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沪科版物理九年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44651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沪科版物理九年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沪科版物理九年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沪科版物理九年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沪科版物理九年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沪科版物理九年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word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温度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过程与方法: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 惯。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器材】 各种温度计各一只,演示温度计一只,三只烧杯,分别盛冷水、温水、热水。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奇妙的水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 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你是否知道,让人浮想联

2、翩的云从哪里来? 雪,使大地“银装素裹”!传说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相信吗? 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他来自何处,又落向何方? 其实,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今天,让我们 开始对水进行科学探究吧。 2、迷你实验从水之旅谈起 由于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雪、雹等千姿百态的奇观,这 些都与温度有关,若要了解物态变化,首先温度与温度计的使用等有关内容。 3、温度 a、引出温度的概念。 b、提出自学要求,在课本上划出温度的概念,常用单位及单位符号。 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

3、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 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沸水温度规定为 100 度。0 度和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分,每一等分叫 1 摄氏度,写作 1 。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 37 , 读作 37 摄氏度。 c、梳理总结,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课本图 128) ,并能用温 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4、温度计 演示请一位同学将手伸入三只分别盛冷水、温水、热水烧杯中并说明感觉。 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 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

4、温度计-寒暑 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a构造和原理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 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 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 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b体温计 (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 量温度的。) (2)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围是从 35到 42 。)刻度范围为什 么是这样?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 0.1 ) (4

5、)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 10 分钟?(因为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使 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跟人体温度相等。) (5)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 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 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 c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 273 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 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 K 表示。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 273 摄氏度为起点。-273 =0 K,0 =273 K,100 =373 K。所以,摄低温度的数值

6、加上 273 就等于热力学温度。 练习: (1)水的沸点=_ =_ (2)沸水的温度=_ =_ (3)绝对零度是_ =_ (4)人体正常体温是_ =_ 5、温度计的使用 我们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认真观察温度计,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的量程 是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因为被测物体的温度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值,则无法进行 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了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但不能测出结果,还会使温度计内 的液体把温度计胀破。所以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还 要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 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应:(估、放、读、取) (1)估

7、:首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放: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 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4)取:实验完毕取出温度计并放回原处。 四、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 1倒一杯热开水,先估计它的温度,再测出它的温度。数据填入表格 2再往热水杯中倒入一些冷水,先估计,后测量,把数据填入表中。 3再倒入少量冷水,先估计,后测量,把数据填入表中 五、小结:师生共同进行。 六作业: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温度计 一物态变化 二温度 1、 物体的冷

8、热程度叫温度。 2、 读法:5读:5 摄氏度;-5读:负 5 摄氏度或零下 5 摄氏度。 三温度计 1、 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2、 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3、 体温计量程:35至 42,分度值是 0.1 四热力学温度(T=t+273k)- 五正确使用温度计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应:(估、放、读、取) 教学反思: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 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 以转化的。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9、通过探究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 化的优点。 4、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5、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教学策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取感性知识;利用图像法可较为直观地分析得出熔化的 特点。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 象 表示出来。 突破策略:在实验中观察要细致认真,尽可能用纯净的碎冰,不用酒精灯加热,在常温 下熔化。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和讨

10、论归纳法、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教学器材:铁架台 烧杯 温度计 酒精灯 铁圈及石棉网 冰 烛蜡 秒表 导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实验: 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在一张白纸上。 教师提问: 你所观察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总结: 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转变。 结论: 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现象叫熔化 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现象叫凝固 讲述: 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滔滔长江之水; 冰山 (二)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 活动一 提出问题 冰和烛蜡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猜想与假设 (1)冰熔化 一定的温度,烛蜡熔化 一定的温度?(有/

11、没有) (2)冰熔化时温度 ,烛蜡熔化时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 设计实验 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同学们结合教材 41 页内容设计出合理 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回答所需的实验器材,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 1、如图 2-28(b)把烛蜡碾碎后放入试管中,在烛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入装有 水的烧杯中,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 0.5min 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 同时观察烛蜡的状态的变化,直到烛蜡全部熔化后 2min 为止。 2、如图把碎冰块放入烧杯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温度计的示数,每隔 0.5min 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

12、数,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的变化,直到冰全部熔化后 2min 为止。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分工,一位学生看时间,一位学生读温度计的示数,一位学生观察 物质状态,并把实验结果及时填入 P42 表格中。教师巡回指导,控制实验时间。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在图 2-29 和图 2-30 中分别画出冰、烛蜡熔 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教师将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及图像投影,分析不同线段中冰 和烛蜡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如何变化?处于什么状态?完成填空: (1)烛蜡加热后,发现 ;在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 。 (2)当温度低于 0时,可以发现冰 (有、没有)熔

13、化;当温度达到 0时,发 现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3)冰和烛蜡在熔化过程中 。 (吸热、放热) 教师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讲解: (1)晶体、非晶体、熔点的概念 (2)常见的晶体、非晶体 活动二 学生查看晶体熔点表,讨论并回答如下问题: (1)海波的熔点为 48,当温度为 48,海波的状态可能有哪些? (2)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 交流与合作 (1)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加以对比。 固体分类 举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温度变化情况 有无熔点 晶体 非晶体 (2)晶体熔化的条件有哪些? (3)你的实验结果如有偏差,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三)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

14、特点 活动三 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那么水和烛蜡在凝固时又有什么特点呢?教师指导学生与熔化过程 类比,思考讨论作图推理出(1)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2)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晶体凝固的条件。 (4)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四)熔化、凝固的应用 (1)指导学生阅读图 2-31 至图 2-34,回答熔化、凝固的应用 (2)学生列举熔化、凝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秦王的水晶宫;在我国寒冷的 北方,为防止冬天地窖里的蔬菜被冻坏,常在地窖内放几桶水等。 (3)讨论熔化、凝固对我们产生的不利影响,应如何避免? (五)小结 通过这一课,我们了解到了

15、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七)当堂训练 1物质从_态变到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非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_(选 填“变化” 、 “不变” )的。 2晶体类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_热,温度_,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_,它的 大小还与_等外界条件有关。 3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八)分层巩固 1某物体从 200开始熔化,直到 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 A晶体 B非晶体 C不能确定 2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 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16、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3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_态,在39 时呈_态或_态, 也可能呈_态,-38时呈_态 4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态变成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态,在-120时是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时会 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 5纯水的凝固点是 0,海水的凝固点是

17、-2.5,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 低.小华把 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 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 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 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 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 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 6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 40时完全熔化,低于 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 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 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18、修改栏 教学反思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 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具准备 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 一、引入新课

19、 1、 出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提出问题: 不将水倒出,不向杯内放任何物体,怎样可以让水从杯中快些消失。 自由讨论 在教师指导下,知道可以把烧杯加热,让水快速消失。 提问法 二、 探究水的沸腾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要求学生根据学案上提示的问题,认真观察 学生按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中,根据学案提示问题,注意观察现象 观察法 实验法 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 P87 页表格上。 学生合作探究,有问 题共同研讨解决。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探究法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做出总结分析。回答学案上问题。并提出: 烧一段时间,水就会变少并消失,它们到

20、哪里去了?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交流,并 获得对沸腾现象的初步感知。 回答学案第一部分问题 通过对老师提出问题的思考,学生知道,在沸腾的情况下,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溶解在 空气中。知道: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 分析法 归纳法 在解决学案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沸腾特点,完成表格。 学生结合实 验中回答的问题,认真总结,在学案表格提示下得出有关沸腾的一些特点。 三 对比了解蒸发 教师提出现象:刷碗后残留在碗中的水,时间长了也消失不见了,它们哪里去了 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并回答,它们也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对比法 教师指出:水以这样的方式变成水蒸气,也是汽化的一种形

21、式,叫蒸发。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蒸发和沸腾二者有何共同之处 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初步认识蒸发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析总结出出汽化两种形式的共同点(完成学案题目三) 请 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配合老师完成蒸发致冷的小实验。 (手背涂抹涂抹酒精) 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完成小实验,其它同学结合该同学的实验感受,了解:蒸发也需要 吸热,蒸发致冷。 实验法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学案表格提示,根据课堂所学,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分析,找找沸 腾与蒸发二者的不同点 请同学们讨论发言:有哪些现象说明蒸发致冷。 同学们讨论分析,在老师指导下,找出 沸腾与蒸发的不同点,并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结合所学,说说都有哪些现象说明蒸发可以致

22、冷。 讨论法 对比法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烧杯中的水现在是不正在汽化,是以哪种形式在进行? 教师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同学对下面问题进行猜想分析: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想 让烧杯内的水蒸发的快一些,有什么办法 学生加答: 烧杯中的水正在蒸发.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分析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液体表面积、 液体温度、液体上气体流动速度。 四、实验方法研究 教师总结强调:有三个因素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要研究其中一个 因素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应注意什么 学生就老师的分析和指导,自由讨论发言,初步 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并完成学案中的相关题目。 归纳法 总结法 四、课堂小结 与同学

23、们共同回顾 共同点、不同点 液 蒸发 影响蒸发 汽 两种方式 快慢的因 化 素 气 沸腾 五、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堂反馈: 本节课通过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引入蒸发和液化,体现了从现象到实质,从生活到物 理。通过“科学探究”与“生活与发现” ,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 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体验成功,也增 强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可弥补班额较大时弱对势学生关注的不足。课堂效果既活 跃又轻松,学生的收获较大。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例子识记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通过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知

24、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升华和凝华现象; 2、难点:会解释生活中简单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教学媒体 相关课件、酒精灯、碘、烧瓶、火柴。 四、学习方法 实验法、自学辅导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先展示几张北方冬天下雪的图片和复习旧课引出新课,然后出示学习目标, 找一名同学大声朗读,是同学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用 5 分钟左右时间自学课本 92 页-95 页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 题: 1. 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 升华和凝华的条件是什么? 3. 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有哪些? (三)演示实验 在烧瓶

25、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 加热前:碘是 态的物体; 加热时:碘是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冷却时:碘是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得出结论: 1、升华 A.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B.条件:升华吸热. 2、凝华 A.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B 条件: (遇冷) 凝华放热. 3、举例: A.出示卫生球、灯泡图片 B.出示雾凇图片并解释其形成 4、干冰升华、凝华的应用 、冷藏食物(解释见课件) 、人工降雨(解释见课件) 、舞台上的烟雾(解释见课件) (四)课堂检测 (一)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霜是怎样形成的? 、冬天窗玻璃上

26、出现冰花,这是为什么?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樟脑丸变小了。 、灯泡发黑了。 、硬梆梆的冰棒上沾着白花花的粉。 (二)课堂练习 1、做碘的升华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说明固体升华时要吸热,由 此可以推断气体凝华时要_。 2、固态 的二氧化碳升华时能够_热,所以常用它来使运输中的 食品_,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戴眼镜的人喝开水时,镜片模糊不清,这是_现象,冰棒的包装纸 上出现一层“白粉” ,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而成的。 4、下列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凝华现象(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地上结了一层霜。 C、早晨有浓雾。 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5、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

27、象 的是( ) A、露的形成 B、雨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灯泡的灯丝变小了 6、日光灯用久了,管壁上发黑是因为( ) A、灯丝受热产生升华,灯丝的气体在管壁遇冷凝华而成 B、玻璃分解产生黑的物质 C、灯丝受热蒸发后遇冷凝固而成的 D、灯丝发热,使灯丝附近玻璃熔化发黑 (五)合作探究 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 (六)拓展延伸 夏天,小明为了解渴,去买一支冰棒,售货员从冰柜里拿出冰棒,小明发 觉硬梆梆的冰棒上沾着白花花的“粉” 。 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烟” ; 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 ,你能帮助解释 这些现象吗? 六、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1

28、、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热 2、六种物态变化 七、课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但不能用准确的 语言解释相关现象且很多内容是用课件形式展示的,学生兴趣挺高,但记录的 少,这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另外,由于实验器材和场地的限制,本节课只进 行了演示实验,而不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就不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 到锻炼,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上这些问题。还有,某些差生的学习 能力还有待提高,课下还要多加练习。 第五节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教学目标 : 1.知道全球变暖和水资源危机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两大因素。 2

29、.知道全球变暖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 3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水污染源及水污染现状,认识水污染与缺水是当今世 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4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的 紧迫感。 教学器材 : 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及圆形铁筐夹、漏斗(长型) 、烧杯(3 个,其中两个 100ml 小的) 、滤纸、新配制的漂白粉溶液,明矾粉末(玻璃棒) ,浑浊的河水或江水、显微镜和 污水切片等。 教学重点 : 如何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教学方法 : 演示、分组实验、讲解、交流讨论、课外活动指导等。 教学准备 : 与化学实验室与生物实验室联系,准备好净化水的分组实

30、验与观看污水切片的演示 实验。搜集好有关水资源利用与污染的相关资料、图片与数据等,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 本节物理课中涉及的有关化学知识或生物知识,学生未必学过,注意让学生预习, 并在课堂上指点说明,并让学生联系社会与生活,学会搜集资料信息,交流探讨,达到全 面发展的目的。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在多媒体室上) 一、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按小组讨论:人能离开水吗?并举例说明。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总结。 (多媒体中文字) 二、教师提出问题:地球面积中 70是水,水够我们人类使用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争论总结人类水资源短缺状况。 (多媒体中数字图片等) 三、教师提问:有人说:我国经常闹水灾

31、,我国不缺水,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 (多媒体有关数学或图片等) 四、组织学生讨论:造成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主要原因是水的污染等,并介绍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多媒体图片或资料) 五、稍作片刻,让学生充分体会后并引发思考:面对这些,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师总结节水、护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介绍世界水日,同时让学生共同探讨 交流:如何去节水、护水? 六、兴趣延伸一:课本上 P24:交流与讨论。 (课后完成,以备下节课发言。 ) 七、教师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附:小结(板书) 一、水资源危机现状 1、全球水资源危机 2、我国水资源危机 二、水资源短缺主要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1、主要原因:水的污染等。 2、污染来源: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工业废弃物及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 频发等。 3、表现:水资源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生活、生产用水严重缺缺,某些水生物大量死 亡或灭绝, 某些有害生物的爆发性繁殖,如:赤潮等。 三、水资源危机的应对措施 采取多种可行措施,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如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 树造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