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学案 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 第一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十月革命后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国内因素: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 战争破坏:经济情况极为糟糕,物资匮乏 2、内容 (战争的特殊条件下实施的非常性的应急措施) 农业: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 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物物交换) 产品分配:实物配给制 劳动方面: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2、3、历史作用: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 积极性,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正确道路。 (二)政治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 (1)原因 战争破坏:4 年世界大战和 3 年国内战争破坏了苏俄经济。 自然灾害:19201921 年,苏俄遭遇大旱灾,导致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缺乏。 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工人农民严重不满。 (2)表现:粮食急剧下降,许多人饿死;大批工人离开工厂,无产阶级队伍涣散。 2、政治危机 (
3、1)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危机的爆发;根本原因:余粮收集制的强化。 (2)表现:农民不满,工人罢工,士兵叛乱。 (三)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形势 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内容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农业 余粮收集制(农民除口粮、种 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固定粮食税(纳税后的余粮归农 民支配) 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 (从空想到科学) 第一国际、巴黎公社 (从理论到实践) 十月革命、斯大林模式 (一国实践) 多国实践、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 (曲折发展) 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
4、化,建立高 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单一 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 政府对国企实行经济核算,在国 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 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 较好的经济效益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自由贸易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 动制(平均主义) 实行工资制(按劳取酬) 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性 3、特点和实质 (1)特点: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 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胜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
5、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 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2)实质: 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 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管理方法、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特点 经济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 在 3、意义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它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 走出困境,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为实现工业化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巩固了工农联盟,也
6、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使苏俄找到了一条比较合适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4、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 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要看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新经济政策被终止原因 20 年代中后期苏联国际环境骤然紧张 新经济政策没有得到苏维埃国家政治体制转型的配合 新经济政策本身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历史局限性 党内对新经济政策理解存在分歧 6、知识整合社会主义
7、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19171927 年) 主题: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措施: 19181921 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1927 年实行实行新经济政策。 特点:前者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后者特点是使用市场价值规律间接过渡; 结果:前者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政治危机,后者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 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第二课时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经济上: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背景 苏联建立。1922、12 列宁逝世。 1924、1 必要性(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
8、的物质技术基础。 1、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5 年 12 月 联共十四大提出 1928 年 实施一五计划 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 2、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通过一五计划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 通过二五计划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 1937 年, 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 774,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位和 世界第二位,为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有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工厂,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 和各种化学工业;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工业化的弊端) 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
9、、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工业化的弊端) 3、苏联的工业化是怎样取得巨大成就 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 热情和奉献精神。 4、苏联的工业化有何弊病? 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工业发展的需要;粮食供应的困难;斯大林的决策 目的;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本) 2、过程: 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及其存在的失误 方针提出:1927 年,联共(布)十五大 进程:1929 年底 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 1930 年 整顿、发展 1932 年 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 1937 年 农
10、业集体化完成 3、特点:(1)全盘集体化 (2)机械化(3)强制性 (4) 追求高积累。 4、对农业集体化的评价 积极: 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消极: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为了配合国家的工 业化,强制农民加入农庄,违反了自愿原则) ,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联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话) 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对富农采取的措施过激,而且涉及部分中农,使工农联盟再次出现危机。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
11、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政治形势: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 经济形势: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革命前存在大量农奴制残余;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意 识形态根深蒂固 思想环境: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理解 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过程 1925 年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6 年,苏联农业政策由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 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 。 1928 年,新经济政策终止。 1928 年起连续实行三个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建设。 同时,30 年代初,苏联各地农村
12、出现集体化浪潮,并出现严重失误。 19321937 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1936 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3、表现: (1)经济方面: 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表现为:指令性的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优先发展重工业尤 其军事工业。 影响: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斯大林模式长期片面地优先 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 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方面:特点:高度集权制、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大清洗运动) 表现: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了只是通过党中
13、央指示的表决机器;党 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 影响: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稳 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思想文化方面:行政干预思想学术,思想文化单一、个人崇拜成为社会风潮。 (4)特点:斯大林模式中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 严密的整体。 4、斯大林模式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思想上高度划一 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 制、任命制。 经济:高度集中、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统得过死,缺乏活力。 思想:个人崇拜、公式化
14、、行政干预。 5、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积极性 适应了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求发展的迫切需要,最初有利于社 会稳定。 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 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 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经济) 。 (2)消极性 经济上,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经济总体效益差,不能长期推动国民经济的 健康发展; 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法制
15、受到破坏; 文化上,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个人崇拜盛行,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6、小结: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它在初期和战争时 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 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足以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 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 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16、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提高,影响了社 会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二战后,东欧和中国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 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6、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比较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自由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模式 所有制 私有制 私有为主 兼有国营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 多种所有制 经济管理体制 市场体制 市场主导国家调控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建设方针 先轻后重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发展道路 资本主义农场 农业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
17、任制 政治权力 分权、制衡 高度集中 政企分开 7、 “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 斯大林模式 英国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 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全盘集体化 资本主义农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 、 一党制、终身制 君主立宪制、内阁制、 两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 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三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
18、挫折 前言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复习 1、主要特征 (1)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地位日益稳固 2.措施: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1)政治改革。主要是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平反冤假错案,为 受迫害者恢复名誉。 (2)农业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
19、购制 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农庄农场自主权 大规模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玉米 结果:初步改革之后,苏联的农业有所好转,初步改革之后,苏联的农业有所好转,赫 鲁晓夫的冒进思想,使苏联农业在 1963 年再度出现危机。 (3)工业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3、评价: (1)进步性 : 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 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局限性(失败原因):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 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改革后期,各 种矛盾日益突出,
20、改革最终失败。 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 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 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 又引起思想的混乱。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 一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赫鲁晓夫的改革混乱。 2、政治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同时提出扩大党内外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原则。 3、在经济方面: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 (1)改革前期:推行“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
21、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2)改革后期经济逐渐停滞: 70 年代为维持超级大国地位,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 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改革呈现停滞和下降趋 势,进入僵化状态,苏联社会陷入因境。 4、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1)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2)失败原因: 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1967 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 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
22、 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三、莫斯科落日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改革重点在经济领域: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 的调节作用。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 ,困难重重,难以奏效。于是将改革 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政治改革: (1)内容: 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影响 : 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政局不稳、思想混 乱、民族问题
23、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4、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5、原因: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仍未放弃苏联传统做法,优先发展重工业 6、评价: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 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二)苏联解体 1、含义: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2、时间:1991 年 12 月 25 日 3、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 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异:赫改革侧重农业,勃
24、改革侧重重工业,戈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 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 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5、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6、你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