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郑州市协作区 20152016 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9 的平方根是( ) A3 B 3 C 3 D 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内错角相等 B如果 ,那么 x=4 C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1,1)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在方差的计算公式 s2= (x 120) 2+(x 220) 2+(x 1020) 2中,数字 10 和 20 分别表示的意 义可以是( ) A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数据的个数
2、和平均数 D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5在ABC 中, AB=35, C=55,则B 等于( ) A50 B55 C45 D40 6已知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则 ab 的值为( ) A3 B2 C1 D1 7如图 1,在矩形 MNPQ 中,动点 R 从点 N 出发,沿 NPQM 方向运动至点 M 处停止设 点 R 运动的路程为 x,MNR 的面积为 y,如果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 2 所示,则当 x=9 时,点 R 应运动到( ) AN 处 BP 处 CQ 处 DM 处 8如图,ABC 的顶点 A、B、C 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 BDAC 于点 D,则 CD 的 长为(
3、)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9一次函数 y=kx+b(k 0)的图象经过 A(1,0)和 B( 0,2)两点,则它的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 10满足 的最小整数是 11已知点 A 在第四象限,且点 A 到 x 轴的距离是 3,到 y 轴的距离是 5,则点 A 的坐标是 12如图,在 RtOAB 中,OA=2 ,AB=1 ,OA 在数轴上,点 O 与原点重合,以原点为圆心,线段 OB 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13直线 l1l2,一块含 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1=85 ,则2= 14已知|a|=5, =7,且|a+b|=a+b,则
4、 ab= 15如图,A 1B1A2,A 2B2A3,A 3B3A4,A nBnAn+1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点 A1、A 2、A n 在 x 轴上,点 B1、B 2、B n 在直线 y=x 上,已知 OA1=1,则 OA2015 的长为 三、解答题:共 55 分 16计算: (1) ; (2) ( ) ( ) 17如图,一架云梯长 25 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靠墙的一端距地面 24 米 (1)这个梯子底端离墙有多少米?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 4 米,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 4 米吗? 18如图,有三个论断1=2;B=D ; A=C,请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 为结论
5、构成一个命题,并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 19郑州市开展了“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小明和小亮在课外活动中,报名参加了短跑训练小 组在 5 次百米训练中,所测成绩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解答以下问题 (1)请根据图中信息,分别计算他们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填入表格: 平均数 极差 方差 小明 0.004 小亮 0.4 (2)若你是他们的教练,将小明与小亮的成绩比较后,你将分别给予他们怎样的建议? 20某酒店客房部有三人间普通客房、双人间普通客房,收费标准为:三人间 150 元/间,双人间 140 元/间,为吸引游客,酒店实行团体入住五折优惠措施,一个 46 人的旅游团优惠期间到该酒店 入住,住了一些三人
6、间普通客房和双人间普通客房,若每间客房正好住满,且一天共花去住宿费 1310 元 (1)该旅游团住了三人间,双人间普通客房各住了多少间? (2)若双人间共住了 x 人,总费用为 y 元,写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l 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实验与探究: (1)由图观察易知 A(0,2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A的坐标为(2,0) ,请在图中分别标明 B(5,3) 、C ( 2,5)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B、C 的位置,并写出他们的坐标: B 、C ; 归纳与发现: (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 P(a,b)关于第
7、一、三象 限的角平分线 l 的对称点 P的坐标为 (不必证明) ; 运用与拓广: (3)已知两点 D(1,3) 、E(1, 4) ,试在直线 l 上确定一点 Q,使点 Q 到 D、E 两点的距离之 和最小,并求出 Q 点坐标 22甲、乙两车从 A 地驶向 B 地,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早行驶 2h,并且甲车途 中休息了 0.5h,如图是甲乙两车距 A 地的距离 y(km)与甲车行驶时间 x(h)的函数图象 (1)求出图中 m、a 的值 (2)求出甲车在 MN 段距 A 地距离 y(km)与甲车行驶时间 x(h)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相应的 取值范围 (3)乙车从 A 地出发到 B 地
8、结束,乙车行驶多长时间时,两车恰好相距 55km (请直接写出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协作区 20152016 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 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9 的平方根是( ) A3 B 3 C 3 D 【考点】平方根 【分析】根据开平方的意义,可得一个数的平方根 【解答】解:9 的平方根是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乘方运算是解题关键 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内错角相等 B如果 ,那么 x=4 C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补角的
9、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错误,为假命题; B、如果 ,那么 x= ,故错误,为假命题; C、一个角的补角不一定大于这个角,如 120的补角为 60 度,故错误,为假命题;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为真命题,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线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补角的定义,难度不大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1,1)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关于 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
10、坐标互为相反数 ”求出点的坐标,再根据各象限 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解:点 P( 1,1)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1, 1) ,在第三象限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 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 (1)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4在方差的计算公式 s2= (x 120) 2+(x 220) 2+(x 1020) 2中,数字 10 和 20 分别表示的意 义可以是( ) A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平均数和数
11、据的个数 C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考点】方差 【分析】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S 2= (x 1 ) 2+(x 2 ) 2+(x n ) 2,可以知道样本的容量和平 均数 【解答】解:由于方差 s2= (x 120) 2+(x 220) 2+(x 1020) 2,故可知数字 10 和 20 分别表 示的意义是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 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 ,则方差 S2= (x 1 ) 2+(x 2 ) 2+(x n ) 2 5在ABC 中, AB=35, C=55,则B 等于( ) A50 B55 C45
12、 D40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探究型 【分析】先根据C=55,求出A+ B 的度数,再根据AB=35求出 B 的度数即可 【解答】解:ABC 中,C=55, A+B=180C=18055=125, AB=35, 得,2 B=90,解得B=45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6已知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则 ab 的值为( ) A3 B2 C1 D1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分析】把 x=2y=1 代入方程组 得出方程组 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 【解答】解:把 x=2y=1 代入方程组 得: +得:4a=8, 解得:a=2, 把 a=
13、2 代入得:8+b=7, 解得:b= 1, ab=2(1)=3,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得出关于 a、b 的方程组,难度适中 7如图 1,在矩形 MNPQ 中,动点 R 从点 N 出发,沿 NPQM 方向运动至点 M 处停止设 点 R 运动的路程为 x,MNR 的面积为 y,如果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 2 所示,则当 x=9 时,点 R 应运动到( ) AN 处 BP 处 CQ 处 DM 处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专题】压轴题;动点型 【分析】注意分析 y 随 x 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
14、 【解答】解:当点 R 运动到 PQ 上时, MNR 的面积 y 达到最大,且保持一段时间不变; 到 Q 点以后,面积 y 开始减小; 故当 x=9 时,点 R 应运动到 Q 处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有一定难度,注意要仔细分析 8如图,ABC 的顶点 A、B、C 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 BDAC 于点 D,则 CD 的 长为( ) A B C D 【考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相关线段的长度,然后由面积法求得 BD 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 求出 CD 的长 【解答】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 AC= = BC2= ACBD,
15、 即 22= BD, BD= , CD= =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利用面积法求得线段 BD 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9一次函数 y=kx+b(k 0)的图象经过 A(1,0)和 B( 0,2)两点,则它的图象不经过第 三 象限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将 A(1,0)和 B(0,2)分别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 y=kx+b 中,得到关于 k 与 b 的二元 一次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 k 与 b 的值,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 得到一次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解答】解:将 A(1,0
16、)和 B(0,2)代入一次函数 y=kx+b 中得: , 解得: ,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y=2x+2 不经过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三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灵活运用待定系数 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0满足 的最小整数是 1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根据 1 ,可得 1,可得答案 【解答】解:满足 的最小整数是 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 1 是解题关键 11已知点 A 在第四象限,且点 A 到 x 轴的距离是 3,到 y 轴的距离是 5,则点 A 的坐标是 (5,3 )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第四象限
17、内的点到 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到 y 轴的距离是横坐标,可得答 案 【解答】解:点 A 在第四象限,且点 A 到 x 轴的距离是 3,到 y 轴的距离是 5,则点 A 的坐标是 (5,3 ) , 故答案为:(5,3)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第四象限内的点到 x 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到 y 轴的距离是 横坐标 12如图,在 RtOAB 中,OA=2 ,AB=1 ,OA 在数轴上,点 O 与原点重合,以原点为圆心,线段 OB 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考点】实数与数轴;勾股定理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OB 的长,根据圆的性质,可得答案 【
18、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 OB= = = , 由圆的半径相等,得 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圆的半径是解题关键 13直线 l1l2,一块含 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1=85 ,则2= 4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3= 1,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 个内角的和求出4,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解答 【解答】解:l 1l2, 3=1=85, 4=345=8545=40, 2=4=40 故答案为:40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
19、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 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已知|a|=5, =7,且|a+b|=a+b,则 ab= 2 或12 【考点】算术平方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根据条件求得 a=5,b=7 或 a=5,b=7,再分别求当 a=5,b=7 时,当 a=5,b=7 时 ab 的 值即可 【解答】解:|a|=5 , =7, a=5,b= 7; 又 |a+b|=a+b, a=5, b=7,或 a=5,b=7 当 a=5,b=7 时,ab= 2; 当 a=5,b=7,a b=12 故答案为:2 或 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化简我们知道,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非 负数的绝对
20、值等于它本身 15如图,A 1B1A2,A 2B2A3,A 3B3A4,A nBnAn+1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点 A1、A 2、A n 在 x 轴上,点 B1、B 2、B n 在直线 y=x 上,已知 OA1=1,则 OA2015 的长为 22014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根据规律得出 OA1=1,OA 2=2,OA 3=4,OA 4=8,所以可得 OAn=2n1,进而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 OA1=1, OA2=2,OA 3=4,OA 4=8, 由此得出 OAn=2n1, 所以 OA2015=22014, 故答案为:2
21、2014 【点评】此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关键是根据规律得出 OAn=2n1 进行解答 三、解答题:共 55 分 16计算: (1) ; (2) ( ) ( )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 (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即可; (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解答】解:(1)原式= (63 ) = 4 +6 =63 ; (2)原式=( ) 2( ) 2+4 =23+4 =4 1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 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
22、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 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17如图,一架云梯长 25 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靠墙的一端距地面 24 米 (1)这个梯子底端离墙有多少米?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 4 米,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 4 米吗?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分析】 (1)由题意得 a=24 米,c=25 米,根据勾股定理 a2+b2=c2,可求出梯子底端离墙有多远 (2)由题意得此时 a=20 米,c=25 米,由勾股定理可得出此时的 b,继而能和(1)的 b 进行比 较 【解答】解:(1)由题意得此时 a=24 米,c=25 米,根据 a2+b2=c2,
23、可求 b=7 米; (2)不是设滑动后梯子的底端到墙的距离为 b 米, 得方程,b 2+(24 4) 2=252, 解得 b=15, 所以梯子向后滑动了 8 米 综合得: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 4 米,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不是滑 4 米 【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有一定难度,注意两问线段的变化 18如图,有三个论断1=2;B=D ; A=C,请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 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并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 【考点】命题与定理 【专题】证明题;开放型 【分析】根据题意,请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根据平行线的判定 和性质及对顶角相等进行证明 【解答】已知
24、:B= D, A=C 求证:1=2 证明:A=C, ABCD B=BFC B=D, BFC=D DEBF DMN=BNM 1=DMN,2=BNM, 1=2 【点评】证明的一般步骤:写出已知,求证,画出图形,再证明 19郑州市开展了“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小明和小亮在课外活动中,报名参加了短跑训练小 组在 5 次百米训练中,所测成绩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解答以下问题 (1)请根据图中信息,分别计算他们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填入表格: 平均数 极差 方差 小明 13.3 0.2 0.004 小亮 13.3 0.4 0.02 (2)若你是他们的教练,将小明与小亮的成绩比较后,你将分别给予他们怎样的建
25、议? 【考点】折线统计图;算术平均数;极差;方差 【分析】 (1)根据平均数、方差的定义及算法,即可解答; (2)根据方差的意义和各自的得分分别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1)小明的平均数是: (13.3+13.4+13.3+13.2+13.3)=13.3; 极差是:13.413.2=0.2; 小亮的平均数是: (13.2+13.4+13.1+13.5+13.3)=13.3; 方差是: (13.213.3) 2+(13.413.3) 2+(13.113.3) 2+(13.513.3) 2+(13.3 13.3) 2=0.02; (2)小明同学的成绩较为稳定,但是他的最高成绩没有小亮高,爆发力不
26、够,有待提高而小亮 同学爆发力还行,但是成绩不稳定,需加强 【点评】此题考查了读折线统计图的能力以及平均数,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 平均程度;方差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它是测算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最重要的 方法 20某酒店客房部有三人间普通客房、双人间普通客房,收费标准为:三人间 150 元/间,双人间 140 元/间,为吸引游客,酒店实行团体入住五折优惠措施,一个 46 人的旅游团优惠期间到该酒店 入住,住了一些三人间普通客房和双人间普通客房,若每间客房正好住满,且一天共花去住宿费 1310 元 (1)该旅游团住了三人间,双人间普通客房各住了多少间? (2)若双人
27、间共住了 x 人,总费用为 y 元,写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一次函数及其应用 【分析】 (1)设三人间普通房和双人间普通房分别住了 a 间、b 间,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方 程组的解得到 a 与 b 的值,即可得到结果; (2)根据题意确定出 y 与 x 的函数解析式即可 【解答】20 (1)设三人间普通房和双人间普通房分别住了 a 间、b 间,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 则三人间普通房和双人间普通房分别住了 10 间、8 间; (2)根据题意得:y=1400.5 +1500.5 =10x+1150 【点评】此题考查了
28、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l 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实验与探究: (1)由图观察易知 A(0,2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A的坐标为(2,0) ,请在图中分别标明 B(5,3) 、C ( 2,5)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B、C 的位置,并写出他们的坐标: B 、C ; 归纳与发现: (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 P(a,b)关于第一、三象 限的角平分线 l 的对称点 P的坐标为 (不必证明) ; 运用与拓广: (3)已知两点 D(1,3) 、E(1, 4) ,试在直线 l 上确定
29、一点 Q,使点 Q 到 D、E 两点的距离之 和最小,并求出 Q 点坐标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综合题 【分析】易找到点 B 关于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的对称点 B的坐标为(3,5) ,再结合已知的点 A 的坐标,我们不难猜想点 C坐标是(5, 2) ,然后找到点 C,可以发现 CC被第一、三象限角平分 线垂直且平分,由此可以推想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 P(a,b)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l 的对 称点 P的坐标为(b,a) ,即它们纵、横坐标互换位置 【解答】解:(1)如图:B (3,5) ,C (5,2) ; (2) (b,a) ; (3)由(2)得,D(1,3)关于直线 l 的对
30、称点 D的坐标为(3,1) ,连接 DE 交直线 l 于点 Q,此时点 Q 到 D、E 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 设过 D( 3,1) 、E(1, 4)直线的解析式为 y=kx+b, 则 直线 DE 的解析式为:y= x 由 得 所求 Q 点的坐标为( , ) 【点评】本题的解答经历了实验猜想 验证推广的思维过程,这也是我们认识事物规律的一般方 法,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中等难度 22甲、乙两车从 A 地驶向 B 地,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早行驶 2h,并且甲车途 中休息了 0.5h,如图是甲乙两车距 A 地的距离 y(km)与甲车行驶时间 x(h)的函数图象 (1)求出图中 m
31、、a 的值 (2)求出甲车在 MN 段距 A 地距离 y(km)与甲车行驶时间 x(h)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相应的 取值范围 (3)乙车从 A 地出发到 B 地结束,乙车行驶多长时间时,两车恰好相距 55km (请直接写出答案)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 (1)根据图象和甲、乙两车从 A 地驶向 B 地,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可以求得相应 的 m、a 的值; (2)根据题意可以设出甲车在 MN 段距 A 地距离 y(km)与甲车行驶时间 x(h)的函数解析式, 由函数图象可以得到点(1.5,a) , (3.5,120)在此函数图象上,从而可以求得相应的函数解析式 并可以写出相应的取值
32、范围; (3)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得到乙行驶的路程对应的函数解析式,然后让两个函数解析式作差,它们 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55,从而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1)由题意,得 m=1.50.5=1 120(3.5 0.5)=40, a=401=40 即 m=1,a=40 ; (2)当 1.5x 7 时,设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kx+b, 由题意,得 , 解得 故当 1.5x7 时,设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40x20( 1.5x7) ; (3)设乙行驶的路程的函数表达式是:y=mx+n, 由题意,得 解得, 则 y=80x160, |40x20(80x160 )|=55, 解得,x= 或 x= , 乙车从 A 地出发到 B 地结束,乙车行驶 时或 时时,两车恰好相距 55km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