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 科学案纸(2009 2010 年度) 课题: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2 课时 学习 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要求学生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简要分析城市发展的条件。 2、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直辖市和相适应的关系。 自 主 互 助 学 习 内 容 活动 1:请同学们围绕这两个问题自学课本 P51-55。 我们通过观察图片得知,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在地理上被称为“聚落” 。 聚落的规模
2、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 那么聚落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通过媒体材料展示相关内容 城市的确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空间,城市是人口达 到 一定规模的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集了大量的 社会经济活动,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明确: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乡村包括村庄和集镇。 活动 2:出示不同地方的建筑物,通过媒体材料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观察 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些建筑物有何特色? (2)这些建筑物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适当引导指点。 明确:虽然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都表现出
3、与当地自然地 理环境的协调适应性。 村庄是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城镇又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 会发生哪些变化? 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通过媒体材料展示相关内容 活动 3: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 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人类有何意义? 明确: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不同历史 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 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
4、科技发展水平。这不仅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也有 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了解前人的文化和技术成就。历史时期的建筑物和 艺术品能保存下来的是很有限的,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 得到空前的重视,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有人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 ,这种做法对吗?(不对) 敦煌博物馆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这种做法对吗?(对) 重点 难点 处理 措施 通过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分析居民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提 高学生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 通过了解民居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到要尊重自然 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树立人地直辖市发展的环境观。 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简要分析城市发展的条件。 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直辖市和相适应的关系。 课堂 达标 反馈 内容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