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加强中小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通过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 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危险化学品 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呈现 总体平稳,趋向好转的态势。但是,由于我国化工行业特别是中小化工企业安 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简陋、自动化控制水平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低、操作技能差, 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生产装置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普遍存在
2、,另外 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不落实,导 致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偏大,较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形 势严峻。 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企业 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和完 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 和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满足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
3、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 职责,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要认真 全面落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组织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安全 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 全技术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及时消除生 产安全事故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配足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不 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 2%, (不足 50 人的企业至少配备 1 人) 。安全管理人员应 具备化工或安全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有从事化工生产相关工作 3 年以上经 历,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建立安全生产
4、责任考核制度。要明确考核内容、程序、频次、方法、标准、 奖惩办法,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履行安全 职责的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分明,客观公正。 建立健全健全生产议事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召集一次安全生 产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企业分管负责人每月至少主持一 次、由各部门和生产(包括辅助生产)装置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例会,分析 安全生产形势,协调、检查、布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企业要广泛开展车间、 工段、班组安全活动,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二)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培
5、训计划,建 立培训档案,分类别、分层次开展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和遵章守纪等教育培训活动。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安全培训考核,考核成绩应记入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参加培训,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对生产技术人员 和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的安全培训,每年不得少于 48 学时,其他管理人员和 生产辅助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每年不得少于 24 学时。 新入厂人员(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实习培训 人员、调入人员等)必须进行厂(公司) 、
6、车间、班组三级入厂安全教育,入厂 安全教育不得少于 72 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企业内岗位调动 及脱离生产岗位 6 个月以上的员工,必须进行二级或三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 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国家经贸委令第199913 号)的规定进行安全技术 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进入企业参观学 习、咨询服务等人员要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人带队。企业职能部 门人员参加车间劳动前要经过相应的安全教育。 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前,要按新的操作规程,对岗位操 作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专
7、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进行上岗作业;新建企 业要在装置建成试车前 3 个月,完成全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聘用、招工工 作,进行集中安全培训。 企业进行检维修、开停车等作业时,安全管理部门要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对 作业方案进行交底,进行作业危害识辩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安排专人 现场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三)加强劳动用工管理 企业聘用员工,必须按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和备案手续,依 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必须载明保障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不得以任何形式与员工订立免除或减轻其对员工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而依法应 承担责任的协议。企业招聘操作人员要对学历提出要求,复杂化工装
8、置的操作 人员一般要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学历。 依法为所有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并为危险岗位的人员缴纳个人意外伤害 保险,要向受到生产安全事故伤害的员工或其家属支付赔偿金。 必须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的工作条件,对接触职业危害 因素作业的员工要按照职业卫生规范进行岗前、岗中和离岗职业性健康检查, 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员工正确 佩戴和使用。 (四)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企业应当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优先保证安 全费用的年度预算,按规定和实际需要列支事故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措项目经费; 按照财政部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
9、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财企2006 478 号)的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企业决策机构、主 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对因安全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果负法律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建 立安全费用台账。安全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会同财务部门负责安全资 金的提取和使用监督。 (五)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新建、改建项目必须采用安全、可靠的工艺技术。国内首次使用的工艺技 术,要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安全可靠性进行论证。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当地的产业 政策或产业规划,经过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许可和批准。涉及危险、有害因 素的建设项目,要按照危险化
10、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8 号)的规定进行安全评价,全面、准确地分析、辨识危 险和有害程度,主要技术、工艺、设备、自控系统要进行充分的安全可靠性论 证。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 使用。 建设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设计单位和设计人 员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和标准,将安全技术与设施纳入初步设计,生产装置的自 控水平要能够满足工艺安全的要求。施工单位要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保证质 量。不得撤减安全设施项目,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要参与施工监督, 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竣工验收必须有安全管理部门或安
11、全管理人员的 参与。当发生重大工艺、设备设施变更时,应严格履行变更手续。 建设项目建成试生产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 人员进行“三查四定” (三查: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四定: 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整改) ,聘请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试 车和投料过程进行指导。试车和投料过程要严格按照设备管道试压、吹扫、气 密、单机试车、仪表调校、联动试车、化工投料试生产的程序进行。操作人员 要参加新装置的“三查四定”工作,全过程参与装置试车,并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参加化工投料试生产操作。 租赁厂房、场所和设备设施从事生产活动的,应当符合原规划设计的使用 性质、
12、安全生产条件和火灾危险类别。承租作为生产活动场所的装修和设备安 装,不得破坏建(构)筑物结构,未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不得擅自改变租赁 厂房、场所的生产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特种设备结构、用途。 (六)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严格执行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危险化 学品的安全。 对产品、原料和中间产品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应建立危险化学品档案。 销售或采购危险化学品要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应设立 24 小时应急咨询服务电话,并有专业人员值班,没有条件设立应急咨询 服务电话的,应委托
13、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咨询机构办理本企业产品的应急咨询 服务。 (七)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 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的 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在进行系统的危险性分析基础上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 救援预案,每年向企业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报告重大危险源的状况。 要建立重大危险源定期巡检制度,除了操作人员必须的巡回检查外,企业 各级负责人、专业部门要定期检查,其中车间负责人每天至少检查一次,班组 负责人要每班进行检查。 重大危险源要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危害告知牌,保持安全通道畅通。要 按照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气防设施和器材,建立稳定可靠的消防供水系 统,配备压力、
14、温度、液位、可燃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等监测监控设施,并配 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或有毒气体监测仪。 (八)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 建立和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开展综合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 节日前检查、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检查,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提出治理 和控制措施。综合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工艺、设备、公用工程 状况,遵章守纪情况,重点危险部位状况、危险品仓库管理等。季节性安全检 查主要包括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台风,防雷电、静电,防暑、防冻、 防凝检查等。专业性检查主要包括工艺操作、锅炉及压力容器、危险物品、电 气仪表系统、机械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安全装置
15、检查等。 加强隐患治理工作,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及时制定治理措施,明确责任 人、落实资金、限定完成时间,对隐患治理的效果要逐项进行验证。企业无力 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在采取防范措施的同时,及时向当地政府安监部门报告。 对暂无条件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企业要采取包括停产在内的安全监控措施和 应急措施,直至隐患消除。 (九)加强应急和事故管理 企业应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分级制定应急预案。要针对重大危 险源和危险目标,制定应急预案总体管理程序和专项灾害事故应急管理程序。 车间及岗位应急处理措施(程序) ,应针对岗位生产、设备及其次生灾害事故的 特点,制定具体的生产处理、灾害扑救、报警报告程序。
16、企业应分级、定期组 织应急预案的现场演练,并做好记录、考核和评价工作,及时补充和完善应急 救援预案。企业应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物资、救灾设施和技术 资料准备及日常管理维护,保证应急工作的需要。企业重大应急预案应注意与 当地政府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企业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要按照岗位应急措施立即处理应并按 程序报告。企业负责人应当迅速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 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事故扩大。同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向 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加强事故管理,吸取事故教训。发生事故后,按照“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 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
17、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 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处理。企业要建立事故台账,事故台账 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类别、发生时间、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救 援过程、事故原因、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定期进行事故分析,分析、总结事 故发生的规律,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减少或防止事故发生。 加强未遂事件管理,建立未遂事件报告和奖励制度。对上报的未遂事件, 要及时组织分析,查找未遂事件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找出安全管理上的不 足,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未遂事件,要举一反三,使员工从中吸取教训, 了解预防措施,避免同类事件的重复发生。对未遂事件的报告人、当事人,要 根据其处理未遂事件的作用和
18、价值予以奖励。 三、加强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一)加强生产工艺安全管理 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物料危险性,编制工艺技术规程,内容包括:生产工 艺原理(流程叙述、流程图) ,岗位职责,设备一览表,工艺指标,装置开、停 车方案,正常生产控制、异常状态、事故状态处理方法,介质理化性质、作业 场所中毒预防知识、清洁生产要求等。 根据工艺技术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操 作人员编制岗位操作法和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安全技术规程至少每年 评估一次,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订。引进新工艺或改变工艺条件时,要重新修订 并按程序逐级审查批准,及时印发到岗位,并组织员工学习、掌握。
19、严禁擅自 改变工艺操作规程和工艺指标,不得对正常运行的设备进行试验性操作。 要综合评估工艺指标的安全性。凡涉及人身安全、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的工艺指标,应列为重要工艺指标,进行危险性分析评估,制定必要的应对措 施,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工艺指标控制范围分为正常操作区域、异常区域、 危险区域,要结合岗位操作实际,从指标失控几率高低、危险性大小等方面进 行综合分析,找出工艺安全管理的重点或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加以 治理。在实际操作中,如发现工艺指标进入异常区域,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调 整,将工艺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加强危险工艺安全管理。凡是涉及高温、高压及氧化、还原、硝化、磺化、 氯化
20、、氟化、重氮化、聚合、裂解等危险工艺,反应系统要实现自动控制,并 设置自动紧急停车系统。制定工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程序) ,加强岗位练兵, 提高操作人员分析、处置异常工况的能力。 (二)加强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主要机组、机泵设备、特种设备、 电气设备、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安全联锁装置和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保持 设备处于完好状态。特种设备的生产、注册登记、使用、检验检测和报废更新 等应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 要定期检查生产设备设施,消除隐患和缺陷。在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的部位, 必须按规定设置检测仪器、声光报警仪和联锁等安全设施,安全附件和联锁
21、不 得随意拆卸和解除,报警信号不得随意切断。在有可燃或有毒气体(蒸气)的 作业场所,应设置可燃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对所有自动控制系统,应同时 设置手动控制功能。 要加强公用工程的管理,保证公用工程安全、稳定和连续运行。供电、供 热、供水、供气及污水处理等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制定并落实公用工程 管理和维修计划,定期对公用工程设施进行维护、检查,及时维修更新,确保 稳定运行。使用外部公用工程的企业应加强与外部公用工程管理单位的联系。 (三)加强装置(设备)维护检修安全管理 要加强装置(设备)维护检修安全管理,严格按照维护检修规程的要求, 制定维护检修安全管理措施。在维护检修作业现场,要隔离出
22、安全作业区,设 置围栏、警戒线、盖板、安全警示标志、夜间信号灯和交通指示标志。施工隔 离区内凡与生产有关的工艺设备、阀门、管线等,均应有明显的严禁动用的警 示标志。凡与维护检修等施工项目相关的工艺管线、下水井系统等,应采取有 效的隔离措施,通往下水系统的沟、井、漏斗等必须严密封堵。隔离有毒有害 及可燃介质的工艺管线必须添加盲板。在阴暗场所和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 明。 在不停产状态下进行维护检修作业,要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 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业方案)和应急处理预案。施工机具、材料不得堵塞消防 通道和影响生产操作及巡回检查。施工工程中,严禁触动正在生产的管道、阀 门、电缆和设备等,遇有
23、紧急排放、泄漏、事故处理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 一切维护检修作业。 加强装置(设备)维护检修组织管理。企业要对外来维护检修单位要进行 安全资质审查,严禁无安全资质的维护检修单位进入企业施工作业。企业应按 合同法的规定,与维护检修单位签订合同书,合同书中应设置安全条款, 也可单独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生产单位和维护检修单位在共同确认达到安全施 工条件后,要履行严格的维护检修交接手续,进行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交底。 凡两个以上单位联合作业时,必须明确专人或部门对作业进行统一指挥。 (四)加强施工作业环节管理 企业应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起重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盲 板加拆作业、设备仪表维修作业等
24、具有高度事故风险的施工作业环节,要制定 相应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和实施严格的安全作业许可制度。 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作业对象、作业环境和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管和风险控制, 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按规定程序进行作业许可证的会签审批。进行作业 前,对项目内容和安全措施要进一步予以确认,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和处理 作业过程的违章行为、事故隐患、异常情况和事故,认真组织施工收尾前的安 全检查确认和问题处理。 加强对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凡在安全用火管理范围内进行用火作业,必 须对作业对象和环境进行危害分析和可燃气体检测分析,必须按程序办理和签 发用火作业许可证,必须现场检查和确认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必须安
25、排符合 要求的监护人员进行全过程监护。 加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按规定进行安 全处理和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分析,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必须检查通风排毒、呼吸防护及逃生救护措施的可靠性,防止呼吸防护器材挤 压失效、风源污染。必须安排符合要求的监护人员进行全过程监护。 加强高处作业安全的管理。脚手架搭设要符合规定要求,高处作业必须系 好安全带,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安全护体或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必要时应设立安 全警戒区。禁止抛扔工具、物体和杂物等。进行三级、特级高处作业时必须办 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加强临时用电安全的管理。设立临时电源必须符合防火防爆安全规定,在
26、易燃易爆区设立临时电源时必须同时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和临时用电作业许可 证。进入容器内作业必须使用安全电压和防爆灯具。移动式电器具要加漏电保 护装置,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露天开闭设备要有防雨、防潮设施,电缆敷 设应防止绝缘破坏和危害人员车辆通行。在生产装置区域内施工,所采用的电 器设备必须具备相应的防爆等级。 加强破土作业的安全管理。厂内动土必须办理动土作业手续,尽量避免采 用机械破土作业,防止损坏地下电缆、管道。严禁在施工现场堆积泥土覆盖设 备仪表和堵塞消防通道,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平整。未及时完成施工的 地沟、井、槽、应悬挂警示标志。 加强起重作业的安全管理。吊装机械必须按规定进行
27、检验,合格后方可使 用。大中型设备、构件或小型设备在特殊条件下吊装应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安 全措施,吊件吊装必须设置溜绳,防止碰坏周围设施。大件运输时必须对其所 经路线的框架、管线、桥涵及其它构筑物的宽度、高度及承重能力进行测量核 算,编制运输方案。 加强盲板加拆作业的安全管理。盲板材质尺寸必须符合设备安全要求,必 须安排专人负责执行、确认和标识管理,高处、有毒及有其他危险的盲板加拆 作业,必须根据危害分析的情况,采取防毒、防坠落、防烫伤、防酸碱的综合 防护措施。 四、加强政府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扎实推进中小化工企业安全基础 管理工作 (一)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加强化工
28、企业安全生产 监管的措施,加强政策引导,严格落实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在党委、政府 的领导下,紧紧抓住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和隐患点,扎实推进 中小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各地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组织制订加强中小 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的工作计划,确定具体工作目标、任务、标准和措施。 (二)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逐一核查登记现有化工企业,掌握了解本地 区中小化工企业的数量、布局,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台账,加强对化工企业 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要依法处罚拒不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企业,并将处罚结果作为相关许可证发放、资质审查的重要依据;要严格按照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要求,从
29、源头上制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产 生和存在;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无望的, 应责令停产,提请政府实施关闭。要加大对安全生产业绩差、事故频发和存在 严重隐患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追究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建设项目要严格安全审查,履行“三同时”手续。对周边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 的企业,鼓励各地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促进关闭或搬迁。坚决打 击非法生产、非法建设和非法经营。 (三)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工 作,重点检查、督导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 是否健全、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员
30、工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得到加强、企 业安全生产费用是否按规定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重大危险源是否已查清、事 故应急预案是否制订、存在的事故隐患是否得到治理或有效控制、事故应急救 援工作是否落实等。要指导企业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安全 生产条件和安全管理工作。要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集中力量开展专项安全整治工作,强化安全监管,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 生。 (四)各中小化工企业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 化规范 (安监总危化字2005198 号) ,将推进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作为加 强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来抓,建立健全各环节、各岗位安全
31、生 产标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企业各级领导要落实责任, 严格管理,基层安全管理要务求实效,真正把安全工作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 程。 (五)鼓励安全生产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要支持和配合科技部门、 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安全科技专题立项,进行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要积极 组织安全科技领域交流与合作,加快先进的安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 创新步伐;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六)化工行业协会和专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对企 业安全生产的咨询、指导和服务,广泛
32、开展化工行业的安全技术交流,积极组 织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工艺的安全技术课题研究开发,积极协助安全监管部门 制、修订化工安全生产标准、设计规范,协助中小化工企业制定安全基础管理 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并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工艺操作标准、 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七)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机构,吸纳有化工 安全生产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开展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 咨询和指导。 安全标准化准备材料清单 4.1 负责人与责任 1.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承诺书 2.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文件 3.从业人员学习、参与安全标准化活动的记录 4.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的文件
33、 5.企业各机构、部门、人员的职责文件 6.根据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的有关考核记录 7.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情况的有关记录、台账 8.人员工伤保险记录 4.2 风险管理 1.安全评价报告 2.风险评价程序文件及记录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档案 4.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 5.重大危险源档案,并有定期检测、评估记录 6.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4.3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4)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5)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如:动火,高处作业,吊装等)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34、; (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9)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10)事故管理制度;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1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4)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5)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16)消防管理制度; (17)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三同时”制度; (1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9)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 (20)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3.企业与上级部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级人员签定的安全目标责任书 4.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4 安全
35、培训教育 2.管理人员、特种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记录或安全资格证,新从业 人员的三级教育卡 3.班组日常安全教育、活动计划和记录 4.安全培训教育计划,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培训总结 4.5 设备设施 1.项目安全评价及相关审批资料、检查记录 2.建设项目各阶段资料及审查报告 3.生产、存储设备设施台帐、记录档案 4.特种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定期检测、检查和维护保养记录 5.设备设施停工检维修方案、记录档案 6.日常性检维修作业任务书 7.安全废弃和处置管理制度 4.6 作业安全 1.作业许可证管理制度 2.作业许可证及记录 3.承包商提供国家规定的相关资质
36、复印件,作业人员证件复印件 4.与承包商签订的安全承诺书或安全协议书 5.供应商提供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 产企业证书等有关资质证书复印件 6.承运单位提供的相关部门认定的资质证书复印件,有关运输人员的上岗资格 证 7.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申请表和变更验收表的台帐 8.执行“ 操作工的六严格”规定的运行记录 4.7 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 1.所有可能接触和产生的危险化学品(包括产品、原料和中间体)的 普查、分类档案 2.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3.应急咨询电话号码或者委托代理协议 4.8 职业危害 1.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定期检查和记录 2.职业卫生档
37、案(含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帐 4.健康监护档案 4.9 事故与应急 1.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台帐 2.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针对潜在的事件和突发事故编制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报告及过程记录 4.10 检查与绩效考核 1.各种检查形式的安全检查表 2.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的记录和台帐 3.安全隐患清单(包括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内容)及整改情况档案 4.每年一次的自评报告 5.绩效考核制度文本,定期考核记录 需准备的制度、台帐(档案)、记录、清单: 制度(25): 1.安全责任考核制度 2.安全废弃和处置管理制度 3.
38、作业许可证管理制度 4.变更管理制度 5.绩效考核制度 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4)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5)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如:动火,高处作业,吊装等)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9)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10)事故管理制度;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1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4)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5)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16)消防管理制度;
39、 (17)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三同时”制度; (1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9)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 (20)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台帐(档案)(18): 安全费用台帐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档案 重大隐患项目档案 重大危险源档案 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 生产设备设施台帐 生产设施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 存储设备设施台帐 检维修档案 变更管理的台帐 危险化学品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含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帐 健康监护档案 事故台帐 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的台帐 安全隐患整改情况档案 记录(10): 从业人员学习、参与安全标准化活动的记录 所有从业人员培训教育记录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所有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作业许可证审批记录 执行“操作工的六严格” 规定的运行记录 变更后的培训记录 作业场所的定期检查的记录 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过程记录 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的记录 清单(3): 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安全隐患清单(包括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内容)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清单 需取证、送检的项目: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证书 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特种设备的检测: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 防雷接地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