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 1 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840-1842 年) 1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鸦片战争的背景: (1)中国:“康乾盛世”后,清王朝逐渐衰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英国: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把中国作为侵略目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为扭转贸易逆差(把中英正常贸易中的入超地位变为出超地位) 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摧残身心健康;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4)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 地点:广东虎门海滩 领导人:林则徐 意义:把禁
2、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2.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年6月 鸦片战争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订立。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 。 (这对后来中国民族工 业发展最为不利) 。 (3) 南京条约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六大变化): (社会性质的变化)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灾 难,也开创了列强以
3、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 (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 的矛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帝反封建从此成为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革命阶段的变化)中国开始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经济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另 一方面也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社会思潮的变化)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
4、的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林 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主张,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1)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56年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神甫事件”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2. 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1860年,焚掠圆明园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1)18
5、58年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增开牛庄(后改营口) 、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辆。 (2)1860年与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 ; 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3)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 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
6、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 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领导人:洪秀全。 2.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基础:创立拜上帝会,以传教为名组织群众。 3.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上海地方官绅与英、法勾结,组织“洋枪队” 。清政府依靠曾 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包括洋枪队、湘军、淮军等的联合绞杀。 5.评价和启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沉重 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它的失败表明,农民战争不可能为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找到 一条出路。 第4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和目的:清
7、朝统治者面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而内外交困,为维护统治, 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以求自强。目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 。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兴办洋务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其代表人物有: 中央(朝廷):奕、文祥 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 3.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历时30多年。 4.洋务机构: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别称“总署” 、 “译署” ,由奕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 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5.从“自强”到“求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四个方面: (1)开办
8、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以“求强”为主,重点是“练兵制器” 。第一个军事 工业是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也是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 ;1865年,李鸿 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2)筹建新式海军:自70年代起整顿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水师,后建立北洋舰队。 (3)兴办民用工业:自 70年代起,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也为了抵御外国经济侵略, 洋务派提出“求富”主张,由练兵制器转入民用制造。第一个民用企业是 1873年李鸿章在 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也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1877 年李鸿章在滦州创办开 平矿务局,是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
9、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4)培养新式人才: 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总理衙门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时间:1862 年 主持人:奕。此外还有,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 等。 派留学生: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福州船政学堂也派 留学生赴英、法学习海军,不少人归国后成为北洋水师骨干。 6. 洋务运动的影响: 进步性: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现代化) 的开端, (也是中国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实质性起步)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局限性: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仅学习科技和工艺制造,不改革封建政
10、 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目标。经营管理上也存在弊端。 梳理:洋务运动具体史实: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30多年,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 。 19世纪60年代,以“求强”为主。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第一个军 事企业;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最大的军事企业; 19世纪70年代,经10年努力,建北洋、南洋、福建水师,后建北洋舰队。 19世纪70年代,以“求富”为主。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是近代第一家 轮船运输企业和第一个民用企业;1877年,李鸿章在滦州创办开平矿务局,是最早使用 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 1862年,设立第一所新
11、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1872年,曾国藩派容闳率领首批 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 第5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70年 代) 1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 (1)产生的条件: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两面 性:一方面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 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具有依赖性(夹缝中求生存) 。 最早投资近代工业的是:沿海地区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地主、官僚。 (2)中国最早出现在上海的近代民族企业: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率先 使用车床进行生产。至80年代
12、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2西学传播: (1)西学的含义:西方近代以来的学术文化,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有关西方 社会的各种知识。 (2)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办学兴教和翻译西书。在办学方面,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几十 所新式学堂;在翻译西书方面,成绩最显著的是江南制造局附设的译书馆;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等学堂附设的翻译机构,也编译了不少西书。清政府还派留学生和使臣到海 外学习或工作。 3早期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 (2)思想内容:经济:大力兴办民族工商业,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政 治:开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教育
13、:废除八股取士,多办学校,广植人才。 (3)评价:早期维新思想认为应学习西方的制度而不单是练兵制器,虽然由于历史条件和 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为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做了思想 准备,起到了先导作用。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894-1895年) 1.甲午战争的爆发: (1)原因: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制定了以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 借口: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 (2)甲午战争开始时间:1894年(农历甲午年) ,日本不宣而战。 2. 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 战争开始:丰岛之战; 主力海战:黄海(大东沟)海战,结果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陆地战场:辽
14、东之战,结果日本攻占大连、旅顺; 战争结束时间和标志:1895年,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3. 甲午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 1895年,李鸿章赴日本马关议和,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 (1) 马关条约的内容: (抛一国)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赔两亿)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割三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开四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这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 对中国的侵略开始进入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 ) (2) 马关条约的影响: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大大加深了中 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