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腹泻 讲稿..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13933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腹泻 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医腹泻 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医腹泻 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医腹泻 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医腹泻 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腹泻讲稿 一、概述 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一次,个别人每 2-3 天排便一次,或每天 2-3 次。正常粪便成形, 日量 150-200 克,水分占 150ml 左右。在便秘时,由于粪便堵塞于直肠腔内,刺激直肠黏 膜,可有排便次数增加,且伴有里急后重感,不能称之为腹泻。 诊断标准 粪便性状改变:变稀完全水样,或伴有不正常成份(粘液、粘液血、血水、米泔水、 浓血等) ; 大便次数不正常:一般每日 3 次或 3 次以上为不正常; 上述两条标准必须兼备,缺一不可。 根据病程,腹泻有急、慢性之分。病程 2 周以内为急性腹泻;病程在 2 周至 2 个月为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 2 个月以上为慢性腹泻。 二、腹泻

2、分类: (一)分泌性腹泻 各种因素刺激小肠或大肠分泌过多的水分、电解质引起的腹泻。 例如霍乱弧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所产生的腹泻,就是这个因素。 血管 活性肽瘤(V1P 瘤)引起的腹泻 ,胃泌素瘤能分泌大量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分泌大量胃液, 进入小肠,又因为胃酸可损害空肠黏膜,使胰脂肪酶灭活,更加重腹泻。 其他引起分泌性腹泻原因有:滥用缓泻剂;胆盐吸收障碍;脂肪酸吸收障碍;直肠分 泌性绒毛状腺瘤、肠淋巴瘤、炎症性肠病、肠内肉芽肿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恶性类癌综 合征、甲状腺髓样癌等。 (二)渗透性腹泻 由肠腔内含有大量不吸收的水溶性分子,导致肠管内渗透压升高,阻碍肠壁对水和电 解质的吸收

3、而引起腹泻。见于: 任何原因引起的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常见的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吃牛奶或奶制品引 起腹泻;口服镁盐、甘露醇、乳果糖等;某些先天性或获得性肠消化酶缺乏症,食物消化 不完全,未经消化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留在直肠腔内成为不被吸收的溶质。为维持腔内 与细胞内之间渗透压梯度,黏膜细胞向肠腔分泌多量水分,大量肠内容物促进肠蠕动,于 是导致腹泻。 (三)吸收不良性腹泻 水、电解质吸收障碍发生在一系列腹泻疾病,这涉及吸收减少和分泌增加。 黏膜透过性异常,小儿乳糜泻、热带和亚热带斯泼卢等疾病。肠吸收面减少;肠黏膜 充血;细胞繁殖过多,细菌分泌的毒素可影响消化酶的作用,以及细菌分解物结合胆盐, 使失

4、去形成微胶粒的能力,以致妨碍脂肪等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引起腹泻或脂泻。抑制 性吸收,如先天性氯泻。 (四)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 小肠运动性疾病可引起肠内容物运输加快。 (五)渗出性腹泻 为炎性腹泻,炎症部位渗出蛋白、黏液或脓血而引起腹泻。 同一种疾病产生的腹泻常常有多种机制参与,且腹泻的病因并不单纯,可同时或先后几个 病因并存。 腹泻还可依病因不同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1.特异性感染: (1)病毒 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感染等。 (2)细菌 如霍乱、致病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细菌性痢疾、全身的感 染如伤寒、副伤寒、败血症等。 (3)原虫 如阿米巴、血吸虫等。 (4)真菌 如白色

5、念珠菌等。 2非感染性腹泻 (1)非特异性肠粘膜损伤 (2)菌群失调、伪膜性肠炎、霉菌性肠炎 (3)某些新生物(绒毛瘤、腹部淋巴瘤等)非结合性胆汁酸的存在 (4)泻药以外的某些药品(利血平等) (5)某种脂肪酸离子存在 (6)急性中毒、毒蕈中毒、白果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鱼胆中毒、进食大量动物 肝等。 (7)变态反应性疾病、对蛋、乳、海产品过敏;过敏性紫癜。 (8)分泌胺及肽类的新生物 三、腹泻诊断思路: 病史,便检 查感染 非感染 病毒 细菌 寄生虫 真菌 乙状结肠镜 钡灌肠 纤维肠镜 结肠炎 克罗恩病 肠易激综合征 菌 群 失 调 食物中毒 集体发病 尿毒症 放射性 糖尿病 有腹泻的症状和

6、引起腹泻的病因;病史、起病情况与病程;伴随症状和体征;询问过 腹 泻 敏史、服药史 体征注意下列变化 体温、血压、精神状态、皮肤巩膜、皮肤脱水情况、体重变化、腹部压痛、包块、肠鸣音、 腹水等 病程短、起病急,应考虑急性感染性腹泻或急性食物中毒; 起病慢、病程长,消瘦或营养不良而腹泻次数相对教少者,多见于慢性炎症性肠病、 肠道慢性感染(如肠结核、血吸虫病) 、吸收不良或肿瘤。若腹泻已持续 2 年以上,则结肠 癌的可能性小。夜间无腹泻可考虑功能性腹泻。 伴高热常见于感染性腹泻、小肠恶性淋巴瘤;伴低热者见克隆氏病或非特异性溃疡性 结肠炎、肠结核、霉菌性肠炎。 有里急后重、便意频繁、粪便有粘液和脓血、

7、腹部压痛,或下腹、或左下腹压痛,病 变考虑在直肠或乙状结肠。考虑细菌性菌痢。 腹泻与进某种食物有关者,多与食物过敏有关。进食牛奶后腹泻见于乳糖不耐受症; 服药后腹泻见于某药物不良反应。 集体发生的腹泻,多为食物中、化学药物中毒、毒蕈中毒。 某种疾病常伴有腹泻。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盆腔放射性治疗后放射性肠炎、糖尿病 性肠炎、尿毒症性肠炎、神经官能症伴肠易激综合征。 直肠附近疾病刺激引起的腹泻属于假性腹泻,如宫外孕、盆腔炎、直肠周围脓肿等。 经过一般检查,除外常见疾病外,要想到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肝源性、胆源 性、胰源性及胃源性疾病等少见病。 胃空肠吻合术后发生腹泻,应想到有倾倒综合征的可能。

8、小肠或结肠大部切除术后可 能发生腹泻。 粪便性状: 水样大便见于肠毒素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胃泌素瘤。 米汤样大便见于霍乱、副霍乱。 血水样或洗肉水样大便见于嗜盐杆菌肠炎、O157 :H7 等。 脓臭血水样大便见于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年龄:年轻慢性腹泻患者,多见于炎症性病变。而老年患者则考虑为结肠癌、缺血性 结肠炎等。 排便习惯改变和粪便性状: 腹泻和便秘交替,常见于肠结核、肠道激惹综合征、结肠不完全梗阻等。 腹泻和饮食,饭后立即发生腹泻者,见于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结核。 脓血便见于痢疾、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血吸虫病。 黏液而无病理成份便见于肠道激惹综合征、结肠绒毛瘤。 白

9、陶土样便并有泡沫见于脂肪泄,慢性胰腺炎。 海水样蓝或蛋花样便见于伪膜性肠炎。 粪便暗红色或果酱样考虑阿米巴感染或炎症性肠病。 血便考虑肛裂、痔疮出血、结肠、直肠癌。 粪便的特殊臭味见于脂肪泻、烟酸缺乏症、乳糖酶缺乏症。 伴有关节炎可见于 Whipple 病、Crohn 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伴有贫血可见于肠结核、Crohn 病、淋巴病、结肠癌。 伴有腹胀可见于肠结核、Crohn 病、部分肠梗阻、非热带吸收不良综合征。 少见腹泻,如以腹泻为首发和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以腹泻、浮肿、心脏增大、 舌体大为表现的淀粉样变等。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必须的检查及粪常规。周围血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白

10、细胞增多提示感染;粪常规:白 细胞增多或吞噬细胞找见提示肠道炎症;粪便细菌培养及寄生虫卵和霉菌检查,有助于病 原诊断。 应选择的检查: (1) 做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直肠镜检查。 (2)疑有小肠吸收不良者应做粪便脂肪滴苏丹染色、24 小时粪便脂肪定量、脂肪平衡实验、 右旋木糖耐量实验、核素标记 VitB12 吸收实验。 (3)疑有胰腺病变者应做血胰淀粉酶、脂肪酶测定、CA19-9、BT-PTBA (胰功定)试验及 血糖测定,腹部 B 超检查,必要时做腹部 CT、MRI 或 ERCP 检查。 (4)疑有萎缩性胃炎者应行胃镜检查,疑有卓- 艾综合征者还要做血清胃泌素测定并进行五肽 胃泌素胃液

11、分析。 (5)疑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查 T3、T4、FT3、FT4 、TSH 及甲状腺 B 超扫描。 (6)疑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英做 24 小时尿 17-羟、17-酮测定。 (7)有肝胆疾病的患者应查肝功能、肝胆 B 超、腹部 CT 或 MRI 检查。 (8)考虑菌群失调:在作大便检查时注意细菌球杆比例;在作大便细菌培养时做厌氧菌培养。 (9)如果 考虑病毒性腹泻,作血清血检查和粪便病毒分离。 四、腹泻治疗: (一) 、急诊处理 一般病人: 仅有腹泻,全身情况好,病情较轻,无发热,无明显脱水饮食宜软食或流食、半流食、 易消化食物。如饮食不好,口服补液盐。 药物治疗:可给予微生态制剂; 黄连

12、素;腹泻重,可酌情给予思密达; 疑感染性腹泻者 给予诺氟沙星。 用药: 补液及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一旦出现休克或多脏器功能不全、衰竭。 针对病原治疗 对症治疗 感染性腹泻一开始不用止泻药,而感染性腹泻出现发热者非但不止泻,还要用泻药, 如泻热汤(大黄 15 克、芒硝 9 克、元参 15 克、甘草 6 克制成 100ML) 。 对非感染性腹泻无病原菌感染,腹泻可考虑用止泻药。 腹痛者用 654-II 10mg 重症感染性腹泻或痢疾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运用通用的法则,以通腑治疗本症。 我们的经验是用元参 15 克、芒硝 9 克、大黄 15-30 克,甘草 6 克,每日 1-2 剂。 使用中药

13、可达到活血化瘀,降低血管通透性,提高血管张力,如用川芎嗪注射液 160mg 加入液体中静脉注射。 使用中药生脉饮注射液其成份人参、麦冬、五味子具有升压,抗休克和改善微循环 作用。 中药灌肠,大黄 30 克水煎 100-200 毫升,凡高热不退、大便不畅、里急后重时用之。 对高热者可用牛黄清热散、紫雪散,神志不清可用安宫牛黄丸,还可用 0.1%黄连素,或 1/500 呋喃西林溶液 500 毫升 ,冰水洗肠,用在高热烦躁、神志恍惚、神志不清者。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主要表现休克,微循环障碍所以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同时应用血管扩张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抗菌治疗 用氨苄青霉素 8-10

14、克/日静脉滴注或磷霉素 6-10 克/日静脉滴注与喹诺酮类合用,如诺氟 沙星、环丙沙星能口服改口服。 氟哌酸直肠给药:氟哌酸每日 0.8-1.6 克,加入 0.9%氯化纳中 20-50 毫升分两次肛注 。 对症治疗 )高热:冰水 0.1%黄连素温盐水 1000-4000 毫升作流动灌肠。高热全身中毒症状重用抗热 牛黄散,牛黄清热散或安宫牛黄丸,必要时服用退热药如巴米尔,撒烈痛或消炎痛栓剂直 肠给药。 2)神志障碍 脑水肿,脱水剂 20%甘露醇 1-2g/kg 4-6 小时 1 次。 3)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骤停可采用机械呼吸,气管插管等。 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五、腹泻相

15、关常见疾病: 细菌性痢疾 (一)诊断 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黏液便或水样便,或有里急后重症状,难以出外其它原因 腹泻者。 临床分型 急性菌痢 - 普通型(典型) - 轻型(不典型) - 中毒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慢性菌痢 - 慢性迁延型 - 急性发作型 - 慢性隐匿型 确诊病例: 1.急性菌痢 (1).急性发作之腹泻(除外其他原因腹泻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黏液便左下 腹有压痛) 。 (2) 粪便镜检白血球(脓细胞)每高倍(400 倍)视野 15 个以上,伴有少量红血球。 (3).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临床诊断:具备 1-2 项。 试验确诊:具备 1-3 项。 2.急性中

16、毒性菌痢 (1)发病急、发热、呈全身中毒为主的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3)起病时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但用灌肠或肛门拭子采便检查可发现白血球(脓细胞) 。 (4)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临床诊断:具备 1、2、3 项 实验确诊:具备 1、2、4 项 3 慢性菌痢 有急性菌痢病史;病程超过 2 个月未愈者;反复发作腹痛、腹泻,时轻时重,大便可 有粘液及脓血;化验:血象及大便常规。 在菌痢诊断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典型菌痢 典型的菌痢诊断并不难,但有的病人突然发热,意识障碍甚或休克,而 肠道症状轻或没有消化道症状,遇到这种情况需全面了解病史和详细查体,结合

17、季节,应 想到中毒性菌痢,用肛试标本或以生理盐水灌肠取材作涂片,镜检和作细菌培养来帮助诊 断。 2)大便培养准确可靠,新鲜大便可提高阳性率。 3)休克早期 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烦燥不安,口渴唇干,四肢冰冷时,虽血压正常,当为休 克的早期表现,这时应抓紧治疗。 细菌性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 (一) 致病源: 沙门菌属:动物肠道、内脏 副溶血性弧 菌:海产品、腌制品 大肠杆菌:ETEC、EPEC、EIEC、 EHEC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菌株 蜡样芽胞杆菌:分布广泛,产肠毒素 (二)传染源:被致病细菌感染的动物或人; (三)传播途径: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易感性:普遍易感,可重复感染

18、。 流行季节:多发生于夏秋季,终年散发可呈暴发流行。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鉴别要点表 沙门菌属食 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 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孢杆 菌食物中毒 大肠杆菌食 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 球菌食物中 毒 潜伏期 424 小时 可长至 23 日 612 小时 12 小时 (肠毒素) 816 小时 (活菌) 22 小时, 通常 46 小 时 15 小时 临床表现 腹痛、呕吐、 腹泻、发热 腹痛、呕吐、 腹泻、发热 腹痛、呕吐、 腹泻、发热 腹痛、呕吐、 腹泻、发热 腹痛、呕吐、 腹泻、发热 大便性状 水样便,无 脓血,臭而 量多 水样或血水 样,可呈脓 血样 水样便 水样便、粘 液稀便或血 样便,恶

19、臭 黄水样便, 量少,恶臭 流行方式 集体发病 集体发病 散发或集体 发病 散发或集体 发病 集体发病 中毒食物 肉类、禽类、 蛋类 海产品 隔夜剩饭、 肉类或牛奶 隔夜剩饭、 肉类 淀粉食物、 肉类、乳制 品 (四)临床表现: 1.潜伏期: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 沙门菌属为 4-24 小时,亦可达 2-3 日; 副溶血性弧菌为 6-12 小时; 蜡样芽胞杆菌多为 1-2 小时; 大肠杆菌为 2-20 小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1-5 小时。 2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大便性状水样便,无脓血,臭而量多水样或血水 样,可呈脓血样便、粘液稀便或血样便,恶臭黄水样便,量少,恶臭。 3 流行

20、方式:集体发病或散发。集体发病中毒食物:肉类、禽类、蛋类海产品隔夜剩饭、 肉类及牛奶隔夜剩饭、肉类淀粉食物、肉类、乳制品 (五)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进食变质食物、海产品、腌制食品、未煮熟的肉类、蛋类等病史,若 共餐者在短期内集体发病,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 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实验室检查:分离病原菌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相鉴别:化学性食物中毒、生物性食物中毒。 (六)治疗: 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对症治疗:呕吐、腹痛;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肠道菌群失调 (一)诊断 有引起菌群失调的原因,有腹泻的临床表现。 大便涂片可有细菌数量减少,尤其革兰氏阳性杆菌减少,粪便培养、菌群分析时

21、正常 生理菌群减少,致病菌增多。 大便培养 抗生素抑制了肠道正常菌,而霉菌增多,引起霉菌性肠炎。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的病原 菌。其临床表现水样便或稀便,每日数次至数十次。粪便涂片出现念珠菌,肠镜可见白色 膜状物,活检标本亦可发现念珠菌。 小肠污染综合征 小肠细菌过度繁埴,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再有小肠淤滞的因素、脂肪泻,大细胞性贫 血者应考虑小肠污染综合征。 小肠液细菌培养时如厌氧菌落形成单位超过 106/ml 可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繁殖。 病毒性腹泻 中国和美国 CDC 二届国际轮状病毒疫苗研讨会上资料 我国 19982004 年全国哨点监测: 腹泻住院患儿占住院患儿总数 20.8%;轮状病毒腹泻住院占

22、腹泻住院患儿 48%; 门诊急性腹泻标本轮状病毒检出率 23.8% 其中 12-17 月龄 52.3% 9-11 月龄 51.7% 6-8 月龄 42.4% 18-23 月龄 46.0% 5 岁以下儿童每年约发生轮状病毒腹泻 1300 万人次 每年 门诊 250 万人次 每年 住院 23 万人次 每年 死亡 3.8 万4.7 万人 每年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累计医疗费用近 8 亿元。 我国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已经获得生产许可。 病毒性腹泻目前尚无肯定的特效治疗方法。 一般疗法 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腹泻的治疗 如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病毒唑)及干扰素等,但对病毒性腹泻的疗效尚待进一 步证实,也有报道病毒

23、唑丽珠肠乐等有一定疗效。 有研究用抗轮状病毒牛初乳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取得一定效果。 疫苗的研究(特别是轮状病毒)获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一些人的应用获得一定的保护 率。 肠易激综合症 (一)定义:是一种功能性肠病,其腹痛或腹部不适伴随排便或排便习惯的改变,具有排 便异常的特征。 (二)病因:胃肠运动障碍、内脏高敏感性、感染后发病、细菌过度生长、自主神经功能 紊乱、胃肠激素、心理社会因素、其他因素(如遗传、肠道吸收不良等等) (三)诊断标准: 目前采用的是罗马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最近 3 个月内每月发作至少 3 日,伴有以下 2 项或 2 项以上 1.排便后症状改善。

24、2.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 3.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的改变。 *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各月以上,近 3 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腹部不适是指难以用疼痛来形容的不适感。 (四)治疗: 1 一般治疗:健康生活饮食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灌输现实治疗期望,不要盲目 追求治愈,对心理进行评估,做相应的心理辅导治疗。 2 药物治疗: (1)匹维溴胺(得舒特)50mg ,每日 3 次,6-28 天为一疗程。以及硝苯地平、维拉帕米。 (2)吲哚美辛 25mg,每日 4 次 (3) 止泻药,减少肠蠕动和收敛作用 地劳诺酯(苯乙哌啶)2.5mg5mg 每日 2-3 次; 复方地劳诺酯(止泻宁

25、)1-2 片,每日 2-3 次; 络哌丁胺(苯丁哌胺,易蒙停)2-4mg 每日 2-3 次; (4) 试用可待因 15mg 每日 3 次; (5) 维生素:叶酸 10mg,泛酸钙 20mg,烟酸 50-100mg,每日 3 次,4 周为一疗程,能 有效缓解腹泻。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一般治疗 重病人需卧床休息,腹痛者给解痉止疼和收敛药物。 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 (1)皮质类固醇:对急性重症结肠炎患者,皮质激素治疗最为重要,急性期可用琥珀酸氢 化可地松 100-300mg,或地塞米松 10-30mg 静脉滴注,或每天以琥珀酸氢化可地松 100mg 加 0.9%氯化钠 100ml 保留灌肠,激素剂量

26、可逐渐减少,以泼尼松 5-15mg/d 维持,直减量 至 5mg/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40-120U/d 静滴,患者在 48 小时内症状可明显改善。 但在慢性期是否应持续应用激素则有分歧,故多不主张长期使用。 (2)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用法见后)和甲硝唑: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后,开始时 给 0.25g,每日 4 次口服,以后增至 1g,每日 4 次,奏效后改为 1.5-2g/d,维持 1-2 年。甲 硝唑对控制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具有较好的疗效,0.2g 每日 3 次,3 周后改为甲硝唑栓剂 0.2 g ,每 日 2 次纳肛,并持续应用 3 个月。此外环丙沙星对溃疡性结肠炎有独特作

27、用,可以试用。 5-氨基水杨酸(5-ASA)缓释剂,采用口服每日 4g,灌肠、栓剂、泡沫剂增加药物与病变 部位接触面积且减少副作用。有人灌肠治疗缓解率达 80%,以 1g/d 维持缓解 1 年,86%未 复发。如果灌肠与口服相结合效果更好。栓剂小剂量 1g 每周 3 次。 (3)免疫抑制剂治疗 对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需加免疫抑制剂治疗。 Cyclosporia(CSA)急性期用静注剂量 4-8mg/(kg.d),慢性期口服 6-8 mg/(kg.d),CSA 灌肠采用 CSA500mg/ml,灌肠 5ml。 其他免疫抑制剂有 6-巯基嘌呤和硫唑嘌呤。 (4)其他药物 可乐定 有抑制肾素及一些神经

28、介质释放作用 。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具有止泻,止痛和抑制分泌等作用 H受体阻滞剂 通过抑制肠壁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减少溃疡性结肠炎便次等症状。 氯喹 能减慢抗原反应,促进肠上皮细胞功能恢复正常,可使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减轻 色甘酸二钠 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膜颗粒,抑制组织胺、5- 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介质 释放,减轻抗原-抗体反应对肠壁损伤。 (5)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 1、重度患者内科治疗无效 2、慢性病人久治不愈并丧失劳动能力 3、有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或反复大出血 4、肠腔狭窄伴部分肠梗阻 5、并发结肠癌 糖尿病性腹泻 糖尿病性腹泻的治疗 1)治疗和控制糖尿病

29、及其并发症。 2)抗菌药物应用。 3)胃肠动力药及促进消化功能的药物。 4)大便次数多可给山莨菪碱、复方苯乙哌啶及可待因等。 5)可乐定。 6)胃泌素 能增强胃肠道吸收功能及抑制强烈腹泻作用。 7)中医中药。 尿毒症性腹泻 尿毒症性腹泻的治疗 1)首先要积极早期进行有效的透析治疗。 2)营养治疗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止泻 菌群失调 (一)治疗 1)消除造成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生态失调原因 2)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3)使用微生态制剂 (二)微生态制剂的使用 1.适应症 (1).不明原因引起的菌群失调症。 (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3).对一些反复检测无

30、特异性病原体引起腹泻。 (或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 。 (4).对习惯性便秘防治。 (5).对于旅游者腹泻最好的防治药物。 (6).对肠易激综合症防治。 (7)对乳糖不耐症防治。 (8)对 0157、H7 致病大肠杆菌的防治。 (9).调整水、盐电解质平衡。 除上述情况下首选微生态制剂外,还有一些疾病辅助治疗。如食物过敏性肠炎;HP 的 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防治中的辅助治疗;在肿瘤防治中的辅助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 防治中的辅助治疗;对肝脏疾病治疗中的辅助性治疗等。 2使用方式: 微生态制剂除口服外,还可用来灌肠。 微生态制剂存放在 4冰箱保存,活菌制剂一般不与抗生素合用。死菌制剂有乳酸菌 素

31、片,可与抗生素合用。 (1)金双歧球菌 0.5/片( 双歧三联活菌片) 主要成分: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 热链球菌;每次 4 片(0.5 亿长双歧杆菌活菌 /片)每日 2-3 次。 (2) 四联活菌片 主要成分: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 每片 0.5 成人 2-4 片/次 2 次/日 (3)培菲康 适用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主要成分: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 210mg/片 成人 2-3 粒/次 2-3 次/日 (4)整肠生胶囊 主要成分地衣芽孢杆菌 2.5 亿个菌/每胶囊 每次 2 胶囊 3 次/日 (5)乳酸菌片 (6)肠泰口服液 (7)百赐益(日) 伪膜性肠

32、炎 1.抗菌治疗: 万古霉素口服每日 0.5-2.0g,分 4 次,7-14 天。 第一周万古霉素 125mg 每 6 小时一 次,第二周 125mg 每 12 小时一次,第三周 125mg 每日一次、第四、五周 125mg 每两日 一次、第六、七周 125mg 每三日一次。 甲硝唑口服每次 0.2 每日 4 次,7-14 天,重症者静点 500 毫克,每 6 小时 1 次。 对霉菌性肠炎,制霉菌素 50 万 或 100 万单位,每日 3 次,口服,或氟康唑 50 毫克每 日 1 次,使大便中霉菌消失。 禁用止泻剂治疗 2 吸附难辩梭状芽孢杆菌毒素 消胆胺 4 毫克每日 4 次,用 7-14 天,适用于中度病情,污泥梭状芽孢杆菌抗毒素 5000 静 点,每天 2 次。 3 替换大便菌丝,以正常大便悬液保留灌肠,现已少用。 4 对并发急腹症者,应手术治疗。 5 难辩梭状芽苞杆菌可形成耐呢苞子,可在环境中生存几个月至几年. 6 对可疑或确诊患者进行消化道隔离,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必要时戴一 次性手套。 7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对本病认识,主要: 湿热阻滞中焦,致使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治疗要清热利湿,分清利浊,邪正兼顾。 1,毒热炽盛型: 2,热盛伤阴型: 3,脾虚湿热型: 4,脾肾虚衰,阳虚欲脱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