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林匹克精神 教学时间:_月_日 周次:_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思路,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 2用演讲比赛的方式加深理解,掌握演讲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用演讲比赛的方式加深理解,掌握演讲的技巧。 学习过程: 一1.导入新课 孔令辉获得冠军时忘情地亲吻胸前的国徽时,王军霞夺得金牌后激动的身披国旗绕运 动场奔跑时,我们的泪也会与领奖台上以手抚着胸前国徽高唱国歌的运动员 的热泪一起落 下。为什么“总有一种是力量让人泪流满面” 。现在我有了答案:那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在 激励着我们,在提升着我们。 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 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 2. 作
2、者简介 皮埃尔-顾拜旦,法国教育家,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文化饶有兴趣。1896 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活。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 27 年之久, 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1937 年 9 月 2 日逝世,他光辉的一生 可以说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留下了不朽 的篇章奥林匹克宪章 ,其中基本原则第一条指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 拜旦提出的。 ” 二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 _ _ _ 2.这篇演讲如何阐述了奥林匹克的教育作用? _ _ _ 3.如何
3、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 _ _ _ _ _ 4用一句话概括,奥林匹克精神。 _ _ 三演讲活动。以“体育和人生”为话题进行三分钟演讲。 1提示:“体育”可以是广义的,也可以是狭义的,具体到某个项目和人生的关系。 小组合 作,推荐优秀。 示例:3000 米是一场毅力的考验,我坚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然而,我也有技巧,我暗 暗告诉自己:不该冲刺的时候你冲刺了,将浪费体力,增加压力;该冲刺的时候你没有冲 刺,会失去获胜的机会。人生何尝不是一场长跑,我们既然选择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的 跑下去,只有不停地跑不停的追赶,永远不失去心中的目标,才能顽强的跑下去,才能在 追赶中赢得终点的一段红绳! 3000
4、 米的长路也可比喻为无尽的学海,千帆竞发中,不要 失去自己的信心,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我坚信,没有哪条船不会经受风雨海浪的考验, 然而重要的是:他的航船从此翻入大海,还是抖擞精神,继续航行!,坚持不懈地毅力,不 甘失败的追赶,昂首挺胸的自信,汇成了成功。 2同学演讲。 3老师同学对演讲者进行多维度 评价。 4总结演讲技巧。 注重开头,引人入胜;注重结尾,耐人寻味; 注重内容,言之有物,机敏幽默,蕴含深刻; 注重语言形式,以口语短 句为主,巧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复等修辞手 法;注意过渡词、句、段的使用,加强衔接;防止语言陋习,不用粗话、碎屑语和方言。 注重语调有激情,把握好语调的抑
5、扬起伏; 注重演讲者的形象,防止不良陋习。 四拓展阅读 从擦肩而过到梦想成真 中国奥运大事记 1896 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召开前,国际奥委会向清政府发出邀请;处于内忧外患,不知奥林匹 克运动为何物的清政府与奥运会“擦肩而过” 。 1922 年王正延成为第一个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中国人。炎黄子孙首次与国际奥委会 “亲密接触” 1931 年成立于 1924 年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被国际奥委会接纳为正式成员 1932 年洛杉矶奥运会。田径选手刘长春成为第一个参加奥运会比赛的中国人。 1936 年柏林奥运会冯有真成为第一个采访奥运会的中国记者。 1952 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新中国首次派出 40 人的
6、代表团参赛。 1954 年国际奥委会确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现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 席位。 1956 年在墨尔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在某些人的操纵下蓄意制造“两个中国” ,中华全国 体育总会坚持原则,向 第 16 届奥运会说“不” 1958 年中国中断与国际奥委会的一切联系。 1979 年国际奥委会宣布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重回奥运大家庭的怀抱。 1980 年莫斯科奥运会因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国抵制奥运会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国际奥委会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后,中国第一次组团 参加夏季奥运会。中国选手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比赛中为中国夺得有史以来首块奥运会
7、金牌。随后,吴小旋夺得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第一名,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子冠军; 中国女排在决赛中击败美国队夺冠,将中国第一枚奥运会团体项目金牌收入囊中,中国代 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 15 枚金牌。 1988 年汉城奥运会,体操选手李宁和新华社记者杨明首次以中国运动员和记者的身份参加 圣火接力。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 5 枚金牌。 1991 年 3 月 8 日中国决定申请在北京举办 2000 年奥运会。 1991 年 1 2 月 4 日中国正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主办 2000 年奥运 会的申请书。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夺得 16 枚金牌。 1993 年 9 月 23 日
8、国际奥委会宣布悉尼获得 2000 年奥运会举办权。北京以两票失利。 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 16 枚金牌。 1998 年 11 月 25 日。北京正式宣布申办 2008 年奥运会,再次开始了申办之旅。 1999 年 4 月 7 日北京正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 2008 年奥运会申办报告。 2000 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夺得 28 枚金牌,16 枚银牌和 15 枚铜牌。金牌和奖牌总数 首次进入世界三强。 2001 年 7 月 13 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获得 2008 年奥运会举办权。中国终圆世纪奥运梦。 2004 年,第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军团的最终奖牌数是枚,其中金牌枚、银
9、 牌枚、铜牌枚,历史性地名列金牌榜第二位。 2008 年,第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世纪盛会,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中国人 必 将浓墨重彩书写自己的奥运历史。 答案: 二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 提示:作者在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后,顾拜旦说明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 神的不同之处。他认为,纯粹的竞技精神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悦乐感,奥 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美感、 荣辱感。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体育颂 中,他也曾热情地讴歌,赞美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 步与和平的化身。 2.这篇演讲如何阐述了奥林匹克的教育
10、作用? 提示:教育思想是他体育思想的核心。在演说中他阐述了“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 钟声的原因”:基于改革教育的愿望。他不满“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 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希望通过复兴 奥运会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从 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协调的发展。顾拜旦 认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更是为 了教育人”。可以说,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 3.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 提示:顾拜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大众”参与,即使“地位最底下的公民”也应 该能够“享受”这种精神。顾拜旦的一句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同样强调了这一 奥林匹克精神精髓。可以看出,顾拜旦提倡和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非常广阔的胸怀, 是以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绝非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 4. 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虽“不足 以确保社会和平” ,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 需品的权力” ,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 , 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