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单元主题备课 内容简析: 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学习研究区域地里的方 法。本单元共四部分: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 第一节 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 2、经济特征 3、民族与文化特征 第二节 东南亚 1、 “十字路口”的位置 2、热带气候与物产 3、地形与城市分布 4、华人华侨集中地 第三节 印度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地形和气候 3、发展中的工业 4、工业城市及工业中心的分布 第四节 俄罗斯 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形特征 3、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5、自然资源丰富 6、以铁路为主的交通 7、以重工业为主的
2、经济 8、主要的城市和港口 教学目标: 1、日本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3、印度的工业与农业。 4、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征、主要城市和港口。 重点、难点: 1、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说明某地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并说明一个 国家的经济特征。 课时安排: 第一节 日本 2 课时 第二节 东南亚 2 课时 第三节 印度 2 课时 第四节 俄罗斯 2 课时 第一节 日 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日本
3、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 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知道日本的首都东京,知道日本发达的经济特点:以加工贸易型为 主的经济结构,以及发展特点:进行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知 道日本工业区沿海分布的特点。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能力目标 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能结合日本的国情及相关资料,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及向外发 展生产与销售基地的特点。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中国文化对日本
4、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2.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 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各种图片文字资料、地图挂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 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几位?(第三 位)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国界漫长而又曲折,有许多国家与中国接壤或 隔海相望。你知道的邻国有哪些呢?(学生答略) 播放录像:日本人穿着和服活动的有关内容。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大 家
5、,图中的服装是哪个国家的特色?(日本。因为他们穿的是和服,和服是日本 人的传统服装)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 然情况。 板书: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课件展示“世界行政图”并闪现日本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 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 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国家) 板书: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大洲位置 日本属于哪一大洲?(亚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属于世界十三 大区中的哪一区
6、?(东亚) 板书: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3.纬度位置 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北温带) 比较读图:让学生比较图 7.2“日本的地形”和图 7.4“英国” ,分析以下 内容: 日本和英国两国哪国所跨经纬度更广?(日本大部分在 23N46N 之间, 南北跨纬度 23左右,英国大部分在 49N61N 之间,南北跨纬度 12左右; 从经度看,日本大部分在 122E148E 间,东西跨经度 26左右,而英国大 部分在 8W2E 间,东西跨经度 10左右。所以日本跨经纬度更广) 日本跨经纬度广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 日本跨经纬度广会对日本的地理环境造成什
7、么影响呢?(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 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比如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跨经度广,东西地 方时相差就大等) 二、地形特点 引导分析:课件展示图 7.2“日本的地形” ,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 有何特点?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学生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 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教师小结: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 州四大岛和 3900 多个小岛组成,通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共计 37.7 万平方千 米,其中四大岛面积就占 95.4%,尤以本州岛为最大,地位也最突出。让学生 在空白图上填出日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四大岛的
8、名称。 板书: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比较读图: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请比较这两个岛国的海岸线,哪个国家 的海岸线更为曲折?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日本的海岸线更为曲 折,海岸线总长 3 万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日本各地距海很 少超过 100 千米,沿岸曲折,多优良港湾,且多不冻港,尤以太平洋沿岸和濑 户内海为最好,良港毗连,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都 十分有利。日本许多有名城市都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中神户和横 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也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板书: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学生活动:教师在课件上闪现以下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
9、阪、神 户、北九州、长崎等,同时让学生在空白图上相应的位置填出以上各城市,巩 固日本多优良港口及港口相连的特点。 提出问题:同学们!陆地基本地形有哪几种?(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高原)那么日本地形有哪些?请大家结合图,从图上找答案。(学生回答:日本 以山地地形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位于河流下游和沿海一带) 教师小结:地表崎岖,山脉纵横是日本地形的基本特征。山地和丘陵占总 面积的 71%,著名的富士山高达 3776 米,是日本第一高峰,日本人民奉为“圣 岳” 。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多位于河流下游和沿海一带,其中最大的关东 平原只有 1.68 万平方千米。(闪现关东平原,让学生在空白图上填
10、出关东平原) 日本平原面积虽小,但对经济生活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这里是人口密集、工 厂林立、城市毗连、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板书:山地地形为主 提出问题:同学们!请注意观察富士山附近有个符号“ ”,该符号代表 什么意思?(富士山为火山。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山顶常有积雪,附近有瀑布、温泉和湖泊,湖光山 色,风景优美。但它也是一座能给人带来灾难的活火山,日本火山众多,火山 爆发常伴有地震的发生,所以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板书:多火山、地震 播放录像:播放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时的录像,使学生获得感性 认识。 提出问题:世界的两大火山,地
11、震带分别在哪儿?日本的地理位置跟世界 大的火山、地震带有何关系?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请结合板块运动学 说分析,课件打出图 7.5“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 ,让学生分析。 教师小结: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日本处在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课件 闪动)所以日本火山、地震频繁。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 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 补充资料: 日本的火山和地震 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有火山 200 多座,其中活火山近 80 座,火 山分布广,类型齐全,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 。
12、日本火山分布以富士山为中心, 向各方延伸有 8 个火山带。其中九州岛的阿苏火山是世界上火山口最大的火山, 火山口东西宽 18 千米,南北长 24 千米,方圆 80 千米,火山口内又有 10 多个 火山锥。富士山是著名火山,海拔 3776 米,为日本第一高峰。山麓分布着大小 5 个火山口,称为“富士五湖” 。自公元 781 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了 18 次。 1707 年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喷发,现在仍有喷气现象。 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近百年来,5 级以上地震发生 100 余 次。强烈地震约每 3 年 1 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 4 次。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 列岛的太平洋沿岸。1923
13、年 9 月 发 生 的 关 东 大 地 震 、 东 京 大 地 震 , 东 京 房 屋 毁 坏 了 73%, 横 滨 达 96%, 死 亡 人 数 达 15 万 。 分组活动: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 动期间,火山能为人类造福吗?(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火山爆发后沉 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 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通过这一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 能力) 启迪思考: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这种建 筑在防灾上有什么好处?(可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学生交流:防御地震的方法
14、有很多,同学们收集到的防灾方法有哪些呢? 让大家一起来交流吧!(学生活动略)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咱们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火山、地震、海岸线曲折 的岛国特点。火山地震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如果能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减 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的。我国也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所以在防震减灾的经验 和教训方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教师可预设多种场所,让学生演习地震发生时该怎样预防。 让学生拿两块木板相撞,体会分析为什么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 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利用空白日本板画,考查对日本各地理事物的掌握情况 (位置范围、国土组成、地势地形
15、、气候特征) (转折)日本经济实力居世界前三甲。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崩溃的局面。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 的几十年间,从废墟中崛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 二、学习新课: (板书)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活动 1:分析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件 1.观察 P17 图 7.1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有何特点? 工业原料靠进口资源缺乏(日本的国情最突出特点) 2.缺乏资源是日本的国情一。在生产中缺乏原料,怎么办呢? 3.日本本国内缺乏自然资源,靠进口原料进行生产。在运输过程中,日本 会采用哪些交通方式呢?为什么? 采用海运。因为日本是岛国、多
16、良港,海上交通便利。 4.思考:日本发达工业的有 利条 件还有哪些?(参见 18 页) 进口原料和燃料 科技力量雄厚 劳动力资源充足 活动 2:分析日本经济特征 识图 7.14日本的太平洋沿 岸工 业带,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 阪神 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 工业 区 2.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 儿?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狭长 地带 3.学生完成 P18 活动题第 2 题,思考:为什么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 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为什么不在日本海沿岸? 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 太平洋沿岸的有利条件 工业经济效益高进口原料
17、 出口制成品 人口城市集中 交通便利 多良港 平原集中填海 造地 4.日本经济虽然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世界经济危机时会沉重打击日本经济 5.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会产生什么问题? 地价、供水、供电、环境污染 6.它的对策是什么? 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7.这样做会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对其它国家有何影响? 说明:教师通过这 7 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去认识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 和影响,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一国经济发展特征的基本方法。 (板书)三、东西兼容的文化 学生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1.民族(大和族) 2.文化东西兼容的证
18、据(学生通过图片了解) 小结作业 第二节 东南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搜集资料,根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 学习分析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及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东南亚自然环境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和谐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最重要性。 2、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分析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的交通位置。 2、东南亚物产与气候的关系。
19、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法等 【教学准备】 1、东南亚课件。 2、学生查阅东南亚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教师播放一段东南亚的旅游影片。看 完后教师提问:谁知道这条旅游路线所到的国家?这几个国家在哪个地区?生 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南亚。 二、学导达标 学习任务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读图 7.19 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和图 7.20,了解东南亚的地形。 (1)完成 P23 活动 1。 (2)东南亚包括哪几部分? (3)分析它的位置是位于哪两洲和哪两洋之间。 (4)引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
20、,完成 P23 活动 2。 活动一: 读图 7、19,图 7、20 和图 7、21。回答 下列问题 1、东南亚包括哪几部分?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东南亚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1)海陆位置:(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 (2)纬度位置:(23N10S) (3)东南南亚主要包括哪些国家? (越南,老挝,缅甸是与中国接壤,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越南、柬埔寨、 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是临海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是岛国。 其中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 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 纬度位置大约在 10S25N 之间。地
21、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 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活动二:读图 7、19,图 7、20 图 7、21 1、分析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表现在哪些方面? 结论: (联系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 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 ) 活动三:读图 7、21, 1、分析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表现在什么方面? 结论: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 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 的重要海上通道。 ) 2、为什么有人说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
22、生命线”?这条航线对我国有 没有重要意义?” 结论:(日本是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 ,日本进口物资的一半,进口 原油的 80%以上均从该海峡输入,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 线” ) 教师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油已远 远满足不了需求,进口量巨大,其中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 占进口石油总量的 70%以上,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另外,我国与 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其他贸易运输也要经马六甲海峡航线,因 此,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畅通意义非常重大。 学习任务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东南亚的气候类型
23、主要有哪两种?各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有哪什么?主产国各是哪些国家? 活动一:读图 7.22 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回答问题。 1、东南亚的主要 粮食作物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东南亚人口稠密, 耕地少,气候高温多雨,所以必然选择水稻作为粮食作物。 ) 2、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说出有哪些热带作物与其 分布。 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泰国) 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马来西亚 )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 ) 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菲律宾 ) 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菲 律
24、宾) 3、总结出东南亚的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生产在世界上所占地位。 (世界上最大产地) 4、分析东南亚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的的原因是什么? (湿热的气候) 活动二:查阅 P10 图 6.13 亚洲的气候类型回答。 1、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主要有哪两种?各自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各分布在哪 些地区? 2、完成 P30 活动 2。 (曼谷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510 月是雨季,114 月是旱季,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新加坡热 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主要分布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 岛南。 ) 3、课件演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的天气过程。 (可以这样描述:早晨 6
25、点 太阳升起,水汽蒸发,逐渐成云,云越积越多,至下午 2、3 点开始下 雨,傍晚雨过天晴,晚上 6 点太阳落山。 )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自 己的收获。 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提纲: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 (3)我对这节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 (4)这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5)这节课的学习对我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迪? 第二节 东南亚(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 2、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二)过程与方法: 1
26、、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 布的影响, 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2、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教材中有关图表、地图中的地理信息,并加以分 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华人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学 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2、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 的一般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归纳法等 【教学准备】 1、东南亚地图; 2、东南亚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自古以来
27、中国就与东南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著名革命家陈毅在 写给缅甸朋友的诗中曾说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 共饮一江水。 ”,这便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因为中 南半岛上的许多河流的源头都在中国。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将他们找出来。 二、学习任务一: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图 7-20,分析河流分布情况。 中南半岛主要河流: 伊洛瓦底江:自 向 流,注入 洋; 萨尔温江:自 向 流,注 洋; 湄南河:自 向 流,注入 洋; 湄公河:自 向 流,注入 洋; 红河:自 向 流,注入 洋; 湄公河上游在 (国名)境内,流经国家有 。 活动
28、一: 读图 7、28“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1、找出教材 P27 活动内容 1 中的河流流向的共同的特点及河流上游发源地; (自北向南;中国) 2、中南半岛河流水文特征是什么? (教师讲解) (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 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3、分析东南亚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活动二: 1、读图 7、28“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分别位于哪条河流的沿岸,分别是哪 个国家的首都。将查到的结果填入下表。 城市名称 附近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名称 河内 红河 越南 金边 湄公河 柬埔寨
29、 万象 湄公河 老挝 曼谷 湄南河 泰国 仰光 伊洛瓦底江 缅甸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3、组织讨论教材 P27 活动内容 2: 结论: (1)我们居住的城市就在河流的沿岸(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 (2)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大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 (3)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城市沿河分布的有利条件:A、地形 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水运便利,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C、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农业发达,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4)城市沿河分布的不利条件: A:会使河流受到污染
30、;B:会使城市更加容易发生洪灾等。 学习任务二: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 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东南亚以什么人种为主? 2、什么是华人与华侨? 活动一:读课本 P2829 有关内容和图 7、31 东南亚的旅游景点图。完成 下列内容。 1、居民大多是 人种,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其中 华人比重最高。 2、图片展示交流:“越南的下龙湾” , “花园城市新加坡” , “泰国曼谷的水 上市场” , “曼谷佛塔” , “缅甸仰光的大金塔” , “柬埔寨的吴哥窟” , “印 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 3、东南亚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表现在::丰富的 众多美丽的 ;和独特的风
31、土人情,如缅甸仰光的 ,印度尼西亚的 ,柬埔 寨的 等。 三、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自 己的收获。 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提纲: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 (3)我对这节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 (4)这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5)这节课的学习对我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迪? 第三节印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邻国、首都;知道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人 口大国。 读图指出印度主要的地形种类和地形单元,知道主要河流、平原、山脉和 高原。 根据阅读材料说出印度“绿色革命”
32、的主要措施以及粮食生产取得的成效。 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区;举例说出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状况。 (二)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 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原 因,培养学生由表及里地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 通过分析印度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密切联系,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和工业 布局的基本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印度基本国情与工业部门的今昔对比中,初步树立一分为二的评价意识。 通过对印度人口问题、水旱灾害的原因等学习,培养学生认识到各地理要 素之间相
33、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发展中国 家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 印度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分布地区;印度工业中心和原料产地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工业发展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讨论、归纳、图表分析为主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演示一组印度的自然风情、民间舞蹈和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泰姬陵等图片,提问:这些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呢?(印度) 。教师简述 介绍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指出与我国的可比性,明确学习目标,提高 学习
34、兴趣,导入新课学习。 板书:第三节 印度 一、位置和范围 新课教学 进入主页的位置和范围,课件演示:图 7.32“印度在世界的位置” , “印度 的地形” ,提问,学生描述:印度的海陆位置,主要陆上邻国和隔海相 望的国家及方位,对比国家面积,读出印度首都。 (学生回答略) 。重点 突出: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课件演示:图 7.34“印度的地形” ,引导观察:印度的地形特点,找出主 要的河流、平原、山脉和高原。 学生读图,回答:主要河流是恒河(印度人心中的母亲河,圣水河) ,印度 地形可以分成三大地区,西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中部是恒河平 原,南部是广大的德干高原。 教师讲述:从地形来
35、看,印度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德干高原,其次是恒河平 原,山地面积较小,绝大部分领土在海拔 1000 米以下,起伏较小,由 于开发历史悠久, (补充)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印 度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 (返回主页)转承人口问题。 板书:二、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进入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演示:“世界人口数前六位国家” ,读出中国和印 度的人口数。截至 2011 年,印度人口总数为 12.10 亿,成为世界上第 二个人口超过 10 亿的国家。 课件演示:图 7.36“印度人口数量变化” ,思考:2000 年印度的人口数, 从 1951 年到 2000 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读图分析印度人口每
36、隔 10 年的增长速度,师生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增长速 度过快。 学生阅读“印度的人口政策”和数据表,分组讨论人口过度增长会给印度 带来的影响。课件演示人口压力的图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印度人口如果继续按照年均近 1600 万人的速度增长,这个南亚大国将在本 世纪中叶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避免人口爆炸的危 机,印度政府正逐步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推广。印度除了人口压力外, 还面临着水旱灾害威胁。 (返回主页)转承。 板书:三、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进入水旱灾害频繁,展示印度洪灾和旱灾的图片和新闻报道,思考:是什 么原因造成印度多水旱灾害呢? 引导学生从印度的纬度位置入
37、手,结合前面学过的亚洲气候分布,课件演 示图 7.38“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思考:印度主要气候类型以及气 候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降 水集中在夏季,特别是 7 月可以达到 600 毫米以上。 课件展示图 7.39“南亚 1 月、7 月风向”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风向和源地 入手,简单分析出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并组织学生讨 论:西南季风的强弱和登陆时间的早晚对印度降水的影响,并完成教材 的填表练习。 提问:印度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采取的应对措施?(我们生活的成都市 是否有相似之处。 )学生看书了解印度针对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兴修
38、 许多水利工程,但还是不能满足抗灾的需要,还需努力。 课堂小结 印度,这已拥有几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在今天是否还延续着昔日的辉煌?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复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等,粮食需求压力大, 因此印度十分重视粮食生产。我们这节课重点讨论印度的粮食问题,导 入新课。 板书:四、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二、 新课教学 课件演示:图 7.42“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 ,让学生快速抢答:刚才在 图中你看到哪两种粮食作物?读书明确印度水稻和小麦均居世界前列,知 道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 提问思考:印度自然条件是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提示从地形、气 温和降
39、水考虑) 。学生讨论归纳:印度地处低纬地区,热量条件好,降水量 丰富,地形起伏平缓,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引导学生读 34 页阅读材料“两次绿色革命” ,思考:印度在 20 世纪 60 年 代之前,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原因;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并找出 “绿色革命”重要措施。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通过“绿色革命”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目前印度 粮食不仅能够自给,且有一定的余粮出口。 课件演示:对比图 7.41“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 ,图 7.43“印度年降水 量的分布” ,以及“印度的地形” ,思考: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与印度的年降水 量和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关系。 学生观察,对照
40、分布图,分组讨论,归纳: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 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 的恒河平原河沿海平原上;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 河德干高原西北部。 教师点评,得出结论:印度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 件。而且不同的生产特点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转承印度的工业(返回主页) 。 板书:五、发展中的工业 进入发展中的工业,课件演示:表格“印度工业发展” ,指导学生读书 35 页,思考完成填表: 比较工业 部门 独立之前 独立之后 基础工业 纺织工业、采矿业 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 化学工业、棉麻纺 织工业 高新技术 无 原子能、航天
41、、计算机 软件等 教师简述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 努力发展本国工业,取得较大的成绩,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成 功案例。 课件演示:图 7.44,7.45“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 , 找出主要工业城市。 学生阅读 P36 页阅读材料“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 ,自由谈谈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作引导。 三、 课堂小结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根据 2003 年统计它的人均 GDP 只有 470 美元。但印度注重高等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技术,印度政府已经选取信息 产业以及软件也作为经济腾飞的龙头,在高科技领域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些都给
42、我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了解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吸取经验, 避免走弯路。 ” 课外拓展 通过图书和网络收集印度的文化风情、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宗教、民 俗等资料,制作电子小报,相互交流。 四、作业设计: 完成地理基础训练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一、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首都,邻国 地形特点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二、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三、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热带季风气候及特征 西南季风的影响 四、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绿色革命 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的分布 五、发展中的工业 独立前后的工业变化 主要工业中心
43、和分布 印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俄罗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情况。 6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的方法。 7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 习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数据资料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 兴趣。 2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解决
44、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发现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关系,通过观察体验、思 维体验,不断对自己现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获得新知、形成 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激发兴趣,使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 3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分析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的成因。 课时安排:2 课时
45、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最大的邻国是哪个国家? 你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俄罗斯情况吗?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结合 P37 阅读材料简介俄罗斯基本情况。 过渡 学习一个国家我们首先了解它的什么环境?(自然环境) 提问: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一般讲哪几大问题? (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 二、学习新课: 板书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活动 1:读图训练学生利用教科书 P37 图 7.48俄罗斯地形图 ,根据前 几课学习区域地理的经验,请学生尝试描述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建议从 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包括欧洲东部和北亚两大部分。欧洲部 分占 1
46、/4,亚洲部分占 3/4。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南 临中、蒙、哈等国家。 经纬度范围: 经度范围:大部分处在 50N70N 之间(北温带、北寒带) 纬度范围:20E180E 之间。 (东西长 1 万多公里)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 2.读图按方位说出俄罗斯周围濒临那些海洋? 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找出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里海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太平 洋白令海峡) 3.读图找出俄罗斯有哪些陆上临国? 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 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 14 个临国。 4.找出俄罗斯
47、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 亚山地。 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阿穆尔河) (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河流多由南向北流) 活动 2:读图理解学生读图 7.49“俄罗斯气候分布图” ,完成以下要求: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北温带 2.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参见地图册 P7亚洲气候类型 ) 温带大陆性气候 3.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从 南到北 的变化趋势。 4.描述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最热月 7 月10C 最冷月 1 月-43C 夏季降水稍多(68 月约 30)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冬季漫长寒冷,夏
48、季短促温暖 5.(拓展)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气温最低曾达-73C。从五带 来看,这里应该是温带还是寒带?为什么北半球“寒极”没有在北冰洋? 北温带 虽然北冰洋在北寒带,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太大(最大大陆内部比降 温迅速) ,再加上地形因素的影响,导致亚洲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奥伊米亚康 虽在北温带,但确是北半球冬季温度的最低的地方。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板书二俄罗斯的工业 活动 3:读图练习读图 7.50“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 完成下列要求: 小 大 小大 1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2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
49、门或产品。 矿产 工业部门或产品 圣彼得堡 工业区 铝土矿 石化/造船/电子/航空航天 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 莫斯科 工业区 铁 钢铁/汽车/飞机/火箭/电子 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乌拉尔 工业区 铁/石油/铜/ 镍/铝土矿 石油/钢铁/机械 新西伯利亚 工业区 铁/煤/铅锌矿 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 3.俄罗斯工业有何特点?与资源条件有何关系?(参见 P39 材料) 以重工业为主 工业分布靠近资源产区 三、课后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设计: 完成地理基础训练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 2.地形河流 3.气候 二俄罗斯的工业 1.主要工业区 2.工业区特点(重工业为主) 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