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第一课时) 主备:李云 刘家国 张秀曌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赋的节奏、情感和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 字音 2、解义,结合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解读字词的意义,必要时再借助工具书。 【学习目标】 、 了解关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 、 根据学法指导,准确断句; 、结合句子成分,准确翻译字词和理解活用。 【导学过程】 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孟子(前 372 年前 289 年)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 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 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 了孔子的思
2、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孔孟” 孟子一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 7 篇。 2、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 时不行“仁政” ,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 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a.善 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b.采用迂回战术,先设好圈套,让对方钻进去, 然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c.先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其理论 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 再发动猛烈反击。d.孟子还有些正面的议论,能够围绕中
3、心观点,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 如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 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他的比 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有的用寓言故事来喻,有的用事物来喻;有 的用三言两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第四是语言明白晓畅,浅显自然,通俗易懂,明快畅达,精炼准确。有口语特点,又 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 一、自主学习【滴水石穿夯实基础】 1看清字形,标出注音, 王好( )战 弃甲曳( )兵而走 谷不可胜 ( )食也 数罟( )不入洿( )池 谨庠( )序之教 养生丧( )死无憾 鸡豚( )狗彘( )之畜( ) 申之以孝悌(
4、)之义 然而不王( )者 涂( )有饿莩( ) 2.字词解释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 国也,尽心焉耳矣。河 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 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 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 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 以战喻。填然鼓 之,兵刃既 接,弃甲曳兵 而 走。或 百步 而后止,或五 十步而后止。以 五十步笑百步,则 何如 ?” 曰:“不可!直 不百步耳,是 亦走 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 望民之多于 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 食也;数罟 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 斤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
5、使民 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 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 其时,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 之义,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 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 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 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 王无罪岁,斯 天下之民至焉。” 二、合作探究【审问慎思】 翻译下列句子 1、 谷 与 鱼 鳖 不 可 胜 食 , 材 木 不 可 胜 用 , 是 使 民 养 生 丧 死 无 憾 也 。 2
6、、 养 生 丧 死 无 憾 , 王 道 之 始 也 。 3、 鸡 豚 狗 彘 之 畜 , 无 失 其 时 , 七 十 者 可 以 食 肉 矣 。 4、 谨 庠 序 之 教 , 申 之 以 孝 悌 之 义 , 颁 白 者 不 负 戴 于 道 路 矣 。 5、 七 十 者 衣 帛 食 肉 , 黎 民 不 饥 不 寒 , 然 而 不 王 者 , 未 之 有 也 。 6、 直 不 百 步 耳 , 是 亦 走 也 。 7、 狗 彘 食 人 食 而 不 知 检 , 涂 有 饿 莩 而 不 知 发 , 人 死 , 则 曰 : “非 我 也 , 岁 也 。 ” 8、 是 何 异 于 刺 人 而 杀 之 曰 : 非 我 也 , 兵 也 。 9、 王 无 罪 岁 , 斯 天 下 之 民 至 焉 。 【拓展阅读】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