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docx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0458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习心得 李桂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 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特制定本 纲要。 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纲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作为 一名新的综合实践老师,倍感肩上的任务重大,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研读纲要,受益匪浅。 一、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 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 要学习,都要参

2、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 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 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 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 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 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 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 也有显著差别。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的异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 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

3、合实践活动的设计 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 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跨学段性质,为便于操作,在提出 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 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 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还要求对活 动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活动方式进行认真设计,对活动过程和 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等,具备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要素。 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

4、动过程来强化育人效果、实现育人目标, 增强活动育人效果,对活动过程的设计、组织、跟踪指导是关键。 为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具体指导,指导纲要,提炼出考 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主要方式,将课程方案 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等)从活动方式角度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党团活动要 求,对各类活动方式的内涵和要素作了梳理和必要规范,为各类主 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如社会服务主题内容 可以各不相同(公益劳动、环保志愿者等等),但都必须让学生经 历发现服务对象及其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 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等

5、关键环节,才能收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用“上课”的方式去“教”学生,而 要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指导纲要 还对活动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教师如何加强指导给出了具 体建议。 三、研究性学习一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都要引导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 强化主动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野外 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都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形式,其他 几种活动方式,也都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精神。如设计制作不 是机械的动手操作,而要有创见,提高创意实现能力。 作为综合实践老师,今后我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 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研究具体活动内容和方式等,防 止用上课方式“教”学生活动,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将课程纲 要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