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影像学 下腹部 陕西中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徐会吾 (二)、肾细胞癌 是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中老 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典型表现为 无痛性血尿 。 肾癌多发生在肾上极或肾下极,呈实质性不 规则肿块。常有坏死、出血和囊变,并可有钙 化,瘤周可有假性包膜。晚期肾癌发生周围侵 犯,淋巴结转移和肾静脉内瘤栓。 (二)、肾癌 CT表现: 肾实质内肿块,较大者突向肾外,肿块密度一 般为均匀略低密度影,其内有坏死可表现为不规 则形低密度区,伴有出血时可为高密度(斑片状 ),少数肿瘤内可见斑点状高密度钙化影。 增强扫描早期,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其后由于 周围肾实质强化而呈相对低密度。增强后肾静
2、脉 和下腔静脉密度强化升高,而其内无强化充盈缺 损,则为瘤栓。增强后腹膜后血管明显强化,而 无强化的结节则为腹膜后淋巴转移。 A 左肾透明细胞癌 平扫见左肾上部一 9cm 9cm肿块,内 见不规则片状低密 度影 B 增强扫描 见肿块实质 部分显著强 化,坏死灶 无强化 (四)、肾囊肿与多囊肾 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占位,一般临床多 无症状,较大时可出现局部胀满不适感。 病理上囊壁为分泌上皮细胞组成的薄膜 ,其内充满囊液。 多囊性肾病简称多囊肾,为先天性遗传病 变,常合并多囊肝。病理上,双肾布满大小 不等多发囊肿。 (四)、肾囊肿与多囊肾 CT表现: 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光整 ,其
3、内密度均匀, CT值 015 Hu之间,病变可向肾 外突出。 增强后扫描无强化。其与强化的肾实质对比更清 楚。 肾高密度囊肿 :肾实质内圆形高密度影, CT值 60 70 Hu, 常误诊为结石,由于囊肿内出血,蛋白样 物质凝集而成。 MRI表现: 肾实质内类圆形长 T1长 T2异 常信号,边缘光滑清晰,其内信 号均匀。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 多发性者常合并多囊肝。 (四)、肾囊肿与多囊肾 A 右肾高密度肿物,边界清楚,占位效应不明显 B 增强扫描示病灶呈囊性无强化,为高密度囊肿 (五)、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为孤立 性,常见于中年女性。 20% 肿瘤并有结节 性硬化,常为
4、双侧多发,可见于任何年龄 。肿瘤由平滑肌、血管和脂肪组织构成, 组织成分比例不同, CT表现不同。 CT表现及 MR表现: CT及 MR检查主要是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 肪瘤的组织特征,即肾实质不均质,肿块内见 脂肪 密度或信号。 CT显示肿块内密度不均匀 , CT值为负值。 MRI在 T1WI 应用脂肪抑制技 术,高信号脂肪变为低信号,具有特征性。 肿块内 脂肪 成分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的关键。 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平扫右肾有 4cm5cm含脂肪密 度,增强后其内软组织密度影 有强化 (六)、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 临床表现: 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多无临床症状 ,尿路造影是发现和诊断肾与输尿管
5、先 天异常的主要方法。 B超、 CT和 MRI检 查常有助与近一步确诊。 1、肾盂输尿管的重复畸形: 即一侧或双侧肾各分为上、 下两部分,分别有肾盂和输尿管 (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 用尿路造影可清楚显示这种畸形 。 ( 六)、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 2、异位肾: 系胎儿期肾上升过程发生异 常所致,多位于盆腔,少数位于 膈下,甚至后纵隔内。肾脏位置 变异,形态及大小均类似于正常 肾。 ( 六)、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 3、肾缺如(孤立肾): 指一侧肾未发育,健侧肾代偿 增大。一般临床无症状,体检时发 现。 CT及 MR均发现缺如侧未见正 常肾影,肾床为肠管等结构占据, (无异位肾)。健侧肾代偿性增大
6、 。 (六)、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 4、马蹄肾: 为两肾极且多为下极相互融合 状如马蹄。 CT及 MR显示双肾下极 于主动脉前融合为一体。 增强扫描双肾实质均匀强化相 连,双肾盂位置接近。 ( 六)、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 异位肾 异位肾 第二节 膀胱 正常解剖 第二节 膀胱 (一)、膀胱结石 多见于男性,原发者形成于膀胱 钙质沉着,继发性者系由肾结石下降 而成。临床表现尿痛、尿频、尿急、 血尿和尿流中断。 CT表现: 膀胱腔内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 ,由于体位关系,一般位于膀胱后部,可 随体位移动, CT值大于 100Hu以上。 MR表现: 由于结石乏 H质子,所以在 T1WI 、 T2WI 上
7、均为膀胱后部低信号影,与膀胱 壁无关系,特别是 T2WI 像上显示更清。 MRU亦可清晰显示膀胱结石大小及位置 。 (二)、膀胱炎 膀胱炎多见于女性,主要影像学表现 为膀胱壁均匀增厚(必须于膀胱充盈状态 下),伴有泌尿系感染症状。 (三)、膀胱肿瘤: 常见者为膀胱癌,其他 肿瘤少见。 临床与病理: 膀胱癌常见于 40岁以上男 性,临床主要表现血尿,可伴尿痛和尿急。 膀胱癌多来自移行上皮细胞的乳头状 癌,可单发或多发。 60% 发生在后壁, 20% 见于三角区。肿瘤自膀胱壁突向腔内,形成 肿块,乳头状癌还可侵犯肌层,进而延伸至 周围组织和器官,非乳头状癌少见,多造成 膀胱壁局限性增厚。 CT表现
8、: 膀胱壁局限性增厚,边界较清楚,或见 自膀胱壁向腔内突入的软组织肿块。当 CT 见膀胱周围轮廓不清楚时,即膀胱脂肪层模 糊消失时, 提示肿瘤已向膀胱壁外浸润扩展 。晚期膀胱癌可见肿瘤向盆腔组织(如精囊 、闭孔内肌等)和腹膜后淋巴结、肝肺组织 转移灶。 膀胱癌 MR表现: 膀胱壁局限性增厚并向膀胱内突入 的肿块, T1WI 呈等信号, T2WI 呈略高 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中度强化,如肿 瘤向周围脂肪间隙侵犯时 T1WI 高信号 的脂肪组织信号减低且模糊。 膀胱癌 膀胱癌 1 膀胱癌 2 膀胱癌 2 第三节 肾上腺 肾上腺正常解剖: 右侧肾上腺呈斜 “1”字,左侧肾上腺呈 “人 ”字,厚度小于
9、 1.0cm或小于同层膈肌厚度。右 侧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 1-2cm, 左肾上腺位于 胰尾和静脉同层后方。 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只能区别形态大小及密 度(信号)的差异,而不能辨别肾上腺功能及 分泌的差异,所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以介绍。 肾上腺正常形态 肾上腺正常形态 (一)、肾上腺增生 CT表现: 肾上腺增生表现双侧 肾上腺弥漫性增大 , 但 形态仍保持正常 ,侧肢厚度大于 1.0cm或面 积大于 150mm2, 也可见于单侧或单肢结节样 增生,这与小腺瘤难以区分。 MR表现: 正常肾上腺 T1WI 和 T2WI 像的信号与肝实 质信号强度相仿,肾上腺增生表现与 CT相同 ,为信号强度均匀,轮廓饱满,
10、边界清晰。 右肾上腺增生,左肾上腺正常 右侧肾上腺增生 (二)、肾上腺腺瘤 CT表现: 多为单侧肾上腺 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影 , 边界清楚,大小不等。一般由几毫米到 3厘米, 呈 等密度 或略低密度影,较大腺瘤可见高密度 钙化或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可 轻度均匀强 化 改变。 无功能性腺瘤临床多无症状,多为体检时 偶然发现,一般瘤体常较大。 右肾上腺皮质腺瘤 平扫见右肾上腺 1.2cm1.5cm肿块, 增强后见肿块均匀轻度强化 (三)嗜铬细胞瘤 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细胞,单侧发生者以右侧 多见。其中 10% 为双侧, 10% 为恶性, 10% 为 异位。嗜铬细胞瘤常于 中青年发病,有持续性 血压增高 史,有利于嗜铬细胞瘤诊断。 有肾上腺外恶性肿瘤病史 ,如发现肾上腺双 侧肿瘤时 ,应考虑肾上腺转移瘤 . (三)、嗜铬细胞瘤 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 缘清楚,密度均匀,体积较大发生坏死而 密度不均匀,极少数有钙化或出血,体积 大小不等,一般为 2-5cm,个别可达 10cm 以上,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 嗜铬细胞瘤 平扫示肝右叶内或外一 12cm12cm多个环形肿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