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民版选修2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word学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61510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民版选修2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word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人民版选修2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word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人民版选修2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word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人民版选修2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word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人民版选修2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word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修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一 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 课标要求:了解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授”和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君权 神授”等君主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人事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 背景。 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 经济:中世纪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政治:拥有世俗权力;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主宰。 (1)13 世纪的意大利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反教会力量斗争激烈 (2)神学家为了维护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必须协调教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 2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的内容 (1)国家观:君权神授 (2)政体观:君主政体是最好

2、的政体 3思想特点:把宗教至上理论与理性哲学相结合(自然法则、古希腊哲学) 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1产生的背景 (1)都铎王朝至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王权已经合并教权)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3)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矛盾日益加深 2思想主张:“君权神授” 王权至上 3专制措施:压制议会; 对人民横征暴敛; 对清教徒的宗教迫害 4结果 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经济、政治、宗教等),导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引发 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练习: 1.托马斯阿奎那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的实质是( ) A、完善神学理论 B、讨好教会和

3、君主 C、从神学的角度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D、宣传君权高于教会的权力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 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 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 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1603 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 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 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

4、法者就 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 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 政府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内容,分析以上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 处时代的影响。 (2)两则材料都提到“上帝” ,试分析其各自的意图。 (3)材料一到材料二的思想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议论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 是上帝赋予的;材料二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保护一切社会 成员的财产,如果立法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 影响: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的专制权力,结果

5、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 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君主专制 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2)材料一要说明“君权神授” ;材料二要说明“天赋人权” 。 (3)说明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民主进程不断深入。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中国 董仲舒 材料二 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其人民的 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 意大利阿奎那 材料三 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 责 英国詹 姆士一世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理论? (2)这三种理论

6、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实质是什么? (3)这三种理论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 (1) “天人感应” 、 “君权神圣” 、 “君权神授” 。 (2)汉武帝时期面临严重的王国问题,阻碍了汉武帝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13 世 纪,随着城市的大量兴起和世俗社会力量的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英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的上升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3) “天人感应”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新儒学确立了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君权神圣”将君权置于教权之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权 的权威地位;“君权神授”则激化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从而引发英国

7、资产阶级革命。 二 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 课标要求: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 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1提出的背景 (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 (2)荷兰: 政治:尼德兰革命的成功但不彻底 经济:荷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思想:基督神学还统治着人们的头脑 2斯宾诺莎的主要思想 (1)天赋人权说:生存权是最高权利 (2)社会契约论:国家的目的是保障生存权 (3)最佳政体观:民主政体是最优政体 (4)思想自由原则: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3意义:(1)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 (2)其人权、

8、国家、自由等学说影响深 远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提出的背景 (1)英国革命成功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2)为捍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2主要思想 (1)天赋人权说: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 (2)社会契约论:议会集体约束下的君主政体 (3)最佳政体论:君主立宪政体 (4)分权制衡论:立法权(属议会)、行政权和对外权(属国王) 3意义:(1)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首创资产阶级分权制衡学说。 (2)对 18 世纪的法国大革命、美国革命产生影响。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背景:法国的启蒙运动 2内容:提倡自然权利学(天赋人权),主张人生而自由; 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和“

9、人民主权”; 主张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 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制; 追求平等社会,不仅要求法律上的平等,而且主张经济上的平等。 3影响 卢梭的著作和民主思想,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 自由解放的思想武器; 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后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 凝练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并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鼓舞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 近代的民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革命斗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1、对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2、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3、鼓励

10、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练 习 : 1、 认 为 人 们 通 过 订 立 契 约 而 组 成 国 家 或 政 府 的 思 想 家 有 ( ) ( 1) 斯 宾 诺 莎 ( 2) 洛 克 ( 3) 卢 梭 ( 4) 詹 姆 士 一 世 A、 ( 1) ( 2) ( 3) B、 ( 2) ( 3) ( 4) C、 ( 1) ( 2) ( 4) D、 ( 1) ( 3) ( 4) 2、 最 早 提 出 把 国 家 权 力 分 为 立 法 、 行 政 、 处 理 对 外 事 务 权 的 权 力 的 是 A、 洛 克 B、 孟 德 斯 鸠 C、 斯 宾 诺 莎 D、 格 劳 秀

11、 斯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 役状态时, 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 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 翰洛克政府论材料二 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主只不 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法不能 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将是合法的 破坏。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洛克和卢梭思想的核心,指出其与专制理论不同的根本原因。 (2)17 世纪以来民主思想在世

12、界各地“开花结果” ,指出其表现。 (3)从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 (1)思想核心:洛克:人民主权、人民革命。 卢梭:反对君主专制、社会契约。 根本原因: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于 1787 年制定宪法,确立了三权 分立的共和政体;法国颁布人权宣言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斗争确立了共和政体;中国于 19 世纪晚期发生维新变法运动,继之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 (3)实现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主政治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

13、。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课标要求: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 同。 一、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 (1)社会基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中国人改变观念,向西方 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思想基础:西学的不断传播和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2、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1)内容: 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认为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的儒家

14、孔孟学说中已充分体现; 用进化论的观点重新把古代儒家的“据乱世”“ 升平世”“ 太平世”“三世说”进行解释; 坚持渐进变革,主张只能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 (2)特点:一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思想的合理性;二是鼓吹西方的自由平等理 论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早已存在;三是用儒家语言论证了变法必须坚持渐进的原则。概 括起来就是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扬变法改良。 3、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内容:提出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提出“新民”的思想,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 认为世界各国政体分“君主国”和“民主国”两种,比较而言,君

15、主立宪政体 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政体。 (2)特点:一是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把“申民权”和“广民智”联 系起来。 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三民主义: (1)内容: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 用 革 命 手 段 推 翻 清 政 府 的 统 治 。 民 族 主 义 将 推 翻 清 王 朝 , 同 建 立 统 一 民 族 国 家 及 共 和 制 度 相 结 合 , 因 而 被 赋 予 了 新时代的挽救民族危亡 的新内容和新含义。 局限性: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是核心部分。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

16、需要解决的夺 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局限性:民权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 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汉族的旧官僚、地主、 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 具 有 特 色 的 部 分 , 是 他 的 “社 会 革 命 ” 纲 领 。 通 过 平 均 地 权 实 现 土 地 国 有 , 是 孙 中 山 设 计 的 解 决 土 地 问 题 的 方 案 , 这 一 方 案 具 有 明 显 的 资 本主义性质, 局限性: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

17、领 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2)进步性: 三民主义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 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3)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 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任务。 2、新三民主义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 义。 (1)内容: 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

18、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 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经过这样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便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最大特点就是它是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它也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 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进步意义: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 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 发展和高涨。 (3)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

19、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3、五权分立学说: 孙中山还把西方三权分立的学说发展为五权分立学说。五权除了包括行政、立法、司法权 以外,还包括考试权与监察权。 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 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 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 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 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

20、回答: (1)结合两段材料说明“民族革命” 、 “政治革命” 、 “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孙中山为 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 (2)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3) “民族”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孙中山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 答案 (1)民族革命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只有通过民族革命, 才能摆脱满清的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政治革命是指推翻帝国主义,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只有这样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只有这样才能解 决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2)孙中山以欧美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他想以此解决 中国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将会出现的严重的财富不均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对立的问题。 (3)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 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孙中山所指的“民族”是中华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