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方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庆历新政的主 要内容; (2)理解三个原因: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 因;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 (3)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讲述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时,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出社会 危机的表现,并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 力; (2)引导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4)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实事求是地评价王安石变法,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全面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当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 (3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境再现、探究法、讨论法、讲述法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
3、材的引言导入: 师: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 层,高 19.72 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之誉。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乎?”从这句引言内容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 1:表明作者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 ,表露其博大襟怀、 坚强意志。 生 2: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 励古往今
4、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师:说得很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中的“ 忧”,到底他“ 忧”什么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一)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北宋中期”的概念: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 1、阶级矛盾的激化: (1)土地大量兼并:宋代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不抑制兼并, 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 。土地买卖与典 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 “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 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5、” 。 (2)人民的负担沉重:人民的负担有三,即繁重的赋税徭役、连年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3)各地农民起义不断:993 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同年 12 月,王小波牺牲后其 妻弟李顺为帅,主力军于淳化五年正月攻下成都。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自称大 蜀王,年号应远。推行一系列的打击恶霸豪绅的措施,起义军得到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后 来政府军残酷镇压了起义军。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 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 年) ,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 所说 “一
6、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 注意;一般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王朝的末期,而王小波、李顺起义则发生在北宋中期,可 见社会矛盾的激化。 2、民族矛盾的激化: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 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 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 ,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 模的军事进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景祐三年(1036 年) ,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 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 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 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
7、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 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 朋党之争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 (1)集中军权: 赵匡胤最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因此,首先收夺军权。 “杯酒释兵权” 。 之后,又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而为三,以殿前司、 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掌禁军,合称“三衙” 。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 三衙的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 ,分别统领禁军。 以
8、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的人任其职。宋初制军的这一特点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 加强。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又因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枢密院制度,在中央设枢密 院,长官为枢密使,主管全国军队的调动和招募、训练、供给等事宜。枢密使与三帅各有 所司,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 使二者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北宋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 。将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将驻守在各地的 军队定期调动到他地移屯就粮。军队驻守地时常更换,而统兵将领由中央任命,也不固定。 如遇征战,多由皇帝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一切军权都集
9、中于皇帝。 这虽然可防止兵与将领结合以反抗中央,但却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 常师。且士兵经常往来于道路,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 作战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2)集中行政权: 宋代以前,宰相握有“事无不统”的大权。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 新设的机构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削弱宰相的权力。宋设“中书门下省”掌握实权, 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庭,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的地方),是中央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 官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简称“同平章事” 。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 “参知政事” ,意思是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
10、初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 掌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 ,号称“二府” 。二者一文一武, 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直接控制政权和军权。为了限制枢密使的权力,又设枢 密副使。 (3)集中财政权: 北宋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度支(掌财政收支和漕运)、盐铁(掌工商业收入和兵器 制造)、户部(掌户籍、财赋和专卖),掌管全国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 。另设 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在民、军、财三权分立中,三者不相统属,分别向皇帝 奏报,一切由皇帝裁决,宋代把中央集权强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 (4)负面影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军费开支高
11、涨。 空前强化的蝗专权虽然加强了封建统治,但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 在政治上造成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下;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不能根 据战场情况作出决断。同时,对宋代皇帝而言,权力集中的深层含义是确保自己的统治, 因此,为了保住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包括国家利益,因此,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 常常表现得患得患失,非常软弱。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兵 20 万直趋黄河北岸的澶州, 威胁宋都城开封。动摇的宋真宗在主战派拥戴下勉强到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涨。辽在澶州 初战不利,加上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辽萧太后乃有退兵之意。双方于当年十二月约定: (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
12、,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输辽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 (三)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由于澶州古称澶渊郡,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 盟” 。 2、积贫局面的形成:三冗冗兵、冗官、冗费 (1)冗兵: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 20 万,真宗时增到 44 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 到 80 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 军,总人数已达 140 万。当年北宋总人口只有 2200 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 朝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2)冗官:其一,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其二,科举取士越来越多
13、。 其三, “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极 大。 (3)冗费: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 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一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 的局面。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新政背景:内忧外患 内忧:宋仁宗时,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 外患: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 庆历三年(1043 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任命富弼等为枢密副使,并多次催促 他们立即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
14、革主张,宋 仁宗采纳了这些意见的大部分,因为宋仁宗的年号是“庆历” ,故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庆 历新政” 。 2、庆历新政: (1)中心措施:整顿吏治 (2)主要内容: 改革文官:改革三年一次循资升迁的磨勘法,注重以实际的功、善、才、行提拔官员, 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 严格恩荫制:限制中、上级官员的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改变专以诗赋、墨 义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 慎选地方长官:由中书、枢密院慎选各路、州的长官。由各路、州长官慎选各县的长官, 择其举多者尽先差补。 .“减徭役”,重农桑:将西京河南府(今
15、河南洛阳东)的五县废为镇,又析王屋县(今河 南济源西)并入河南府,以精简乡村投入。 (3)失败原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新政推行一年多就夭折。 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以吕夷简为首的反对派攻击范仲淹、韩琦为朋党。吕夷简诬蔑韩、 范的“朋党”之议,也为宋仁宗终止改革提供了借口。宋仁宗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财政危 机和军事危机,是要富国强兵。但是,如果以牺牲皇帝家天下的利益来实现富国强兵,专 制帝王当然不能答应。而庆历新政却恰恰触犯了皇室利益。范仲淹、富弼的各项改革措施 包括了:“明黜陟” 、 “抑侥幸”、 “精贡举”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称职的官员,而当时北 宋的官僚,已经是暮
16、气深沉的腐朽政治集团,真要实行上述改革,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都 得丢官。这个大手术当然做不得。可是,范仲淹、富弼要给北宋做的手术还不止这些,即 使是称职官员,也要削减其薪俸,北宋官员的俸禄是古代中国最高的。而且,还决定要减 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也就是说,全天下的读书人的利益,都 让改革触及了。因此,改革的反对者决不是少数保守派,而是整个士大夫阶层 北宋统 治的阶级基础。 “庆历新政”推行仅仅一年左右就夭折了。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包含四个主要内容: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2、民族矛盾激化,辽
17、、西夏威胁; 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强烈,宋神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王安石 变法。 本课测评: 1、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提示:北宋集中军权、行政和财政权,扩编军队,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削弱 了军队战斗力,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随着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增加,财政危机加剧;农 民起义的不断,边疆少数民族的进攻,统治阶级内部的朋党之争也促成了局面的形成。 2、简要分析庆历新政的内容及失败原因。 参考答案提示:改革文官三年一次循资遣升迁的办法,依照政绩提拔官员;严格限制中、 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垄断官位;改革贡举制,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 间方可应举,取士重在策论和操行;慎选地方官;裁并州县,厚农桑。 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他们强烈的反对并污蔑改革者为朋党。宋仁宗对改革者 的怀疑,废止新法。改革措施“太猛”、 “更张无渐”、 “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 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