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1 甘 肃 省 中 小 学 教 师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能 力 竞 赛 活 动 指 南 2018 年 7 月 目 录 一、组织工作 二、参赛人员范围 三、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二)项目说明、要求及评选指标 1.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竞赛 2.教育技术论文竞赛 3.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竞赛 4.教师微课竞赛 5.创客教学案例竞赛 四、参赛办法 (一)参赛流程 (二)报送及评审 五、联系方式 (一)大赛办公室联系方式 (二)单项赛事联系方式 一、组织工作 主办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 二、参赛人员范围 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教育管理者。
2、 三、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以下简称“活动” ) 按小学组、中学组、学前组(按照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划分)设置项 目。 1.小学、中学组: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竞赛、教育技术论文竞赛、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竞赛、教师微课竞赛、创客教学案例竞赛。 2.学前组: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竞赛、教育技术论文竞赛、教师 微课竞赛。 3.综合组:包含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教育管理者,5 项竞赛均可参 加。 (二)竞赛项目分类说明、要求及评审指标 1. 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竞赛: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是指教师 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电子书包等信息
3、技 术设备和教学资源,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优化课堂教学的课 堂教学案例、开展翻转课堂、探究学习等课堂教学案例(以下简称“ 课 例” )。课例应反映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融合, 实现技术优化 课堂教学和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体现技术支持下的新方法、新模式的教学应用。 (1)课例要求 必须是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的实施,要注重教学整体策略,包括教 师的示范、演示、提示、指导、讨论等,同时 也要注重个人、小 组等开 展的基于交互式教学设备的交互、探究、展示、评价等活动,要体现现 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注:部分教师参赛积极性较高,却忽略了征集课例的要求,所报
4、 课例不符合本活动的要求,未使用电子白板、互动电视或其他交互式 媒体,仅是投影屏幕 +PPT 演示型教学,这类课 例将不会入选、获奖。 课例的评审注重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注重学科 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而不仅是熟练应用技术。 具体考量指标涵盖以下几方面: 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标准,明确完整,可操作、可检测,体现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设计要素完整,结构严谨,重难点突出,活动 恰当,技术应 用要体现出优势;教学反思中的技术应用成效归因分析 明确,问题 挖掘准确,改进设想具体。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媒体环境下学与教方 式的转变;能够采取多种策略组织教学,教学环节合理、自然
5、、流畅; 教学中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经历,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能够将新媒体新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工具;有效解决 教学重难点问题,促进师生、生生深层次互动,共享课堂;恰当巧妙运 用技术手段和工具,组织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学科的科学认识; 具有有价值的实践创新行为,体现出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 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清晰、生 动,书写规范,教学 设 备操作娴熟;专业知识扎实,能够准确把握学科的基本特征实施教学。 实现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获得发展; 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民主、向上,学生的情感、行动和思维参与积极、 活跃。 (2)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要求 教学
6、设计: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注重以学生发 展为中心,把握学科教学特点,体现师生共同成长;要对所选教材的 内容和要求( 包括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者进行分析,阐述基于交互 技术的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明示教学中所用资源( 硬件环境、教学平 台、学习工具或 软件);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体 现基于交互式教学设备或 智能教学环境创新的学与教策略和方法,体现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注意包括应用新技术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 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问题、教学资源的应用、对互动课堂过程和 结果的思考等。 课件资源:教学课例中使用到的课件及资源须上传到活动平台中, 多个课件资源打包上传。
7、上传利用电子白板软件制作的教学课件。 (3)录制视频课例要求: 必须是完整的一个标准课时的课堂实录。 为保证录像效果,拍摄交互式设备屏幕上的图像时,建议用 数据线或录屏软件专门采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双机位或多机 位。在录像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拍摄。用摄像机附带麦克 风或专用麦克风采集声音。 录制完成后,要对上课录像和交互产品 图像进行编辑,恰当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 每个视频文件的片头应为蓝底白字,时长 3 秒,包含“甘肃省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字 样及学科、年级、教材版 本、课题、教师姓名、 单 位名称等信息( 示例 图详见活动专题网站)。 教学录像
8、要保证图像清晰,能够清楚地呈现师生活动和交互 产品画面;画面无抖动、无倾斜、无变形;白平衡准确,曝光适当;声音 清楚无杂音。 课例以 flv 格式上传,总大小建议不超过 700MB。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课件等以 zip 压缩包的形式上传。 (各表模板请在大赛 网站下载)。 2. 教育技术论文竞赛: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过程 中的实践、思考,在总结 、提 炼其中的经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论 的梳理和探究,撰写相关论文参加竞赛。 (1)选题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基于新的信息技术、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教育教学模式、教 学实践,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新型学
9、习理论的构建,体现脑科学、学 习科学、深度学习、具身认知、新型混合学 习 等研究新进展; “一师一 课” 、微 课、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课等优质教育资源 的开发、 应 用、共享与服务研究; “三个课 堂” (专递课 堂、名 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和“同步 课堂” 的应用研究; 网络教育新型发展形态、变革路径及趋势研究,尤其是网络 学习空间、 “互联网+”、网络教研的创新应用; 以人工智能、AR/VR、云 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 新兴信息技术,智能引领教育变革,创新教与学方式,开展学习分析、 个性化服务、教学评价、人机交互、群体 协作与沟通、创客教育等方面 的研究; 教育产品支撑下的教育教
10、学应用研究。 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提升教育公平的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构建“人人皆学、 处处能学、 时时可学” 泛在学 习环 境,及“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 体系的研究; 以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决策科学化,促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 (2)征文要求: 文章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内容,能突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 展开论述,能反映学术和实践创新。文章应包含题目、摘要(200 字以 上)、关键词 (3-5 个)、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引等。不要在论文里写作 者署名及工作单位等联系方式(范文请在大赛专题网站查阅、下载)。 3.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竞赛:竞赛目的
11、是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学 中的深度应用。所提交的竞赛空间应能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空间在课程 资源建设、 师生教学互动和学科网络研修中的作用,具有特色主题。 (1)参赛要求: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竞赛分为教师空间和教研员空 间。教师或教研 员应依托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 )提供的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资 源应用、 备课授课、师生 互动、网络研修等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突出,并总结提炼形成“ 网络学 习空间典型案例”。 (2)教师空间考量指标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 呈现利用空间进行教学的情况,至少包括围绕某一主题开展 教学的学习成果、资源等内容,且能充分展示出资源应用的系统性、 教学适用性、原创性。 呈现基
12、于平台参与网络集体备课、教研、网上评课等活动的 情况,且过 程记录完整,其中必须包括作为集备组主备人之一完成的 1 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过程及相关资料。 呈现利用空间进行课程教学交流、学习讨论、提问、回复、学 习交流的情况,且过程记录完整。 呈现利用空间布置作业、批阅作业、在线测试、学生评价与 反馈的情况,且过程记录完整。 (3)教研员空间考量指标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 呈现教研员利用空间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 改革等活动情况,且过程记录完整,并能够体现出教研的创新性。 呈现教研员组织开展区域网络集体备课、教研、网上评课等 情况,且记录 完整,内容丰富,能 够体现出对 教研形式等的创新。
13、 每个教研员空间应创建(或指导)不少于 3 个集备组,每个集 备组不少于 5 名成员,每个集备组至少完成 1 个学期的集体备课。 4教师微课竞赛:“微课”是指按照最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及 教学实践要求,以帮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中单个知识点为目的,以 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 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 , 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 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 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 单元应用“小环境” ,具有教学时间短、主题突出、
14、内容具体、反馈 及时、针对性强的特点。可帮助教师解决特定知识点教学中遇到的 困难和问题,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点。 (1)教学视频要求 参赛教师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精心备 课,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 5 至 10 分钟以内的微课视频,并配套 提供教学设计文本等辅助材料。所提交的视频要求图像稳定、色彩 正常、声音清晰、声画同步;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 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单机拍摄稳定,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自然; 拍摄设备不限(如 DV 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 ,视 频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主要教学内容和 环节有字幕提示或说
15、明;视频格式为:MP4。如有配合视频讲授使用 的教学课件,也需提交,限定为 PPT 格式。 (2)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 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应说 明微课的使用方式设计,如用于课前、课中或课后,与课堂教学如 何整合等。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 息。 文件格式:WORD。 (3)评审时具体考量指标涵盖以下几方面: 材料完整规范程度:包含微课视频,以及在微课录制过程 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教学方案设计等;微课视频时长 8- 10 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 有
16、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单位;配合视频讲授 使用的主要教学课件限定为 PPT 格式,需单独文件提交;其他拓展 资料符合网站上传要求;教学方案设计表内应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 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选题价值:以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专题、实验活动作 为选题,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 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 类;选题尽量“小而精” ,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 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案要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
17、发展;教 学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 社会和学科发展;教学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 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注重突出学生的主 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 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媒体, 教学辅助效果好。 教学效果: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 象生动,趣味性和启发性强,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 的积极主动性;教师教学语言规范、清晰,
18、富有感染力;教师仪表 得当,严守职业规范,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 四、参赛办法 (一)参赛流程 1.参赛教师登录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 ), 点击“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竞赛活动” 网站; 2.上传作品:分项选择课例、论文、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微课、 创新教育教学案例提交作品。各类作品需按照要求提交。可采用平台 提供的转换工具转换格式,同时上传所需提供的其他附件(多个附件 打包上传)。 3.预览、检查、 编辑、修改参赛作品; 注:所报送作品必须是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已参评过省级或国家同类比赛的作品不再参评。各教师可选择多项活 动参加。请 参加课例赛事
19、的教师保留视频源文件,以便大赛组委会后 期组织优秀课例的出版发行。 4.发布参赛作品; 5.接受专家评审。 (二)报送及评审 7 月 20 日至 9 月 30 日,教师提交参赛作品。 10 月 8 日至 10 月 31 日县级评审、公示,向市级推优。 11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市级评审、公示,向省级推优。 市县两级评审时间段应完成如下工作环节:评审专家账号下发、 作品评审、 结果公示,向上级推优。公示期 为 5 个工作日。各级评审时 间截止后,系统会自动关闭评审和推优功能,请务必按时完成相关工 作。 县(区)、市(州)聘请专家对本地参赛作品进行评选,按照比例择 优推荐参加省级评审。
20、各市(州)入围省级竞赛的数量将在大赛作品提 交期结束后确定,相关通知另行下发,请关注大赛专题网。 12 月 1 日至 12 月 25 日,由大奖赛组委会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省 级评审专家组对市级推优作品进行评审并公示结果。 12 月-2019 年 1 月,举办省级现场活动,分享交流成果(大 赛将-遴 选优秀作品进行现场决赛或交流展示。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请关注大 赛专题网站)。 五、联系方式 (一)大赛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人:宋蕾 帅群英 0931-8721895 邮 箱:gsetc_jnds 大赛 QQ 群:669587536 联系地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 571 号教育大厦 (二)单项赛事联系方式 1.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宋蕾 0931-8721895 2.教育技术论文:宋蕾 0931-8721895 3.网络学习空间:吕姝丽 0931-8827226 4.教师微课:吕 玲 0931-872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