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习题集 (内部资料).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10342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180 大小: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胚习题集 (内部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组胚习题集 (内部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组胚习题集 (内部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组胚习题集 (内部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组胚习题集 (内部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脐尿管脐正中韧带。意义:尿囊动静脉 脐动静脉。 12胎盘形状:椭圆盘状。组成:母体的基底膜与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功能: 1.物质交换。2.内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催乳素,孕激素和雌激 素。 13胎盘屏障定义:胎盘中绒毛间隙中母体血与绒毛中胎儿的血液之间的屏 障。组成: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及基膜、薄层结缔组织,绒毛的毛细血管内 皮基膜和内皮。 *14胚期为从第 3 周至第 8 周末的胚胎发育时期,在此期,二胚层胚盘经过 迅速而剧烈的增殖分化,发育为初具雏形的胎儿。 15获能 地点:女性生殖管道。主体:精子。本质:精子头部覆盖的糖蛋白 被去除。意义:精子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16丛密绒毛

2、膜来源与位置:基(底)蜕膜侧的绒毛膜。结构:绒毛反复分 支生长茂密。作用:与基(底)蜕膜共同组成胎盘(或组成胎盘胎儿部)。 17蜕膜定义:植入后的子宫内膜。结构特点:供血更丰富,腺体分泌更旺 盛,基质细胞变得十分肥大,富含糖原和脂滴,内膜进一步增厚。分类:基(底) 蜕膜、包蜕膜、壁蜕膜。 18绒毛间隙位置:胎盘绒毛干之间。内容物:母体血。意义:胎盘绒毛浸 润其中,进行物质交换。 19卵裂定义:受精卵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结果:形成 1216 个分裂 球的桑椹胚。 20胚泡形成:桑椹胚细胞继续分裂形成含腔的结构。结构:胚泡腔、滋养 层、内细胞群。 21前置胎盘定义:胚泡植入在子宫颈管内口处(近

3、子宫颈处)。后果:难 产或胎盘早剥(大出血)。 22胎膜定义:胎儿的附属结构。包含结构: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脐带。 第 22 章 颜面和四肢的发生 一最佳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鳃器 A 鳃沟 B 鳃膜 C 口咽膜 D 咽囊 2在颜面形成早期,鼻板出现于 A 额鼻突的上部 B 额鼻突的下缘 C 额鼻突的中部 D 上颌突的上缘 3正中腭突发生自 A 内侧鼻突 B 外侧鼻突 C 额鼻突 D 上颌突 4腭的发生是 A 正中腭突形成腭的大部 B 正中腭突和外侧腭突各形成腭的一半 C 外侧腭突形成腭的大部 D 外侧腭突形成腭的后一半 5面斜裂是由于 A 两侧上颌突未愈合 B 同侧的内、外侧鼻突未

4、愈合 C 额鼻突和外侧鼻突未愈合 D 同侧的上颌突与外侧鼻突未愈合 6下列结构中出现最早的是 A 口凹 B 口咽膜 C 额鼻突 D 第 1 鳃弓 7形成上、下颌的是 A 第 1 鳃弓 B 第 2 鳃弓 C 第 3 鳃弓 D 第 4 鳃弓 8发生唇裂是由于 A 左、右内侧鼻突未愈合 B 内、外侧鼻突未愈合 C 内侧鼻突与上颌突未愈合 D 外侧鼻突与上颌突未愈合 二、多选题 1参与颜面发生的是 A 额鼻突 B 上颌突 C 下颌突 D 口凹 2由第 1 鳃弓演化形成的是 A 上唇外侧部 B 下唇 C 人中 D 腭大部 三是非题 1左右下颌突愈合形成下颌和下唇。 2上颌突发育形成上唇的内侧部分和上颌。

5、 3鳃弓由外胚层增生,与咽囊相对。 4喉与鳃弓演变无关。 5口凹由额鼻隆起与其下方的一对上颌隆起和一对下颌隆起围成。 *6转化为成体结构的唯一鳃沟是第一对鳃沟。 四、名词解释 1.鳃弓(位置、组成、形状与数目) 2.咽囊(定义、数目、分化) *3.鳃器(定义、胚层分类)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C 2B3A 4C5D 6B 7A 8C 二、多选题:1ABCD 2ABD 三、是非题:1A 2B 3B4A5A6A 四、名词解释 1鳃弓位置:第 45 周胚胎头部两侧。组成:间充质。形状与数目:左右 对称,背腹方向柱状,6 对。 2咽囊定义:原始消化管头段(原始咽)侧壁内胚层向外膨出形成的囊状结 构。

6、数目:左右共 5 对。分化:一内咽外鼓室,二内腭扁外退化,三腹胸背下 (甲)旁,四腹退背上旁,第五甲状滤泡旁。 *3鳃器定义:鳃弓、鳃沟、鳃膜与咽囊统称鳃器。胚层分类:鳃弓为中胚 层,鳃沟为外胚层,咽囊为内胚层,鳃膜为三个胚层共同构成。 第 23 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一单选题 1由前肠分化形成的有 A空肠 B胃 C回肠 D结肠 2咽鼓管来自以下哪个结构的发育? A第 1 对咽囊 B第 2 对咽囊 C第 3 对咽囊 D第 4 对咽囊 3第 3 对咽囊背侧份上皮分化形成 A甲状腺 B胸腺 C上一对甲状旁腺 D下一对甲状旁腺 *4胸腺来源于 A第 2 对咽囊背侧份 B第 3 对咽囊背侧份

7、C第 3 对咽囊腹侧份 D第 4 对咽囊腹侧份 5由中肠演化形成的器官是 A食道 B胃 C回肠 D胰 6卵黄蒂近端未退化将形成 A麦克尔憩室 B脐粪瘘 C先天性脐疝 D脐尿瘘 7卵黄蒂未退化将形成 A麦克尔憩室 B脐粪瘘 C先天性脐疝 D脐尿瘘 8脐腔未闭锁将形成 A麦克尔憩室 B脐粪瘘 C先天性脐疝 D脐尿瘘 9泄殖腔是 A后肠末段膨大 B原始直肠末段膨大 C尿囊末段膨大 D尿生殖窦末段膨大 *10透明膜病是由于 A型肺泡细胞分化不良 B型肺泡细胞分化不良 C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过多 D肺泡表面有一层黏液 11胚胎生理性脐疝形成的时间大约是 A第 6 周 B第 10 周 C第 6 月 D第

8、10 月 12前肠头端膨大演变为 A鼻腔 B口腔 C咽 D喉 13盲肠突发生于 A前肠 B中肠袢顶端 C中肠袢头支 D中肠袢尾支 14形成阑尾的结构是 A卵黄蒂 B泄殖腔 C尿囊 D盲肠突 15形成甲状旁腺的咽囊包括 A第一对和第二对 B第二对和第三对 C第三对和第四对 D第四对和第五对 16中肠袢突入脐腔及退回腹腔的旋转方向与角度是(腹面观) A逆时针旋转 270 B逆时针旋转 180 C逆时针旋转 90 D顺时针旋转 270 *17演变成肛管下段的是 A肛凹 B原始直肠 C尿生殖窦 D中肠袢尾支 18中肠袢头、尾支分支的标志结构为 A盲肠突 B卵黄蒂 C尿囊 D脐带 19胚胎发生时,大小肠

9、分界标志为 A头、尾支交界 B原始消化管与卵黄管相连处 C肠系膜上动脉伸入处 D盲肠突 20有关肝憩室,何项为错? A位于前肠末端背侧壁 B分头、尾两支 C肝细胞来自于头支的发育 D尾支分化为胆囊、胆囊管 二多选题 1第 3 咽囊能形成 A上一对甲状旁腺 B下一对甲状旁腺 C胸腺原基 D腭扁桃体 *2胃发生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期的胃呈梭形 B胃大弯从背侧转向左侧 C胃背侧缘的生长快于腹侧缘 D胃的腹侧缘形成胃小弯 3在胚胎发生中,有旋转过程的器官有 A食管 B胃 C空肠 D胰 4肝憩室尾支形成 A肝管 B胆囊管 C胆囊 D胆总管 *5背胰形成或参与形成 A胰头 B胰体 C胰尾 D胰头下份

10、 *6肺芽将来发育出 A气管 B主支气管 C段支气管 D小支气管及以下结构 7由内胚层分化形成的细胞是 A胸腺上皮细胞 B胸腺细胞 C气管纤毛细胞 D胰岛内 A、B 细胞 8由咽囊演化形成的是 A咽鼓管 B鼓室 C甲状腺 D甲状旁腺 9前肠演化形成 A食管 B气管 C胃 D胆总管 10中肠袢的构成包括 A头支 B尾支 C盲肠突 D脐腔 11尿生殖隔把泄殖腔分为 A尿生殖窦 B原始直肠 C尿囊 D卵黄囊 12麦克尔憩室是 A距回盲部 4050cm B回肠壁上的囊状突起 C空肠壁上的囊状突起 D结肠壁上的囊状突起 *13消化管狭窄或闭锁主要发生在 A咽部 B食管 C十二指肠 D结肠 14泄殖腔 A

11、为后肠末段膨大 B尾端被泄殖腔膜封闭 C被尿直肠隔分隔 D将演化出直肠和膀胱 三是非题 1肛膜以上的原始直肠形成直肠和肛管的全部。 2脐疝是由于卵黄蒂未退化所引起。 3中肠分化形成十二指肠中段至横结肠的右 1/3。 4卵黄蒂退化有关的畸形为脐尿瘘和回肠憩室。 5第一对咽囊演化形成咽鼓管。 6第三对咽囊腹侧份上皮与胸腺形成有关。 7回肠憩室形成时,粪便能从脐部溢出。 8先天性脐疝是由于卵黄蒂未退化。 9中肠与卵黄囊相连的部分变细成为体蒂。 10中肠袢的顶部与尿囊相连。 11尿直肠隔起源于后肠与尿囊起始部之间的间充质。 *12腹胰形成胰头的下半部,背胰形成胰头的上半部、胰体、胰尾。 13胰岛细胞是

12、由内胚层细胞分化而来。 14麦克氏憩室是中肠袢尾支上的盲囊。 15脐瘘是由于脐腔未闭锁所致。 16肝憩室头支远端分支形成肝细胞索。 17与泄殖腔相通的有尿囊、中肾管。 18中肠袢尾支最后分化为回肠小部、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右 2/3 的上 皮。 19呼吸系统的大部分器官的上皮来源于内胚层,个别器官的上皮来源于外胚层。 四名词解释 1中肠袢 2盲肠突 3泄殖腔 4尿直肠隔 5肝憩室 6麦克尔憩室 7先天性巨结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B2A3D4C5C6A7B8C9A10A 11A12C13D14D15C16A17A18B19D20A 二、多选题:1BC2ABCD3BCD4BC5ABC6

13、ABCD 7ACD8ABD9ACD10ABC11AB12AB13BC14ABCD 三、是非题:1B2B3B4B5A6A7B8B9B10B 11A12A13A14B15B16A17A18A19A 四、名词解释 1中肠袢形成:中肠生长速度快而向腹部弯曲而形成的 U 字形结构。分部: 头支与尾支。分化:头支形成十二指肠中段、下段,空肠、回肠大部,尾支形成 回肠小部、升结肠、横结肠右 2/3。 2盲肠突位置:中肠袢近卵黄蒂处的一个突起,为大肠与小肠的分界线;形 成的结构:分化形成盲肠和阑尾。 3泄殖腔位置:原始消化管后肠末端的膨大部分,其腹侧与尿囊相连,尾端 与泄殖腔膜封闭。分化:被尿直肠隔分隔为原始

14、直肠和尿生殖窦,前者分化为直 肠和肛管上段,后者形成膀胱、尿道等。 4尿直肠隔位置:第 6-7 周的尿囊与后肠之间的间充质。作用:间充质增生 向尾(下)端生长呈镰状突入泄殖腔内,最后与泄殖腔膜愈合将泄殖腔分隔为腹 侧的尿生殖窦和背侧原始直肠。 5肝憩室位置:(第 4 周)前肠末端腹侧壁上皮增生形成的向外突起的囊状 结构。分化:为肝和胆的原基,头支形成肝的原基(肝细胞),尾支形成胆囊及 胆道的原基。 6麦克尔憩室又名:回肠憩室。成因:卵黄蒂近端未退化所致。表现:回肠 壁上距回盲部 40-50cm 处的囊状突起。 7先天性巨结肠形成原因:神经嵴细胞未迁移到某段结肠壁内;临床症状: 该段结肠壁内副交

15、感神经节细胞缺如,肠壁无收缩能力,肠腔内容物淤积而致肠 管扩张。 。 第 24 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一、选题 1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来源于 A内胚层 B侧中胚层 C轴旁中胚层 D间介中胚层 2人胚第 4 周末,胚内体腔背侧左右对称的纵嵴称 A生肾索 B中肾嵴 C生殖腺嵴 D尿生殖嵴 3从中肾管末段背侧长出的盲管是 A中肾旁管 B输尿管芽 C中肾小管 D集合管 4从背外侧通入泄殖腔的是 A中肾管 B前肾管 C中肾旁管 D输尿管芽 5输尿管芽发自 A中肾管 B中肾旁管 C尿生殖窦 D泄殖腔 6三个月的胎儿肾脏开始行使排泄功能,将尿液排入 A胚内体腔 B卵黄囊 C羊膜腔 D泄殖腔 7胚胎

16、发生过程中位置逐渐上升的器官是 A膀胱 B肾 C胃 D子宫 8分化形成膀胱的结构是 A脐尿管 B尿生殖窦上段 C尿生殖窦下段 D泄殖腔背侧部 9分化形成女性尿道的结构是 A脐尿管 B尿生殖窦上段 C尿生殖窦中段 D尿生殖窦下段 10由中肾小管演变而来的是 A睾丸网 B睾丸输出小管 C生精小管 D附睾管 11下列器官由中肾管分化而来的是 A射精管 B输尿管 C尿道 D阴道前庭 12肾小管起源于 A中肾管 B输尿管芽 C生后肾原基 D中肾小管 13与输尿管芽的发育有关的器官是 A肾小囊 B近曲小管 C致密斑 D集合小管 14原始生殖细胞来自 A卵黄囊 B绒毛膜 C血岛 D羊膜 15初级性索上皮细胞

17、形成 A卵泡细胞 B睾丸支持细胞 C睾丸间质细胞 D精原细胞 二、多选题 1由输尿管芽形成的是 A肾小管 B集合小管 C乳头管 D肾小盏 2胚胎发生中位置逐渐下降的器官是 A子宫 B阴道 C睾丸 D卵巢 3中肾旁管与下列结构有关的是 A子宫 B输卵管 C输尿管 D阴道穹隆 4胚胎期间的睾丸 A生精小管有明显的管腔 B生精细胞只有精原细胞 C能分泌雄激素 D能分泌抗中肾旁管激素 5胚胎期间的卵巢 A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为卵原细胞 B卵原细胞大量增殖分化为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性索细胞分化为卵泡细胞 D出生时有约 100200 万原始卵泡 6发生于间介中胚层的有 A卵巢 B输出小管 C肾 D睾丸 7尿生

18、殖嵴将演化为 A生殖腺嵴 B生肾索 C中肾嵴 D生肾节 8生后肾组织将演化为 A集合管 B肾小管 C血管球 D肾小囊 9尿生殖窦将演化为 A膀胱 B男性尿道 C阴道前庭 D女性尿道 10关于隐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为单侧 B睾丸可停留在腹腔 C睾丸可停留在腹股沟管 D可致男性不育 11多囊肾 A因集合管未与肾小盏接通 B尿液在肾小管内积聚 C肾小管扩张成为囊泡状 D囊泡可大小不等 12男性胎儿的初级性索将逐渐演化为 A生精小管 B直精小管 C睾丸网 D输出小管 13女性胎儿的中肾旁管将形成 A输卵管 B子宫 C阴道 D阴道前庭 14生殖腺分化为卵巢会导致 A初级性索退化 B中肾旁管发育 C中

19、肾管退化 D次级性索形成 15真半阴阳患者 A兼有睾丸和卵巢 B核型为 46,XX/46,XY C外生殖器介于男女之间 D核型为 46,XY 或核型为 46,XX 16后肾来源于 A中肾管 B生后肾原基 C中肾旁管 D输尿管芽 三、是非题 1女性中肾管退化,男性中肾旁管退化。 2出生后卵巢不再有卵原细胞。 3附睾管由中肾管演变而来。 4中肾旁管下端未愈合可导致双子宫和双阴道。 5尿生殖嵴外侧部分称中肾嵴。 6后肾由中肾小管发育而来。 7肾小囊由生后肾原基分化而来。 8多囊肾是由于集合小管与远端小管未通所致。 9脐尿瘘是由于输尿管与膀胱未连通所致。 10Y 染色体短臂上的 SRY 基因的表达产物

20、,使未分化性腺向睾丸方向发育。 11原始生殖细胞来自次级性索。 12中肾小管一端开口于体腔。 13后肾发生的初始位置较高,以后逐渐下降至永久位置。 14生后肾原基发生于中肾嵴末端。 15生肾索发生于间介中胚层。 16尿生殖窦发生于泄殖腔的腹侧份。 17尿生殖窦的下段形成女性尿道。 18尿囊退化后残留在体内一部分变为脐中韧带。 19尿生殖窦的上段发育为膀胱。 20多囊肾是由于尿液在肾小管内积聚。 21马蹄肾是因两肾上端在发生早期融合。 22睾丸支持细胞和卵巢的卵泡细胞均起源于初级性索。 23生精小管的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均由初级性索演化而来。 24性未分化阶段,胚胎的两套生殖管道为中肾管和中肾小管

21、。 25中肾管的头端开口于腹腔。 26抗中肾旁管激素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使中肾旁管退化。 27窦结节是中肾旁管下段的盲端突入尿生殖窦的背侧壁,在窦腔所形成的一隆 起。 28初级卵母细胞的第一次成熟分裂开始于出生前,结束于排卵前。 29.卵巢发生时,初级性索退化,次极性索分化为卵泡细胞。 四、词解释 1尿生殖嵴 2输尿管芽 3后肾 4初级性索 5中肾旁管 *6SRY 基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D2D3B4A5A6C7B8B9C10B 11A12C13D14A15B 二、多选题:1BCD2CD3ABD4BCD5ABCD 6ABCD7AC8BD9ABCD10BCD11BCD12ABC13ABC

22、14ABCD15ABC16BD 三、是非题(对的为 A,错误的为 B) 1A2A3A4A5A6B7A8A9B10A11B12B13A14A15A 16A17B18A19A20A21A22B23B24B25B 26A27A28A29A 四、词解释 1尿生殖嵴形成:生肾索(间介中胚层分化而来)的尾端增生与体节分离, 并向胚内体腔凸出而成的一对位于中轴两侧的纵行索条状结构。分化:进一步形 成外侧粗而长为中肾嵴,内侧细而短为生殖腺嵴。 2输尿管芽形成:(第 5 周末)中肾管末段近泄殖腔处向背侧头端发出一盲 管。分化:即诱导中肾嵴细胞形成生后肾组织;本身又在中肾嵴内继续向头端延 伸和反复分支,形成输尿管

23、、肾盂、肾盏和集合小管。 3后肾构成:由输尿管芽和生后肾组织构成。分化:输尿管芽在中肾嵴内继 续向头端延伸和反复分支,形成输尿管、肾盂、肾盏和集合小管;生后肾组织形 成肾小管和肾小囊。 4初级性索形成:第 5 周时,生殖腺嵴的表面上皮增生,并进入下方的间充 质形成放射状分布的细胞索,叫初级性索。分化:在男性分化为生精小管和睾丸 网等;在女性则退化。 5中肾旁管形成:由中肾嵴体腔上皮上皮凹陷闭合而成的一对左右对称小管。 走向:起始部以喇叭形开口于体腔,上段长并纵行中肾管的外侧,中段越过中肾 管向内弯曲并在中间愈合,愈合的下段为盲管形成窦结节。分化:在男性退化, 在女性分化形成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穹

24、隆。 *6SRY 基因位置:Y 染色体的短臂上;作用:SRY 基因的表达产物,使未分 化性腺向睾丸方向发育。 第 25 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一、单选题 1造血干细胞来自 A内胚层 B胚内中胚层 C胚外中胚层 D滋养层 2胎儿左右心房间的血流方向是 A右心房血经第 1 房间孔至左心房 B左心房血经第 1 房间孔至右心房 C右心房血经卵圆孔至左心房 D左心房血经卵圆孔至右心房 3卵圆孔完全关闭是在 A胎儿第 4 个月 B胎儿第 6 个月 C出生前不久 D出生后 1 年左右 4关于胎儿血液循环,哪项错误 A脐静脉血大部经静脉导管入下腔静脉 B进入右心房的血液大部入右心室 C肺动脉的血经动脉导管入主

25、动脉 D主动脉弓的血大部分布到头颈部 5人胚胎开始进行血液循环的时间是 A第 3 周末 B第 4 周末 C第 5 周末 D第 8 周末 6心管的 4 个膨大,从头端至尾端依次为 A心球、心房、心室、静脉窦 B心房、心室、心球、静脉窦 C心球、心室、心房、静脉窦 D静脉窦、心房、心室、心球 7心脏内部分隔时,卵圆孔位于 A第 2 房间隔与心内膜垫之间 B第 1 房间隔与心内膜垫之间 C第 1 房间隔上部的中央 D第 2 房间隔上部的中央 8参与原始心房分隔的是 A第 1 房间隔和第 2 房间隔 B第 1 房间隔和心内膜垫 C第 2 房间隔和心内膜垫 D第 1、2 房间隔和心内膜垫 9卵圆孔的封闭

26、是由于 A第 1 房间隔与心内膜垫融合 B第 1 房间隔与第 2 房间隔融合 C卵圆孔缩小并封闭 D心内膜垫向上凸起并封闭 10心脏内部分隔时,室间孔位于 A膜性室间隔与心内膜垫之间 B肌性室间隔与心内膜垫之间 C肌性室间隔中部 D膜性室间隔中部 11胎儿血液循环中含氧量最高的是 A脐静脉 B主动脉 C脐动脉 D肺静脉 12室间隔膜部形成于 A心球内球嵴生长 B心内膜垫生长 C室间隔肌部和心内膜垫生长 D球嵴和心内膜垫生长 13法洛四联症是指 A肺动脉狭窄、房隔缺损、右心室肥大主动脉骑跨 B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大、主动脉骑跨 C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左心室肥大、主动脉骑跨 D肺动

27、脉狭窄、房间隔缺损、左心室肥大、主动脉骑跨 14心管头端的膨大部为 A心房 B心室 C心球 D静脉窦 15心内膜垫存在于 A心球 B心房 C心室 D房室管 16胎心的卵圆孔位于 A第 1 房间隔上部 B第 1 房间隔下部 C第 2 房间隔上部 D第 2 房间隔下部 17主动脉升部与肺动脉干错位是因为 A无动脉球嵴分隔 B螺旋形动脉球嵴 C垂直形动脉球嵴 D动脉球嵴偏位 18形成肝圆韧带的结构是 A动脉导管 B静脉导管 C脐动脉 D脐静脉 19生心区是指 A胚盘口咽膜头端的中胚层 B胚盘口咽膜尾端的中胚层 C胚盘口咽膜尾端的中胚层和内胚层 D胚盘口咽膜头端的中胚层和内胚层 20心脏内部分隔时,室

28、间孔位于 A膜性室间隔与肌性室间隔之间 B肌性室间隔与心动脉球嵴之间 C肌性室间隔与心内膜垫之间 D膜性室间隔与心内膜垫之间 21血岛最早出现于 A绒毛膜 B卵黄囊壁 C体蒂 D羊膜 22第一房间隔与心内膜垫融合前,在其上方出现的孔叫 A室间孔 B第一房间孔 C第二房间孔 D卵圆孔 23法洛四联症没有的缺陷是 A肺动脉狭窄 B室间隔缺损 C房间隔缺损 D主动脉骑跨 24造血干细胞发生于 A卵黄囊壁的内胚层 B尿囊 C羊膜 D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 25心管上首先出现的三个膨大,从头向尾端依次为 A心室、心球、心房 B心球、心房、心室 C心房、心球、心室 D心球、心室、心房 二、多选题 1下列各孔在

29、胚胎后期仍未闭合的是 A第 1 房间孔 B第 2 房间孔 C室间孔 D卵圆孔 2形成室间隔膜部的结缔组织来自 A房间隔 B室间隔肌部 C心内膜垫 D动脉球嵴 3组成法洛四联症的畸形有 A肺动脉干狭窄 B左心室肥大 C主动脉骑跨 D室间隔缺损 4心血管系统发生的特点是 A由中胚层分化而来 B胚体内的血管发生早于胚体外 C在胚体内、外形成的内皮管网互相通连 D先形成原始心血管系统 5心内膜垫 A是房室管心内膜下组织增生所形成 B腹侧壁和背侧壁各一个 C相互融合将房室管分隔为左、右房室孔 D参与形成室间隔膜部 6原始心室的分隔 A室间隔分肌部和膜部 B膜部发生早,肌部发生晚 C膜部薄,肌部厚 D肌部

30、与心内膜垫之间一度有室间孔 7动脉干与心球的分隔 A形成一对螺旋状走行的纵嵴 B纵嵴上段为动脉干嵴、下段为球嵴 C纵嵴融合形成主动脉肺动脉隔 D动脉干与心球被分隔为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 8关于室间隔的膜部的叙述,正确的上 A第 2 房间隔延伸构成膜部的大部 B球嵴参与膜部的形成 C心内膜垫组织参与膜部的形成 D膜部形成后室间孔封闭 9动脉导管 A是肺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的血管 B主动脉内的血大部分经动脉导管入肺动脉 C将演变为动脉韧带 D出生后 3 个月左右完全关闭 10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是 A有胎盘循环、无肺循环 B肺动脉的大部分血液进入主动脉 C右心房血经卵圆孔入左心房 D右心室血经室间孔入左

31、心室 11卵圆孔未闭形成的可能原因包括 A第 1 房间隔吸收面积过大 B第 2 房间隔发育不全 C卵圆孔瓣出现许多穿孔 D心内膜垫发育不全 12胎儿血液循环的特有结构包括 A脐动脉和脐静脉 B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 C心内膜垫 D卵圆孔 13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包括 A左心房 血压升高 B肺动脉的血液全部进入肺 C动脉导管关闭 D卵圆孔关闭 14动脉干与心球分隔异常可能造成 A房间隔缺损 B主动脉或肺动脉狭窄 C法洛四联症 D主动脉和肺动脉错位 15心房的分隔结构包括 A第一房间隔 B第二房间隔 C心内膜垫 D动脉干嵴 三、是非题 1第一房间孔存在于第二房间孔上部。 2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连接主动

32、脉弓与左肺动脉之间的血管。 3心脏发育过程中依次出现卵圆孔、第一房间孔、第二房间孔。 4室间隔缺损以膜性隔缺损最常见。 5卵圆孔瓣本质为第一房间隔。 6始心血管系统中不包括卵黄动、静脉。 7胎儿右心房的血液能直接流入左心房。 8卵圆孔完全封闭的时间为出生后半年。 9第 5 周末,第一房间隔左侧,心房顶端腹侧壁长出新月形隔,称为第二房间隔。 10间隔由肌性隔与膜性隔组成。 11岛中央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 12生心区位于胚盘头端、口咽膜前方的外胚层。 13胚胎最早具有功能的系统是心血管系统。 14最早的心管为一条。 15心内膜垫位于房室管。 16胎儿的右心房大部分来源于静脉窦右角。 17静脉窦左

33、角退化,其远段形成左房斜静脉的远部。 18心房分隔时,第一房间孔位于第一房间隔游离缘与心内膜垫之间。 19卵圆孔在第一房间隔的下端,右侧为第二房间隔。 20参与心房分隔的是房间隔和动脉干嵴。 21房间隔的最后封闭是由于第一房间隔和第二房间隔紧贴、愈合。 22胎儿时,左右心房相通的孔是第二房间孔。 23室间孔位于室间隔膜部与心内膜之间。 24分隔心室是室间隔膜部和肌部。 25心室背部组织形成肌性隔。 26胎儿的脐动脉的血经过动脉导管流入背主动脉。 27胎儿出生后,脐动脉成为脐内侧韧带,脐静脉成为肝圆韧带。 28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改变的原因为胎盘血循环中断,肺开始呼吸。 29胎儿心脏内左心房压力

34、低于右心房。 30常见房间隔缺损发生于卵圆孔处。 31参与右心房构成的有原始右心房、静脉窦右角。 32参与左心房构成的有原始左心房、肺静脉根及其属支。 四、名词解释 1静脉窦(位置、演变) 2心内膜垫(定义、演变、作用) 3卵圆孔(位置、作用、演变) 4动脉干嵴和球嵴(形成、演变、作用) 5法洛四联症(形成成因、缺陷) 6室间孔(位置、演变) 7动脉导管(位置、作用、转归)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C2C3D4B5A6C7A8A9B10B 11A12D13B14C15D16D17C18D19A20C21B22C23C24D25D 二、多选题:1D2CD3ACD4ACD5ABCD6ACD 7AB

35、CD8BCD9ACD10BC11ABC12ABD13ABCD14BCD15AB 三、是非题:1B2B3B4A5A6B7A8B9B10A 11A12B13A14B15A16A17B18B19B20B21A22B23A24A25B26B27B28A29A30A31A32A 四、名词解释 1静脉窦位置:心管的心房的尾端出现的一个膨大,分左右两个角。演变: 右角变大并入原始右心房,成为右心房一部;左角萎缩变小,远段成为左房斜静 脉的根部,近段成为冠状窦。 2心内膜垫定义:房室管背侧壁和腹侧壁的心内膜组织增生,各形成的一个 隆起分别称为背、腹心内膜垫。演变:对向生长,互相融合。作用:分隔房室管 为左、右房室孔;组织增生向上参与心房的分隔,向下参与封闭室间孔,分隔心 室。 3卵圆孔位置:第二房间隔的前后缘与心内膜垫接触,下方所留的卵圆形孔。作用:出 生前,利于右心房血液进入左心房;演变:出生后封闭 填写内容 填写内容 填写内容 返回页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