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题报告边际成本分析在企业经营扩张中的改进兼议企业适度经营规模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众所周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扩大经营规模,本文将通过边际成本法对企业的经营扩张过程进行着重研究,面对市场上不断涌现的企业扩张机遇,如何在了解本企业扩张潜力的基础上,选择与本企业条件相吻合的扩张战略,能够科学的分析这些扩张机遇,真正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佳方式。如何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费用率,提高利润率。积极调整生产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使企业健康的发展。预期目标本文首先通过对边际成本分析法进行理论研究,如边际成本的界定,边际成本分析法的界定,边际成本分析法的
2、类别等。在充分掌握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浙江华鑫拉链有限公司为例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其经营决策中,论述这种方法的合理和可行性,表明其可以合理引导企业做出明智的决定,让企业朝着更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前进。给企业的发展提出些合理化建议。2国内外研究现状罗伯特和罗宾(1997)就在其著作成本与效益中,对边际成本法的原则、优点和缺陷进行了一定的评述。他们认为边际成本法处于他们设定的成本绩效测量系统的第二阶段,是标准成本系统和灵活预算系统的集大成者。但是,KAPLAN的评论多是依靠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的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边际成本法又有了新的变化。IMA协会主席白拉里(2004)在战略财务的“主席的话”栏目,发
3、表了“为什么要注意德国的成本管理”一文。他在文中扼要地提出了德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的成绩以及美国在这方面的相形见绌,还指出了边际成本需要改进的地方。ANTONVANDERMERWE(2004)不仅对其内容进行了总体回顾,而且详细地介绍了边际成本法对美国管理会计的影响以及自身如何改进与发展。FRIEDGRUNTHE(2005)等学者则对边际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结合使用做了更深的探讨,在“RELEVANCEADDEDCOMBININGABCWITHGERMANCOSTACCOUNTING”一文中,他们指出了边际成本法有助于短期分析与决策,作业成本法可用于中长期分析与决策,所以两者有结合的必要和可能性
4、马克思(1870)将企业扩张的方式分为外延上的扩大与内涵上的扩大,古典经济学的一体化包含了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两种企业扩张方式。亚当斯密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劳动分工是如何促进生产率并进而影响企业扩张再生产1的,把规模报酬递增归功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变迁。泰勒尔的企业规模扩大理论指出,企业规模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它能够利用规模或范围经济的程度,如企业发展也有极限,即企业家极限、市场极限和技术极限。马歇尔(1919)认为几乎每一种横向扩张都趋向于增大大规模生产的内在经济,当论证了企业规模变迁的动力和条件。市场规模扩大时,企业扩张的战略目标动因是企业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本质决定着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
5、要追求扩张,企业扩张是企业普遍追求的发展目标。美国经济学家M卡曼和N施瓦茨(1950)提出了新技术创新理论,以此分析企业扩张新的特点,卡曼和施瓦茨认为最有利于企业创新和扩张的市场结构应该是垄断竞争市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E曼斯菲尔德和Z格里列希斯(20世纪70年代)对技术创新所引发的企业扩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作了较系统研究。制度学派科斯(1999)的企业边界论或者企业规模决定论认为,交易成本包括搜罗费用、谈判费用和实施费用,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组织成本比较与选择的结果决定了企业规模,对一体化的扩张方式进行了解释。威廉姆森(2003)认为资产专用性是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关键。其的创新理论认为经
6、济的周期性波动,本质是新的创新对旧的产品的淘汰,是企业在新的层次上扩张的结果。近期的研究有波特(2005)的市场拓展理论,他运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范式,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考察企业扩张行为,认为一个国家企业扩张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在考察所在的产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最优战略。对于企业内部来说,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长期利润来源的基本条件,西方学术界对企业能力的研究最早是菲利普萨尔尼克1957对管理过程的领导能力的分析,随后,企业能力理论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而又互为补充的流派一个是企业资源基础论被称为是资源决定论,彭罗斯1959通过企业内的管理资源的扩大来论证企业的成长,在她
7、看来吸收新的管理人员和提现有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企业扩张的核心,沃纳菲尔特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5)探讨了核心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集合,企业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奥利弗(1997)认为企业在获取配置资源的能力上的“异质性”决定企业获取高额回报率的可能性,因此资源能力也成为保证企业扩张获得超常规利润的最基本条件。钱德勒(2003)提出,企业扩张的动力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契斯(2006)认为应该采用一种整体的视角,涵盖与企业能力建立相关的整个过程、整个企业的内部知识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外部的交易过程。
8、长久以来,国内学者主要致力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对德国的成本管理方法关注较少。自IMA的这场边际成本法潮流发起之后,也仅有杨继良教授等少2数数学者开始介绍边际成本法。直到2007年,对边际成本法的研究才有了深入的趋向。其中,有的学者是通过分析德国成本会计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对比作业成本法的发展情况,得出了一些启示(甘卫平,2009)。有的学者则是着重探讨边际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如何进一步融合。总的来说,研究的内容还集中在单个方面,研究结论比较简单。一般而言,企业的动态变化会沿着企业扩张与企业收缩两个方向进行,企业扩张是企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是企业上升性的运动形式。企业扩
9、张不仅表现在企业表面上的规模扩张,而且更表现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其本质在于企业的资本扩张运动,根据三个不同的标准将企业扩张划分为内部化扩张与外部化扩张、专业化扩张与多样化扩张、跨区域扩张与跨国扩张(孟宪昌,2009)。陈红儿等同时基于产品和行业的角度将企业扩张方式划分成了四种类型单一化扩张(单行业单品种)、多种化扩张(单行业多品种)、一体化扩张多行业单品种、多元化扩张(多行业联盟多品种)。姚慧丽(2008)在其研究论文中提出了诸多的新的扩张方式如有形扩张与无形扩张、有边界扩张与无边界扩张、战略联盟与动态联盟扩张。王宗军(2007)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把企业的扩张分为品牌扩张、海外扩张、区域扩张等
10、。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利弊,我觉得从边际成本角度来考虑企业的经营扩张有很大的必要性,它可以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3参考文献1付晓基于边际成本理论的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82孟宪昌边际效应与企业经营管理J中国民用航空,2009(1)3罗伯特,罗宾成本与效益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4甘卫平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及借鉴J商业研究,2009(9)5白拉里战略财务J商业研究,2004(5)6石瑞平,高翔边际分析法在经济中的应用J商业现代化,2008(12)7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8科斯企业规模决定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9威廉姆斯金融与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
11、09)10波特竞争战略J现代企业,2008(07)11姚慧丽弹性边际成本法及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工学院,200812奥利弗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3普拉哈拉德,哈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J商业周刊,1995(13)14钱德勒市场经济理论J广西经济管理学院,2003(3)15契斯企业扩张理论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6胡茂生,丰艳萍,谢英亮,郭晓剑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冶炼工业出3版社,200917JANNEMARTIKAINEN,HANNUVALTONENPOTENTIALCOSTEFFECTIVENESSOFAFAMILYBASEDPROGRAMIN
12、MILDALZHEIMERSDISEASEPATIENTSTHEEUROPEANJOURNALOFHEALTHECONOMICS,20040818FRIEDGRUNTHE,RELEVANCEADDEDCOMBININGABCWITHGERMANCOSTACCOUNTING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D,JUNE,200525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11边际成本12边际成本分析法13企业经营扩张14边际成本分析与企业经营扩张的关系2对浙江华鑫拉链有限公司的实证研究21企业基本概况22边际成本的实施分析23公司现行存在的问题3公司现行状
13、况的改进方案31改进的必要性32改进的建议方案4结论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1、在图书馆阅读有关边际成本、企业规模的有关图书,搜集现有理论资料,包括相关期刊、专著以及实证研究等。2、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3、到华鑫拉链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了解该企业的生产流程、原材料供应情况及成本。4、对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图表加文字的形式展示。5、分析数据。6、结合所得的数据分析,阐明自己的论点。进度计划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4第7学期第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第7学期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