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79556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言板块) 第一部分:本单元比较 (人物传记: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比较)陈涉、唐雎、诸葛亮 第二部分:文言基础: 1、辍耕之垄上 2、发闾左 戍渔阳。 3、屯大泽乡 4、皆次当行 5、会天大雨 6、今亡亦死 7、死国可乎 8、以数谏故 9、楚人怜之 10、为天下唱 11、念鬼 12、乃丹书帛曰 13、间令 14、忿恚尉 15、尉果笞广 1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7、蘄下 18、徇蘄以东 19、比至陈 20、身被坚执锐 1、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大王加惠 3、唐雎不辱使命 4、故不错意也 5、岂直五百里哉 6、秦王怫然怒 7、请广于君 8、布衣之怒 8、以头抢地耳 9、休祲降于天 10、天下缟素

2、 11、秦王色挠 12、长跪而谢之曰 13、寡人谕矣 1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5、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16、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8、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1、时人莫之许也 2、先主器之 3、屯新野 4、此人可就见 5、先主遂诣亮 6、凡三往 7、不可屈致 8、汉室倾颓 9、因屏人曰 10、欲信大义 11、遂用猖獗 12、诚如是 13、宜枉驾顾之 14、孤不度德量力 15、然志犹未已 16、非惟天时 17、此诚不可与争锋 18、利尽南海 1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0、总揽

3、英雄 21、帝室之胄 22、命一上将将荆州 23、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24、抑亦人谋 25、挟天子 26、所以资将军 27、若跨有荆益 25、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26、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7、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中道崩殂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以光先帝遗德 4、恢弘志士之气 5、引喻失义 6、陟罚臧否 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8、悉以咨之 9、性行淑均 10、猥自枉屈 11、亲贤臣,远小人 12、深入不毛 13、痛恨于桓灵也 14、斟酌损益 15、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16、不以臣卑鄙 17、夙夜忧叹 18、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9、责攸之、等之慢 20、咨诹善道 2

4、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7、受任于败军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 2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第三部分:诗歌鉴赏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于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写边塞景物,紧扣一个“ ”字,突出了景物的 、 特点,映衬了征人悲凉的心境。 2、本词所写的

5、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阕抒情。其情爱国思乡,把这两点统一起来,用典表现的句子是: _ 4、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象?说明了什么? 5、 “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矛盾、复杂的心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6、本词的风格:_、_。 标准答案: 1、异 肃杀、苍凉 2、秋天大雁向衡阳飞去,塞下天气极寒冷;风吼、马嘶、号角声混 杂在一起,这种声音中原没有;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是,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 雁去将士留 秋风边声起 落日孤城闭)表达了诗人愁苦、爱国、思乡的感情。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无数像屏障一样的山峰,袅袅上升的炊烟,在崇山

6、峻岭间的孤城, 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了城门。说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所有这一切给人萧条、苍凉 之感。5、边塞远离家乡,生活艰苦,将士们对家乡思念万分。但他们知道自己担负着保卫 国家的任务,所以表达的情感是矛盾复杂的,但并不消沉和颓废。 6、意境开阔、苍凉悲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 ”字贯穿全篇。最后一句中的“可怜”的意思是 。这里既表达了词人 的悲愤,又寄托了词人对陈亮的 。 “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天下事”指的是 。辛弃疾尽

7、管“白发生” , 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情结从词中“ ”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2、 “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3、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画面。 4、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你怎么理解? 答案:1、 “壮“ 可惜 报国无门希望和勉励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2、秋字用得好。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 3、作者骑着像的卢 马般跑得飞快的战马驰骋战场,猛力拉满了霹雳作响的雕弓。 4、题材:看剑,听角声和塞 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很威武,强悍,雄健;思想感

8、 情:表达作者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语言风格: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 “载不动许多愁 ”包括了哪些内容? 2、这首诗通过哪些描写表达了诗人的何种心情? 3、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 “也拟” “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 的感情变化过程? 4、 “载不动许多愁“后人对这句话评价很高,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1、.国破之愁,家亡之愁,亡夫之愁 2、通过对景物和典型细节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内心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3、 武陵春

9、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 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人说双溪春色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 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可 是最后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只恐?怕的是那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4、哀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作可以承载不懂,这种比喻手法新奇。 第四部分:理解性默写 1、写出三句写愁的名句: 2、写出三句写“雨“的诗句: 3、写出两句“青春“的格言警句。 4、写出两句“读

10、书“的名言。 5、写出三句含有“酒“字的诗句。 第五部分:阅读理解 文段一:(锦州市(09 辽宁省)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 11-13 题。(10 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 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 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 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 见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 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3)由是先主遂 诣亮 诣: (4)此人可就见 就: 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 (2)将军宜枉驾顾之。 1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 (2 分) 14.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2 分) 15.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3 分) 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0 分) 11躬:亲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诣:拜访。就:接近。 (每词 1 分) 1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 (每句 2 分) 1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 (答出两点即可) 。 (2 分) 14.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 (2 分) 1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3、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 帝以驱驰。(3 分) 文段二:(南昌市(09 江西省) )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则攸之、依、允等

14、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 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 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 分) 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 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3 分) 躬( ) 损( ) 零(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 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

15、.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答案:10、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1 分) 11、亲自 除去 落下,降落(3 分,每小题 1 分) 12、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2 分) 13、A。(2 分) 14、报先帝,忠陛下;南方已定,兵甲以足。(2 分) 文段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

16、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 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 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 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 (1)寡人谕矣 (2)天下缟素 (3)长跪而谢之曰 (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5)以头抢地尔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安陵君其许寡人 先生

17、不知何 许人也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岂直五百里哉 玉盘珍羞 直万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4、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5、秦王说, “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 ”伏尸二人今日是也。 “他们各表达了什么 意思? 6、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不悦 。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 、 的性格特点。唐雎与秦 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 “来应对 :秦王说”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 , “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 答案:2、C 4、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 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表示自己要效法这些勇士,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 ,以死 相拼,挫败秦王。 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的勇士。5、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 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 “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 也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6、怫然怒色扰,长跪而谢 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布衣之怒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