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4135113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读后 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 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 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 可以玲听到许多烩 炙人口的有益教诲; 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 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 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 借鉴. 我选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话, 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 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 能 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我

2、们上课时有时说 “ 这堂课上得很没劲 “ .原因也许不同, 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的真正的激 - 情可能是最重要的.教师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 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教师对教材无所 谓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 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 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试问学生 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 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学生本不需要紧张,但却前所未有的感 到疲惫,也许只有下课铃才能让他们更兴奋一些. 2 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 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 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

3、分的 联系, 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 ,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 堂 语调 ,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 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 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 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 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 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 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 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 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 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

4、 一遍. 但是 ,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 既然 你们一点都没懂, 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 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 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 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 3 师 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 么, 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 .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 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 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 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 白, 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 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 师, 是大错特错的. 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 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 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 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 力, 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 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 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 思考, 让他们独立地, 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