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教科版科学四上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63532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秋教科版科学四上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秋教科版科学四上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秋教科版科学四上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秋教科版科学四上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宁远小学 周文鑫 【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课上册声音单元第二课时 内容。本课第一个活动是使物体发出声音,第二个活动是探究发声物体都振动 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建构声音是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是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声音的变化以及声音的 传播知识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都已经有了许多直观的感受,获得了 许多关于声音的知识和经验。小学生虽然声音现象很熟悉,但是并不一定真正 了解其中的科学知识,也不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本课 将通过在学生已有的有关声音知识经

2、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然后组织 学生通过多个物体的实验,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 并进行假设性解释,最后学生通过用音叉做实验,进一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的。在学生的多次实验与思考中建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 念。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 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了解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 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 于与他人合作,养

3、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小鼓、尺子、橡皮筋、豆粒、音叉、装有水(占水槽深度的 2/3)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Comment A1: 前面应该先说一句同 学们你在生活中听到过哪些声音呢? Comment A2: 很好,同学们对生活 的声音观察很仔细,那同学们知道这 些声音到底是怎么样产生的吗? Comment A3: 讲清楚要求,以防出 错 Comment A4: 经典对比 师:同学们,我们不时地会听到各种声音,你们听!播放各种声音你们 都听到了什么声

4、音?(学生回答)我们自己也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谁来试 一试?师: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出发,启发学生谈话,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猜测 师:那么,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你能猜测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前概念,启发学生科学探究要养成猜测的习惯。】 三、探索新知 1、使物体发出声音 (1)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三种物体:小鼓、直尺、橡皮筋。你们能让它们 发出声音吗? (2)学生分组活动,要求轻轻用力分别使三种物品发出声音,并观察它们 发声时有什么现象。 (3)交流:你们是怎样让物体发出声音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使物体不发出声音 (1

5、)教师:刚才,我们轻轻用力,小鼓、直尺、橡皮筋就发出了声音,那 么,你们能不能做到在小鼓、直尺、橡皮筋上用力,可是它们就是不发出声音? (2)学生小组活动 (3)交流:哪个小组做到了在小鼓、直尺、橡皮筋上用力,可是它们就是 不发出声音? 我们用力了,可是物体并没有发出声音,这会为什么呢? 物体发声时和不发声时到底有什么区别?发声使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4)小结,并相机揭示“振动”这一科学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引发探究欲望,并 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思考,发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 3、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 (1)学生自主体验发声物体是否都在振动。

6、(2)用音叉来体验。 A、教师出示音叉,击打音叉,提问:音叉发出了声音,它现在是不是在振 动呢?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音叉是不是在振动? B、分组实验,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C、交流:音叉发声时在振动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样 产生的? (3)追问: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声音吗? 4、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和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泥面等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物体发声时是振动的,停止振动,就不能发出声音。从而建立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 四、总结: 这节

7、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应用 (1)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就有一个我们感觉振动非常明显的地方,猜猜它在 哪儿? (2)白纸会唱歌,怎么回事? (3)出示哨子,你能解释它是怎么发声的吗? 六、结束语: 平时我们听到过很多美妙动人的声音,有关声音,你还想了解什么?下一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探究声音的变化。 七、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鼓 直尺 橡皮筋 不断重复地往返运动(振动) 声音 音叉 八、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 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我首先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8、引入课题, 并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想,然后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观察实验活 动,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结论。本课的教学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 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探究兴趣比较浓厚,在观察、比较、和思考中建构、振 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等科学概念。 不足之处: 1、学生的实验活动还需进行有机整合,避免重复活动。 2、教学语言还需再精炼。 3、个别教学环节还需在细密的思考。 4、教师的教学机智需加强,要逐步做到在学生的各种情况下做出相应的评 价与引导。 5、教师在学生实验活动中要深入每一个小组之中,了解每一个小组的活动 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点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