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址: 第 1 页,共 4 页 夏季养生 夏季三个月,从立夏到立秋,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夏季是一年阳气最 盛的季节,人体阳气最易发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之交,万物华实。 ” 夏天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 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此时要顺应自然,注意 养生,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 一、精神调养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南方生热,热生火” 。火热主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主神志,为君主 之官。七情过极皆可伤心,致使心
2、神不安。夏季怒气当令,烈日酷暑,腠理开泄,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 心气最易耗伤,所谓“壮火食气” 。故祖国医学认为:“暑易伤气” , “暑易入心” 。在炎热的夏天,尤其要 更重视精神的调养,因为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遭到破坏。 医 书中指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 ”因此,夏季神气调养要做到 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就是说,要使精神象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的秀美,切 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呈现出对
3、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养 生之道。所以,在万物繁荣的夏天,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活动, 如果条件许可,还可参加夏令营活动,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这样既使人心旷神怡,又可以锻炼身体。 二、起居调养 夏季是人体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人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在夏季,晚些入睡,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 的充盛。因为夏天太阳升得早,清晨空气清鲜,早起后到室外参加一些活动,对增强体质颇有益处。夏季 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坚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以适应夏日养长之气。由
4、于夏天中午气温特 别高,晚上睡眠时间较短,要适当午睡,以恢复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夏月暑热湿胜,宜防暴晒降室温, 但不可只图一时之快过于避热趋凉,切不可在室外露宿,卧居潮湿之处及坐冷石冷地。睡眠时亦不可让电 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亦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在树荫下、水亭中、过道里、凉台上乘凉的 时间不宜太长,夏夜室外乘凉归寝不可太晚。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 湿邪侵袭。如果不注意调摄,人体气血虚弱,再遇外邪侵袭,很容易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等病。汪绮 石在理虚元鉴中说:“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 ”养老奉亲书指出:“夏月天暑地热, 若檐下过道,穿隙破
5、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 ”摄生消息论也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 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 ”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至今仍有教益。在衣着方面, 由于夏天天热多汗,衣服要薄一些,衣衫要勤洗勤换,久穿湿衣、汗衣,刺激皮肤,会引起多种疾病。夏 季刚晒过的衣服不可即穿,否则,轻的会引起汗斑,重的会引起其他疾病。 三、饮食调养 网址: 第 2 页,共 4 页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正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所说:“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 皮肤充实。 ”从而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食物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 健脾益气。因此,饮食宜选清淡爽
6、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和适当选具有酸味的,辛香的食物,以增强 食欲。 养生书指出:“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腻饼、臛油酥之属,此等物与酒浆瓜果极为相仿,夏月 多疾以此。 ” 夏季的饮食要多辛温,少苦寒,节冷饮。 千金要方说:夏日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 金匮要略 指出:“夏不食心” 。少吃苦寒之食物可避免伤阳心。多食辛味食物以养肺气,以免心火过旺而制约肺气 的宣发。夏月饮食不可过用熟食,但以混为宜, 养生镜中指出:“夏之一季是人脱精神之时,此时心 旺肾衰,液化为水,不问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 ”此处“心肝肾衰” ,是指阳气旺而阴气弱, “食 暖物” ,是为了助阳气,独宿调养是为顾护阴气
7、。酷暑盛夏,因出汗很多,常感口渴,所以适当用些冷饮, 可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如西瓜、绿豆汁、赤小豆汤等, 皆有良好的清暑解渴之功,但切忌因贪凉而暴吃冷饮、冰水、凉菜、生冷瓜果等。 颐身集指出:“夏 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凉粉、冷粥” ,否则,饮冷无度会使胃肠受寒,引起疾病。 故有谚语说:“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瓜果虽美,不可多食” ,这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夏天还要 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由于夏天喝水多,冲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杀菌力,使致 病微生物容易通过胃进入肠道;另一方面,湿热的气候环境也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8、,食物极易腐败变质。 因此,夏天必须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干净。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如论语中就有“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的记载;金匮要略中亦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 。夏季的饮食卫生习惯至 关重要,如果不注意保养,不仅夏天多病,秋冬也会出现相应的疾病。故在南方流行着“六月债,还得快” 的民谚。 四、运动调养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这说明夏天的运动锻炼对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夏季经常参加锻炼,可 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验观察发现,夏天经常参加锻炼比不坚持锻炼的人其心脏功
9、能、肺活 量、消化功能都好,而且发病率也较低。 夏天气候炎热,对人体消耗较大,若长时间在阳光下锻炼可能引起中暑,所以,只有安排合理才能收到好 的健身效果。首先运动的时间安排合理,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锻炼,清晨起来到公 园、河岸、湖边、庭院等空气新鲜处迎着朝阳,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如慢跑、太极拳、气功、保健功、 广播操等。晚饭之后,到户外悠闲地散散步,对身体大有好处。在假日或合适的时间去江河湖海去进行游 泳锻炼,最益于调节情志,恢复疲劳,增进健康。其次,夏日锻炼要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在阳光下锻炼 时,要戴上白色遮阳帽或草帽,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锻炼时穿的衣服以松软、宽大、色浅、便
10、于身体散热 的样式为好。室内锻炼要敞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露天室外锻炼,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些盐开水,不要 喝大量的凉开水;如果运动之后满身大汗,不要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浴,这样容易感冒或引起风寒痹痛、 关节疼痛不利。最好洗热水澡,既可消除疲劳,又使人感到格外舒服。第三,夏天锻炼的运动最要适度, 不要过度疲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胃炎、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病病人及年老体弱者,不 宜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进行运动锻炼。 五、防病保健 (一)预防暑病 网址: 第 3 页,共 4 页 暑令酷热多雨,脾胃功能虚弱,所以湿热邪气常乘虚而入,容易引起疰夏和中暑等病。 疰夏之症是因脾胃功能呆滞,加之暑月
11、调理不当,又感暑湿之邪所致。其主要表现为:胸闷纳呆,四肢无 力,精神萎靡,微热似睡汗多,便溏,日渐消瘦等。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芳香悦脾,辟秽化湿,减少食量, 清淡饮食,少吃油腻,以使脾健胃和。体质虚弱,易患疰夏之人,在秋冬之季可服用一些补肺健脾益气之 品,已患疰夏者可用芳香化湿,清化湿热等法健胃醒脾。如每天用鲜藿香、佩兰各 10 克,飞滑石、焦大 麦各 30 克,甘草 3 克水煎代茶饮,有一定效果。 中暑多是由于在暑天烈日暴晒下劳作或在高温环境中引起的,其临床症状开始常见头昏、胸闷、心悸、四 肢乏力、大汗出、口渴、恶心等,如果未作及时处理,进而会出现身热、呕吐、烦躁、大汗或无汗、突然 昏倒、面色苍
12、白、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或昏迷不醒等症状。预防的方法是:在夏季要科学安排工作、学习 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防止在烈日下过度暴晒,注意室内降温措施,使居室环境尽量做到通风凉爽,保证 睡眠,注意饮食,家里备些防暑饮料和药物,如西瓜、芦根汁、绿豆汤、酸梅汁、人丹、十滴水等。 (二)“冬病夏治” 从小暑到立秋的一段时间,前后分为三伏,又称“伏夏” ,在这段时间内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 候。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常发的慢性病及一些阳虚阴寒内盛的疾患,如老年慢性支 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腹泻、虚寒性胃痛腹痛、腰痛、肢体痛等症,可以通过伏天 的调养治疗,使病情好转,有的还
13、可以根除。其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最宜此法,称为“冬病夏治” ,具体 方法可用 敷贴穴位,伏针(埋针)、灸治、中药内服及熏吸等。 敷贴疗法:取白芥子 20 克,元胡 15 克,细辛 12 克,甘遂 10 克,共研细末,用鲜姜 60 克捣汁调糊,分 别摊在 6 块直径约 5 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药饼直径约 3 厘米,如果有麝香更好,可取 0.3 克放于药饼 中央,不放也可),贴在双侧肺俞、心俞、脯俞穴,或贴于双侧肺俞、百劳穴、膏肓穴上,然后再以胶布固 定。一般 4-6 小时,如贴后局部烧灼疼痛,可以提前取下;如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以多贴几小时, 每伏贴一付,十天一换,每年三付。实践证明,一
14、般在连续贴治三年后,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 低机体的过敏状态,提高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 隔姜灸法:用七星针在大椎穴、定喘穴、风门穴、肺俞、厥阴俞、心俞等穴上敲击后,用约 2 分厚的鲜姜 片贴在上述每个穴位上,再放上约大枣核大小的艾柱,隔姜燃熏,每穴灸 3 壮,每周 3 次,在三伏天中共 灸 12 次。暑天热胜,腠理开泄,气血最畅,隔姜灸可使艾姜的温热直透组织,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 温阳散寒松湿。 除此而外,在医生的指导下选中一些中成药滋补剂,对于一些体质虚弱,年老体衰及慢性病患者很有防治 效果。 养老奉亲书指出:“夏至以后,宜服不燥热,平补肾气暖药二、三十服,如苁蓉丸、八味丸之 类,以助元气。 ”故有“补在三伏”之谚语。也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服参芪片、胎盘片、固本丸、灵芝液、 参苓白术散等药物。 网址: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