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04年10月 劳动经济学试题.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4210612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04年10月 劳动经济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04年10月 劳动经济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04年10月 劳动经济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04年10月 劳动经济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祝您学业、事业成功!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 页 (共 4 页) 知识改变命运 2004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课程代号:813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2分) 1. 关于就业理论,萨伊的观点与( )相同。 A. 凯恩斯 B. 菲利蒲斯 C. 卡尔多 D. 李嘉图 2. 工会要改善与维护所属会员的劳动条件以及改善劳工的生活。这体现了工会的 A. 经济性功能 B. 政治性功能 C. 社会性功能 D. 心理性功能 3. 自1995年5月1日起,我国职工每周工作

2、时间为( ) A.24小时 B.32小时 C.40小时 D.48小时 4. 公共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减少贫困、维护社会秩序、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增进社会 平等以及增强人的自主性都有深刻的意义。这说明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具有( ) A. 广泛性 B. 多方面性 C. 迟效性 D. 长期性 5. 贝克尔的代表作是( ) A. 家庭经济分析 B. 人力的资本投资 C. 国富论 D. 经济学原理 6. 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者小于零的现象,这称为( ) A. 周期性失业 B. 隐性失业 C. 结构性失业 D. 摩擦性失业 7. 凯恩斯理论把失业归结为( ) A. 总供给不足 B. 总需求不足 C.

3、 奢侈消费 D. 通货膨胀 8. 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 A. 越来越多 B. 越来越少 C. 保持相对稳定 D. 保持绝对稳定 9. 我国开始承认失业存在的年份是( ) A. 1956年 B. 1979年 C. 1983年 D. 1994年 10. 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人口称为( ) A.劳动力 B.劳动适龄人口 C.人口 D.劳动力资源 11. 当经济复苏时,在失业人数减少以前,工作时数就增加了,因为在失业者被重新 招回之前,工作时间被迫缩短的工人恢复了正常的工作时间。这反映了劳动时间的( ) A.计量功能 B.人际交往功能 C.指示功能 D.保证个

4、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功能 12. 大多数国家将未成年工的就业年龄规定在( ) A. 12周岁以上 B. 13周岁以上 祝您学业、事业成功!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 页 (共 4 页) 知识改变命运 C. 14周岁以上 D. 15周岁以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 或未选均无分。 13. 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B.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 C.劳动力需求是意愿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D.劳动力需求就是

5、劳动力需要 E.劳动力需求是一定条件下吸收和容纳的劳动力 14. 自然失业率上升与( )等有关。 A.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B.工资刚性程度加强 C.失业保险的影响 D.结构性失业增加 E.结构性事业减少 15. 凯恩斯将失业类型分为( ) 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E.非自愿事业 16. 非全日制就业模式的特征是( ) A.经济因素在决定非全日制就业态势方面起主导作用 B.非全日制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流动速率比较高 C.市场经济国家非全日制就业者较多 D.非全日制的就业群体多为青少年、养育未成年子女的妇女和老年人 E.正在工业化的国家,农村劳动力中非全日制

6、就业者的比重日益上升 17. 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高级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是( ) A.工资高 B.稳定的工作 C.工资低 D.工作不稳定 E.工作条件差 18. 结构性失业的特点是( ) A.失业期限短 祝您学业、事业成功! 学习提升能力 第 3 页 (共 4 页) 知识改变命运 B.行业广、涉及人员多 C.具有明显的群体性 D.失业周期长 E.经济总量失衡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l8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并 简要说明理由。 19.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具备转让或继承的属性。 判断: 理由: 20. 失业者将承担极大的心理负担。 判断: 理由: 21. 萨伊主张政

7、府干预经济,反对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 判断: 理由: 22菲利浦斯曲线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是负相关的。 判断: 理由: 23人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流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 判断: 理由: 24我国登记失业人员包括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 判断: 理由: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5奥肯法则 26帕金森定律 27、配第-克拉克定理 28、超时工作 29、工资收入歧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列举5种就业歧视现象。 31、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2、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的前提与内容是什么? 33、我国劳动力关系的变化主

8、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10分) 祝您学业、事业成功! 学习提升能力 第 4 页 (共 4 页) 知识改变命运 34、论述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七、材料分析题(13分) 35、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国内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时期。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 的7000万增加到2000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 中国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务工经商, 解决就业问题。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70%以上,他们中的多数人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家庭化趋势是人口流动的新特征。 大量人口流入城市,为城市提

9、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为城市建筑、商业、饮食、 环卫等行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做出了贡献。 农村劳动力在流入地务工经商获得的收入,成为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流动人口在务工经商的过程中, 获得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为农村地区培养和储备了人才。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市数量从1992年的517个增 加到2000年的663个;镇从1992年的10587个增加到2000年的20312个。城镇人口在总人 口在所占比例已由1990年的26.23%提高到2000年的36.09%,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国内人口合理流动,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 改革户籍制度等措施。降低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门槛;通过优先解决夫妻分居问题、 老年人投靠子女问题等,加快了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和流动;通过积极解决流动少 年儿童教育问题等,为人口流动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农村劳务输 出,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机会等。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与发展国家报告,中国网,2003年1月1日。 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 (1)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点是什么? (2)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