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下册科学观察、描述矿物 说课稿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的第四课观察、描述矿物 。在 这一课里,学生们将要学习几种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新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学习需要依托学 生的原有经验。因此,我就围绕“引导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这一主题来 说说这一课。 一、说教材与学情 岩石和矿物单元分 2 个学习专题岩石专题和矿物专题, 观察、描述矿物 一课属于矿物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岩石专题以后,知道了“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 的”知识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矿物专题的起始课。在本节课中要学习的几种观察方法,是 学生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 观察、描述矿物 一课教材安排了
2、两部分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是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 于矿物颜色的观察和描述应该已经驾轻就熟。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 矿物的条痕上。对学生来说, “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的概念。它是指矿 物粉末的颜色,不是指矿物的纹理。教材中是这样说的:“把矿物放在白色瓷板上摩擦,瓷 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 ” 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指的就是矿物留在瓷板上的粉末,而 不是瓷板上的划痕,这一点在教学中也需要强调。同样,条痕的观察方法也是新的,需要 在瓷板上摩擦后,再观察粉末的颜色。学习这种观察矿物的
3、新方法,需要依托学生观察颜 色的已有经验。 第二部分是观察矿物的软硬。 观察矿物的软硬,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几种矿物之间的相互刻画, 比较几种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这种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比较材料硬度时已经学过,是学 生的原有经验。第二种方法,是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刻画矿物,看矿物是否留下划痕, 来判断矿物的绝对硬度。科学家将矿物的硬度分为 10 个等级,而教材安排时,考虑到校学 生的实际情况,将 10 个等级简化为 4 个,即“软、较软、较硬、硬”。两种方法有联系,又 有区别。相同点是都通过刻画矿物的表面来比较判断矿物的软硬;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矿 物间的比较,获得的是相对的硬度,第
4、二种方法是与硬度标准的比较,获得的是硬度等级。 从“相互刻画”到“ 测试硬度等级 ”,使把测试的方法从学生的经验入手,然后引导到科学方 法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种方法是学习第二种方法的基础,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 法的拓展和提升。因此,学习和运用第二种方法是第二部分内容的重点。 二、说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概念目标 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点,也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2过程与方法 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条痕及软硬的新方法。 尝试用新的方法来判断矿物的条痕和软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认识到掌握好的方法,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加准确可靠。 在这些教学目标中, “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条痕及软硬的新方法”是本节 课的教学重点。认识“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以及明确“测试硬 度等级”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的研究问题 由复习“岩石的组成” ,引出矿物。进而通过教师质疑:“ 对于矿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 法来观察和描述呢?”引起学生对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进行讨论。 教师随机概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透明度、光泽及形状这几方面来观 察和描述。我们将在这节课里学习几种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二)观察和描述矿物
6、的颜色和条痕 教师出示铁黑色的赤铁矿,让学生观察颜色;再在瓷板上摩擦,观察条痕颜色。教师 讲解什么是条痕。 在学生理解条痕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观察 3 种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通过分析观察记录,总结出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有的矿物相同有的矿物不同。再比较研 究矿物颜色和条痕的方法的异同,进而提出:遇到矿物颜色和条痕不同色时,哪个更可信? 为什么? (三)测试矿物的软硬 首先复习三年级学过的比较材料硬度的方法,分小组让学生比较“石英、长石、云母” 的软硬。 介绍“硬度等级” 及测试方法,分小组让学生测试“ 石英、长石、云母 ”的硬度。 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指出确定硬度标准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
7、拓展,激起课外探究的兴趣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你知道矿物中硬度 最高的是什么?最软的又是什么?你身边的矿物,他们的颜色、条痕和硬度又是怎样的呢? 四、说主题体现 我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引导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的主题。我认 为,帮助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的观察方法的学习要建立在学生的原有经验基础上。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 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条痕的观察与颜色的观察紧密结 合,两种硬度的比较方法前后联系。新方法的学习都是在
8、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 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联系比较,建构新的观察方法,取得很好的 教学效果。 (二)学习的新方法要及时进行操练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技术方法的学习决不是纸上谈兵可以实现的,及 时操练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在本课中,每一种新方法学习后,我马上安排学生进行 分组观察实践。在分组实验中,既让学生熟练掌握观察矿物条痕和硬度的方法,又对新方 法有了深入的理解。通过及时的分组实验,使教学重点突出并且落实。 (三)要引导学生进行新、旧方法的比较。 新技术的掌握需要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方法间的反复、双向作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 识。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比较研究矿物颜色和条痕的方法的异同”, “比较两种测试硬 度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使学生对新、旧观察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有深入的了解。同时, 也弄清了学习新的观察方法的意义,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补充说明:苏善根的说课在余姚市科学说课比赛获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