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43466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秋人教版七上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word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 4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5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 力。 6通过学习有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等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等 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用实际例子,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过去人 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 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2观察地球仪,了解纬线

2、和经线的特点,以及纬度和精度的分布规律。 3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关地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 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2通过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使学生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为学生初步形 成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1 根据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找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的四个关键点 2帮助学生就爱那里空间概念,东经与西经及其代号,南纬与北纬及其代号的 判读与区分 四、教学方法

3、:运用问题解决式,增加学生体验;运用观察法,结合地球仪与 多媒体课件,讲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分解难点,层层递进,来达到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上节课课我们已经谈到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域分布学科。所以认识地球是非常重要的。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浩瀚的太空,星光灿烂。配上音乐,推出旋转的地球和课题。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晴空万里,我们能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 能看到月亮像一个明亮的银盘;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 学生回答 球体(球形)。 设问过渡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是无法

4、看到地球整体面貌的。那么,古代 人是如何逐步认识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呢? 读图 P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示意图,思考 为什么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 (由于古人活动范围狭小,只能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天空像倒扣着的一口 大锅。)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产生了疑问,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 么方方的、平平的,大地又变成了个什么样呢?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请同学们说说当时人们臆想中的大地是个什么样,并举例说明“大地不是平面 的”。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几项活动: 列举事例: 模拟观船 模拟“海边看船”。让学生参照课本 P4 图 1.3,模拟在海边看船 的景象,如有

5、到过海边亲身体验过的同学,可以交流印证。 实验行船 实验“桌上行船”。让学生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 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 观察照片 观察“月食照片”。让学生观察课本 P4 图 1.4,指出地球的影子 是哪一部分?(古铜色的部分)说明古铜色影子的边缘呈什么形状?(弧形) 弧形就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吗?(不能,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看到的影 子边缘也是弧形) 引导思考 思考“高站远瞩”。(字有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站在广阔平坦的田野上,瞭望四周,最多能看到约 4000 米的 地方。若站得高一些,就能看得远一些。同理,飞机飞得越高,俯视的范围就 越大,这也说明地球不是

6、平面的。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实例,证明了大地确实不是平的,是不是就能得出地球是 一个球体的结论呢?(不能)这是人们的猜测和推理,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地 球是一个球体呢? 阅读课本 P2 图 1.1“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 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结合课本 P3 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 的环球航行”的介绍,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明一个什么事实。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519 年 9 月至 1522 年 9 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 用事实证明了过去人们的猜测和推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但是最科学的能 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呢? 阅读课本 P2 图 1.1“地球卫星照片” 2

7、0 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 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同学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 的直觉感知,到后来的猜测推理,再到用事实论证,最后的科学证明,从这一 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些什么呢?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大家谈的很好,我们应该学习前人认识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树 立破除迷信,抵制邪教,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 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 转承: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 你是如何来判断地球比乒

8、乓球大小的?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半径、周长、表面积) 地球平均半径:6371 千米(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不同,地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的球体) 最大周长约为 4 万千米(强调是周长) 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转承: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 30 个小时的航程,时速 100 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 17 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 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 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 (地球仪) 为了方便研究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比较地球与地球仪的不同: 1 地

9、球仪有线条(经线和纬线) 2 地球仪有地轴和两个极点 3 地球仪有文字 4 地球仪有托盘和刻度 5 地球仪有颜色 6 地球是静态的 这些都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认为标上去的,真正地球上并不存在。 归纳与拓展 今天这节课是我们“认识地球”的第一节课,同学们不仅明确了人类的家 园是一个球体,而且对它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 认识了“地球仪”这样一位“新朋友”,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学习 地理。 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二、地球的大小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反思与质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梅花”台风登陆以后,电视上是怎样描述风眼的具体位置的呢? 2、启发

10、: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你在教室里的准确位置吗? 的确,地球仪上也有“行”和“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球仪上的“行” 。 (二)讲授新课: 下发地球仪,请同学们明确地球仪正确的放置方向。知道北极点始终指向 北极星方向。那么,与北极点相对的就是南极点。 连接南北极点的那条线,我们取其中点,并垂直地轴切下去,在地球仪表 面就会得到一个最大的圈,这就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地球的最大周长,也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最长的纬线赤道。平行赤道面继续切,可以得到其他的 圆圈,这些就是纬线。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回答一下问题。 1. 纬线是什么形状? (圆圈) 2. 地

11、球仪上能画多少条纬线? (无数条) 3. 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最长的纬线是哪一条? (不完全相等,赤道) 4.我们如何来区分不同的纬线? (我们给无数条纬线起的名字,即纬线的度数) 5.如何来区分不同的纬度? 6.纬度的变化规律? (向南北方向排列,090,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增大至 90) 7.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 (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南北极点和纬度值) 8.纬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从赤道向缩小) 9.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东西方向) 10.零度纬线是哪一条? (赤道) 11.纬度相同的纬线有几条?怎样区分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有没有不做标 注的纬线? (2

12、条, 北纬用 N,南纬用 S,0纬线不做标注) 12.请按图说出低、中、高纬度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并根据自己学校所在地的 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 (低纬:030 中纬:3060高纬:6090无锡北纬 31附近, 中纬度) 多媒体(课本 P7 图 1.12“南北半球的划分”) 读图分析,并结合观察地球仪思考下列问题: 1.赤道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学生观察回答后,并指导学生描画此纬线,填 写南北半球的名称)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看看这几条纬线所 经之处,有没有自己听说过的地名。(强调这是几条重要纬线,让学生记住) 在学生对图理解的基础上,为便于学生记住

13、其变化规律,可以概括为“北大北 纬,南大南纬”。 北纬都在_半球,南纬都在_半球。 向北度数变大的是_纬,向南度数娈大的是_ 纬。 练习:判断南北纬度 归纳与拓展: 纬线与纬度 形状特征 圆圈 指示方向 东西 长度分布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数量特征 无数条 标度范围 090 度数变化规律 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相同度数的区分 北半球为北纬“N”,南半球为南纬 “S” 低纬、中纬、高纬的分界线 南北纬 30、60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赤道 二、经线和经度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形状:半圆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相等

14、) 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为起点)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得出 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0180) 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方向增大至 180)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读世界政区图,讨论:“为什么要规定 20W、160E 为东西半球的 分界线。” 西经与东西半球的关系如何? (“西经中小于 20的在东半球,东经中大于 160的在西半球。” 东半球 指 20W 以东,160E 以西。东半球指 160E 以东,20W 以西。) 归纳与拓展:经线与经度 形状特征

15、 半圆 指示方向 南北 长度分布 相等 数量特征 无数条 标度范围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方向递增 相同度数的区分 本初子午线为东经“E”, 本初子午 线为西经“W” 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20W,160E 第三课时 2、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师提问:“要说明一个地点的确切位置应如何表述?”并试着让学生表述下 列地点的确切位置:北京、伦敦、莫斯科。(利用教科书中 P8 活动题 3 的内容) 定位置 天津 (117E,39N) 上海(121E,31N) 定方向 A 点在 B 点什么方向? 经纬网的作用: 1、定位置 2、定方向 3、定距离 归纳与拓展 经线和纬线 形状:圆圈 纬线的特点 长度: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北纬(N) ,从赤道向北递增(0 0-900N) 纬度 1、纬线 南纬(S) ,从赤道向南递增(0 0-900S) 五条特殊纬线(图 1.12) 南北半球的划分(图 1.12) 低、中、高纬度带的划分: 形状:半圆 经线的特点 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 东经(E):向东递增(0 0 以东-180 0 以西) 2、经线 经度 西经(W):向西递增(0 0 以西-180 0 以东) 西经中小于 200W 的在东半球 小小为东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经中大于 1600E 的在西半球 大大为西 反思与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