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06481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表者:吴依娜 (访问人次:4319)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 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胃痛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吴依娜 本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 挛、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当其以上腹部胃脘疼痛为主要临床表 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临床表现】 胃痛的部位在上腹部胃脘处,俗称心窝部。其疼痛的性质表现为胀

2、痛、隐痛、刺痛、 灼痛、闷 痛、绞痛等,常因病因病机的不同而异,其中尤以胀痛、隐痛、刺痛常见。可有压痛,按 之其痛或增或减,但无反跳痛。其痛有呈持续性者,也有时作时止者。其痛常因寒暖失宜, 饮食失节,情志不舒,劳累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本病证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 酸嘈杂等症状。 【诊断】 1上腹胃脘部疼痛及压痛。 2常伴有食欲不振,胃脘痞闷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胃气失和的症状。 3发病常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累,受寒等诱因引起。 4上消化道 X 线钡餐透视、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检查,查见胃、十二指肠粘膜 炎症、溃疡等病变,有助于诊断。 辨证要点 1辨寒热。寒证胃痛多见胃脘冷痛,因

3、饮冷受寒而发作或加重,得热则痛减,遇寒则 痛增,伴有面色茵白,口和不渴,舌淡,苔白等症;热证胃痛多见胃脘灼热疼痛,进食辛 辣燥热食物易于诱发或加重,喜冷恶热,胃脘得凉则舒,伴有口干口渴,大便干结,舌红, 苔黄少津,脉数等症。 2辨虚实。虚证胃痛多见于久病体虚者,其胃痛隐隐,痛势徐缓而无定处,或摸之 莫得其所,时作时止,痛而不胀或胀而时减,饥饿或过劳时易诱发疼痛或致疼痛加重,揉 按或得食则疼痛减轻,伴有食少乏力,脉虚等症;实证胃痛多见于新病体壮者,其胃痛兼 胀,表现胀痛、刺痛,痛势急剧而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伴有大便秘结,脉实等症。 3辨气血。初痛在气,久痛在血。胃痛且胀,以胀为主,痛无定处

4、,时痛时止,常由 情志不舒引起,伴胸脘痞满,喜叹息,得嗳气或矢气则痛减者,多属气分;胃痛久延不愈, 其痛如刺如锥,持续不解,痛有定处,痛而拒按,伴食后痛增,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紫暗 迂曲者,多属血分。 治疗原则 胃痛的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胃痛属 实者,治以祛邪为主,根据寒凝、食停、气滞、郁热、血瘀、湿热之不同,分别用温胃散 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诸法;属虚者,治以扶正为主, 根据虚寒、阴虚之异,分别用温中益气、养阴益胃之法。虚实并见者,则扶正祛邪之法兼 而用之 分证论治 1.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甚则拘急作痛,得热痛减,

5、遇寒痛增,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 白,脉弦 紧。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 良附丸是治疗寒邪客胃,寒凝气滞的基础方。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 若寒重,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拒按,可加吴茱萸、干姜、丁香、桂枝;若胃寒较轻者,可 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散寒止痛。 2.饮食停滞 症状: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嗳腐吞酸,或呕吐 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或厌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 苔厚腻,脉滑有力。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 本方用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健胃下气;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和胃,化

6、湿理气;连翘散结清热,共奏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本方为治疗饮食停滞的通用方,均可加 入谷芽、麦芽、隔山消、 鸡内金等。 3.肝气犯胃 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 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为疏肝理气之要方。方中柴胡、白芍、川芎、香附疏肝解郁,陈皮、枳壳、 甘草理气和中,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 4.肝胃郁热 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 舌红 少苔,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中。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7、。 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解郁柔肝止痛,丹皮、栀子清肝泄热,白术、茯苓、甘 草、生姜和中健胃。左金丸中黄连清泄胃火,吴茱萸辛散肝郁。 5.瘀血停滞 症状:胃脘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 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 方中五灵脂、蒲黄、丹参活血化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和胃。如痛甚可加延胡索、 三七、三棱、莪术,并可加理气之品,如枳壳,木香、郁金等。 6.脾胃湿热 症状: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 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

8、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方药:清中汤。 方中黄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 热盛便秘 者,加银花、蒲公英、大黄、枳实;气滞腹胀者,加厚朴、枳实。 7.胃阴亏虚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 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养阴益胃,芍药、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若胃阴亏损较 甚者,可酌加干石斛。 8.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 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

9、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 苔白,脉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小建中汤温脾散寒,和中缓急止痛。泛吐清水较重者,可加干 姜、吴茱 萸、半夏、茯苓等温胃化饮; 【转归预后】 本病初起多属实证,表现为寒凝、食积、气滞之候;病情发展,寒邪郁久化热,或 食积日久,蕴生湿热,或气郁日久化火,气滞而致血瘀,可出现寒热互结等复杂证候;且 日久耗伤正气,则可由实转虚,而转为阳虚、阴虚,或转为虚劳之证。某些病例尚可因气 滞血瘀,瘀久生痰,痰瘀互结,内生积块;或因血热妄行,久瘀伤络,或脾不统血,引起 吐血、便血等,皆属胃痛的常见转归。胃痛预后一般较好,实证治疗较易,邪气去则胃气 安;虚实并见者则治疗难度较大,且经常反复发作。若影响进食,化源不足,则正气日衰, 形体消瘦。若伴有吐血、便血,量大难止,兼见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脉微欲绝者,为气 随血脱的危急之候,如不及时救治,亦可危及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