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6《它们去哪里了》word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75452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春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6《它们去哪里了》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春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6《它们去哪里了》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春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6《它们去哪里了》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春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6《它们去哪里了》word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 6 课。在上节课观察一 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通 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 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 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 “溶解”即可。 【学生分析】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

2、基础,对 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 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 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 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 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 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 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 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21cnjy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

3、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器材准备】 为学生准备:3 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 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 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

4、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 1问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后续学习物质放入水中是否会发 生变化做好了铺垫。 (2)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谁能说一说水有什么用处? (3)水还有一个本领,可以加很多东西进去,比如妈妈做汤时会放一些作 料在水中,使汤更加鲜美。类似的情况你们还见过哪些?在哪里见过?(在这 里,学生可能会根据一些生活经验,提到“溶解”这个词) (4)所有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吗? (课件展示一些生动的溶解现象)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科

5、学存在。) 2聚焦问题。 如果我们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 变化?食盐、红糖或小石子会发生变化吗 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探查,同时,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回 答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即“它们去哪里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 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探究发现 1描述并记录现象。 (1)师: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品,请你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 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课件出示三种被观察的物 质) (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物体原始特征,为稍后对放入水中前后的对比观 察做好准备。在观察的过程中继续培

6、养学生认真、仔细地科学态度。同时,在 交流过程中,继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3)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 (4)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 指导要点: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 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提醒学生 不能晃动水杯;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 水充分混合;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 以及杯底的情况 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 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

7、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 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分组商量实验 方法。但学生毕竟年龄小,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 为下一步准确地进行操作打下基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需继续指导、培 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5)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 (6)教师巡视和指导。 设计意图:使学生会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质充分混合。通过对比的方 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按照操作流程在一步 步地进行实验,合作是否愉快,在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仔细观察,是否在学生 活动手册上及时记录等 2研讨交流,达成共识。

8、 (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 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加以说明,食 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播放课件) (2)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 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 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 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 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 经验)。 设计意图

9、:教师引导学生将盐、红糖在水中的共同现象与小石子在水中的 现象进行对比,明确“盐和红糖都在水中溶解了,而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从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同时,鼓励学生对现象进行解释,指向更深 层次的思考,激发他们研究的欲望,发展他们的为自己观点寻找证据的能力。 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落实说和听的习惯养成。不同的学生可能持有不同 的观点,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观点和理由,不必急于纠正他们的想法。可以鼓 励他们继续学习、研究,寻找能够被人信服的证据。 三、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谁愿意来谈一谈? 2课堂伊始,大家说俩人很多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现在再想一想生活中 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学到的方法 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 (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教学首尾呼应,扩展延伸,巩固所学。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