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1、Gap Junction: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点状。此处相邻细胞间隙仅约为 3nm,相邻细胞 膜上有连接小体,由 6 个杆状的连接素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约为 2nm 的管腔。相邻细 胞膜上相对应的小管腔相互连通,小物质分子可以通过此管,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 胞。缝隙连接除具有细胞间的连接作用外,更主要的是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和电信息。 2、Tight Junction:又称闭锁小带,单层柱状上皮中的紧密连接。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 端,呈箍状环绕细胞顶端,该处相邻细胞膜呈间断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未融合 处有极窄的间隙存在,紧密连接除有连接作用外,尚有屏障作用,可防物质
2、穿过细胞间 隙。 3、Molecular Sieve:结缔组织基质中的蛋白多糖以透明质酸为中心形成一种稳定的蛋白 多糖聚合体,蛋白多糖聚合体曲折盘绕,形成多微孔的筛状结构。 4、Mesenchyme:胚胎时期一种散在的中胚层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无定形基质组成。 间充质细胞呈星形,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细胞间以突起相互连接成 网。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很低,但增殖分化能力强。 5、Isogenous Group :骨发生中最早形成骨组织的部位。 6、Osteon(Haversian System):又称哈弗斯系统,位于长骨骨干的内外环骨板之间。骨 单位呈圆筒状,与骨干长轴平行,其中轴为
3、纵行的中央管,周围为 420 层同心圆排列 的骨板,称为哈弗斯板。 7、Marrow-Blood barrier,MBB:造血组织内不断成熟的血细胞通过血窦壁进入血液循环, 血窦壁成为造血组织和血循环之间和特殊屏障结构,称骨髓血屏障。 8、Reticulocyte:是从骨髓进入血液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内有残留核糖体,故仍有合 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网织红细胞进入外周血一天后,核糖体完全消失。成人外周血网织 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 0.51%,新生儿高达 36%。 9、Hemogram:是研究血细胞的形态、数量、比例以及血红蛋白数量的变化。通常采用 Wright 或 Giemsa 染色血液涂片。 1
4、0、Triad: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骨骼肌三联体。三联体可以将肌膜的兴 奋传至肌浆网,使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引起肌纤维收缩。 11、Terminal Cisternae:肌浆网在靠近横小管两侧横向扩大并相互连通形成的扁囊。 12、Nissl Body:尼氏体是神经元胞质内的嗜碱性小块或颗粒,电镜下,它由横行排列的 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尼氏体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尼氏体分布在胞质 和树突内,轴突内不存在尼氏体。 13、Synapse: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由突触前份,突触间 隙和突触后份构成。突触前份通常是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内含许多突触小泡,突触小泡
5、 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 14、Raniver Node:周围神经系统的施万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少突胶质细胞包裹轴突 形成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髓鞘呈节段状,相邻两节段间无髓鞘的缩窄部称为郎飞结, 此处轴膜裸露。 15、Motor End Plate:是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末端到达骨骼 肌肌膜处失去髓鞘,分支呈爪状,与贴附的骨骼肌纤维构成神经肌突触。电镜下运动终 板处肌浆丰富,线粒体和细胞核较多,肌横凹陷成浅槽。 16、Purkinje Fiber:又称束细胞,位于心内膜下层,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此细胞较一 般心肌纤维粗而短,着色淡,肌原纤维较少,位于细胞的周边,相邻细胞
6、间有较发达的 缝隙连接。此细胞又快速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17、Weibel-Palade body:是血管内皮细胞所特有的一种细胞器,由单位膜包裹,内有许 多平行排列的细管,可贮存 VWF。VWF 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可同时和胶原纤维及血 小板结合。当血管破裂时,大量血小板以 VWF 为中介,聚集在胶原纤维上,形成血栓 止血。 18、Sinusoid:毛细血管的一种类型,其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上有孔,细胞 之间有较大间隙,基膜不连续,因而通透性最大,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 泌腺中。 19、Thymic Stromal Cell:胸腺内的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7、,肥大细胞, 成纤维细胞等统称为胸腺基质细胞。这些细胞可为胸腺内淋巴祖细胞的分化发育提供适 宜的微环境。 20、Blood-Thymus Barrier:胸腺皮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与其周围的胸腺组织之间有一道 屏障结构,称为血-胸腺屏障,有下列数层结构构成,从内到外: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 内皮基膜、血管周隙、胸腺上皮基膜、胸腺上皮细胞突起。血液内的抗原物质不易透过, 这对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正常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1、Marginal Zone:位于白髓与红髓交界处,该区的淋巴细胞较白髓疏松,较红髓密集, 以 T 细胞和 B 细胞为主,并有较多的巨噬细胞和红细胞。边缘区是血
8、液进入脾内淋巴组 织的通道,是脾内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首先接触抗原、捕获抗原、识别抗原和引起免疫 应答的重要部位。 22、Melanocyte:是生成黑色素的有多个分支突起的细胞,其胞质位于表面基底层,突 起伸向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电镜下,黑素细胞与相邻的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不形成桥 粒连接,胞质内含丰富的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黑素细胞的主要 特征是胞质内含有大量的椭圆形的膜被颗粒,称为黑素体,由高尔基复合体合成,内含 酪氨酸酶,当黑素体内充满黑色素后,改称黑素颗粒。 23、Marrow-Blood Barrier(MBB):造血组织内不断成熟的血细胞通过血窦壁进入血液 循环,血
9、窦壁成为造血组织和血循环之间的特殊屏障结构,称骨髓-血屏障。 24、Reticular Tissue:是分布在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一种固有结缔组织,由网状细胞、 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网状细胞有突起,相互连接成网,可产生网状纤维。网状纤维细 而有分支相互交错。网状组织不仅有支架作用,而且为淋巴细胞的发育和血细胞的发生 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25、Intercalated Disk:是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结构,位于 Z 线水平。闰盘呈阶梯状,横位 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连接作用;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能迅速传递信息,使 心肌纤维同步收缩和舒张。 26、Absorptive Cell:分布于肠上皮,数
10、量最多,呈高柱状。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上有密集 的微绒毛构成光镜的纹状缘,增加吸收面积。 27、Perisinous Space:指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又称 Dissemination 腔 隙。窦间隙内充满来自血窦的血浆成分,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浸于其中,是肝细胞与 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窦间隙内有散在的贮脂细胞和网状纤维,贮脂细胞能贮存维 生素 A。 28、Portal Area:在相邻肝小叶之间的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结缔组织,汇集着从肝门进 出的门静、肝动脉、肝管的分支,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29、Pancreatic Islet:胰腺外分泌部内散在的细胞团,
11、称为胰岛。大小不一,主要有 A、B 、 D、P 四种类型细胞。 30、Centroacinar Cell :是见于胰腺泡腔内的一种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的细胞,胞质着色浅, 核卵圆形,泡心细胞是延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上皮细胞,是胰腺腺泡的结构特征之一。 31、Blood-air barrier: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气 -血屏障,包括肺泡表面 液体层,I 型肺泡细胞、肺泡上皮、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有的部位无此层) ,毛细血管 基膜与内皮。 32、Pulmonary lobule: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各级分支及末端的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成锥 体形,尖朝向肺门,底朝向肺表面,是肺的结构单位。 3
12、3、Nephron: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集合小管共同行使泌尿功能。它包 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主要由血管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管又可分为近端小 管、细段和远端小管。 34、Filtration membrane: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滤入肾小囊腔须经过三层结构:毛细 血管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之间的裂孔膜。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膜或滤过屏障。 35、Medullary loop:近端小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共同构成的“U”形结构称为 肾单位袢,叫髓袢,对尿液浓缩起重要作用。 36、Macula densa:远端小管在靠近肾小体血管极处,紧贴肾小体一侧的上皮细胞增高, 变形形成
13、一斑块状隆起,称致密斑。一般认为,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 管腔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调节其内分泌活动。 37、Sustentacular cell:是生精小管上皮细胞的一种,位于生精细胞之间,呈不规则的锥 体状,功能很多,对生精细胞起支持营养作用;促进各类生精细胞向管腔移动并释放; 吞噬,处理镜子形成过程中脱落的细胞质;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还参与构成血睾屏障。 38、Blood-testis barrier:是位于血液和生精小管上皮之间的屏障,该屏障包括下列几层: 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小管基膜及支持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血睾屏 障的存在
14、既可保证精子的发生在相当稳定的微环境中进行,又可阻止精子抗原逸出,防 止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39、Spermatogenesis:从精原细胞发育成精子的过程,经历精原细胞的增殖、精母细胞 的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的三个阶段。 40、Ovulation: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透明带、放射冠从卵巢排出的过程 称为排卵。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 14 天。 41、Capacitation:刚排出的精子不具备使卵子受精的能力,因为精子头从外表面覆盖一 层来自精液的糖蛋白,它能阻止顶体酶的释放。精子通过子宫和输卵管时,该糖蛋白被 去除,精子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一现象称为获能。 42、Feti
15、lization: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一般发生于输卵管壶腹部。 43、Acrosome reaction:接触到透明带后,精子头与透明带 ZP3 结合,诱发顶体前膜与 精子头部表面的细胞膜融合,并破裂,形成许多小孔,使顶体酶得以释放,这一过程称 为顶体反应。 44、Zona reaction:精卵结合后,卵子的皮质颗粒释放酶类,使透明带结构发生变化, ZP3 分子变性,使之不能再与精子结合,从而阻止其他精子穿越透明带,这一过程称为 透明带反应。 45、Herring body: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分泌细胞体内含有许多膜被分泌颗粒,这些颗 粒沿细胞轴突运输到神经部,轴突沿途成串珠状
16、膨大,膨大部在光镜下为大小不等的嗜 酸性团块,称为赫令体,是轴突内分泌颗粒大量聚集所成的结构。 46、Placental membrane:是胎盘内介于胎儿血和母血之间的膜状结构,早期由合体滋养 层,细胞滋养层和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内皮和基膜组成,后期则由毛细血管 内皮,合体滋养层及其间的基膜组成。 47、Notochord :原结细胞向头端增殖,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的索条状结构称为脊索, 对早胚有一定支架作用,可诱导神经管的发生。 48、Branchial arch:第 45 周,胚头两侧间充质增生,形成左右对称,腹背走向的 6 对 突起称为腮弓,人的前四对腮弓明显,第五对出现不久即消
17、失,第六对则很小,第一对 腮弓将参与上下颌和上下唇的形成,其它腮弓则参与颈的形成。 49、Pharyngeal pouch:原始咽侧壁内胚层向外膨出形成的五对和腮沟相对应的囊状结构 称为鳃囊,它们将参与中耳鼓室,咽鼓管,甲状旁腺,胸腺等器官的发生。 50、Cleft lip:一种常见的面部畸形,表现为人中两侧的垂直裂沟,是由于上颌突和同侧 内侧鼻突未愈合所致。 51、Urogenital sinus:尿直肠隔突入泄殖腔内,最后于泄殖腔膜融合,将泄殖腔分隔为腹 背两份,腹侧分即为尿生殖窦。 52、Polysystic kidney:因远端小管未与集合小管连通,尿液在肾小管内聚集形成多个囊 泡。
18、53、Mesonephric duct:是连接中肾小管和泄殖腔的一对纵管,它由前肾管向尾端延伸而 成,又称沃尔夫管。在男性,中肾管将分化成附睾管,输精管,精囊和射精管。在女性 则退化消失。另外,中肾管尾段将发出输尿管芽,参与输尿管和肾的发生。 54、Ureteric bud:是胚胎第五周初从中肾管末段近泄殖腔处向背侧头端发出的一盲管。 在其诱导下,中肾嵴尾端分化出生后肾组织。输尿管芽将分化形成输尿管,肾盂,肾盏 和集合小管;生后肾组织将分化形成肾小体和肾小管,后来集合管与肾小管相互沟通。 55、Endocardiac cushion:房室背侧壁和腹侧壁的正中线外心内膜组织增生,形成的两个 隆起
19、,分别称为背腹心内腹垫。两个心内膜垫相互融合后,将房室管分成左右房室孔, 另外心内膜垫还参与封闭第一房间孔及形成房间隔膜部。 56、Foramen ovale:第二房间隔在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孔。 57、Tetralogy of Fallot: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房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大。 58、Corpus luteum:排卵后的卵泡壁向腔内塌陷,颗粒层及卵泡膜突入卵泡腔,发育成 的一个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外包结缔组织膜,新鲜时显黄色称为黄体。颗粒细胞 分化为颗粒黄体细胞,膜细胞分化为膜黄体细胞。 59、Juxtaglomerular complex: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的三角形区域。由秋旁细
20、胞,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三种结构组成。 60、Gastric mucosa barrier(mucous-HCO3 barrier):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含高浓度 HCO3-的黏液属于不可凝性凝胶,厚达 0.5mm,覆于上皮表面。上皮细胞表面的黏液可 将上皮与胃蛋白酶隔离,而高浓度的 HCO3-则可中和渗入的 H+,使酸度降低并抑制了 胃蛋白酶的活性。这样可以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上皮细胞的侵蚀,此称为胃粘膜屏障, 又叫黏液-碳酸氢盐屏 61、Sarcomere:相邻两条 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由 1/2I 带+A 带 +1/2I 带构成。肌节为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2、Menstrual cycle:自青春期至绝经期,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 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从月经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前一天止为一个月经周期。 在典型的 28 天周期中,第 14 天为月经期,第 514 天为增生期,第 1528 天为分泌期。 63、Paneth cell:位于小肠腺的底部,常三五成群,细胞呈椎体形,胞质顶端有粗大的嗜 酸性颗粒,内含防御素和溶菌酶,故有杀菌作用。 64、Midgut loop:第五周时,由于中场增长速度比胚体快,致使十二指肠以下的一段中 肠向腹侧弯曲,形成一矢状位的“U”形肠袢,称中肠袢(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