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 分钟 总分 120 分) 命题人: 陈 野 (姜堰二中) 翟明松 (泰州二中) 张辉宇 (泰兴三高) 审题人: 王荣根(姜堰市教研室)张根放(海陵区教研室)马宝旺(黄桥中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 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 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 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 试卷上的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学中的三个基
2、本物理量是 :力、速度、加速度 B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的动能不变,其速度可能改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已知经过 s 位移时的速度是 v, 那么经过位移为 2s 时的速度是 A2v B4v C v D v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看作质点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恒定 D马拉车加速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4如图所示,a,b,c 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 b 绳水平,c 绳下 挂一重物.
3、若使重物逐渐加重,则这三根绳子中最先断的是 Aa 绳 Bb 绳 Cc 绳 a b c o 第 4 题图 D无法确定 5一个质量为 1kg 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 1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 2m/s,g =10N/k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手对物体做功 12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12J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10J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牛顿是物理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一生对物理学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但他还是虚 心地
4、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顿所说的巨人是指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 D法拉第 7如图,一个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 1 倾斜,绳 2 恰竖 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个数 A一定是两个 B一定是三个 C不可能是一个 D可能是两个,也可能是三个 8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 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第4 s末甲、乙将会相遇 B在第2 s 末甲、乙将会相遇 C在2 s 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D前4 s内,在第2 s末甲、乙相距最远 9.某科技兴趣小组用实验装置来模拟火箭发射卫星.火箭点燃
5、 后从地面竖直升空,t 1时刻第一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t 2时 刻第二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此后不再有燃料燃烧.实验中 测得火箭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中不计 空气阻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t 2 时刻火箭到达最高点,t 3 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B火箭在 0t1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 t1t2 时间内的加速度 Ct 1t2 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态,t 2t3 时间内火箭处于 失重状态 t/s 甲 乙 第 8 题图 10 1 2 3 v/ms-1 O t v O t1 t2 t3 第 9 题图 第 7 题图 D火箭在 t2t3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
6、力加速度 10蹦极运动员将弹性长绳系在双脚上,弹性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高处 的跳台上,运动员从跳台上跳下后,会在空中上下往复多次,最后停 在空中.如果把运动员视为质点,忽略运动员起跳时的初速度和水平方 向的运动,以运动员、长绳和地球作为一个系统,规定绳没有伸长时 的弹性势能为零,以跳台处为重力势能的零点,运动员从跳台上跳下 后,则 A由于机械能有损失,第一次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一定低于跳 台的高度 B第一次下落到最低位置处系统的动能为零,弹性势能最大 C最后运动员停在空中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小 D跳下后系统动能最大时刻的弹性势能为零 第 II 卷 (共 85 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7、15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 11 (7 分)某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 前面的一部分破坏了,测出剩下的一段纸带上的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 工作频率为 50Hz ,重物的质量为 1kg,重力加速度 g=9.8m/s2. (1)纸带的_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 (2)打点计时器打下 B、E 两点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B=_m/s、v E=_m/s(均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从打下 B 点到打下 E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E P=_ J,此过程中 重物的动能增量E k=_ J(均保留三位有效数
8、字). (4)通过计算会发现,数值上E P_E k(填“”或“=” 或“” ) ,这是因为 _ . 12 (8 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并设计实 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某校物理课题研究小组在进行研究影 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 “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 有关”. (1)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 环节; (2)他们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已测得木块 1 的质 量为 100g,测定木板 2 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 木块 1 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得到一组 F 与相应的砝码重力 G 的
9、数据(如下表) ,重力加 第 10 题图 A B C D E F 2.80 3.19 3.58 3.97 4.36 单位:cm 第 11 题图 F12 第 12 题图甲 速度 g=10m/s2.在表格中的空格内填上合理的数据,并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方格 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 Ff 与正压力 FN 的关系图线. (3)由作出的图线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 四、计算题或论述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0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 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 分)轻弹簧 AB 长 35cm,A 端固定在重
10、50N 的物体上,该物体放在倾角为 300 的 斜面上,如图所示.手执 B 端,使弹簧与斜面平行.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 长变为 40cm;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变为 50cm,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k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砝码 G/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正压力 FN/N 弹簧测力计读数 F/N 0.44 0.62 0.75 0.89 1.06 1.20 滑动摩擦力 Ff/N 0 1.00 2.00 3.00 0.50 1.00 1.50 4.00 Ff /N FN /N 第 12 题图乙 第 13 题图
11、 B A 300 14 (12 分)某质量为 1200kg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试车,当达到 72km/h 的速度时关闭发动 机,经过 60s 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 2000N,产生的 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15.(14 分)下表列出某种型号轿车的部分数据,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型轿车(部分数据) 长 /mm宽/mm 高/mm 487118351460 净重/kg 1500 传动系统 前轮驱动与挡变速 发动机型式 直列 4 缸 发动机排量(L) 2.2 最高时速 (km/h) 252 0108km/h 的加速时间 (s) 10 额定
12、功率 (Kw) 140 (1) 表格右图为轿车中用于改变车速的排挡.手推杆到不同位置,可获得不同的运行速度, 从“15”逐挡速度增大,R 是倒车挡.试问轿车要以最大动力上坡,变速杆应推至哪一 挡?并说明理由. (2) 该车以额定功率和最高速度运行时,轿车的牵引力为多大? (3) 如果把 0108km/h 的加速过程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为多 大? 16 (16 分) (1)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恒力 F 的作用下 发生一段位移 L,速度由 v1 增加到 v2,如图甲所示.试在上述情况下,从牛顿运动定律出 发,导出动能定理表达式. (2)如图乙所
13、示,一弹簧振子,物块的质量为 m,它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起初用手按住物块,物块的速度为零,弹簧的伸长量为 x,然后放手,当弹簧的长度 回到原长时,物块的速度为 v,试用动能定理求此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 17(16 分)在地面上方足够高的地方,存在一个高度 d=0.3m 的“相互作用区域”(下 图中划有虚线的部分)一个小圆环 A 套在一根均匀直杆 B 上,A 和 B 的质量均为 m,若 它们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会产生 f=0.5mg 的摩擦力开始时 A 处于 B 的最下端,B 竖直 放置,A 距“相互作用区域”的高度 h=0.2m让 A 和 B 一起从静止开始下落,只要 A 处
14、于“相互作用区域”就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恒力 F 作用(F=2mg),而“相互作用区域”对 处于其中的杆 B 不产生作用力设杆 B 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且杆的长度能够保 证圆环 A 与杆不会分离.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m/s2求: (1)杆 B 刚进人“相互作用区域”时的速度. (2)圆环 A 通过“相互作用区域”所用的时间. (3)A 刚离开“相互作用区域”时, 圆环 A 和直杆 B 的速度. (4)假如直杆 B 着地时,A 和 B 的速度刚好达到相同,这一速度是多少? FF v1 v2 mm L 第 16 题图甲 右左 m 第 16 题图乙 相互 作用 区域 h d B A 第 17
15、 题图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 二、选择题:(15 题每题 3 分;610 题每题 4 分.共 35 分) 一 二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B BC AC AD CD ABC 三、实验题:(共 15 分,其余解法只要正确相应给分) 11、左 1.50 2.08 1.05 1.04 ;实验中克服阻力做功,损失机 械能. (每空 1 分,共 7 分.) 12、作出假设(2 分) 填表略(2 分) ;图略 (2 分.未考虑木块 1 的重力,导致所画的图线不过坐标原点, 不得分.)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2 分) 四、计算题:(共 70 分) 13.
16、(3 分)0001 cos3sin)(Glk (3 分)2 解、得: (2 分) , (2 分)01llk013cos)(lk 代入数据得:k250/m(1 分) ; (1 分)6/ 14.试车的第一阶段: (3 分)atvt00tvtva0 (2 分)mF阻 t0阻 代入数据,得 N,负号表示阻力的方向与速度相反(2 分).40阻 重新起步并加速后,汽车所受合力 (2 分)阻牵合 F 代入数据,得 m/s2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 分).mFa合3.1a 15 (1) 变速杆应推至 “1” 挡(2 分) 由 可知:v 越小,F 越大.所以车 P 以最大动力上坡时, 应推至“1” 挡(3
17、分) (2) 由 P=Fv 得: =2.0103N (4 分)mvF (3) 由 可求得:a=3m/s 2 (3 分)t 16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 分) 而 ,即 (2 分)Lv212av1 把代入 可得 F 做的功 (2 分)Wavm)(12 也就是 (2 分)12121kEvm 由动能定理得 (5 分)gx (3 分)2v 17. (1)设 A 和 B 一起静止下落至“相互作用区域”的速度为 v1,根据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解得: v 1=2.0m/s (4 分)21.2mgh (2)过程 1:A 在“相互作用区域”运动时,取方向向下为正方向, A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 力 mg、滑动摩擦力
18、 f 和竖上向上的恒力 F 作用. 设加速度 aA1、末速度为 vA、运动时间为 t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A1=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A=v0+aA1t1 d= 代入数据解出:gmFfg2 120Av t1=0.2s t2=0.6s(不符题意,舍去) (4 分) (3)vA= v0+aA1t1=1m/s (2 分) B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mg 和竖直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f 的作用 同理有:a B1= vB=v0+aB1t1 代入数据:v B=3m/s (2 分)gmf21 过程 2:A 离开“相到作用区域”后,因为 vAvB,所以 A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mg 和 滑动摩擦力 f 的作用, B 受到竖直向下重力 mg 和竖直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f 的作用.设加速 度分别为 aA2、a B2,共同速度为 v,运动时间为 t2 同理有:a A2= aB2= gf23gmf1 v=vA+aA2t2 v=vB+aB2t2 由上述四式代入数据解得:v=4m/s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