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小动物小人物 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新课程伊始,我接到教导处通知,几天后将到南浔实验小学上一节教研课,内 容是一年级下册教材。 在接到通知后,考虑到临近期末前面的课可能已经上过,所以选了后面的 一节手工课小人物小动物 。 (这是湘版教材美术泥塑课,本课以儿童喜 欢的小人物、小动物为题材,利用彩泥和树枝不同的特性,通过揉、搓、捏、 压、印、粘、等基本技法与树枝连接进行“动物” 造型。 内容定好后认真地分析教材,查找资料,把课备好。因为是到区里大学校 上课,我做了简单地课件。由于我们学校当时没有多媒体,也没有进行试教。
2、那一天,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讲台的,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开始 上课了,首先是欣赏动画片段导入,认识小人物小动物豆豆和小马,让学生在 视觉上感受橡皮泥做的人和动物。片中豆豆在野外不幸摔断了腿,请求帮助? 激起学生的同情心和学习的兴趣:“老师,用牙签把豆豆的脚和身体连起来。 ” “老师,可以用小棒代替腿。 ”“老师,也可以用树枝取代”答案很多。当 时我真有点担心他们说不出我要的答案。引出答案后,我把豆豆的腿换成树枝, 直接演示给学生看,让他们讨论哪些部位还可以用树枝代替?“脖子、手臂、 头发”学生进行了发言。我依次用树枝代替这些部位演示给学生看,随即 引出课题。接着是观察感受:1、师生共玩“变
3、变变”的游戏,通过变圆、变方、 变长、变细让学生熟悉捏、搓、拉、压等方法。 (这部分是我在听了另一位老师 的课后得到启发,临时加进去的。 )2、在游戏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橡皮泥和树 枝的特点,他们能迅速找出两者的不同(软硬) 。3、出示树枝图片,和 学生一起说说树枝的粗、细、大、小,然后出示大量的动物、动画人物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树枝还可以用于哪些地方?(粗短的树枝能做大象的腿,细长 的树枝能做长颈鹿的脖子、老鼠的尾巴,树枝还可以做窗户、扫把)学生 讨论地很激励,气氛活跃。然后就是设计创作:教师以开头导入的片段为引提 问:“豆豆和小马缺少伙伴,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一起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小
4、朋友的兴趣被激起,随即提出创作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集体创作。此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时离下课还剩十五分钟,真担心学生完不成任务,我穿梭在各个小组中间,进 行个别辅导,并催促大家抓紧时间。看到小朋友们那么慢,我沮丧极了, “今天 的课是不能圆满完成了”我心里这样想着。还剩三分钟时,我不得不让小朋友 们停下来,进行最后的环节评价。 “已经完成的小组请举手!”我小心地提 问着,担心完不成最后的评价,不知怎样来结束我的这一堂课。我扫视着全班, 最后眼光落到了就快完成的一个组那里,我让他们把三个和尚呈现给大家, 并表扬了他们做得精致, “很遗
5、憾,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欣赏到大家的作品, 但相信作品一定很精彩!”寥寥数语匆忙地结束了本堂课。 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后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这 样画上了句号。作为教师, 小人物小动物教研课对我来说是失败的,但也是 成功的,因为它给了我许多启迪,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启示一:不要拘泥于教材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中很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不能 拘泥于教材上的内容。在小人物小动物导入中,学生提出了很多关于接腿 的好办法,我应该鼓励学生试着用这些材料做一做,不要寻求一种答案,束缚 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 启示二:学会在取舍中显露重点 在本课的设
6、计之初,我对如何导入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实际教学中也花了 不少时间,在观察感受两种不同材料中运用了“变变变”的游戏自认为可以帮 助学生清楚地了解各种方法,其实浪费时间不说还束缚了学生玩橡皮泥的多样 化。在集体创作前还引导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关于动物、人物、各种树枝的照 片可以说有些素材说能用也能用,说不用也可以。在设计中,如何取舍成 了我的一大难题, “舍”要比“取”更难。一方面,收集素材花费了不少精力, 丢弃觉得可惜;另一方面,总想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欣赏和感悟,往往丢不下这 个舍不了那个。实践证明欣赏的越多不一定是好事,往往过多之后会使某个环 节笼统化,针对性不强,容易混扰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体验都只
7、停留在表面, 一路匆匆走马观花似的,更何谈教学重点在哪里了。所以“学会在取舍中显露 重点”由为重要。 事实上在导入中,我可以直接用硬的树枝代替四肢、脖子、头发鼻子等,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种不同材质的人物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什么样的树 枝可以做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直接看、摸树枝并进行 联想,这样不仅有直观地感受,也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合作、讨论、 交流中充分打开思路,围绕本课重点展开联想。给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我想,新课程教学,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要根据学生特点、具体的 情况灵活地运用教材;也一定要懂得学会取舍,在取舍中显露重点。要善于 “取” ,因为善于积累的教师,才能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设计教学指导教学; 另一方面,我们要忍痛“舍” ,舍去那些可有可无的,舍去那些花里胡哨但对达 成教学目标没有多大作用的环节,还学生一堂轻松又有实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