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 年级:三 学科:科学 课题 第 4 课 它们吸水吗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1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 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 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 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 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
2、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材处理 备课教师:张仕华 二次备课 备课教师:张仕华 检查反馈 意见 教 一、导入 一、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 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 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 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学 过 程 设 计 二、新课教学(含板书设计) 二、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 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
3、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 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 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 单设想)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 相同。 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 水部分的变化。 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三、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 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
4、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 (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 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 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 可预期的发现: 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 塑料和铁最弱。 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 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 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 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5、 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 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 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 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三、巩固拓展 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 途也各不相同。 四、小结 1、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2、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