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心力”状态,促进学生创新实践.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0695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节“心力”状态,促进学生创新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调节“心力”状态,促进学生创新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调节“心力”状态,促进学生创新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调节“心力”状态,促进学生创新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调节“心力”状态,促进学生创新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调节“心力”状态,促进学生创新实践 【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学校科技教育中提高学生“心 力”状态来促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理解“心力”概念作为 调节基础,到以学生表现作为“心力”状态,最终以状态作为调 节点,构成整个探究主体。 【关键词】调节 心力状态 促进 创新实践 在辅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不管教师怎样努力,学生 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总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经过观察、分析 和总结,笔者发现了一条规律,那就是:只要调节好学生的“心 力”状态,就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水平。 一、理解“心力”概念,奠定调节基础。 什么是“心力”? 1从英语角度理解 根据新汉英中医学词典 1的翻译

2、“mental and physical efforts”。单词“mental”的含义是内心的、在脑中进行的,即 精神的、心理方面的;词语“physical efforts”的含义是身体 方面的努力,本语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精神和身体方面的努力。 2从汉语角度理解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2的解释为:心思和能力。指精 神与体力。指思维能力和才智。它是一个生僻名词,常与其它 词语联用。如:心力交瘁、心力衰竭等。 3从物理学角度理解 力有三要素:作用点、大小和方向。任何一个物体受力都以这 个标准进行分析。而“心力” ,作用点在“心” ,大小是“心”作 用于所面对事情的关注与解决的强弱,方向是事情对“心”所

3、指 的方向。 综上所述,我认为:“心力”是精神方面的一个概念,是指一 个人心理的能量、精神的能量、意念的力量,是一个人行为的内 驱力。如意志力、忍耐力、勤奋等。 “心力”可以释放为大量的心 理能量,它表现为让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思维高度集中于某一 事物,专注于某一目标,调动人体自身的和外界的各种资源来为 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反之, “心力”也表现为让一个人在某一时 段内心烦意乱,精神萎靡,没有任何目标性。 “心力”是一种精神 上的力,是一种能左右人行为的内在力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 此有深刻的体会:“未来的世纪,是心智的世纪。 ”他说:“心是 心灵,智是智慧。 心力是心灵的核心。 ”3 其实,

4、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的种种表现,无疑不是心力的体 现。 二、以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观察学生心力状态。 既然心力表现为一个人思维与精神状态,那么在具体行为中, 要么积极认真,要么消极拖拉。所以,在学生参与具体的学校创 新实践活动过程中,认真与否,只有注意观察,是很容易发现的。 如:我校一参赛学生在第 24 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准备 期间和现场比赛时出了一些问题,其表现是: 第一,设计制作过程中要么不来,要么拖拖拉拉,甚至在老师 辅导时,也有些心不在焉,特别是遇到问题时,抱怨不断。 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这名选手是校长及班主任推荐而来,因来自“关系” ,故 其不珍惜。但这位学生在下

5、半年自主招生考试时,才后悔莫及。 主要在引起其“心”所产生“力”的方向上出了问题。 (2)在作品设计制作过程中,大家都知道问题重重,但这名学 生不是与老师一起想办法,而是埋怨不断,原因是他本来就不想 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心力”的大小) 。 (3)选手根本没有认识到机会的难得,主要表现在对他未来发 展的重大影响上。是其“心”没有受到本次比赛作用点所给的外 力,故其“心”就无法产生其“力” 。 (4)选手之所以有这样的心力表现,原因在于其心力状态太差。 第二,在比赛现场,虽然经过学校领导与老师的多次教育,但 其表现还是不尽人意。 在等待评委答辩时,与自愿者聊天去了,虽经过老师嘱咐和同 学们的

6、提醒,但一样置之不理。至于其答辩和作品功能演示效果 就可想而知了。 究其原因是:选手认为是完成任务而已,其“心”在作用点 与方向上出了偏差。没有意识到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认为这样 好玩,其“心”未能给予力量。其心力处于消极状态。 三、以学生心力状态,作为有效心力调控的作用点。 如何加以调节? 1必须向学生说明本项目活动的目标,让项目进入其大脑。 人的意识活动都向外界表达一个意图,是其内心世界(在头脑 中)对于客观存在的一种意识反映。要让一个“心”产生“力” , 必须从“心”开始。 “心”是什么?“心之官则思” , 4心是作 为人体的器官,功能是思考。如何引起学生的思考,是产生“力” 作用点的基础

7、。所以,在向学生说明项目目标时,一定要注意表 达方式。根据实践,我认为: 第一,教师要充分理解本项目对学生的影响,让学生感到此活 动项目对他(她)的重要性。 (1)对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影响。如:在辅导学生进行关于重 庆市松树桥中学新校区设立公交车站的调查与建议的科技实践 活动时,我事先不会告诉学生,而是自己对项目目标对学生的影 响进行思考,定位于现在与将来。现在的影响是:表面上看,要 浪费学生一些学习时间,但整个活动项目下来,将会让学生体会 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特别是项目获得成功后,让学生真实体会 到自信,学生会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思考,目前状态进行归纳, 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心力”姿态,提高自

8、己的学业成绩。将来 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整天在学校埋头课程学习的学生,一旦发现 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但又那么的无奈时,对自己人生价值与意 义,必将带来重大的改变。 所以,我只会给学生讲,结合自己对现行交通状况的感受,设 计一个创新实践活动类的项目。 (2)对学生学习课程的影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得阶段性 成功时。学生会深刻感觉到来自“心”力的作用,无疑对自己目 前课程学习是一种促进。 第二,教师在进行活动项目目标宣传时,要注意“学生语言” 的使用。 在第 25 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发明一等奖的作品 多功能灭蚊和取暖装置 ,在选题时,我对学生说,创造发明, 其实很简单,只要静下心来,

9、细细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特别 是对你有深刻影响的事情,你就可以真正进行创新发明了。事后 这名学生说,他伯父在夏天因点蚊香而引起火灾被烧死了,我想 发明一个装置来改变,于是经过研究制作出了这个作品。对于这 个作品的辅导,给我的感受是:好的发明作品,并不是那些给学 生讲高深道理而产生的,只要给一定的能真正触动学生“心”的 语言,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力”于创新实践活动上。 2要以活动项目目标作为兴趣调节点,以确定“心力”的作用 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5兴趣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 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实 质是提高人的“心力”能量。 如何利用活动目标激发

10、学生的兴趣,以确定学生的“心力”的 作用点? 学校创新实践活动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方面是直接兴趣,就是活动项目本身的目标对学生所产生 的心理倾向。教师要尽可能在兴趣激发上“多点”言语。如在辅 导学生进行关于盘溪河污染的调查与建议活动前,我向学生 说:本次活动目标是:调查每天都让我们闻臭味的盘溪河。这对 学生来说早就想知道其为何如此臭。当然,学生是感兴趣的。另 一方面是间接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结果感 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在引导学生做课题研究时,学生时常 会说课题头都大了。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呢?我在辅导学生 打印纸上存在物的探究这一课题时,乍看标题

11、,确实不能引 起学生的兴趣,但只要给他们讲了本课题研究的结果能让人明白 存物对人的严重危害性时,学生就会思考的,原来如此,不感兴 趣是不行的。先前,没有人选择此课题,后来便是蜂抢。 总之,调节学生的“心力”状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 力的培养,这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点感悟,如何有效提高学生 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还需要长期的坚持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方廷钰等.新汉英中医学词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03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吴甘霖.生命智慧活出自己的阳光m.北京:工人出版 社,2006 4 孟子告子上 (卷五):110 5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