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沪教版化学九上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word章节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51300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秋沪教版化学九上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word章节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5秋沪教版化学九上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word章节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5秋沪教版化学九上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word章节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5秋沪教版化学九上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word章节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5秋沪教版化学九上第3章《走进溶液世界》word章节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说明 本章主题“走进溶液世界”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部分。很多化学反应是 在溶液中进行的,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溶液。学生在 前两章里接触了不少溶液,了解了溶液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今后还将接触 更多溶液。这章内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学好这章非常重要。 本主题中,学生除了学习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外,还将通过生活经验、 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初三化学某些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例如:酸溶 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很多物质既不是酸也不是碱,但它们的溶液具有一 定的酸碱性等等。 教师在本主题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核心的三维目标。 本主题的核心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溶液

2、特性以及溶液的酸碱性。 核心的技能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等基本操作技能。 核心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课内外结合,通过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比较物 质溶解性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体会从定性分析实验到定量计算的 特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积极探究、重视合作的科 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1 水 第 1 课时 天然水和自来水、水的组成 一、设计思想 通过了解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自然净化引出自来水净化原理。知道世界水日、全国水 法宣传周,感悟到节水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并能用 分子

3、、原子理论解释这一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这既是对元素、化 合物概念的复习,也是为今后研究物质组成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然水的自然水循环和自然净化,以及自来水净化的原理。 (2)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加深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反应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知道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 (2)体验研究物质组成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分析和综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世界水日、全国水法宣传周,感悟到“自来水”来之不易,节水的重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循环和水的净化。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

4、 四、教学用品 药品:稀硫酸、锌粒、水、氧气。 仪器:电解水装置、启普发生器、烧杯、酒精灯、集气瓶、木条、火柴。 媒体:多媒体电脑。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1 水的自然净化 录 像 2 水的人工净化 录 像 3 自来水的生产流程 4 巩固练习 5 水的电解 实 验 6 反应物与生成物物 质的量之比 7 反应物与生成物物 质的质量之比 8 实验时观察到的现 象 9 检验氢气 1 0 检验氧气 1 1 水的组成 1 2 讨论水 的微观结构 1 3 设计 实验 1 4 小结 2. 流程说明 1通过录像,了解古时候,人们自身对水造成的污染并不严重,通过循环过程,可以自然 净化。 2了解现代生产和

5、工业生产中,对水质污染计较严重,必须通过人工净化才能作为生活、 生产用水。 3根据看到的和书上介绍的,描述自来水厂生产流程。 4通过自来水的生产巩固哪些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演示水的电解实验。 6根据水电解化学方程式,巩固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 7根据水电解化学方程式,巩固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质量之比。 8观察水电解正负极实验现象。 9复习氧气的检验方法。 10复习氢气的检验方法。 11通过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2讨论微观结构,化学变化的实质。 13师生共同设计实验证明水的组成,氢气燃烧的实验。 14师生共同完成小结本节课内容。 六、教学案例 1.

6、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 主题 的引 入 引入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为什么 古时候的人可以直接饮用天然水? 观看录像天然水的自然 净化 。 提出悬念,引 发继续学习的 欲望 天然 水和 自来 水 提问天然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板书3.1 水 一、天然水和自来水 1.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2. 水的自然净化 讲述自然含有杂质的天然水通过 蒸发、挥发、过滤、氧化而得到净 化。但是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随着现代生产和工业生产,人们向 水中排放废气、废水、废物,已经 远远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被严重 污染的水必须通过人工净化才能作 为生活、生产用水。 提问自来水的生产

7、流程有几部分 组成。 板书3. 自来水的生产流程 提问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氯气的 作用是什么?明矾起到什么作用? 板书凝聚剂:明矾 消毒杀菌:液氯 提问自来水生产过程哪些是物理 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讲述由于我们周围水污染日益严 重,因此在 1993 年,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规定每年 3 月 22 日为“世 界水日”我国于 1998 年开始,规 定每年的 3 月 22 日3 月 28 日为 “全国水法宣传周” 。 展示节水宣传画: 学生回答。 观看录像水的人工净化 (参观污水处理厂) 学生观看录像自来水生 产流程 。 学生阅读并回答。 学生回答。 观看录像:我们周围的 水污染 观看动画“明天,我

8、们只 剩下的最后一滴水眼 泪水。 ” 让学生倡议从我做起,节 约用水,保护我们身边的 使学生感悟到 “自来水”来 之不易,感受 到保护水资源 的重要性。 给你一瓶浑浊的黄泥水,你怎样把 它净化,使之可以饮用?(附:探 究活动内容) 水资源。 学生探究实验:探究“净 化黄泥水” 培养动手动脑 能力 通过实验,进 一步认识到自 来水的来之不 易,感悟到保 护水资源的重 要性。 水的 组成 提问水,我们知道它是化合物, 它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提问怎样推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 元素组成的呢? 讲述在电解器的水槽里装满水, 两端分别接通直流电源的两极。 演示实验 水电解 板书二、水的组成 1 水电解 2H

9、2O 2H2O 2 点 提问根据水通电化学方程式指出 水,氢气、氧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质量之比? 板书 物质的量 2mol 2mol 1mol 物质的质量 36g 4g 32g 提问通电后在两个电极附近观察 到什么现象? 比较两个玻璃管里气体体积的大小? 提问怎样检验氧气? 怎样检验氢气? 提问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什 么气体? 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什么气 学生回答:水是由氢元素 和氧元素组成的。 观察实验:水的电解并记 录观察的现象。 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回答。 大量气泡。 观察检验正极负极气体并 做好记录。 巩固物质的量 与质量的计算。 反复提问,氢 气和氧气的检 体

10、? 提问观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多少? 板书 正极:产生大量气泡 氧气 体积 小 检验方法:带火星木条 现象:复燃了 负极:产生大量气泡 氢气 体积 大 检验方法:点燃的木条 现象:淡蓝色火焰 结论:上述实验表明,通电能使水 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 可以推断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 成的的化合物。 提问水电解反应的反应类型是什 么? 讲述通过实验,我们推断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我们还知 道水是由许许多多水分子构成。每 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 原子构成。 提问怎样请从微观角度,用分子 和原子理论来解释水电解反应? 讲述p68 用其他实验也可以证明 水的组成元素,先阅读一个

11、科学家 的小故事,再设计实验。 讲述通过同学们讨论,我们一致 认为可以用氢气燃烧产生水来证明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提问那么,用什么方法证明产物 是水呢? 演示实验氢气燃烧 实验步骤1.从发生装置中产生氢 气 2.氢气点燃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 是氧气。 是氢气。 2:1。 分解反应。 观看动画:水分子氢分 子氧分子 回答问题,从微观角度分 析。 分组设计实验, 教师总结共同完成。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方法一:点燃在火焰上方, 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观察有水珠。 方法二:点燃在充满氧气 的干燥集气瓶中,观察有 水珠。 观察并记录氢气燃烧的实 验现象。 验方法,加深 对这两种气体 检验方法的

12、理 解。 体会到化学是 一门以实验为 基础的科学。 引导学生全面 观察。 从化学反应中 进行分析推理, 获得分子、原 子的抽象推理。 拓展思路,体 度。3.点燃将尖嘴导管伸入充满氧 气的干燥集气瓶中(或者氢气在空 气中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 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板书2氢气燃烧 2H2O 2 2H2O 点 现象:淡蓝色火焰,干燥的集气瓶 中有一层水汽 结论无论是水电解,还是氢气在 氧气中燃烧,都证明了水是由氢元 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巩固练习:p69 在实验室利用水的 电解实验制取氢气。当电解后得到 得氢气 2g(由已得到得体积换算成 质量)时,同时产生了几摩尔氧气? 被电解的水是几克

13、? (答见书 p69) 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 会到实验方法 的多样化。 强调可燃性气 体点燃时必须 要检验它的纯 度。 进一步巩固化 学方程式中的 物质的量、物 质的质量之间 的计算。 课的 结束 小结:1.天然水循环和净化, 2.自来水的生产流程 3.水的组成 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完成。 2. 主要板书 3.1 水 一、天然水和自来水 1、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2、水的自然净化 3、自来水的生产流程 凝聚剂:明矾 消毒杀菌:液氯 二、水的组成 1水电解 2H2O 2H2O 2 点 物质的量 2mol 2mol 1mol 物质的质量 36g 4g 32g 正极:大量气泡 氧气 体积小 检验方法:带

14、火星木条 现象:复燃了 负极:大量气泡 氢气 体积大 检验方法:点燃的木条 现象:淡蓝色火焰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氢气燃烧 2H2O 2 2H2O 点 现象:淡蓝色火焰,干燥的集气瓶中有一层水汽 3. 相关链接 水的电解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做水的电解实验时,一般使用 810的硫酸溶液或 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更适宜。使用电压 912 伏。可预先把水电 解一段时间,一来可使溶液中氧气达到饱和,二来可使阳极表面被氧化,这样,正式实验 时可使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 2:1,否则得到的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小。 由于电解水放出氢气和氧气量比较少,检验起来有一定难度。建议

15、采用下述方法:在 水电解器气管上端(产生氢气处)连接一尖嘴导管,打开玻璃活塞在导管尖嘴点燃氢气, 为使同学看到氢气在燃烧,可用一纸片在氢气火焰上点燃。因为多次直接在量气管尖嘴处 点燃氢气,会使量气管尖嘴处玻璃融化,孔越来越小,最后无法使用。检验氧气时,用一 个 90的弯玻璃管,接在另一个量气管尖嘴上,让氧气出来后转 90的弯(不直接冲出) , 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或带火星的卫生香)放在氧气出口处。上述改进,可使检验成功率 提高。 七、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一节 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研究的线索。在课前布置研究课题,给学

16、生 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 索相关信息,并要求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每 23 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准 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制作成 powerpoint 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特别是展示成果,无论对哪类学生 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初中义务教育的全员性和教育的全过程性。 特别对初中学生来说,强烈的表现欲望成为其学习过程的重要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 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 的学生会一无所知,教师课堂上

17、简单的介绍对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 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附:探究活动内容 探究课题:净化黄泥水 探究目标: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消毒、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学习过滤操作技能。 提出问题:1、给你一瓶浑浊的黄泥水,你怎样把它净化,使之可以饮用? 2、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吗? 收集资料:小东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过滤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作用 .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肥皂水 来检验,

18、泡沫丰富的 是软水,泡 沫少有浮渣 的是硬水。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 蒸馏或煮沸 的方法。 做出假设: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 、 、 。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分别把约 100ml 的两份黄泥水注入烧杯 1 和 烧杯 2 中,把烧杯 1 放在实验桌上静置;在烧 杯 2 中加入明矾粉,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静置。 烧杯 1: 烧杯 2: 2、做好一个过滤器,完成对烧杯 1 中上层液体 的过滤。用滴管吸一滴滤液滴在载玻片上,用 显微镜观察。 3、 (1)向滤液中滴几滴氯水,用玻璃棒搅拌, 然后把滴有该

19、溶液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将上面的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 待水分消失。 (1) (2) 4、将上步获得的灭菌水加热煮沸、冷凝,将冷 凝后的液体滴在载玻片上,再用酒精灯加热蒸 干,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分析归纳:结合净化黄泥水的活动经验和自来水厂加工自来水的原理,分析下列杂质的去 除方法。 杂质种类 除去杂质的方法 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微生物 可溶性杂质 交流与反思:(1)以上处理黄泥水的步骤有哪些? (2)每一步的作用是什么? (3)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滤纸边缘要 (填高于或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内壁要紧贴,不 留气泡。 漏斗末端应 。 体应沿 注

20、入漏斗中,液面要 (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 3.1 水 第 2 课时 水的性质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以水的性质作为主线,由水的缔合性,水的分散性引出溶液、悬浊液、乳 浊液的不同概念。通过讨论,体验各种分散体系对人类生活生命的重要意义。通过水与二 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反应,了解到汽水的原理,探究干燥剂的吸水性,感觉放热反应, 知道硫酸铜与水形成结晶水合物,它是一种纯净物。并为理解物质的溶解性打好基础。从 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分散剂 (2)初步认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概念,辨析它们的区别 (3)

21、 掌握二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和水的反应以及水合现象,懂得结晶水合物 2.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收集生活中的实例,交流各种分散体系。 (2)通过实验,记录、观察二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反应,学习水的化学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各种分散体系对人类生活生命的重要意义 (2)培养仔细观察的科学实验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和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四、教学用品 药品:植物油、汽水、食盐、蒸馏水、泥土、生石灰、石蕊、硫酸铜 仪器: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镊子、吸管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1 烧杯中的鱼的 生存环境 观 察

22、 2 学生解释现象 3 思考与 讨论 4 举出生活 中各种液体 5 学生 思考 6 讲述 7 巩固 练习 8 动手实验 1 1 0 动手实验 2 1 2 动手实验 3 9 思考 1 1 思考与讨论 1 3 讲述 1 5 小结 1 4 巩固 练习 2. 流程说明 1通过观察烧杯中,冰下的鱼照样生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解释现象。说明在标准状况下,水在 4时密度最大。 3讨论说出水有缔合性和分散性。 4列举生活中各种液体或者配制一些液体说明水的分散性。 5观察这些液体的特征,有三类特点。 6告诉学生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类。 7知道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后,区分生活中的液体各属于什么液? 8学

23、生实验,水与二氧化碳实验。 9思考,反应现象有没有?应该怎样验证的确发生了反应。 10学生实验,水与生石灰反应。 11思考反应现象不明显,怎样验证实验已发生?将生成物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12学生实验,观察水与硫酸铜反应。 13讲述,生成物胆矾是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 14巩固练习:某不法商贩,用 95的酒精,作为无水酒精销售,请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加 以鉴别。 15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小结。 六、教学案例 1.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 主题 的引 入 展示烧杯中有浮动的冰,鱼照样 能自由的生存。这是为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 ,解释这 一现象。 学生猜测

24、这一现象。 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水的 物理 性质 提问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哪几方 面? 提问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就 你知道的,观察到的水具有哪些物 理性质? 板书 3.1 水 三、水的性质 1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 液体。在标准状态下,沸点 100, 凝固点 0。 提问看书 p70 表,比较一下水的 密度,说说水在什么温度时密度最 大? 板书4时,水的密度最大。 讲述由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0时密度却变小,这种现象称为 反膨胀,这种性质跟分子的缔合有 关。 正由于水具有的这种反常膨胀的奇 特性质,使冰能浮在水面上,在寒 冷的冬天,水生生物在河流和湖泊 中的以生存。 (解释课开始时的

25、现象) 2水的特性: 1)缔合性 设问为什么在工厂里、我们生活 中,通常我们用冷水来降低物质的 温度,又用温水去预热物质,起到 节约能源的作用呢? 讲述由于水就有吸收大量热量的 功能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在笔记本上适当记录。 思考与讨论书 p70 为什么 医院里常用冰袋给高烧病 人降低体温? 复习物质的物理 性质。 知识的积累和平 时观察的体现。 体会通过比较得 到结论的科学方 法。 解释开始时看到 的现象 加深节能意识 体会身边处处都 有化学原理。激 发学习化学的热 情。 讲述水还有极高的溶解和分散其 他物质的能力。 演示饮料、注射用药水 板书 2)分散性 提问当把大小不一的固体颗粒

26、或 液体放入水中,经过振荡后静止, 会形成怎样的混合物? 讲述当把大小不一的固体颗粒或 液体放入水中,有三种现象: 有的会形成均匀的溶液; 有的小颗粒会上升或下降, 分离成固体小颗粒和水, 或形成油层和水层。 讲述在液体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 混合物称为溶液。不均一、不稳定 的混合物称为浊液。 板书 (1) 溶液: (2) 浊液: 讲述固体小颗粒和水形成的混合 物叫悬浊液,液体小颗粒和水形成 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a.悬浊液 b.乳浊液 巩固练习 谈谈溶液、悬浊液、乳 浊液的区别? 学生实验,探究用一些生 活中的物质放入在水中, 观察现象。 学生归纳。根据溶解情况 不同。归纳出三类。 巩固练习:说说

27、你配制的 是溶液,悬浊液还是乳浊 液。 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仔细观 察,通过对比得 出结论的方法。 交流实验结果, 巩固溶液、悬浊 液、乳浊液概念。 水的 化学 性质 展示一瓶碳酸饮料。 讲述有些物质跟水会发生化学反 应,生成新的物质。例如碳酸饮料。 提问碳酸饮料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 3.水的化学性质 1.水与二氧化碳反应 学生回答,饮料的反应原 理。 学生动手实验 1:向水中吹 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 培养学生动手实 验,从实验中的 获得结果的方法。 设问水是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 是无色的,我们发现二氧化碳通入 水中也是无色,没有产生任何现象。 那么我们怎样能证明它们确实发生 反应呢?

28、讲述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因此我们要借助指示剂紫色石 蕊。 讲述紫色石蕊遇酸溶液变红色, 遇碱溶液变蓝色。 板书现象:紫色石蕊变红色 H2OCO 2 H 2CO3 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规范基本 操作。 发现问题:实验没有现象。 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继续实验得到结果 培养学生在实验 的过程中善于发 现问题。 体会没有现象不 等于反应不发生。 让学生体验碰到 困难,开动脑筋 解决困难,获得 成功的喜悦感。 展示一包雪饼中的干燥剂。 提问看看说明书中干燥剂的主要 成分是什么? 提问为什么生石灰具有干燥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讲述由于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因

29、此能作为干燥剂。 板书 2.水与生石灰反应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提问生石灰跟水反应,并发现实 验现象并不明显。那么,我们怎样 来判断该反应呢? 板书现象:剧烈反应,放出大量 的热 H2OCaO Ca(OH)2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 2 CaCO 3H 2O 学生回答:生石灰。 学生回答:能吸收水分。 学生动手实验 2:生石灰跟 水反应,并发现问题。 学生回答。吹气看是否产 生沉淀。 学生继续完成实验。 巩固练习:若将 5.6 克氧化 体会物质的性质 决定物质的用途。 积极开动脑筋, 培养善于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钙与水充分反应,然后通 入二氧化碳

30、,烘干,理论 上应该得到多少碳酸钙, 用物质的量计算。 进一步感知、巩 固物质的量与物 质的质量之间转 化。 讲述水还能与白色的硫酸铜反应。 板书 3.水与硫酸铜反应 现象:白色的硫酸铜变蓝色 CuSO4 5H2OCuSO 45H2O 蓝色晶体:五水合硫酸铜 结晶水合物 纯净物 讲述生成的蓝色晶体称为五水合 硫酸铜,它的组成是固定的,每 1mol 硫酸铜带 5mol 结晶水。含有 结晶水的晶体称为结晶水合物,它 是一种纯净物。 知识拓展可以在介绍一些其他的 结晶水合物。 讲述我们可以利用无水硫酸铜与 水反应这一性质来检测液体中是否 含有水分。 巩固练习:某不法商贩,用 95的 酒精,作为无水酒

31、精销售,请运用 学生动手实验 3:硫酸铜粉 末跟水反应。 观察实验现象并在书上相 应位置做好记录。 深化物质的性质 决定物质的用途。 你学过的知识加以鉴别。 课的 结束 小结: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特性、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3.水的化学 性质。 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完成。 2. 主要板书 3.1 水 三、水的性质 1.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体。在标准状态下,沸点 100,凝固点 0。 2.水的特性: 1)缔合性 2)分散性: (1)溶液:均一、稳定 (2)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a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和水形成的混合物 b 乳浊液:液体小颗粒和水形成的混合物 3.水的化学性质 1.水与

32、二氧化碳反应 现象:紫色石蕊变红色 H2OCO 2 H 2CO3 2.水与生石灰反应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现象: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H2OCaO Ca(OH)2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 2 CaCO 3H 2O 3.水与硫酸铜反应 现象:白色的硫酸铜变蓝色 CuSO4 5H2OCuSO 45H2O 蓝色晶体:五水合硫酸铜 结晶水合物 纯净物 3. 相关链接 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在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的。由于分子和离子的直径小于 109 米, 因此,溶液是各部分均匀的单相体系,它具有均一性。溶液里分散的溶质分子或离子,由 于微粒小,本身

33、的热运动足以克服重力的作用,只要外界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 分离,具有稳定性。 浊液里分散着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其直径介于 107 10 3 米之间,颗粒或液滴跟 溶剂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开,所以是不均匀的多相体系,没有均一性。浊液中分散的颗粒 较大,所以受重力作用容易沉淀或分层,没有稳定性。 乳浊液 在自然界、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里常遇到乳浊液,如牛奶、石油原油、橡胶的乳 胶等都是乳浊液。我们常把乳浊液分为两种类型,即油水型,以 O/W 表示;水油型, 以 W/O 表示( O 表示所有不溶于水的液态物质,W 表示水)例如,植物油分散到水里, 这个分散体系是油内水外,用 O/W 表示;由

34、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里含有少量分散的水, 这个分散体系是水内油外,用 W/O 表示。 化妆品中的雪花膏是硬脂酸和硬脂酸化合物分散在水中的乳化体,属水包油,即油 水型(O/W) 。而护肤脂则属油包水,即水油型(O/W) 。 碘酒和泡立水 (1)碘酒又称碘酊。药典上规定的 2的碘酒,其成分是碘 2 克、碘化钾 0.8 克,用 50 的酒精加到 100 毫升。加碘化钾的作用是帮助碘溶解,配成的溶液严格讲是质量体积百分 比浓度溶液。 (2)虫胶清漆的俗名叫泡立水。虫胶是亚热带树林中虫胶虫的分泌物,呈棕色。使用时使 虫胶片溶于 95的酒精中,质量比为 1:45。泡立水适用作木具油漆。漆膜干燥快、坚硬、

35、 有关亮,但抗水差,遇水呈白色。 七、教学反思 水的性质这一章节,包涵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和水的 化学性质。主要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 液。在课堂设计中主要通过水的分散性引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等知识,通过有些物质 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引出水与二氧化碳、生石灰、硫酸铜粉末反应。在设计这节课内容时, 我们可以借助实验,让学生亲手实验,通过比直观的让学生体会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 区别。通过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让学生体验碳酸饮料的制作过程,体会到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对于一些层次较高的学生可以加深一些要求与认识,如设计汽

36、油中如果混有少量的水 的生活场景,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实验方法来进行检验,一方面巩固水与硫酸铜反应,另 一方面提高实验设计的难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3.2 溶液 第 1 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一、设计思想 学习物质的溶解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为学习溶液溶解度、溶液浓度等基本概 念作必要准备。本课通过从生活中溶解物质的经验出发,运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动 手实验确立影响物质溶解因素溶质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通过经历“一杯水里能 溶解多少白糖”这个探究活动,知道“一杯水里能溶解的白糖是有限的” ,初步形成饱和 溶液的概念并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换的方法

37、。这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也 是为学习溶液的溶解度、浓度打下基础的一节课,所以上好这节课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 (2)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学会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培养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相互讨论,合作学习,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溶解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四、教学用品 药品:白糖、食盐、淀

38、粉、硝酸钾、冷水、热水 仪器:酒精灯、烧杯、玻璃棒、温度计、量筒、天平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4 比较物质溶解性 实 验 1 学习主 题的引入 2 提出问题 3 学生 提出假设 5 学生实验 1 6 学生实验 2 7 学生归纳 8 提出问题 9 学生归纳 1 0 讲述 1 1 思考 1 2 讨论并实验 1 3 提出问题 1 4 归纳 巩固练习 1 5 小结 2. 流程说明 1课题引入:在生活中我们都有溶解物质的经验,谈谈你的生活经验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测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3学生假设:物质的溶解性可能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环境的温度有关 4演示实验:比较白糖、食盐和淀粉的溶

39、解性 5学生实验1:比较硝酸钾在相同温度,不同溶剂的溶解性 6学生实验2:比较硝酸钾在相同溶剂中,不同温度的溶解性 7学生归纳: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因素 8通过探究“一杯水里能溶解的白糖是有限的” ,初步形成饱和溶液的概念。 9学生归纳: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 10讲述:在白糖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是否溶解强调概念中的“某种”一词 11思考:如何怎样使试管底部的硝酸钾完全溶解呢? 12学生讨论并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在书本上作记录 13提出问题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14学生归纳回答以及巩固练习书p76:升温、增加溶剂使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降 温、增加溶质、减少溶剂使不饱和

40、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15小结1.物质的溶解性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3.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布置作业。 六、教学案例 1.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 主题 的引 入 课题引入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溶解 物质的经验,谈谈你的生活经验 学生回答:冲冲剂、颜料 溶解等等 从生活情景中引 入学习主题,激 发学习的情趣 物质 的溶 解性 讲解结合生活例子,完整理解溶 解性概念。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 里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板书3.2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测物 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归纳学生的各种猜想,并选择

41、 “溶质的性质” 、 “溶剂的性质” 、 “温度”三个因素要求学生设计实 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板书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性质 c温度 指导学生设计方案 尝试采用物理 学科中常用的控制变量的方法,改 变一个量,控制其它量。 演示实验 比较白糖、食盐和淀粉 的溶解性 实验步骤1.在室温条件下,在三 个50ml的烧杯中各放入25ml的水。 2.在盛有25ml水的三个烧杯中,分 别加入1g白糖、1g食盐、1g淀粉, 搅拌。 现象白糖、食盐完全溶解淀粉不 溶。 实验步骤3.再分别加入1g白糖、 1g食盐, 学生假设:物质的溶解性 可能与溶质、溶剂的性质 和环境的温度有关。 引导学生对影响 物质溶解性条

42、件 有初步的认识。 学生若有其它想 法也能一起提出, 然后再设计实验 进行解决 指导学生设计方 案,明确这种方 法也同样应用在 化学研究中。 通过学生交流合 作,根据已有知 识的积累以及生 现象白糖、食盐完全溶解。 实验步骤4.如果加入的物质全部 溶解,则继续加1g,直至加入的物 质不再溶解为止。 讲述通过刚才实验说明白糖、食 盐、淀粉在相同的条件下溶解性不 同。 讲述刚才我们对溶质的性质进行 了比较,不变的是温度和溶剂的性 质,那么我们应该在设计怎样的实 验来验证与溶剂性质和温度有关呢? 讲述我们亲自实验,否定了实验 假设,得出硝酸钾在相同温度下, 能溶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酒精中。 讲述通过

43、比较硝酸钾在相同溶剂 中,不同温度的溶解性,我们得出 硝酸钾在热水中溶解得多,在冷水 中溶解得少。肯定了假设。 提问通过三个实验,我们得出物 质的溶解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白糖、食盐和 淀粉在温度相同条件下, 白糖的溶解性大。 学生讨论并实验1比较硝 酸钾在相同温度,不同溶 剂的溶解性。 提出假设:硝酸钾能溶于 水,也能溶于酒精。 实验结果:硝酸钾能溶解 在水中,不能溶解在酒精 中。假设不成立。 学生讨论并实验2比较硝 酸钾在相同溶剂中,不同 温度的溶解性 提出假设:温度升高,硝 酸钾的溶解性增大。 实验结果:硝酸钾在热水 中溶解的多,在冷水中溶 解的少。假设成立。 学生小结:不同物质在

44、相 同的条件下溶解情况不相 同。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 溶解情况也不同。 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因素: 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和温度。 活经验,激发其 探究欲望。 让学生体会探究 实验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提 出假设验证 问题得到结 论。 培养从实验中得 出结论科学的思 维方法 通过对比实验, 验证假设成立。 进一步理解影响 物质的溶解性因 素 饱和 溶与 不饱 和溶 液 提出探究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 白糖 观察 观察一支试管中有不能溶 解的白糖。 讲述一支试管中有不能溶解的白 糖,我们取上层溶液,在加入白糖 固体,看来也不能溶解。那么,在 这个条件下不能在继续溶解白糖固 体的溶液,我们把原来

45、溶液它叫做 这个条件下的白糖的饱和溶液。 倘若,能在这个溶液中继续溶解白 糖固体的溶液,我们把原来溶液, 称为这个条件的白糖的不饱和溶液。 提问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 饱和溶液? 讲述我们把在一定的条件下,一 定量的溶剂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 溶液称为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 饱和溶液。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 的不饱和溶液。 板书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提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 念有哪些关键的部分。 提问白糖的饱和溶液中能否溶解 其它的溶质呢? 思考如何将使试管底部的硝酸钾 完全溶解呢? 提问那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是怎样相互转

46、化的 板书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 相互转化 升温、加溶剂 学生探究:一杯水里能溶 解的白糖是有限的 学生完整饱和溶液与不饱 和溶液的概念 通过实验强调概念中的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 剂” “某种” 实验:在白糖的饱和溶液 中加入食盐,发现溶解。 学生讨论并实验:认真观 察实验现象,并在书本上 作记录 学生回答:升温、增加溶 剂。 使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 溶液;升温、增加溶质、 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 溶液。加溶质、降温、蒸 发溶剂 通过探究“一杯 水里能溶解的白 糖是有限的” ,初 步形成饱和溶液 的概念。 强化饱和溶液和 不饱和溶液概念。 为学习溶解度打 好基础。 通过实验强调概 念中

47、的 “某种” 通过刚才的实验, 同学对饱和溶液 与不饱和溶液之 间的转化也应该 迎刃而解了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巩固练习:书p76怎样用实 验来验证某瓶硝酸钾是饱 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如何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 液转化成饱和溶液? (答略) 课的 结束 归纳总结1.物质的溶解性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完成。 2. 主要板书 3.2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 2.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性质 c.温度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升温、增加溶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