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何谓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 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 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其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 学技术与社会。 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辨证研究;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的辨证研究;三是自然科学方法论,即对自然科学研究的
2、一般方法的研 究。 第一篇: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两门学科都是以探索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规律为最终目的,其联系:自然科学是各门以具体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揭示的都是一些 特殊规律,以求得具体的科学结论为目的和宗旨;自然辩证法也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是从总体上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过程,研究各种 形态物质的共性或普遍性的东西,以揭示自然界运动的一般规律,最后做出哲学结论,以丰富哲学的一般原理。 二者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必须以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为基础。因此自然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自然科学才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自然辩 证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 原
3、始自然观:突出特征是“拟人化” ,即认为自然界像人类一样具有某种生命力,存在喜怒哀乐。这种自然观的出现是生产力水平不高,认识 水平低下的必然结果。 一、奴隶时期的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A具有明显的唯物倾向:即自然皆由物质构成。B包含了大量的辩证思想:即自然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而且促成其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 自然界内部的矛盾,对立性。C幼稚、朴素、臆测性:即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对事物构成及运动变化的细节缺乏了解,因 此,他们的看法只能凭借直觉,从总体上去考察自然界。因而,这种自然观带有很重的自发倾向和浓重的朴素臆测性。 二、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特点: 自然界不再是物质的,也不
4、是物质元素演化而来,而是上帝在七日之内从虚无之中创造出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会也不能够自己运动只 能受动,受动的终极原因在于上帝。世间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皆符合上帝的目的性、和谐性。(3)人是有罪的是不能理解上帝的目的,只能听 从神的安排,终身赎罪,以便来世升入天堂。(4)地球系宇宙中心,往上依次是月亮,太阳,五大行星和恒星天。天堂在最高的苍穹,地狱在 我们的脚下。 变化过程:原初形态-柏拉图的神秘主义开始传入神学-亚里士多德学说被神化。 三、近代形而上学的特点: 自然界绝对不变,其方法上则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形而上学自然观能够产生并流行起来
5、,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十三世纪以后,随着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起来。 为了发展生产,提高技术水平,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发展自然科学。为了促使自然科学能够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的先驱同自然科 学家们一道同教会展开了较量。 1、向神学权威提出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独立的,便是“日心说”的问世。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 ,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宗教神学中 解放出来;2生理学中的血液循环学说;3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力学居首要地位,此现象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所决定的,有其客观历 史必然性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进步意义:A还自然于唯物面貌;B促进了以力学为中心的自然科学的发展;C
6、否定了宗教神学自然观 局限性:由于不承认自然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不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因而难以理解自然界中各种运动的真正原因,从而使这种机械唯 物主义自然观难以真正坚持下去。 自然科学对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冲击: 生产方式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由分门别类地收集资料进入对资料的整理,并开始转向综 合性的研究。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联系被发掘出来,这些发展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1.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被恩格斯誉为在旧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2.赖尔的“渐变论”是自然科学在旧自然观上打开的第二个缺口。 地质学原理指出地球是不
7、断发展变化着的,引起这种变化的力量很多, 并从古至今就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 3.化学:维勒第一次使用人工的方法从无机物中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拉瓦锡的氧化学说,道尔顿的原子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量变到质 变的规律)等都动摇了旧的自然观。 上述科学成就,有力地冲击了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充分表明旧的自然观已不再可能,而需要用新的自然观来取代之。真正使形而上学自然 观遭受灭顶之灾,并奠定新的自然观基础的,则是被恩格斯所称之为“十九世纪三大发现”的科学成就。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理论基础 1、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正式宣告:自然界中的运动永恒性和运动形式的可互转性,它是旧自然观破灭新自然观确立的
8、重要科学依据。2、细胞 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界的内在联系,指出一切高低等有机体不论其形态、结构和属性有多大的区别,但在细胞水平上却都是按照相同的规律生 2 长发育。3、进化论科学的论证了整个生物界是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着,一切现存的生物物种都是历史上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 的产物,从根本上粉碎了长期以来物种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物种神创论的唯心主义观点。 为什么说,人类认识发展到什么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 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和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人类
9、对自然界的看 法总是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的,而且,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观主要来自对该时期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提炼。因此,人类认识发展到什么水 平,就有什么样的自然观。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现代形式之一:系统自然观。 一、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 二、 现代自然科学革命;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20 世纪 40 年代末兴起的控制 论、信息论、系统论是系统科学研究的第一批成果。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 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
10、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 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1.从存在到演化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 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 三、 系统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 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 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是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基本思路是: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定的联 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
11、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 律。第二,认为由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即认为系统具有非加和的性质系统性质。第三,把所观 察的系统都看作动态的外放系统第四,系统思维方式对某一具体系统的研究侧重于无序不稳定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非线性等方面。 系统思维方式与还原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不同。观察事物的侧重点不是部分而是整体;不是立足于分析而是立足于综合;不是形而上学思维 方式那样把分析与综合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的单向性思维,而是把综合与分析通过反馈耦合形成双向性思维。 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所谓“系统” ,是由
12、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包含着四方面要义: 第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 第二, “系统”在于“系” ,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 第三, “系统”还在于“统” ,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第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 现出来。 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系统
13、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 自然界的演化 一、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和自然的进化 1.“演化”和“进化” 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进化则是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所谓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 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退化” 。 2.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 (1) 可逆和不可逆 可逆和不可逆是自然演化过程中两种互对的状态,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转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同时使系统的环境也 回复到原状。这样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反
14、之若系统及其环境一经变化后不能回复,这种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 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 2.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3.涨落:“生序原理”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马、恩生态思想基本观点 3 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次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其三、人类 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 自然生产力是
15、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 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5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 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思格斯生态思想的“四大特征” 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2.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3.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4.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 的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 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其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其四、生态系
16、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其五、生态平衡是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和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 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 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任何自然之间要和谐发展、共同进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 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的原则 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2、发展的可
17、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延续不绝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绝不是短期行为的发展,它确认 人类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把有利于生态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视为重要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超出地球生 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 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只有全世界范围的共同发展才真正的发展;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表现了人类所 遇到的危机的共同性、安全的共同性和未来的共同性,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
18、动。 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确认,人与自然的危机和人与人的矛盾不可分割,只有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谐。所 谓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这里有两层含义:代际公平。这里包含两个基本点: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能性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加强对未来人负责的自律意识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为后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从前辈人那里继承下来一样多甚至 更多的财富代内公平。即是同一代人中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就是在一个国家内,地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在国际 范围内,国家利益服从全球利益。 三、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必然途径 从工
19、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可持续发展必然途径。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 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生态文明包含着下述三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层面: 1、 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其核心是维护“自然社会 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 2、 社会制度层面。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 3、 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 所谓“生态危机” ,主要是指由
20、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 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危机,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是社会异化的产物,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于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等 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所致。 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彰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生态系统中处 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人还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第二篇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1.科学的涵义 其一 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它揭
21、示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其二 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生产活动,一种大规模的、有目的的、社会化的生产知 4 识的社会活动。 其三 科学是生产力。 其四 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马克思把科学看成“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 ,即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反映关系的观点,是对科学本质的更一般的、更抽象的、 更深刻的哲学概括。 2.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 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重大特点。 (1) 科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力 马克思的“科学是生产力”有两种涵义:第一,科学尚未进入生产过程时,它是
22、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固定在劳动资料的发展形式器体 系中,是一般生产力;第二,科学并入生产过程时,通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劳动者对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运用,通过管理在生产结构中发 挥作用,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即直接生产力。科学所特有的生产力属性,不仅把它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区分开来,而且表明它是社会发展 的动力。 (2) 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为什么科学是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首先,科学虽然也是社会意识形式,但它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基础,只要是经实践检验证明为真理的科学知识,就是客观的,就只有直接 的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当然,科学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 其次,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自然规
23、律能够被社会各阶级的人所发现、利用和继承。自然科学既无国界,也无阶级界、民族界,是人类共同 创造的财富,但不同阶级的世界观和社会政治制度对科学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 二、科学的本质属性 1 客观真理性,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 可检验性,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 的检验。3 系统性 表现为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 4 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 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并在他们之间畅通地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第二节 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科学认识过程“是一系列的抽
24、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这些概念和规律等等,有条件 地近似地把握永恒运动着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性。 ”科学认识过程的成果是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由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而建立 起来的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主要就是由上述这些要素构成的。 一 科学事实 (定义、类型)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的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科学事 实是科学认识的最初成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科学事实一般分两类:事实 I,指客体与仪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的描述。事实,是对观察实验所得到的结
25、果的陈述和判断。被观察与实 验证明了的理论结论称为理论事实,有时也被人们称为事实 III。 一、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科学事实作为科学对个别事物的认识,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和特点: 其一,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性。其二,科学事实渗透理论。 其三,科学事实应该是比较系统的。 其四,科学事实具有相对独立性。 科学事实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其次 科学事实是确认或反驳科学 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 二 科学定律(定义、特征)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科学定律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具有
26、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作为科 学认识形式,是科学认识主体把握客体的映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科学定律特征:科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科学定律 具有简明的特征。 三、科学假说(功能)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 要形式。 假说的基本特点:推测性、科学性、可变性 科学假说在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功能:承前启后的功能;为科学研究指明方向的功能;互补的功能。 四、科学理论(定义)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时间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
27、断和推理 表达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客观真理性;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科学预见性。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起。它们之间的辩证关 系: 5 1 科学事实是科举知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2 科学定律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 ;3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过渡形式 ;4 科学理论是科学 成果的系统体现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 的核心。 科学精神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求真务实精神 2 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第五章
28、 科学认识活动 第一节 科学问题的提出 什么是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实质上是经验和理性之间的矛盾,主要包括经验事实之间,经验与理论之间、理论自身、理论与理论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是科学认识 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 一、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2、从理论与事实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非自恰性)中发现问题 4、从不同理论 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 5、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 二、科学问题的选题原则 1 需要性原则;2 创造性原则;3 科学性原则;4 可行性原则。上述选题原则都是限制性原则,它们相互制约把
29、选题限制在比较狭窄的范围内, 从而有利于适时而正确地做出决断。 第二节 科学事实的获取 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的原则: 注意观察的全面性 注意观察的系统性 注意观察的典型性 注意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观察活动 科学实验的作用: 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 强化和再现自然现象 延缓或加速自然过程 二、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中的机遇 (1)机遇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作用 一、机遇常常成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先导,突破旧理论的框架,使科学认识的发展找到新的起点 二、机遇的出现,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发现提 供重要线索,推动科学技术发明 (2)机遇的类型及产生的根源 常见的机遇类型主要有两种:科学观察和实验的
30、目的很明确,但现象出现的场合和方式确非常意外。本来观察实验有着一定的目的,然 而在观察实验中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另一现象。 一般来讲,要想抓住机遇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敏锐的洞察能力 第二 高度的判断能力 第三 高度的想象能力 第六章 科学理论的创立 第三节 创立理论思维方法 一、演绎方法(包含内容)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它由已知的一般原理出发,推演出个别对象的有关属性,从而把握特殊对象的规律。根本特点是前提和结 论之间的联系具有蕴涵关系或者说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演绎方法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的推理,即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 大前提是已知的基本原理;小前提是有待认识
31、的研究对象;而结论从大前提出发推演出的新认识。 作用:从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特殊对象的认识,这是人们获取新知识,深化认识的过程之一 二、非演绎方法:在创造思维方法中,还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类比与联想,它们带有不同程度的或然性、偶适性和跳跃性 第四节 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 一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基本的、最常见的两种思维形态,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要素,形象思维则以意象为基本要素。 抽象思维的“细胞”是概念,用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的内容,又以概念为基础进行判断和推理。概念思维可以说是抽象地反映客 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习惯上被称为“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32、则是在人们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中,主要以图像、音调、 动作等形象的符号再现某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和共性,又称“直感思维” 。形象思维的“细胞”是意象。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主要不同还在于:抽象思维的推理过程是在概念及其判断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形象思维的推理过程是在意象及其联想 (想象)和典型化的基础上完成的。前者是由一个概念判断推及另一个概念判断,而后者是由一个意象推想到另一个意象。前者一般是线性的、 串行过程,后者常常是非线性的、并行的过程。钱学森曾指出,形象思维不是线型的,是交叉并进的,不是流水加工而是多路加工所以形 象思维是多面型的。 二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 6 收敛思维的特点是
33、根据已有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发散思维的特点是开阔思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的途径进行 探索,甚至标新立异,不受传统思想观点的约束不受已有理论和方法的束缚。对创新思维来说,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 补充、互相促进。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渐进方式与非渐进方式的差异。 三 顿悟直觉与灵感 顿悟,指的是瞬间的颖悟,是在“格式塔”变换后对事物之间本质关系的理解。 灵感在心理学中不过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现 象,它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 然到来
34、的。直觉是指问题突然得到了解决。 不是对失误表面的生动直观,而是对视无规律性的一种猜测。可见,灵感、直觉与顿悟是很难分 开的,因为灵感、直觉都是顿悟的心理现象,显现为突然闯入脑际的“闪念” ,都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深刻性的特征,突然产生于某一随机 过程,是对事物规律(实质)的掌握。 四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般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综合性、创造性运用。一般思维的形式和方法,当它对科学认识的形成做出贡献时,它就构成了创新思维 形式和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过,通过对创新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其主要思维形式是意象思维和发散思维以及直觉与灵感,在创新过程中 运用的更多的是类比与联想和思想模型的方法。 创新思维
35、所表现的顿悟形式(灵感与直觉),在有些情况下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直觉实质上是对熟悉事物的再认识,在相关知识基础上的再认识。再认识可以看作是直觉的孕育形式,这时思考时所运用的思维方法还比较 明显。再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刻程度就可能产生直觉。在这种情况下,直觉显然不过是思维过程的简化、凝缩,采取了“跳跃”的形式。思维的 一系列细节过程被省略了,跃过了许多中间环节,一下子将问题的答案呈现在面前。所以能够如此,熟悉的领域中的相关思想模型发挥着重要 作用。 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 科学理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 逻辑条件第二 经验条件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
36、价 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的复杂性:首先 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其次 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再次 这种复杂性来 自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最后 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述方式以及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 确认。 科学理论发展的三种模式:累积式发展观、否证式发展观与社会历史观: 科学的进步有两方面的标志:1 理论的可否证度。2 确证度的增加 科学革命是科学理论的跨越式发展,是理论不断更替的过程 第九章 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和看待技术 一 技术的本质:1 技术揭示了人的本质 2 术的演化决定着人与自然的演化 3.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二 技术
37、的特征:技术是人类社会需要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结合;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技术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显示形 态的发展过程;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 技术构成要素:经验形态技术要素、实体形态技术要素与知识形态技术要素 三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与技术经常联系起来用,简称“科技” 。其实科学与技术有区别,漠视区别会引起一系列失误。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科学属于认识范畴,其任务是回答有关“是什么” 、 “为什么”的问题而建立起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探 索,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放大、收集与整理感性资料、假说、逻辑推理、验证等,其成果评价标准是其
38、符合性(理论成果与实验事实是否 相符、符合程度) 、创新性(理论是否有突破、创造) 、逻辑性(理论体系的结构是否严谨、自洽) 。 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有关客观世界“做什么” 、 “怎么做”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操作系统。技术活动是在理论指导下实践性的探索, 其方法主要是设计、模拟、类比、试验、放大、制作、标准化、程序化、试用(验收)等;其成果评价标准是其效用性、可行性、经济性(投 入产出比如何、市场前景如何) 。科学成果与经济之间一般武官,对经济可能有长远影响,但短期一般无关,技术成果与经济有直接关系,立 即产生效益,可能影响长远,一般保密,受专利保护。 总之,科学与技术的内容和目的不同;
39、由于自然科学与技术在内容、目的上存在区别,因而它们的实现过程也不一样;科学与技术在问题的 由来,成就的评价标准上,存在着差异;科学与技术的社会作用、联系不同。 2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是可行性技术产生与形成的基础,为其发展提供知识源泉 技术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技术为科学 研究及进展提供必要手段和条件 经验性技术包含着科学因素,它的提炼和升华是科学创造的一类源泉 科学可以带劲或提升经验性技术 技术中存在着科学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将形成技术科学 科学中存在着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推动科学发展或产生新技术 “技术 科学化” “科学技术化” “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 3.科学与技术转化
40、这种转化包含科学向技术转化和技术向科学化两个方面。须指出,科学向技术转化要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 7 第一节 当代技术革命 一 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特征) 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以纺织机械的革命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再以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为契机, 最终实现了技术方式从手工作坊到机械化的转变。 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 18 世纪的工业革命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提供了强大蒸 汽动力。这次技术革命有两个特点:第一次技术革命生产经验起到主导作用科学原理只起到辅助作用。这次则完全不同,各项电气技术主要是 在电磁学理论研究的
41、基础而产生的。 以电力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机械化、电气化已基本实现的基础上,实现生产的自动控制就变成了第三次技术革命主要内容。以电 子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在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传感技术、机械技术综合的条件下,使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 二、当代技术革命第四次科技革命 当代科技革命主要指 70 年代以来的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高科技群落 的出现。1.当代技术革命的内容:信息技术 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新制造(加工)技术生物技术 空间技术 海 洋技术 2.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 当代科技革命第四次科技革命,则在机
42、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生产方式的信息化,与历史相比,除了实现信息化特点外, 还有主导技术以技术群落的形式出现;理论基础深厚,可支撑宏大的技术体系;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特点 第十章 技术方法是人们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所利用的各种方法、程序、规则、技巧的总称。 简述技术开发的基本程序:课题规划阶段 技术方案的构思与设计;技术方案的实施 技术预测的基本步骤: 提出课题和任务;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建立预测模型;评定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技术评估的常用方法:矩阵技术法;效果分析法;多种标评估法;技术再评估法 技术评估的程序:调查研究;寻找影响;影响分析;排除非容忍性影响
43、;制定改良方案;综合评价 技术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1 系统设计法(系统设计应遵循系统思考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最优化原则) ;2 可靠性设计方法, 也称概率设计法3 最优化设计方法。第四 技术方案的试验和实施 第十二章 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广义的技术创新则是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直到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联系与区别: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属于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指新技术知识的创造。包括如下的内容:它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它的结果是样品、样 机等,它主要追求先进性目标。而技术创新则是技术发明与经济应用相结合,
44、属于技术与经济交叉的领域,它主要是指把技术发明应用于经济 而产生的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因而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生产组织、市场销售、企业管理等问题,它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家及其 所属人员,其结果主要是新产品、新工艺等,它主要追求效益性目标。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联系与区别: 技术改造是指引进先进技术代替落后技术,引进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代替落后的工艺和装备,以改变企业落后的生产技术面貌,生产出高质量 的产品并获得丰厚的利润。而技术创新则是指一种创造出自有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等)的创新被称之为渐进技术创新;在自己 独创并获得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所实施的技术创新被称之为基本技术创新。实施技
45、术改造不能获得自有知识产权,不能实现技术与经济的跨越式 发屉,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特别是根本技术创新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二、技术创新的特点: 创造性 效益性 风险性 周期性 集群性 系统性 第三节 高技术及其产业化一 对“高技术”的含义:从经济的角度可以把高技术理解为应用先进和复杂的方法和工艺制造产品的技术,它表现出高增长率、高研究开发 费用、高附加值和劳动密集等特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可以把高技术理解为根据基础科学研究而创造出的新的技术。如果从社会的角度出发, 可以把高技术理解为体现社会最新价值目标和最新生活方式的新技术。 二 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 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具体包括:市场创新机制,研究与
46、开发机制,风险投资机制,官、产、学合作机制,法律制度机制和激励机制等。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社会建制: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一般而言,社会建制主要指社会组织制度,包括价值观念、行 为规范、组织系统、物质支撑四大要素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实体性组织和非实体性组织(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科学范式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家群体,是科学社会组织的基础和核心。科学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存在的依据,科学共同体的 形成与解体和新旧范式的更替密切相关 8 范式指科学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包括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公认
47、的科学成就和范例等等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科学技术社会化;科学技术业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 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2、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 3、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自学)4、技术发展的不平衡 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系 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经济称为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的特征:与物质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有一系列不同的特征:(1)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48、2)知识创新成为 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知识创新:新知识的不断产生,特别是未知事物的新发现及新理论的创立,知识创新主要是科学理论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及理论基础。 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等。 除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外,作为知识经济社会还会包括社会创新(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经济制度、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伦理道德、生 活习惯等的创新)。 为什么知识创新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呢? A 知识经济与物质经济不同,它主要依赖的不是不可再生的矿藏资源及有限的土地,而是依赖无形的可产生、可更新的知识与信息。知识与信 息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可产生性、可创新性。 B 人的本性就
49、包含着求新、求变、求好的欲望与兴趣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求新、求变、求好的过程中走过来的。但是过去,由于科技 与经济水平的限制,这种求新、求变、求好的欲望及兴趣被压抑着。人们要用主要精力去从事重复性的工作,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知识经济 的到来,使之有条件仅用 10的人力解决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当然要把主要精力转向创新求新、求 变、求好。 C 知识经济的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国家,也只有不断创新, 才可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中自立于世界之林。 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和中国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 1.不仅要实现工业化,而且要实现信息化,并且要以信息化为主导,加强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促进;2.不仅要用硬 指标(物耗、能耗、人员数量等)来衡量,而且要用软指标(科学技术含量)来衡量经济进步;3.把教育现代化放在现代化的优先地位,要充分应 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教育、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 国家创新体系 知识创新系统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技术创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