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18408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1 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 .4 (一)总体思路 4 (二)发展目标 5 (三)战略重点 6 三、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7 (一)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7 (二)大力加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8 (三)着力培育战略咨询研究能力 8 (四)继续强化国际科技合作能力 9 四、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9 (一)全面推进协同创新 9 (二)深化科技人才评价聘用机制改革 10 (三)不断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 10 (四)推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革 11 五、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

2、建设 11 (一)加强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 11 (二)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 12 2 (三)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12 (四)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13 (五)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13 六、加快建设高校创新体系 14 (一)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 14 (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15 (三)服务行业产业与区域发展体系建设 15 (四)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16 七、高校创新计划 17 (一)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17 (二)部署实施“高等学校 创新能力提升计 划” .17 (三)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和建设 18 (四)实施重点科技项目 19 (五)统筹推进科技体制

3、改革试点 19 八、保障措施 20 (一)增加并优化科技投入 20 (二)加快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 21 (三)引导高校科技工作特色发展 21 (四)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 21 (五)提升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 22 1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 期,是深化改革开 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为贯彻党 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人 才规划纲要,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根据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 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 )和国家“十二五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制定本规划。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已由高等学校哲学社

4、会科学繁 荣计划进行部署。 一、形势与需求 “十一五”以来,高校科技 战线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坚持“自主 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 导方针, 抢抓机遇,开拓 创新,在继续实施“985 工程” 、“211 工程” 的基础上, 顺利完成“十一五” 确定的各项目标,实现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 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 ”期间,高校新建国家 级科技创新平台 141 个;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 项;全面参与 了国家 16 个重大专项的研究任务,承担了 50%以上的“973 计划”和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5、目年均保持 在 80%以上;高校科技总经费由 2006 年的 457 亿元增加到 2010 年 的 940 亿元;五年来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 步奖的数量占总数的 65%。 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汇聚能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 期间, 2 高校研发人员总量从 2006 年的 26 万人增长至 2010 年的 32 万人;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高校分别占增选数的 56%和 41%;“千人计划”引进人数占全国总数的 62%;获国家创新研究群体 科学基金数占全国总数的 55%,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数占全国 总数的 65%;900 位学者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

6、教授,278 个 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 “十一五” 期间,高校先后取得了高档 数控系统、轨道交通控制、电动汽车等重大技术突破;牵头组建了一 批技术引领型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工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示 范机构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高校授权专利数累计达 115489 件,年 均增长 40%。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展。2010 年高校承担国际科 技合作项目较 2006 年增长 100%;派遣人员和接收人员人次较 2006 年分别增长 71%和 65%;参加国际学术会 议人次、提交国际学术会议 论文数量、做特邀报告人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次数,较 2006 年分 别增

7、长 83%、53%、28%和 24%;发表国际 合作论文数占我国国际合 作论文总数 2/3 以上。 “十二五”时期,高校科技 发展仍处于重要 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竞争形势看,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能源、 资源、信息、材料、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生态环保、海洋与空天等一 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全球开始迈入创新密 3 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时,各国围绕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 新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纷纷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度开发人力资 源作为核心战略选择,科技、人才、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从国内发展要求看,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综合国 力持续大幅提升,科

8、技与教育投入快速增长。但是,能源、资源、环境 等瓶颈制约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 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在国家 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汇聚的主 要阵地,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源头,是解决国民经 济重大科技问题、推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生力军,是优秀文化 传承创新的载体、世界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是国家重要的思想 库和智囊团。 面对新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科技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 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质量有待提高,重大原创 性成果

9、缺乏;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学 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作用亟待加强;人才评价与选聘机制不 适应人才成长的规律,创新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急功近利、学术浮 躁的倾向比较严重,崇尚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待形成;科研管理体 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科技资源分散、低效现象仍较为普遍。 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 4 (一)总体思路。 “十二五”高校科技工作的 总体思路是: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 主题,以科教结合为主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进协同 创新为战略选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试点先行、

10、重点突 破,带动 全局发展;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 力,着力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着力提升支撑高质量创 新人才培养的能力,着力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 求的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高校科技工作要突出以下五个基本要求: 坚持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作为本质要求。以高水 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支撑自主创 新能力持续提高,形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新机制。 坚持把推进协同创新作为战略选择。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 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领域,大力推进高校

11、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 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原始 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坚持把加强原始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把增强原 始创新能力作为高校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确立基础研究在高校科 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5 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创 新团队和青年骨干人才队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着力构建一 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坚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强大动力。以科技管理体制 和运行机制改革为着力点,破解长期困扰高校科技发展的深层次问 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全面激

12、发创 新活力和创新动力。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高校科技发 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技 综合实力、原始创新 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高校创新体 系基本建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础 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若干学科达到世界 一流水平;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把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鼓励自由探索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科技人员 潜心研究的环境;一批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 育改革的试验田和扩大开放的桥头堡。 关键共性技术

13、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需求,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一批创新平 台成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为加 6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大支撑。 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汇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高水平科学 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稳定模式,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造就和汇聚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 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模式和机制改 革取得明显进展,科技人员评价机制和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取得 实效,知识和技术转化、转移、扩散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环境进一 步优化

14、。 创新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和高水 平的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对相关产业有显著支撑和引领 作用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高层次国际合作联合研发基地、高水平战 略研究基地和不同形式协同创新平台。 (三)战略重点。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瞄准科学前沿 和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显 著提升高校科技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以科研评价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带动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科 技人员评聘机制、知识和技术转移转化机制、科研与教学结合机制的 系统改革,进一步释放高校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高校已有基础,与科 7

15、 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探 索建立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以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 系、服务区域和产业发展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 高校创新体系。 三、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一)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进一步强化高校的基础研究主体地位和在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 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 十二五” 科学和技 术发 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在 基础科学、农业、能源、信息、 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制造与 工程、综合交叉等重点研究领域和优先方向,超前部署若干重大科学 问题研究,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

16、重要方向的关 键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支持和引导科 学家将自由探索自觉聚焦于国家战略,着力支持一批有潜力的中青 年人才和创新团队,显著增强我国在世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 力。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组织部署若干 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试点,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学 科。进 一步完善学科布局,全面推动学科均衡发展。大力开展跨学科、 面向未来的科学研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 应性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8 (二)大力加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聚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国家急

17、需的关键 共性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根据国家“ 十二五”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完善高校技术集成创新和中试能力,大幅提升承 担和完成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能力。 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支 持高校积极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 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组织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为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坚 实基础。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促进科技对改善民生的支撑作用。重点推进 全民健康、安全应急、重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治

18、理、可持 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推动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三)着力培育战略咨询研究能力。 发挥高校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优势,有组织地开展政策咨询研究, 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以高校现有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为基 础,培育一批面向国家和国际重大战略问题的国家级智库。培育、鼓 励行业特色院校组建行业、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形成支撑行 业、产业 、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网络。鼓励地方政府结合区域发展需 要,培育一批面向区域发展需要的特色政策咨询机构。 9 (四)继续强化国际科技合作能力。 以项目研究、人才派出和引进、基地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国 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合作联合

19、研发基地,探索 建立国际合作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与评估机制。推动高校积极 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参与气候 变化、能源、环境、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 作研究。支持优秀科学家到国际组织、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任职。鼓 励高校举办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国际 学术期刊。以科技合作交流为纽带,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四、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一)全面推进协同创新。 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促进核心 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和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 式和新机制,大幅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

20、水平。以体制机 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重点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 障碍,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打破封闭、分散、低 效的格局。通过科研组织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科研评价机制、人才 培养机制、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方式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系 统的改革创新,充分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在构建新机制的基础 上形成新的优势。 (二)深化科技人才评价聘用机制改革。 10 建立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基础 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方式。改变重数量、轻质量, 重形式、轻效果的单纯量化考核评价方式,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改变 科研评价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建立多元

21、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不同领 域、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指标和要素。探索国际同 行评价。 发挥科技奖励引导和激励作用。 探索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人员聘用机 制。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科技人员的流动合作机制。 支持高校依托重大课题、重点任务,自主设立科研岗位。鼓励和引导 高校将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的绩效(如农技推广)纳入职称评聘的条 件。按照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 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分配体系,推动高校关键科研岗位年薪制试点。 (三)不断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 深化对高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认识,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 创新,大

22、力推进最新知识和技术向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 教学技术的及时转化,提高各类高校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服务教育教 学的水平。鼓励高校立足以人才为载体的特色和优势,将最新的研究 成果转化为政策咨询建议,为政府、产业和社会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 参考。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 技术转移机制,健全技术转移体系,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支持高校 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多种形式的技术转移平 11 台。推动制定和完善引导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创新产学研合作模 式,从源头上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推动以市场需求牵引技术创 新活动。 (四)推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革。 统筹高

23、校科技资源配置、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与相关部委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 制,加强科技计划的系统部署与衔接。强化以优势和特色学科为导向 的资源配置方式,支持高校特色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 技术、关 键共性技术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性支持力度,逐步形成 竞争性项目和稳定支持有机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完善政策措施,推 进高校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仪器设备、科技文献、数据资源的开放共 享。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科研经费使 用的监管和绩效评价,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五、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建设 (一)加强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 落

24、实人才规划纲要,积极参与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和造就一 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一批科学家工 作室。加快支持和培养一批青年创新拔尖人才和学术骨干,对 35 岁 以下优秀青年人才独立开展的研究工作给予倾斜支持。积极引进和 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着力扩大本国人才的国际影响力。重视科技管 理、科技服务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12 (二)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 合的体制机制,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科学研 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用科研需求牵引学科发展方向。支 持高校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

25、、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 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为依托带动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教育模式,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推行研究 生培养“双 导师制” 。鼓励和支持高水平科研人员为本科生授课、承担 人才培养任务。鼓励和支持教师将最新科研进展及时转化为教学内 容,创 新课程与教材持续更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博士后工作机制,提 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三)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 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积极培 育有利于创新人才建功立业的文化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26、。 倡导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提倡理性批判,尊 重个性,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四)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构建学风建设 工作体系。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落实高校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专家 机构和办事机构,做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不端行为查处 13 机制三落实、三公开。建立学术规范教育制度,为本科生开设科学伦 理讲座,在研究生中进行学术规范宣讲教育,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科研 诚信教育,把科学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范畴和职业培训体系, 形成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强化科研过程管理,强化全方位监督 和约束,规范

27、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加大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 (五)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动员高校科技力量积极参与科普 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在提升全民科学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科普 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院士科普行、博士科普行、大学生科普志愿 者、科普活动周等活动。发挥高校科协和学生团体在科普中的推动作 用。继续 支持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科普中的作 用。推动高校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科技设施向公众开放。建立健全 高校面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有效制度,把丰富的科技资源转 化为科普资源。 六、加快建设高校创新体系 (一)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 基础研究和

28、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 国际科学前沿,以源头创新为核心,由高水平大学、各类科技创新平 台和团队组成的相互贯通、有效互动的有机整体。 继续实施“985 工程”、 “211 工程”, 组织部署若干冲击世界一流 14 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试点,加快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 批高水平大学,培育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推动建设一批学科综合的高水平研究院和国家实验室,加强重 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培育和建设,形成一批知识创新骨干基地。提升现 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布局。引导和鼓 励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设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国际合作 联合研究基地。 在若干战

29、略性领域,建设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大平台。继续 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加强现有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各类技术创新基地条件改造和优势互补。鼓励 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技术 创新组织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工程化平台。 加强科学家工作室培育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 新研究群体,继续实施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形成一批面向国家 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是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特 征,以学科、学科创新集群、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载体,实 现

30、科学研究有力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稳定体系。 建立健全以学科为纽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深度结合机制。 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继续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 15 科建设项目。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 建新学科。 加快学科创新集群建设,积极推动具有不同属性的较大跨度学 科之间的聚合。将学科创新集群作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结合 的重要纽带和载体。 依托创新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基地。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 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搭建数字化教育科研公共服务平台, 提高服务人才培养的质量

31、和效果。 (三)服务行业产业与区域发展体系建设。 服务行业产业与区域发展体系是以多元化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 化模式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系。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机制。引导和支持高校 建设和培育各类技术转移机构,发挥大学科技园、各类技术转移机构 等组织对促进高校技术成果转移、促进行业产业发展的作用。加强高 校科技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促进校区、园区和社区联动发展和一体化建设。鼓励高校与地方 政府共建联合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校地合 作平台,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 展。 16 加快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创

32、新平台基础性科技资源的共享,建设 一批行业产业和区域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 (四)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管理体系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科技的机构、学校科技 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构成的系统。 加强科技管理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强宏观战略和政策研 究,科学规划,前瞻布局。完善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创新管理方法,鼓 励探索科研院、国防院等新型管理模式,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和解决重大前沿问题的科研组织管理能力。 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 科技管理人员战略研究、项目策划、组织协调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和 敬业精神,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加强科研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科研管理数

33、据库和信息沟通平 台,加强各级各类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 七、高校创新计划 (一)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按照国家“十二五” 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的部署, 积极组织高校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载体,推动 协同创新,探索和完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途径与机制。积极组织 高校承担“973”计划、 “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 17 基金项目,推动高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二)部署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 为根本出发点。推 动高校紧紧围绕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领域开展协

34、同创新。重点解决 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 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国 家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作出实质性贡献。在服务国家科学发 展重大需求的过程中,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 能力和学术水平。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根本任务。组织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和学科集 群,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 重大需求的四种协同创新模式,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 及与国际优势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建立一批协同创新的重大平台, 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核心共性技术的 研发基地、区域创

35、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在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同时推进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紧密 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促进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聚集和培 养能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能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 升。 以统筹部署、全面推进为根本要求。既要推进高校和其他创新主 18 体的协同创新,也要推动高校内部科研资源的共享,推动院系、专业、 学科之间的开放融合。在国家协同创新计划的引导下,建立省、市、 学校等不同层面引导和支持协同创新的方式。通过组织典型案例,充 分发挥协同创新项目的引导和聚集作用,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现有 的各类资源和条件,形成多元化的投入和支持机制。 (

36、三)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和建设。 围绕国家需求,有效挖掘、整合高校优势力量,前瞻性地开展重 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工作。瞄准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二 五” 规划,重点从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材料 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以及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 加强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培育,新增若干国家重大科 技基础设施。同时,加快建立形成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组织管理 体系,在“985 工程”和 “211 工程”重点建设 的高校中,有计划有目的 地开展培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相关工作。 (四)实施重点科技项目。 完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布局,转变发展定位。建设一批战

37、略研究 基地。完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领域布局,规范管理和运行。加强 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继续实施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重大)项 目计划、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协同实施“装备预研支撑技 术” 项目计 划。建立高校基本科研 业务费稳 定支持机制。 继续实施 19 “教育部创 新团队发展 计划”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高校学科 创新引智计划”。 (五)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试点。 围绕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重点组织部 署五类改革试点。 基础研究特区建设试点。组织部署若干冲击世界一流水平、一批 达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试点。汇聚培养一 批有国际影

38、响力的科学家和优秀创新团队,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 成果,力争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高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基地。 大团队协同创新试点。依托高校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优 势学科,组织实施一批大团队协同创新试点。培养一批对相关产业技 术体系和技术发展路径了解透彻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形成一 套跨学科跨领域组织实施大项目的管理体制和办法,建成一批高水 平技术研发基地。 区域创新模式试点。支持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创新 平台,支持研究型大学在高新开发区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农林类大 学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形成比较完善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增强 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39、的服务能力。 国际合作联合基地试点。支持高校依托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与 20 国际一流大学或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联合研发基地。设立开放基 金,组织一批面向国际的重大项目。推动一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成为 高水平的国际化平台,大幅提高高校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试点。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互聘导师、联 合培养研究生、联合承担国家项目方面探索经验、形成模式,形成高 水平的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平台和 高水平的科学家队伍,有效整合资源,完善科教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八、保障措施 (一)增加并优化科技投入。 争取多渠道、多形式增加高校科技投入,逐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 占科

40、技投入总经费的比重。加大对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 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的稳 定支持力度。完善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建设的高 水平研究型大学支持力度。鼓励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对自由探索、专利 申请、国 际合作与交流等进行引导和支持。 (二)加快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 加大高校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和文献资料面向企业和社 会开放。推动“985 工程” 、“211 工程”重点建 设高校的平台向普通高校 和社会开放。加强实验技术和共享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把开放共享服 21 务纳入高校科技绩效评价考核范围。采取稳定支持或后补助等有效 措施提升服务

41、水平。加强教育信息化对高校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 务和文化传承的支撑。 (三)引导高校科技工作特色发展。 进一步强化对高校科技工作的分类指导,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 服同质化倾向。支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和优 势,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加强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的科技 创新,形成特色研究方向,牵引学科发展,支撑学科建设,构建优势 学科平台,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新优势。 (四)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 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高等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指导,以扶需、扶特为原 则,通 过建设体现区域特色优势的创新平

42、台和基地,培养和汇聚优秀 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不同层次、不 同类型的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 筹指导本地区各类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多方面争取对高校的支持。地 方高校应制订计划,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努力 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 (五)提升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 建立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现代科技管理模式。加强 22 科研工作的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加强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提高统 筹、调控、协调能力。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特点的科技管理队伍 职业发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管理人 员培训保障机制。加强科技管理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 专业化的科技管理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计划总结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