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内能》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44435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教版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内能》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人教版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内能》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人教版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内能》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人教版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内能》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人教版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 内能》word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教学 目标 1.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2.知道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重点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扩散形象的判断和解释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1、分子的 认识 2、分子性 质的探究 一新课引入。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周围有空气、 石头、水等,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新课教学 1分子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直径:10 米1 埃。0 2分子运动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

2、在互相接触 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3)举例说明扩散现象:墨水滴入清 水中、闻到香味、放煤的墙角变黑、腌 (炒)菜变咸、糖放进水中水变甜等。 (4)如何判断是否扩散:可以这样认 为:发生扩散后的两种物质不会自动分开, 也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如果会自动分开或 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则不是扩散。如水变浊 了、扫地时尘土飞扬、铁生锈了等。 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的引力和 斥力 学生体会、理 解 学生举例 打开香水瓶盖, 提问:为什么 我们能闻到香 味?香料分子 是怎样进入我 们的鼻子? 用弹簧连着两个乒乓球模拟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

3、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 离等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 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 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 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分 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 拉 伸,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原因 (当 r 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分子相 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4练习 5、思考题(能力提高) 扩散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 5小结: (1)、分了动理论的内容: 物质由分子组成。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 、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

4、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练习设计: 1、练习册 演示实验:比 较红墨水在冷 水和热水中扩 散快慢实验 课题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3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3.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这改变。 4.使学生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 5.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6.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 理现象。 7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 8知道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 9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热量的单位焦耳 10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

5、内能是等效的。 教学重点 内能的概念和其与温度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 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 象 判定内能改变的方式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内能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1复习: 二新课 讲授。 (I) 1机械能分哪些? 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 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 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 物体的内能。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 (1)演示实验, (2)实验表明什么(教师作适当启发)。 物质由分 子组成。 一切

6、物体 的分子都在不 停地做无规则 运动。 分子间存 在着引力和斥 力。 4、分子间有 间隙 热水 温水 冷水 教学内容: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越激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 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 热能。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 都具有)。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所具有 的能量,而机械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 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小结和课后练习。 6五分钟测试和评析。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 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 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 体的内能。 2、内能大小与温

7、度有关。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练习设计: 1、练习册 改变内能的方式 观察并回答问 题 (让学生讨论, 并归纳回答, 教师作启发诱 导) 学生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引入 新课 三、进行 新课 教师活动设计 (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的内能跟 什么有关? 1、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也 就是说当物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时,它的 内能就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 同学们能够从生活实际上举出许多的事例。 今天我们先研究一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做 功。 2、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1)演示实验:压缩空气引火实验。 出示压缩空气

8、引火器,简单介绍它的构造。 取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干燥硝化棉,用镊子 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将 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 放入玻璃筒的上口。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 观察筒内的棉花。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 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 (2)分析现象:组织学生议论“实验 现象说明了什么“,从而得出压缩空气做 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 燃烧。 (3)生活事例:实际这种现象在日 常生活中,同学们也遇到过。例如,在给 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 也是由于压缩空气的缘故。用其他的方法 对物体做功,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摩擦 生热就是一个例子。让学生解释课本图 2- 9、

9、图 2-11 的事例,并列举其他事例。 (4)归纳学生所举事例,得出对物体 做功,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大。 同学们所举的事例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 学生回忆思考 回答。 迅速地压下活 塞,可看到硝 化棉燃烧发出 的火光。 对物体做 功,物体的内 能就会增大。 教学内容: 增加,做功能不能使物体的内能喊小呢? 3、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 减小。 (1)演示实验:气体膨胀温度降低 的实验。 按照课本图 2-12 所示,事前组装好 仪器。课前在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实验时 告诉学生,由于水的蒸发,瓶内存在水蒸 气。由于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水蒸 气是看不到的。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瓶塞跳 起时容器中有什么现

10、象。 (2)分析现象:瓶塞跳起是水蒸汽 对瓶塞做功,那么水蒸气的内能就减小, 温度就降低,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就 是我们看到有雾的产生。 4、内能的改变可用做功来量度。做 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 的相互转化。 5、小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 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5练习、布置做业。 板书设计: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练习设计: 1、练习册 热量的概念 学生注意观察 瓶塞跳起时容 器中有什么现 象。 物体对外 做功时,本身 的内能会减小。 学生活动设计 回忆生活中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复习内能的概念,

11、复习中强调物体的 内能是能够改变的。通常物体温度的升降, 反映出内能的改变。那么一个物体温度的 升高除了上节课讲的摩擦生热外还有其他 方法吗? 1热传递:列举事例说明热传递的 现象。并引导学生概括热传递共同特点: 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的条 件,直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现象 1、热量的 概念: 二、热量 的理解: 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归纳:热传递现象实质是:内能从高温 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 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即是内能的 转移)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 少叫做热量。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 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 体的内能

12、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 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 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 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 能的改变越大。 3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 效的。(例子:锯条温度上升了) 4热量的单位:焦(j) 通过做 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 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可用 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 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 领会举例 (例子:锯条 温度上升了) 复习引入 新课: 新课教学: 板书设计: (1)通过师生共同议论,总结热传递现 象。 热传递现象:热传递过程中,高

13、温 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到 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 或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 温物体。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 热传递的方向: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 向低温物体。不存在内能由低温物体传向 高温物体的现象。 (2)纠正学生错误认识:“热传递过程 中传递的是温度” (3)强调: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 体现出来。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 说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作业设计: 1、练习册 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 概括 总结 课题 第三节 比热容(3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

14、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 象。 4.加深比热的概念的理解,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计算。 5.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 6.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知道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教学重点 理解比热的概念。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掌握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提出问题猜 想讨论反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学手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15、1.复习 2.引入新课 三新课教 学 一、新课引入 师:大屏幕投影一幅漫画:炎热夏天的傍 晚,有两个小胖子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 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乙 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 对? (说明 :创设物理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让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 的观点。 生(甲): 在岸上散步凉爽,因为沙石温度 低。 生(乙): 划船到海中更凉爽,因为水温较 低。 生(丙): 一样凉爽 ,因为气温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猜想,到底谁的想法 正确呢?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 (板书课题:三、比热容) (说明 :制造问题悬念,诱发学生强烈的 探

16、索欲望。) 二、进行新课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 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 (说明 :提出问 题,让学生猜想 并讨论,培养学 生的发散思维。 ) 生(甲): 与 水的质量有关, 水的质量越大 吸收热量越多。 生(乙): 与 水温升高多少 有关,水温升高 越多吸收热量 越多。 1、比热容 的探究: 生(齐): 半壶水容易烧开。 师: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 长? 生(齐): 一壶水烧开需要时间长。 师(继续提出问题): 烧水时 ,水吸收的热 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有什么关系 ?请同 学们猜想一下。 (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 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

17、共同讨论、 归纳、得出结论。)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结 论。 师(继续提出问题): 对于不同的物质 ,例 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 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 否相同? (说明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以求 思维的多样性。) 师(总结说明): 吸收热量多少、或温度 变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请同学们参 看桌上的实验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 方案。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并设计方案。 (说明 :教师要加入学生的探究设计环节, 倾听学生的思路,并适时加以点拨,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让学生进行实物

18、投影展示设计方 案,并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说明 :高效率的交流,使学生从别人的 方案中得到有益的启发,认识到交流与合作 的重要性。) 教师将实验设计中相同或相似方案的 学生重新分组。 (说明 :重新分组后,学生有了归属感、 荣誉感。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取长补短, 形成合作、竞争的学习气氛。)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应把实验中 可能遇到的问题先提出来讨论,有助于实验 的顺利完成。 设置问题:1.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 沙子?(或水和煤油) 生(丙): 与 水的质量、水 温升高多少都 有关,质量越大、 水温升高越多 吸收热量越多。 生(甲): 吸 收热量不相同, 夏天到海边洗

19、澡时,会感觉沙 子烫脚,而海水 却比较凉;水吸 收的热量多,说 明水的吸热本 领大。 生(乙): 吸 收热量相同,因 为它们受同样 的太阳光照射。 生(甲): 用相同质量的 水和沙子,加热 相同时间,比较 它们温度升高 的多少。温度 升高越小,说明 吸热能力越强。 生(乙):用 相同质量的水 和煤油,温度升 高相同时,比较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2.怎样测出它们的温度? 3.怎样确定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学生思考、讨论,并逐一回答。 师:请做完实验的同学将数据填到黑板 上的表格中。学生进行实验,填表:表 1 质量 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时: 表 1 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时 水 沙子(煤油) 升高

20、的温度/ 表 2 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水 煤油(沙子) 升高的温度/ (说明 :取得学生大量的数据,便于总结 结论。) 师:请同学们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不同 物质的吸热能力。 学生自由讨论,并归纳结论。 (说明 :此环节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 发挥,能力在争辩中得到提高。) 师:怎样表示各种物质在这种性质的差 异呢?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板书 :比热容概念) 师: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比热容是物 质的一种属性。请同学们了解“几种物质 的比热容”(屏幕投影) 。 板书设计: 表 1 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时 水 沙子(煤油) 升高的温度/ 表 2 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21、 水 煤油(沙子) 升高的温度/ 练习设计: 1、练习册 第二课时 比热容的概念认识 它们加热 时间的长短。 加热时间越长, 说明吸热能力 越强。 注意对比 学生活动设计 1、比热容 的理解; 教师活动设计 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 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 大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烧开一壶水比 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 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可见,水在温 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 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并,水的质量越大,温 度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别的物质也是这样的 。那么,所有的物质, 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 吸收的热量

22、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1演示实验:P20 图 2-14 实验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 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 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 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 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 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怎样来表示 各种物质的这种物质上的不同呢?-在 物理学中就用比热容来表示。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吸收 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 物理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 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 克摄氏度。

23、符号:J/(kg)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 1放出 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相等。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4查比热表: (1)水的比热是 4.2103 J/(kg) 。它表示 1 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是 4.2103 焦。 (2)查铜、铅、铝等物质的比热,并 与水的比热作比较。得出水的比热最大。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 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 回想生活经验 观察实验,思 考得出结论 练习比热单位 的写法与读法 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 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分析课本图 2-15,2-16,说明利用

24、水取暖和冷却的原 理) (3)为什么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 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5.小结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 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 板书设计: 1、比热容的探究 2、比热容的引入 练习设计: 1、练习册 记忆背诵公式 听写公式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比热容的计算 教师活动设计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热?比热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读? 2水的比热是多少?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3比较下列物质谁的比热大:一滴水和一桶水? 一枚铁针和一支铁棒?0的水和 100的水? 二新课引入。 以水的比热为例,说明它的物理意义,使 1 千克 的水温度升高 1,需要吸收 4.2103 焦的热量, 完成

25、下列表格 从填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 量计算用比热质量升高的温度。 三新课讲授。 1 吸热公式及理解。 (1)Q 吸 cm(t-t 0) 用 t 升 =(t-t 0)表示升高的 温度可写成 Q 吸 cmt 升 式中的 Q 吸 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 J;c 是物质的 比热;m 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 kg;t 0 初温,t 是 末温,单位是。 (2)公式的应用。 例:(幻灯显示) 。 2 放热公式的理解。 (1)Q 放 cm(t 0t) 用 t 降 =( t0t)表示降 低的温度可写成 Q 放 cmt 降 (2)公式的应用。 例:(幻灯显示) 。 注:1、学生容易把 t0 和 t 混淆,所以要告诉学生 记忆的方法:有标脚“0”的就可想到“一 切从零开始”就表示开始的温度即初温。没 有标脚的就是末温。 ) 2、区别“升高” 、 “升高了” 、 “升高到”和 “降低” 、 “降低了” 、 “降低到” 板书设计:1、比热容的进一步认识。 2、热量的计算。 3、计算格式的要求 练习设计; 1、练习册 质量 升高温度 吸收热量 1kg 1 4.2103J 2kg 1 2kg 2 学生活动设计 完成复习提问 完成表格内容 得出热量的计算 式 记忆公式 记忆公式 注意学法 阅读 P23-24 各种能的相互转 化:机械能转化 成电能,光能转 化成化学能转化 成电能等。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