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五章 标 本 采 集 化验是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和检查方法之一。化验结果的正 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而化验结果的正确与否与 标本采集密切相关。 第一节 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 一、 标本采集的意义 1.协助明确疾病诊断 2.推测病程进展 3.制定治疗措施 4.观察病情 二、标本采集的原则 (一)遵照医嘱 (二)充分准备 (三)严格查对 (四)正确采集 (五)及时送检 第二节 各种标本采集 2 一、痰标本采集 痰液是肺泡、气管或支气管的分泌物。 临床上收集送检的痰标本分三种:常规标本、培养标本、24 小时标本。 【目的】 1常规痰标本 检查痰的一般性状,采集痰标本作
2、涂片,经特殊染 色,检查细菌、虫卵等。 2痰培养标本 检查痰液中的致病菌,指导临床用药。 324 小时痰标本 检查一日的痰量,并观察痰液的性状,协助诊断。 【评估】 【操作前准备】 常规痰标本备蜡纸盒或大口小瓶; 痰培养标本备无菌容器及漱口溶液 200ml; 24 小时痰标本备广口集痰器; 【操作步骤】见书 312 页 【注意事项】 1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2嘱病人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食物残渣及药物等混入痰内, 以免影响其检验效果。 3痰培养标本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 3 4注意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咽拭子标本采集 【目的】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评估】 【操作前准备
3、】 【操作步骤】见书 313 页 【注意事项】 1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2取咽拭子作霉菌培养时,须在口腔溃病面上采取分泌物。 3注意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血液标本采集 临床收集的血标本分三类:全血标本、血清标本、血培养标本。 【目的】 1全血标本 作血沉、血常规检查和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 (如血糖、血氨、尿素氯等) 。 2血清标本 测定血清酶、脂类、电解质、肝功能等。 3血培养标本 用于查找血液中的病原菌。 【评估】 【操作前准备】 全血标本备盛有抗凝剂的试管; 4 血清标本备干燥试管; 血培养标本备血培养瓶 【操作步骤】见表 153 【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采集
4、的方法须正确。 (1)抽血清标本须用干燥注射器、针头和干燥试管。 (2)采全血标本时需注意抗凝。 (3)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防止污染,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外抽 血前应检查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瓶塞是否干燥,培养液不宜太少。 2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抽取血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应 在对侧肢体采取。 3同时需抽取几个项目的血标本,应先注入血培养瓶,再注入抗凝 管,最后注入干燥试管,动作需迅速准确。 4玻璃注射器采血后注入标本容器完毕应将活塞回抽,防止注射器 粘连、针头阻塞、经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洁处理。采集血标本时最好用 一次性注射器。 四、尿标本采集 尿液是机体代谢的终末产物,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
5、反应机体的代谢状 况,不仅与泌尿系统疾病直接相关,而且还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 响。 5 临床收集的尿标本分三种:常规标本、培养标本以及 12 小时或 24 小 时标本。 【目的】 1尿常规标本 检查尿液的色泽、透明度、比重、蛋白、糖、细胞 和管型等 2尿培养标本 用作细菌培养或细菌敏感试验 312 小时或 24 小时尿标本 用作各种尿生化检查,如钠、钾、氯、 17-羟类固醇、17- 酮类固醇、肌酸、肌酐、尿糖定量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 等检查。 【评估】 【操作前准备】 (1)尿常规标本: 标本容器(容量为 100ml 的清洁尿杯) (2)尿培养标本: 无菌有盖标本容器 (3)12 小时或 2
6、4 小时标本: 集尿瓶(30005000ml 容量) 、防腐 剂 【操作步骤】见表 154 【注意事项】 1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2收集 12 小时或 24 小时尿标本,应根据检验要求在尿液中放入适 当的防腐剂。 6 以下为常用几种防腐剂的用法: 甲醛:每 30ml 尿液加 40%甲醛液 1 滴,能防止细菌生长和固定尿中 有机成份。用作尿爱迪计数(12 小时尿细胞计数)等。 甲苯:于尿液表面加数滴,形成一薄膜,能防止细菌污染和延缓尿液 中化学成分的分解。常用作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检查。如果测定尿液 中钠、钾、氯、肌酐、肌酸等则需加 10ml。 浓盐酸:24 小时尿中共加 510ml ,保持尿液在酸
7、性环境中防止尿中 激素被氧化。用于内分泌系统的检验,如 17-羟类固醇、17- 酮类固醇。 3注意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五、粪便标本采集 正常粪便是由已消化和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 和水分组成。 临床上根据粪便的性状和组成了解消化功能,通过对粪便检查的判断 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等病变。 临床上收集的粪便标本分四种:常规标本、细菌培养标本、隐血标本 及寄生虫或虫卵标本。 【目的】 1粪便常规标本 检查粪便的性状、颜色、细胞等 2粪便培养标本 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3粪便隐血标本 检查粪便内肉眼不能察见的微量血液 7 4粪便寄生虫标本 检查粪便中的寄生虫、幼虫及虫卵计数 【评估】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见表 155 【注意事项】 1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2注意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