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416161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什么是面积”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什么是面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下册 课时 1 教师 执教: 金宇 (翠北小学 ) 点评:盛伟 一、教材 分析 “什么是面积”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认识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后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 二、学生 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了解了平面图形的特征,认识了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但 “ 什么是 面积” , 学生对它也很陌生 ,面积 这个概念很抽象, 为了让学生 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知材料 (两片大小悬殊的树叶、数学书的封面、课桌面、黑

2、板面、手掌面等) ,让他们在观察、触摸 、比较 中,直接感受物体“表面”的存在 及在各种图形的“平面”,形成关于“面”的表象,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从而理解面积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 , 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理解什么是面积 。 2、 使学生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 通过 学习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面积 。 教学难点 : 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 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五 、 教学方式 1、 游戏情景引入课题; 2、“先学后教”,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

3、3、 让 学生 通过 “ 摸一摸 ” 、 “ 画一画 ” 、 “ 说一说 ” 、 “ 找一找 ” 、 “ 摆一摆 ” 、 “ 比一比 ” 等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理解感悟 “ 什么是面积 ” 以及 探索比较图形面积大小 的 方法 , 使 学生 参与 自主探索 、体验知识 形成 的全 过程。 六 、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树叶,学具袋(正方形 和长方形每个学生各一个,透明的方格纸、 硬币 若干 等)。 七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 激趣导入 (1)今天金 老师带来 了两份神秘的礼物,就藏在某两个小朋友 学生找设计 寻 找 “ 神1、 找礼物(事先藏好两片树

4、叶)。 2、比较两片树叶的大小。 引出课题 : “什么是面积”(板书课题) 的课桌里,找一找 。 ( 2)原来老师带来的礼物是两片树叶。请这两位同学把树叶拿过来给全班同学欣赏欣赏。 ( 3) 比一比, 你 发现了什么,能 完整地说一句话 吗? ( 4) 师(对生 1): 具体指的是哪里比哪里 大 , 你 上来摸给大家看。 ( 5)这两片树叶比大小,谁还会说? ( 5)(对全班) 你 们 听到了什么 ? 他用了一个 什么 新的数 学名称 ? (板书;面积) ( 6)什么是面积?(完善 课题的板书:什么是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礼物; 两学生展示礼物。 生 1 : 1号树叶比

5、 2号树叶大。 学生摸叶面。 生 2: 1 号树叶的面积比 2 号 树叶的面积大。 秘礼物 ” 的游戏, 使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 通过比较 “ 神秘礼物 ” 的大小,自然地引出课题“ 什么是面积 ” 。 二、 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 1、自学课本:“什么是面积”。 出示学习要求: ( 1)看书读一读,划一划 “什么是面积”; ( 1)师:“什么是面积” ? 其实课本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今天我们改变一下学习的方 式,老师不讲,你们看书自己学,然后大家来讲。怎么样? 引导学生 了解学习要求。 ( 2)师: 请打开课本第 47 页看书学习“什么是面积”。

6、 学生自学、交流。 如何有效地在中低段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我想尝试“先学后教”, 教 会孩子 们 怎样“ 读 ” 书 : 学生在 “ 学习要( 2)举例说一说,摸一摸(比如: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 2、同桌交流。 (二)理解感悟“什么是面积” 1、理解“物体表面 的面积” 。 学生通过摸各种物体的表面感悟“物体的表面 看 得 见 摸 得着,它们的大小就 是 它 们 的 面积”,其中渗透面积 与 周 长 的 区别。 然后同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 3)师:请一个同学大声地把你刚才找的答案读给全班同学听。 ( 1) 师:读懂了吗?谁有问题?(都懂了?都没有问题?)那我考你们了: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7、指的是哪一部分?请全班全班同学摸一摸。 教师巡视,发现:大多数学生摸对了,但有学生摸数学书封面的四周。 请不同摸法的学生面向全班一一展示他们的方法。 师:他认为这样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 积。你们同意吗?有不同意见吗? 摸四周的学生展示后,老师就请同学们思考: 他这样摸,摸的是不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呢? 师:他这样摸的是我们以前我们学的 -周长。 (对出错的孩子)你现在知道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指的是什。 摸数学 书封面的面积。 两个不 同方法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 求 ” 的指引下,先自己看书初步 感知“什么是面积”,让孩子们主动地学习。 在学生看书自学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的基础上, “动手读” 学生

8、 通过 谈自己的理解、摸一摸等理解感悟“什么是面积”。以人为本,让孩子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捕捉住课堂的生成,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区别面2、理解“封闭图形 的面积” ( 1)学生 画一个封闭图形 。与错误 的非 封闭图形对比,感悟“首尾相连的才是封闭图形”。 ( 2)封闭图形的判断练习 。 么? 全班同学按老师口令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那你们还能不能摸出其它物体表面的面积吗?谁来摸一摸、说一说:手掌面的面积;课桌面的面积; 黑板面的面积(摸不着,那我们闭着眼睛想想、感觉一下,黑板面的面积比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 -大得多) ( 2) 引导学生概括 : 叶面、数学书的封面、课桌

9、面、黑板面等等都是 物体的表面 ,看得见,摸得着,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 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什么是封闭图形 ? 你 能画一个封闭图形吗? 我们 请板演同学解释一下他们 这样画的理由。 师 指着错图让同学们辨别:这是封闭图形吗?为什么? 封闭图形的判断练习(出示幻灯片)。 摸数学 书封面的面积;摸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摸手掌面的面积。 摸黑板面的面积? 几 人板演(有一学生画错),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板演的学生解释自己的理由。 出错的 学生自己改错。 口答。 积与周长两个不同概念。 通 过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说一说、找一找等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 ,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面

10、积”的理解得以层层深入,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 通过辨识、改错,让学生 理解封闭图形的面积。 3、什么是面积? 4、感知 生活中 的“面积” ( 1)老师 图文并茂的 介绍 生活中面积的 例子; ( 2)学生找找生活中的“面积”, 用 面 积 说 一 句话。 (三) 比较图形的面积 1、 1、 抢答比赛: 先快速出示四组一红一绿两种不 同 颜 色 的 图形,学生 说出哪种颜色的图形面积大。 师:那么“什么是面积”,谁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全班叙述一遍。 教师完善面积的含义的板书。 师: 面积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 用到 : 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是 960 万平方千米; 深圳市土地总面积是 1953

11、平方千米; 锦 田 小 学 的占 地 面 积 是13057 平方米。 师: “什么是面积”我们弄懂了,那我们接下来做几组抢答比赛,看谁的反应快。请听要求:每次老师出示一红一绿两种不同颜色的图形,判断哪种图形的面积大?为了方便快捷,大家只说红或绿就可以了。 图片出示: ( 1) ( 2) ( 3) ( 4) ( 5) 慢慢 出示 ( 两个 大小 差异一学生先叙述再全班叙述。 学生举例。 ! 生活中的“面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更体现了这一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精心的游戏设计,不仅再次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出 示 大小差异不大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引

12、发争议。 3、 3、 学生操作活动 ,探 探索比较的方法。 4、交流反馈。 5、老师小结。 不大的图形 ) : 师 :那么这两个呢 ? 师 :结果到底是什么 ? 咱们光用眼睛看 ,不能 准确地做出判断 。 怎么办 ? 为了帮助 同学们比较 ,老师为每个同学都 准备了 和老师一样大小的正 方形和长方形各一个,还有一些学具 ,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学具 ,也可以用别的方法 ,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来 比较它们的大小 , 并向同桌介绍你的方法。 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就在每个同学桌面上的信封里。 老师巡视; 请不同方法的学生到展台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 刚才同学们用摆硬币或数方格等方法 比较出 了(老

13、师手举正方形和长方形)谁的面积大?摆硬币、数方格,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老师追问:你们为什么觉得摆硬币的方法好?(生:有趣。) 那你们又为什么觉得数方格的方法好呢?(生:比较方便。) 学生用 自己喜欢的方法操作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小。 不同方 法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做法。 学生争议:摆硬币的方法好!数方格的方法好! 学生通过摆一摆、比一比、画一画、数一数等操作的亲身体验, 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且 又 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体会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 。 师:的确, 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实践运用 1、“练一练”第 2题。 2、课本 第 48 页“画一画” 。

14、1、分层出示“练一练”第 2 题:(没有方格)这两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真一样大?确定?那我们加上方格纸,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 一下。为什么一样大? 你们真厉害! 2、 “ 创意大比拼 ” , 完成第 48页“画一画” 师:刚才我 们借助方格纸准确地比较了两个图形的面积。如果给了你方格纸,你能不能在上面画出指定 了面积的图形呢? 请打开数学书第 48 页, 全班读题, 完成这里的画一画。 ( 1)老师巡视。 ( 2)展示几个 学生 的作品。 ( 3)刚才我们欣赏了两个同学的作品,老师也画了 3 个,看看, 尽管它们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什么是一样的?为什么? 因为它们所包含的方

15、格数都是 10,所以面积相等。 ( 1) 学生独立完成。 ( 2)交流反馈,互相欣赏作品。 面积。 因为它们所包含的方格数相同,所以面积相等。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 创意大比拼 ”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 培养创造了场景 。此时,课堂表面是平静的,但学生思维却在剧烈涌动。也 让 学生 体验 了 创 作 后的愉悦。 四、拓展思维 游戏“猜一猜” 1、 老师报红、绿两个图形的方格数,学生猜它们的面积是否一样 。 ( 1)方格数不同,方格的大小相同。 ( 2)图形大小一样,但方格数不同。 2、引发思考。 3、 总结延伸: 用数格子的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

16、大小时,格子的 大 小 必 须 统一。 有关面积的知识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究。 同学们真棒。喜欢玩游戏吗?好,游戏规则是:我每次报绿色图形和红色图形两个图形的方格数,大家一起猜它们的面积是否一样 。 开始了: ( 1) 绿色图形有 12 个方格, 红色图形有 20 个方格。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 吗? 师(出示幻灯片):请看图。 师:大家答对了。 ( 2) 红色图形有 9 个方格, 绿色图形有 16 个方格。 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吗? 师(出示幻灯片):请看图。 电 脑播放:将两个图重合。 师:为什么会这样? 师: 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必须统一。 有关

17、面积的知识还有很多(比如刚才那个同学提到的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等等)这都是我们后边要学习的知识,今天就学到这里。 红色图形的面积大。 绿色图形的面积大。 啊? 生齐声:一样大。 学生小声议论。 部分学生 :格子的大小要一致。 有个学生大声说:单位,面积单位。 借游戏的形式, 既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又让学生 体会 了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方格的大小必须统一, 也就是面积单位 必须统一。 使学生 在具体的情境 中 感受到数学知识是从现实生活的需要 中产生、发展的。 同时, 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五、 课堂 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 都

18、明白了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谁还有问题? 老师请全班同学思考这个问题,然后释疑。 一学生提问: 有生命的物体是否有面积 ? 给学生 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流程图) 一、 激趣导入 二、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 2、理 解感悟“什么是面积” 3、比较图形的面积 三、实践运用 四、拓展思维 五、课堂小结 八 、教学 反思 教学反思: “面积”这个概念很抽象,学生对它也很陌生。 我希望这节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有新意、更有趣、课堂能够“活”起来、有浓浓的“数学味”,为此 ,这节课的教学我创设了 寻找“神秘礼物”这个 游戏引入课题, 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 结

19、合实例和通过 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说一说、找一找、摆一摆、比一比等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 从 初步感知 “ 什么是面积 ” 、 到 理解感悟 “ 什么是面积 ” 以及 探索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 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 引领 学生 参与 自主探索 、体验知识 形成 的 全 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 张弛有度,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 积极动手操作,勤于 思考问题,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调控到位, 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可圈可点之处: 1、 寻找“神秘礼物”,激趣引入 课的开始,我告诉孩子们“今天金老师带来了两份神秘的礼物,就藏在某两个小朋友的课

20、桌里面,找一找” ,静静的课堂一下子“炸锅”了,孩子们兴趣盎然;在两片大小悬殊的树叶比大小中,我抓住学生的表 述中出现的“面积”一词,自然的引出了课题“什么是面积”。 2、采用“先学后教”,主动求知 什么是面积?课本上有明确的描述。怎样让学生理解?层层解析,“端”给学生?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 我尝试着把“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用在没有课前见学生、没有任何准备的三年级孩子们的课堂上,事实证明,这样处理是正确的:孩子们自己看书、“动手读”,主动地探索新知,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到渠成”。 1、 抓住生成资源,发挥巧用 课堂上的 生成,尤其是有错的生成,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概念的理

21、解环节, “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指 的是什么,请你指一指、摸一摸 ” ,有学生沿数学书封面的四周指一圈, 我请他和 不同方法的学生 面向全班 展示自己的方法, 让同学们判断“他们摸的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这样的对比,学生 正确 的区分了周长与面积。 哪是周长、哪是面积,正是学生在刚开始学习面积时常常混淆的知识。 这节课 我抓住了课堂上错误的生成, 轻松 的 解决了这一问题。 4、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深化课堂 古人云: “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 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 。 在 课堂 总结回顾阶段,很多学生回答说明白了什么是面积,我继续 问: “ 你们真的明白了 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 有 一个 同学提出了 “ 有生命的物体是否有面积 ” , 我请全班思考这个问题,并给了解释。课后,我和我的同事们讨论这节课时,都赞叹这个孩子 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她真正在深度思考所学的知识:叶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铅笔盒盖面的面积、课桌面的面积,那“有生命的物体呢”?这个问题的出现、释疑,这个孩子,让这节课更加深化。 【课堂点评】 (盛伟): 本节课从寻 找 “ 神秘礼物 ” 树叶 的游戏 引入新课,学生在欣喜和兴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