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62082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203 大小: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2015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2015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3页
2015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3页
2015秋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一 辽阔的国土 2 二 辽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 2 三 众多的人口 2 四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2 五 复杂多样的气候 2 六 众多的河流 2 七 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 2 八 练习 2 九、十 复习、考试 2 十一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 十二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紧缺的水资源 2 十三 紧缺的水资源 2 十四 稳步发展的农业 2 十五 稳步发展的农业、迅速发展的工业 2 十六 迅速发展的工业 2 十七 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 2 十八 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练习 2 十九、二十 复习、考试 2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备课 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内容是

2、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中国 的疆域的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 发展四大部分。更加重视对地理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方面, 更加重视学习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对地理数据的分析以及 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 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 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例如: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东西和南北都跨 度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 间差异。 例如: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 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 异带来了各区经

3、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区的 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 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 差异。 又例如: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 前列。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 的资源分布不均,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以可 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保护 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 教学建议: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应以从如何处理地理信息入手, 来获得地理知识,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地理有关数据绘制曲线图。 (人口增长图、各种数 据的比较以及经济生产的增长等等

4、。 ) 2.根据阅读材料获得地理知识。 (对阅读材料的整理,提 取相关的地理知识。 ) 3.根据图例说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析,并归纳出其分布 的规律。 4.利于图表回答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各章节的教学建议如下: (一) 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 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 简称和行政中心。 2.人口与民族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 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运用民族

5、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 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 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 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说明: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一 项,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求学生在中国 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

6、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2.自然资源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 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 型工程。 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 活的影响。 搜集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资料,与俄罗斯、美国、印度 等国进行对比。 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开发利用 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 说明: “标准“没有要求面面俱到地讲述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 教学中应注意以水、土资源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 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

7、、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渗透节 约资源的教育。 (三) 经济与文化 1.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 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 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 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 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 影响 观看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特色的录像,搜集有关我国工业 生产现状的图文资料,讨论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前景。 参观本地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工矿企业或车站

8、、码头。 搜集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的图片资料,观看反映地域文化 特色的艺术表演或录像,谈一谈对地方文化特色的认识。 (四)地理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 意义。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 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进行专题讨论 或知识竞赛。 观看反映四大地理单元自然景观特色的影像资料片。 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 第一章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辽阔的国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

9、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 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 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 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 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 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课时安排 本节共分 3 课时。“位置优越”、“国土辽阔”和“34 个省级行政区

10、”。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语: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 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活动一: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活动一培养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 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 教师归纳: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 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因为我出生和成 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 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但我们伟大的祖国 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

11、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 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爱 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从今天始, 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 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 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1位置优越 (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蓝色星球浮 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 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 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 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 分别

12、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 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可利 用课本图 1.1 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让学生分别说出东 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 但对这幅图的理解,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因 为在这幅表示立体地球的平面图中,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 球的比例似乎太不成比例了。有学生就说,我还以为赤道 是北极圈呢!所以我用的是地球仪,请学生上来在地球仪 上画出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界线的大致位置,再说出中 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就不难了。 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 1.1 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就可以。平时要求

13、学生做 到“左图右书”,哪怕学校没有挂图都关系不大。 位置问题讲完,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 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引出第 3 页活动题。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老课本中有直接的文字叙述, 现在放在活动题中。这里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将学 生分作两大组,每组讨论一小题。采用前后桌同学一起讨 论的形式,推荐代表发言。通过与几国对比,在讨论中得 出结论。归纳如下: 活动第 1 题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在北 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 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觉得比较抽象,也可举 一些例子,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 北方适宜种植小麦

14、、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 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 香蕉、菠萝等。 活动第 2 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东临太平洋, 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 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 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如古代著名的“丝 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 中亚相通。 活动第 3 题的表格中最后一项“其他”,我想可以从纬 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综合考虑,那就是造就了我国丰 富的旅游资源。如海滨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南 热带风光等等。 第二课

15、时 教学要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 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过程 2国土辽阔 包括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 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二 是四至点,三是陆上疆界,四是陆上邻国。 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 1.4 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 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 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 个暗礁)很形象,学生立刻就可记住。然后结合第 5 页活 动题 2 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 题 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 解释原因。(说明

16、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 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因为初一新 教材有关时区的知识已删去了,所以只要跟学生解释说东 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就行了。通过这两个活动题,加深对 我国国土辽阔的印象。 陆上疆界还有后面的海上疆界,请学生在图 1.4 中国疆 域示意图中用笔描出来。用红笔沿逆时针方向描出陆上国 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而且将它们的长 度与赤道相比,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邻国的教学,先让学生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 南找出海上邻国,老师再介绍一个口诀记忆:“十四邻国 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 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

17、印尼马文菲日韩。”然后让学生 比赛记忆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增强学生的兴趣, 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水面积, 管辖的海域面积,主要的岛屿和群岛,大陆海岸线,以及 隔海相望的国家。内海、领海宽度 12 海里课本上没提及, 但还是向学生介绍一下为好,说明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 国的内海。领土、领海、内水和管辖的海域面积等这些概 念我认为也应向学生稍作介绍。领海、内水是完全享有主 权的,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后者则享有管辖权。我国可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 300 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国土面 积的 1/3,说明我国是个海洋大国。它们是我国宝贵的可供 开发的后备资源

18、。要树立寸土必争的领土观念,寸海不让 的海洋观念。 阅读材料“美丽富饶的祖国海洋”。让学生自己谈感受。 最后活动题 4 让学生讨论我国领土面积大的好处。也可 让学生补充一些不利的地方,培养学生要辩证地看问题。 如边界很长,国防建设上就会有许多困难;领土很大,但 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也不少,不利于全国统一、繁荣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 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 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34 个省级行政区 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

19、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 “深”而在于“多”。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 思,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 固。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是利用一幅巨大的木制的中国政区挂图(虽然有 些古老,但很好用,很直观),按照课本 P8 活动题中按方 位将我国分作 7 个区域来讲 34 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每讲 到一个区域,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 助记忆,如东北 3 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 黄河中下游 4 省 2 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 布;长江中下游 6 省 1 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

20、大致对称排列; 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 3 省三角排 列等等。 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 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 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 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 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 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 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 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 泊、半岛、北回归线等):山西与陕西之间以黄河巨大的 “几”字

21、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 上海注入东海,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 分别是湖北、湖南;太行山以东、以西分别为山东、山西; 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 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 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等 等。 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 国一片好河山。” 猜谜语(打一省级行政区名称):船出长江口(上海) ;碧波万顷(青海); 十一逢中秋(重庆);银河渡口(天津);宝地(贵州) ;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川) 拼图比赛。以小组

22、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各省级行政 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政区图,看哪组拼得最快。 练习:找出与江西省相邻的省;以辽宁省为起点,沿 着海岸线,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以广西为起点, 沿着陆上疆界,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找出长江干 流、黄河干流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等等。 以上是关于 34 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的记忆,注意 一定要紧密结合地图。而简称和行政中心,主要交给学生 课后记忆,下节课抽查、演示或板书就可以了。难写的字、 有两个简称的都要特别提醒一下。有些也可适当联系学生 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提一提。如湖南的湘,湘江、湘妹子、 李湘;山东的鲁,鲁国,鲁花花生油,等等。 依据课标,省级行政区的名

23、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是要求 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也不可能 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后面有时间能做一节课练习最好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 2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 的巨大压力; 3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能力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2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家乡的人口状况,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 患意识。 教学重点 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技能与方法 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

24、的 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教学准备 我国人口增长图我国人口分布图;调查家乡人 口情况,准备相关数据;分活动小组围坐。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 2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 的巨大压力。 教学过程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引入】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 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2【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 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学生 所举典型例子:暑假自己要到父母打工所在地广东去,到 了成都火车北站发现那里人头攒动,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 车上

25、人满为患,碰上暑运高峰,只有感叹“行路难” 了; 去花园镇赶场,碰上农民街人流、车流拥堵不堪,100 多米 的街道,半个钟头才挤出去。) 3【计算】提供四川省人口数量、面积的数据,算一 算四川的人口密度。(四川是一个人口大省) 4【比较】比较中国(12.95 亿),印度(10 亿多)、 美国(2.82 亿)、俄罗斯(1.45 亿)四国人口。(中国是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设想】以人口总数计,假如同国外朋友聚会的话, 每次其中至少会有一个中国人(形象地感受我国是一个人 口大国)。 6【解读我国人口增长图】看我国人口增长图, 特别是 20 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怎样?(人口直线上 升,增

26、势迅猛) 教师:(1)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 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 济的发展。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 长,势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举例】结合书上活动说说: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 生那些负面影响,补充更多的实例。(学生回答举要:农 民外出找活难,闲居在家导致赌博成风;农村基础医疗、 卫生设施差,就医难;城里下岗人员多,社会就业压力大; 大量废弃物造成城市垃圾污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 人均占有量少;2002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六, 但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 GDP 仍较低) 7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

27、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 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尤 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8【算一算,想一想】结合活动 2,了解实行计划生育 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假设 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 10 000 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 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对你的成长有 无影响?(活动旨在说明让学生从“国家”到“自身” 真 切地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坚决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到 0.88,把出生人口减少到 2.5 亿人;晚婚 5 年,100 年可少生一代人;多一个弟妹, 会使家里人均收入下降,影响自己的成长质量。) 第二课时 教

28、学要点 1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2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过程 二、我国的人口分布 1【比较】 国 家 领土面积 (万平方千 米) 人口数 量 (亿人) 人口密度 (人平方 千米) 中国 约 960 12.95 134 美国 937 2.76 29.5 俄罗斯 1707 1.45 8.5 世界平 均 39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很大的国家) 2【读图,提问】看我国人口分布图,说说我国 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 人口密度较小。) 3【算一算,比一比】东部地区以江苏、山东为例, 西部以新疆、西藏为例。(通过数据,对我国人口分布有

29、更明确的认识) 省 区 江 山 新 西 苏 东 疆 藏 面积(万平方千米) 人口(万) 人口密度(人平 方千米) 4【探究】联系我们成都平原的人口分布状况,从自 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的原因(活动说明:联系家乡的人口分布,学生更容易认 识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小 组推举一位发言代表。学生回答提要:东部的成都平原气 候温暖湿润,是肥沃的灌溉区,自然条件优越;又邻近成 都,基础设施好,城镇和产业密集,经济发展较快,因此 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 滞后,所以人口稀少。) 5【讨论、交流】针对教材活动 2 图中的不同观点,

30、 进行交流讨论,谈谈你的看法。 6【教师小结】:人口的分布有其必然的自然、经济 原因,人口的流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合理的 人口流动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 搬迁。在这方面,政府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使人口有 序流动。 三、家乡的人口现状 1【人口调查汇报】请各活动小组的代表介绍你们所 作的村组的人口资源调查,提供以下数据:人口数量,出 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2【分析】说说家乡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人口基 数大,自然增长率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每年新增人口仍 较多;人口密度大,有的村组每平方千米超过千人。) 3【举例】这种人口状况给家乡带来的不利影响。

31、(学生回答举要:人多、耕地少,农民增收难;农村闲散 人员多,麻将泛滥,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这几年花 园镇进入入学高峰期,教师缺编,教学设施紧张,大班教 学,影响教学质量) 4【想一想】针对以上人口问题,同学认为根本的解 决措施是什么?(学生回答提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 口素质,于国于乡于己都有利。) 5【宣传活动】近期进行一次“唤起民众的人口忧患 意识,介绍计划生育好处” 的宣传。(说明:以人们喜闻 乐见的形式,如黑板报等,要以浅显的道理,身边的鲜活 事例,通俗生动的语言进行宣讲。)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的人口构成,民族分布的特点, 对各民族的共同

32、发展的影响,掌握 5 个民族自治区,了解 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及各民族的生活习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填图的能力,搜集资料、整理归 纳的能力,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通过播 放爱我中华和各民族的录像带,观看各民族的图片,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5 个民族自治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按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 壮族、藏族、其他少数民族、浙江的少

33、数民族分 8 组收集 各民族的资料,准备在课内以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教师课 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播放宋祖英爱我中华VCD,学生齐唱,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引出课题多民族的大家庭 。 二、新课教学: 1、教师: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少数民族 各占多少呢? 教师出示 2000 年第 5 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祖国大陆 31 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总人口为 126583 万人, 汉族人口为 115940 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 为 10643 万人,请学生算一算汉族、少数民族各占全国总 人口的百分比,并做比较。 学生算出汉族占总人口的 91%,

34、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9%。 学生比较得出汉族人口最多。 2、教师出示中国人口图,请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 学习,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将学习的结果填在空白 地图上,并用实物投影仪显示: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 里,5 个民族自治区各分布在哪里(3)哪一个省少数民族 最多(4)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5)这样的分布对各 民族的共同发展有何影响 (6)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 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地图阅读,可以得出结论: 汉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 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5 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 内蒙

35、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藏族自治区、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集 中的省份;中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 点,这种分布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教师要着重请学生在地图上落实 5 个自治区的位置, 分析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如何得出“大杂居、小聚居” 的分布特点的,这种分布又如何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教师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课件、巩固我国民族分布 “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学生讨 论的结果是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由此引出各民族风俗 习惯的教学。 3、学生把课前以组为单位收集的各民族的资料,在课 内

36、进行展示。 4、教师请学生总结你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了什么?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师生共同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在大中国的歌声中结 束本课教学。 课外实践:请学生调查你周围亲朋好友的民族情况,并 写成调查报告。 板书:多民族的大家庭 1、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汉族占全国总人口的 91%,少数民族占 9% 2、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3、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师生共同感受各民族的风情,共同开阔视野,增长见 识 2湖泊的分布:青藏高原湖区 东部平原湖区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势的概念,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

37、低呈阶梯状 分布的基本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2.掌握三级阶梯的界线。了解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掌握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及其对我国 农业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掌握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围和主要 特征。 4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分析、运用 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对地势特征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并运用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地势及地形等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 面貌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中国地形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

38、地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特征。本节难点 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为主。 “比较法”讲述和讨论 教具 中国地形图,中国阶梯状示意图的投影片,中国地 图册。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地势的概念,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分布的基本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2.掌握三级阶梯的界线。了解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掌握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及其对我国 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为进一步认识我 们的祖国,就该学习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请问,一个地 区自然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地

39、形、气候、水文、生物、 土壤等。 )根据大家在世界地理学习中的经验,说说应该先 学习哪个地理要素呢?(地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我国 的地形情况。 学习新教材 读图练习 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 ,然后沿北纬 32 纬线画一幅东西方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请一同学到前面 在黑板上画一幅示意图。 提问 通过对地形剖面示意图的分析,说出我国地形高 低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西部高,东部低,由西向东像 阶梯似的一阶一阶地降低的。 )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板书 1.地势的定义: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 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 读图练习 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 ,结合

40、“中 国地形图”说出三级阶梯各自的海拔高度、主要地貌类型 及阶梯间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正确答 案填入下表内) 。 2三级阶涕的概况 板书 注:括号内为要填写的内容。 教师讲解 我国大陆上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延伸就 进人了海洋。这部分被称为大陆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用较浅的蓝色表示大陆架。 读图练习 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大陆架的分布状 况。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板书 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全部海底,东海海底的大部分 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 过渡 前面我们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 下面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板

41、书 提问 什么叫地形?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学生回 答) 教师归纳 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具体形态。根 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大致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 地等五种类型。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看“中国地形图”分析我国都有哪 些地形类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种类 型都有。 ) 1五种地形齐全 板书 分析示意图 让学生看课本 “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 图” ,说出哪种地形最多,哪种最少?(山地最多,丘陵最 少。 ) 教师讲解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 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大家再根据“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 意图”来分析我国地形类型的组成时,就可以看出,我国 山区面积约占全

42、国总面积的 2/3。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 家。 2山区面积广大 板书 小结 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 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3地形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 讨论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 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教师归纳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 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大的山区为我国发 展旅游业和采矿业提供了条件。不利方面:平原面积少不 利于耕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崎岖的山区又使交通不便。 复习巩固 填图练习 在“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的空白图上, 填注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阶梯间分界的山脉

43、。 思考 根据我国地势的特点,说明我国哪些地区水能资 源可能最为丰富,其原因是什么? 教案说明 地形概况一节主要从整体讲述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揭示 我国地形分布的基本规律,在全章起着重要整体控制的作 用。但是全节知识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本教案主要采用了 指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掌握知识的 方法。具体的做法例举说明如下。 1让学生画出地形剖面图的简化示意图。初看起来,让学 生画地形剖面示意图好像过于简单,也不必要。但是真的 让学生画时,他还必须花费一定的精力、认真思索才能完 成。因为这里需要学生对原剖面图作一次仔细的分析,还 要他考虑简化示意图的绘图的方法。通过这样一画,学生 对我

44、国三级阶梯的地势分布特点认识更加深刻;同时还提 高了他们抽象、概括图象知识的能力,进而有益于发展学 生的形象思维。 2读图、填表。在学习我国三级阶梯具体特征时,教案中 使用了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与“中国地形图” 并填注表格的方法。这一方法除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作用外,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 将示意图与地图结合使用,既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知识, 又拓宽和提高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其二,用表格概括、 总结学生口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并提高 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3 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对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这一 类知识,学生已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

45、所以通过讨 论的方法,让他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是可以获得完整 的知识的。 板书设计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的概念 2三级阶梯的概况 3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 4我国地势对降水、河流的影响 二、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五种地形齐全 2山区面积广大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使学生掌握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围和主要 特征。 2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分析、运用 中国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挂图挂好“中国地形”挂图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请注意观察地形图, 说出我国西部和东部各以什么地形为主?(学生回答,教 师重复强调西部

46、以高山、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丘陵平 原为主。) (讲授新课) 查阅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册中的中国地形图上找出四大高 原的位置。 板书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一、四大高原 指图讲述让我们在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上一一找到 四大高原。(以下讲述教师应注意放慢节奏,指图要准确, 以便学生边听讲边在地图册上查找有关地名。下面划横线 的高原名称由学生齐声答出。) 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的,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位于我国北部,东起大兴安岭,西至祁连山麓,海拔一 般在 1000 米左右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 西起祁连山脉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面大约以古长城 为界与内蒙

47、古高原为邻,南到秦岭的高原是黄土高原。 主要位于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分,地势明显表现为 西高东低,海拔从 2000 米下降到 1000 米的高原是云贵高 原。 展示图片出示绘有四大高原边界的空白轮廓中国地图。 分别请四位同学上讲台指图说出四大高原的位置,教师纠 正。 讨论请同学们阅读“四大高原”一段课文及有关插 图,分别介绍四大高原的特征。(在读书读图之后,组织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应加强引导,提醒学生读有关插图及 彩图,并可简要解释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来历、水土流失的 成因及后果、喀斯特地形的成因和得名等) 板书 l、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世界屋脊” 2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 地势平坦 3黄土高原一黄

48、土覆盖 千沟万壑 4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喀斯特地形典型 板书二、四大盆地 讲述请同学们在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找到天山山脉, 看天山南北分别是什么地形。(学生回答) 提问人们谈到新疆地形时,常有“三山夹两盆”的说 法。请同学们阅读图 313,说出“三山”和“两盆”的名 称。(学生回答,教师纠正或肯定) 展示图片“三山夹两盆”示意图 讲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都位于西北内陆,周围 高山环抱,内部比较平坦,有成片的沙漠和戈壁。 提问说出塔里木盆地中我国最大的沙漠名称和它的形 成原因。(学生依据课本回答,教师强调“地处内陆”和 “地形封闭”两点) 讲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周围高山上有很厚的冰 川、积雪

49、。当天暖的时候,冰雪消融,山麓地带有了水就 可以长草、植树、种庄稼。在黄色的沙漠区,这种有水源 灌溉的地方叫做“绿洲”。历史上,天山和昆仑山的山麓 地带就是“丝绸之路”上沟通亚欧大陆的一段“绿色通道” 。 提问1为什么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会有绿洲分布? 水源是从哪里来的? 2新疆修筑的公路线大多绕经盆地的边缘,这是什么原 因?(教师提示学生也从水源、绿洲分布等方面考虑) 讲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的柴达木盆地, 与前面两个盆地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差别。 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参考 P33 图 315 说说这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出 以上三个盆地均处内陆,内部都较平坦,有沙漠、戈壁; 不同的是它们的海拔,柴达木盆地海拔 3000 米左右,位于 地势第一阶梯,而前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