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 25 课 康乾盛世(上) 教案 (定义)清代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 上也有所建树,后人誉为“康乾盛世”。 1、政治制度的创设军机处的设立,专制主义皇权的空前加强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 ,中央政府仿效明朝制度,设置内阁,(职能)作为协助 皇帝办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另有源于满族旧俗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成员大多为手握兵 权的满族王公贵族。(职能)军国大事往往不经内阁而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商定。议政王大 臣一旦做出决定,皇帝也无法轻易改变,皇权因此受到一定制约。 设立南书房: 康熙帝 在位时,为加强皇权,于宫中设立南书房:召亲
2、信翰林学士入 内值班,侍从左右,(职能)以备顾问,进而参与机务,草拟诏令谕旨。他希望通过这一 内廷决策机制对权势过重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加以钳制,并将内阁的部分职权归于内廷,但 实际作用有限。 设立军机处: 雍正帝 即位后,以应对西北战事为由,在宫内创军机房,后将这一临 时性机构固定为常设的军机处:(职能)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职掌参赞机务、 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运作)军机处主要成员由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大臣充任,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 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百官的奏折也直接送军机处 议复。 强化军
3、机处: 乾隆帝 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 也形同虚设,至此,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2、民族关系的处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康、雍、乾时期,清政府非常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经过多年努力,使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东北沙俄侵略势力:当时,外部的一大威胁来自沙皇俄国:沙俄在向西伯利亚的 扩张中,于 17 世纪中叶 侵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康熙时,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给俄 军以沉重打击。随后,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此后这一地区长期 保持较长时间的和平。 西北准噶尔部分裂势力:清初,原居住今新疆伊犁一带的蒙古准噶尔部势力渐 强,控制
4、了天山南北,并不断向东、向南进兵,反复发动叛乱。康、雍、乾三朝多次遣军 征讨,终于平定叛乱。 其后,聚居新疆天山南路的回部也起兵叛乱,乾隆帝出兵平定,统一了天山南 北,随即派军驻守,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当地的军务与民政。 西部西藏问题: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也不断加强: 雍正时 ,中央政府派出驻藏大臣, 直接监督西藏政务。 乾隆时 ,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全藏所有僧俗事务都由驻藏 大臣与达赖、班禅互相商定,共同管理,并实行金瓶掣签制,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 禅转世程序。 东南台湾问题:郑成功于 1662 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郑氏政权在台湾 地区的统治维持了 20 余年。 康熙中期 ,清朝发兵攻占台湾,设台湾府,驻军守备,将台 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