,用于高热神昏 常用平肝熄风中成药 1、 祛风息风 类:牵正散 2、 清热息风 类:清脑降压丸 牛黄清心丸 3、 平肝息风 类:天麻定眩片 天麻钩藤冲剂 4、 化痰息风 类:天麻眩晕宁 山楂降压丸 半夏天麻丸 十五、开窍药 以开窍醒神为作用,用于 神志昏迷 病证,本类药辛香走窜 ,易伤正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1、麝香:
38、善于 走窜 ,通行十二经;用于闭证神昏,入丸散 2、冰片:开窍醒神,用于神昏痉厥,还用于清热止痛,治 疗 咽喉肿痛(冰硼散) 凉开三宝: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阳闭,即热陷 心包证) 温开方剂:苏合香丸(阴闭,即寒闭证) 常用开窍中成药 1、 清热开窍 类(阳闭):安宫牛黄丸 局方至宝丹 2、 温通开窍 类( 阴闭) 苏合香丸 苏冰滴丸 冠心苏 合丸 1、定义:凡以收敛固涩,治疗各种滑脱证候为主的药物 十七、固涩药 2、适应证:自汗、盗汗、久泻、久痢、久病咳喘、遗精、遗尿等 3、注意事项:表邪未解、内有实邪,不宜使用 2、分类: 收敛止汗药 涩肠止泻药 涩精缩尿药 固崩止带药 五味子 1、
39、收敛固涩:久咳自汗 2、生津止渴:津少口渴 3、涩精止泻:精滑不固 久泻不止 乌梅 1、涩肠止泻:久泻久痢 2、敛肺止咳:久咳不止 3、生津止渴:虚热口渴 4、安蛔止痛:蛔厥腹痛 1、肉豆蔻:涩肠止泻,用于脾肾虚寒所致五更泄 2、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于出汗、崩漏下 血等证 四神丸:脾肾阳虚之泄泻证(五更泄) 完带汤:脾虚肝郁,湿浊带下证 其他固涩药及方剂 常用固涩中成药 1、 固表止汗 类 玉屏风散 当归六黄散 柏子仁丸 2、 涩肠止泻 类 泻痢固肠丸 四神丸 3、 涩精止遗 类 金锁固精丸 4、 收涩止带 类 千金止带丸 除湿白带丸 安神、熄风、开窍药、固涩 重点 A五味子 B乌梅
40、 C 肉豆蔻 D 山茱萸 3、具有收敛止汗、生津止渴的药是 2、四神丸治疗( ) 1、被称为 “ 眩晕要药 ” 的是 A天麻 B钩藤 C 石决明 D 地龙 补气的基本方是 补血的基本方是 四君子汤 四物汤 补阴的基本方是 补阳的基本方是 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 常用补益中成药 1、补气类 :四君子丸 补中益气丸 参苓白术丸 2、补血类 :四物丸 鸡血藤膏 阿胶补血膏 3、气血双补类 :十全大补丸 八珍丸 4、补阴类 :六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 养阴清肺膏 5、补阳类 :金匮肾气丸 右归丸 6、阴阳并补类 :五子衍宗丸 补益药以及补益方剂重点复习 1、1、具有 大补元气 ,被称为 “
41、补虚第一要药 ” 的是 A人参 B黄芪 C 甘草 D 山药 2、具有补气 升阳 、 利水 消肿、益气 活血 的药是 A人参 B黄芪 C 甘草 D 山药 3、具有补 脾 养 肺 、固 肾 益精。同时补益肺脾肾三脏 的药是 A人参 B黄芪 C 甘草 D 山药 4、炙用补益中气,生用清热解毒的药是 A人参 B黄芪 C 甘草 D 山药 5、生用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制 用补肝肾、益精血 、乌须发、强筋骨的药是 A当归 B何首乌 C 熟地 D 阿胶 6、具有 补血 、 活血 ,具有调经的药是 7、具有 补血 、 止血 作用的药是 8、具有滋补肝肾之阴、养肝明目的药是 A麦冬 B枸杞子 C 女贞子 D 旱
42、莲草 A当归 B何首乌 C 熟地 D 阿胶 A当归 B何首乌 C 熟地 D 阿胶 9、具有滋补 肺胃 之阴的药是 10、具有补 肾 壮阳、补 肺 止嗽作用的药是 A冬虫夏草 B杜仲 C 巴戟天 D 鹿茸 A麦冬 B枸杞子 C 女贞子 D 旱莲草 12、治疗 中气下陷 表现为内脏脱垂的方剂是 13、具有 补血调经 ,为调经的基本方是 11、治疗 脾虚泄泻 的代表方剂是 A四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 参苓白术散 D 归脾汤 A四物汤 B归脾汤 C 四君子汤 D 补中益气汤 A四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 参苓白术散 D 归脾汤 15、补益肾阳,治疗 肾阳不足 的代表方是 14、补益肾阴,治疗 肾阴不
43、足 的代表方是 A六味地黄丸 B生脉散 C 金匮肾气丸 D 归脾汤 A六味地黄丸 B生脉散 C 金匮肾气丸 D 归脾汤 总结 1、桑叶、菊花区别 相同点:均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作用 不同点:菊花还有清热解毒作用。 2、银花、连翘区别 相同点:均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用 不同点:连翘尚能消肿散结作用,被称为 “ 疮家圣药 ” 。 3、黄连、黄芩、黄柏区别 相同点: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治疗湿热和热 毒疮疡证。 黄芩善请上焦之热 黄连善清中焦之火 黄柏善清下焦之火 不同点: 均能安胎的中药 : 黄芩擅长清热安胎 白术善于补脾安胎 阿胶善于补血安胎 桑寄生、杜仲、菟丝子善于补肾安胎 续断善于止血安胎 均 能清肝或养肝明目的中药 : 桑叶、菊花 枸杞子、车前子、青箱子、决明子 谷精草、密蒙草 蒲公英 均能润肠通便的中药 : 麻子仁、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杏仁、酸枣仁 当归、何首乌、麦冬 肉苁蓉、瓜蒌 常用的对药有 : 桑叶、菊花 银花、连翘 黄连、黄芩、黄柏 石膏、知母 大黄、芒硝 桃仁、红花 三棱、莪术 天麻、钩藤 紫菀、款冬花 既能 补血 又能 止血 的药是: 既能 补血 又能 活血 的药是 阿胶 当归 既能 止血 又能 活血 的药是 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