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力障碍概念演化及其 对课程的启示 许 家 成 课程与对象 n 课程三要素 学生 学科 社会 一、智力障碍概念的演变 (一)国际用语的演变过程 “残废 ”“残疾 ”“残障 ” 智力迟滞 -智力残疾 -智力障碍 新的术语是什么 ?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中国智力残疾概念的变化 前科学概念 -“自定标准 ”与 “国际标准 ” 从 1987年到 2006年的两次抽样调查 ICF框架 n 2006年的第二次抽样调查采用了 ICF框 架 n ICF是 WHO提出的国际通用健康和残疾 分类的框架。 n 中国作为成员国参与了 ICF的工作。 健康状况 (障碍或疾病) 身体功能和结
2、构 活动 参与 个人因素 环境 因素 ICF框架 ICF带来的术语变化 n ICF从身体功能结构、活动及参与 3项水 平来描述健康状态; n 从个体、社会以及环境因素上反映人的 功能状态。 ICF带来的术语变化 ICF的术语更加中性化 n 用 “活动受限 ”来代替 “残疾 ”, n 用 “参与局限 ”来代替 “残障 ”, n 将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因素 ICF框架下的智力残疾的定义 2006年第二次抽样使用的概念 n 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 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 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 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智力残疾
3、概念带来的观念演变 从 1987到 2006的 ICF概念 n 概念之后的新含意? n 从 能力 功能 取向, n 从 功能 需求 取向 n 支持 成为核心因素 二、 20年前如何看待智力障碍 (一) 83概念的表述 智力障碍是具有显著低于平均智力功能, 并在发育年龄阶段,在相关的适应行为方面伴 随着明显的限制。 1、 IQ低于 70分 2、日常生活中存在障碍 3、发病在 18周岁以前 (二) 83概念的实质 刻板观念:一个人特定、固有的无能状态。 过于看重 IQ测验的结果。 认为极重度的智力障碍者将终生依赖他人的 监护 ” (三) 83 概念的课程内涵 AAMR1983分 类 系 统 IQ分
4、布 教育性分 类 轻 度智力障碍 55 70 可教育 类 分科 课 程 中度智力障碍 40 55 可 训练类 技能 课 程 重度智力障碍 25 40 监护类 零 课 程 极重度智力障碍 25以下 监护类 零 课 程 三、 10年前的看法 -92概念 (一) 92概念的表述 智力障碍是指现有功能水平存在实 质性限制 ,其特征表现为智力功能显著低 于平均水平 ,同时伴随下列两种或两种以 上相关限制 :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 、社交技能、使用社区、自我指导、健 康与安全、功能性学科能力、休闲娱乐 和工作。智力障碍发生于 18岁以前。 13 (二) 92概念的特点 15 智能障碍被认为是一种功能状态
5、, 这种功能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智能障碍支持分类的概念 对社会适应障碍有了 10个方面具体 的描述 (三) 92概念的课程内涵 -功能课程 14 能力能力 环境环境 智力 适应能力 家庭 工作 /学校 社区 功能功能 功能课程的十大领域(重师课程) n 沟通、 n 自我照顾、 n 居家生活、 n 社交技能、 n 使用社区、 n 自我指导、 n 健康与安全、 n 功能性学科能力、 n 休闲娱乐 n 工作。 (四)按支持程度进行分类 间歇的支持 以一种零星的、视需要而定的方式提 供支持辅助 。支持具有插曲式的特质 ,个体并非经常有此需要的,在人生的 转折时期需要短期的支持(如:失去工 作或严重的疾
6、病疾病状态 ) 16 有限的支持 支持辅助仅限于某些经常性、段时 间的需求(即时间上有限,但并非间歇 性的)。和需求程度较高者相比,个体 也许只需要很少的服务人员和更少的开 销 (如:短期的就业培训或从学校过渡到 成人生活的转衔时期的支持 ). 17 广泛的支持 支持的特征是至少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 中(如工作和家庭)有持续的、经常性的需 要(如:每天),而且没有时间限制 (如长期 的支持和长期的家庭生活的支持 ). 18 全面的支持 所需支持是恒常性的,需求程度高,在 多种环境中都需要提供,且可能终生需要。 这种支持通常比 广泛的和有时间限制的支持 需要更多的服务人员和干预服务。 19 四、现
7、在的看法 -02概念 (一) 02概念的表述 “ 智能障碍是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方 面存在实质性限制的 一种障碍,主要 表现在概念、社交和实用的适应能力方 面。障碍发生在 18岁以前 ” 21 (二) 02概念的理论模式 支持 个体功能 I. 智力能力 II. 适应 性 行为 III. 参与、互动、 社会角色 IV. 健康 V. 背景 22 02概念的课程内涵 -生活质量课程 n 生活质量的课程内涵 从 “结构 课程 ”到 “环境 -生态 课程 ” 结构课程(课程组织形态): 分科课程:语文、数学的 “ 简化版 ” 综合课程:语文与数学的融合 核心课程:以语言(沟通)为核心的课程 领域课程:个别化课程:领域 +目标 环境 -生态课程 n 环境课程的初衷: n 从 “功能 ”到 “环境 ”的个别化 n 从 “结构课程 ”到 “动态分析课程 ” n 从 “动态课程 ”到 “生命课程 ” n 追求 愿景 (内心的梦想)的课程 期望 +成功 +幸福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