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学”教学模式之物理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2、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3、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电阻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 力。 学习方法指导: a)探究、讨论、练习 课前自学 【基础知识自学】 一、定性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它的电阻,这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 有关,同是 220V 的灯泡,灯丝越粗用起来越亮,说明导体电阻跟 有关, 电线常用铜丝制造而不用铁丝,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 有关。 二、定量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实验的结论 在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
2、体的电阻与长度成 ,在长度、 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 。 三、电阻定律 1.内容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 R 与 成正比,与它的 成反比;导体的电 阻与构成的材料 。 2.关系式 R= 。式中 是 ,与导体的 有关,是表征 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在长度、横截面积一定的条件下, 越大,导体的电阻 。 叫做这种材料的 。 3电阻率的大小有关因素 纯净金属的电阻率 ,合金的电阻率 。连接电路 的导线一般用电阻率较小的 或 来制作,必要时可在导线上 。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一般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利用此性质可以制作 ,精密的电阻温度计是用 做成的。有些合金
3、如 和 ,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 。 【基本规律自学】 电阻定律的探究 【自学质疑感悟】 把不理解的知识点写在下面 课上助学 【自学学情反馈】 小组合作检查学案完成情况。 【能力提升助学】 一、探究电阻定律 实验 介绍固定在胶木板上的四根合金导线 L1、L 2、L 3、 L4 的特点. (1)L 1、L 2 为横截面积相同、材料相同而长度不同的合金导线(镍铬丝) (2)L 2、L 3 为长度相同,材料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合金导线(镍铬丝) (3)L 3、L 4 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合金导线(L 3 为镍铬丝,L 4 为 康铜丝) 演示实验:按下图连接成电路。
4、1. 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教师:将与 A、B 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 L1、L 2 两端,调节变阻器 R,保持导线两端的 电压相同,并测出电流。比较通过 L1、L 2 电流的不同,得出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关系。 学生:连线,读数,探索规律。电流与导线的长度成 ,表明导线的电阻与导线 的长度成 。 2.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教师:将与 A、 B 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 L2、L 3 两端,调节变阻器 R,保持导线两端的 电压相同,并测出电流。比较通过 L2、L 3 电流的不同,得出导线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 系。 学生:由结果总结结论,电流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 ,表明导线的电阻与导线
5、的 横截面积成 。 3.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教师:将与 A、B 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 L3、L 4 两端,重做以上实验。 学生:由结果总结结论,电流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表明导线的电阻与材料的性质有关。 师生共同活动:小结实验结论,得出电阻定律。 二、电阻定律的应用 1.一段均匀导线对折两次后并联在一起,测得其电阻为 0.5 ,导线原来的电阻多大? 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三倍,另一半不变,其电阻是原来的多少倍? 2. 两种材料不同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 15,截面积之比为 23,电阻之比为 25,则材料的电阻率之比为_。 3.如图 2 所示,相距 40km 的 A、B 两地架两条输电
6、线,电阻共为 800,如 果在 A、B 间的某处发生短路,这时接在 A 处的电压表示数为 10V,电流表的示数 为 40mA,求发生短路处距 A 处有多远? 【能力强化助学】 小组成员陈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小组之间讨论解决办法。 课后补学 【能力拓展补学】 1.两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电阻丝的伏 安特性曲线如图 3 所示,则两电阻丝的电阻值 之比 R1R2 _。 电阻率之比 12=_。 2.A、B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导线 A 均匀拉长到原来的 2 倍,导线 B 对折后结合起来,则它们的电阻之比 RARB 为_ ,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相同 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之比 qAqB 为_。 3.在一根长 l=5m,横截面积 S=3.5 10-4m2 的铜质导线两端加 2510-3V 电压。己 知铜的电阻率 =1.7510-8 m,则该导线中的电流多大?每秒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 电子数为多少? 4.有两根不同材料的金属丝,长度相同,甲的横截面的圆半径及电阻率都是乙的 2 倍。 (1)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2)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能力建构补学】 教师指导建构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列出本节课的结构提纲。 学生自主建构 自主学习下列知识点总结 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