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训练的探讨.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14029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功能训练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视功能训练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视功能训练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视功能训练的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视功能训练的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视功能训练的探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明亮双清晰的眼睛似乎并非易事,放眼我们 越来越的同事、家人、朋友,戴上厚厚的眼镜,且年年都在加深,镜片年年换, 视力也越来越差,但有没有一种好的办法来预防度数的加深呢,据我们所知目 前上报全国近视眼防治工作专家组 50 多种方法中,只能起到对假性近视的治疗 是有效的,对真性近视却无一例是有明确效果的。现介绍与传统的打针、吃药、 滴扩瞳药物、按摩、穴位刺激治疗是不同的一种方法,它提倡循序渐进的训练 办法,加强内直肌,上下斜肌的肌力训练而增强内外旋功能,改善视力,针对 近视,远视,斜视,弱视,散光及眼球震颤等都有不同程度效果! 近视眼已公认是全球最严重的

2、医学问题之一,人类在与其长期斗争中的一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治疗近视眼和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在我国近视眼的 发生率很高,据统计近视眼病人有 3 亿左右(1995)占全世界近视眼患者总数 的 33%,远高于其它国家 22%比例,防治工作非常普遍,目前开展激光手术治疗, 已被大多数专家所认同,取得良好效果,但此种方法有局限且风险较大,远期 效果难以肯定,对今后青光眼、白内障等手术是否有影响尚无报道。但我们针 对非手术治疗近视,以及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的开展充满信心,关健它不 打针,不吃药,全无副作用,且效果实实在在,并且自己的视力自己掌握监测, 在家训练就可以,解决了好多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的后

3、顾之忧,我觉得可以进 行深入的探讨! 一般来说,近视按动态屈光分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真性近视,也就是眼 轴异常成长,至 20 岁才发育成人水平,停止生长,它的成长与食物,药物有关, 如现在小孩食用高蛋白、甜性食物较多,以及滥用类固醇,抗组胺等,导致玻 璃体异常成长。第二种是假性近视,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晶体变胖,而不是玻 璃体变大因素,晶状体变胖通过物理训练后是可以重新变平的,我们认为是假 性近视,或者是调节不足眼。(这个概念与我们以往区别真性与假性近视有所 不同,以往常常采用散瞳药物后或雾视后,再测定屈光度来鉴别近视性质,但 我们在治疗近视当中,通过一定的训练,只要眼轴在正常范围,角膜、晶体、

4、 视网膜无器质性疾病的条件下,视力均可恢复到正常)。第三种,混合性近视, 指散瞳后检查近视屈光度明显下降,但未恢复正视。所以我们做了 A 超、验光、 角膜曲率等检查后,才知道近视度数属于那种性质,眼球是不是已经形成了近 视结构,是不是潜隐性的近视眼,对近视眼的预测和发展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 世纪眼科学褚仁远教授提出),也才能知道训练有无效果。 眼球的屈光系统中,除了角膜以外,晶状体的形态变化特别值得关注,晶 状体位于眼内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四周由睫状肌,悬韧带所连接,晶状体 本身具有一定的固有能力,而且其还可以在睫状肌的调节作用下看远,看近, 产生调焦作用。因此对于晶状体我们要关注其本

5、身的能力,还要有调节的能力, 晶状体有很多方面在人的一生中一直都在不断变化,在青少年儿童期间,随着 晶体的生长发育,其固有静态屈光力会不断降低,而且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也下 降,通常在 40 岁以后出现老化现象就是调节力下降的一种表现。我们根据负透 镜过矫原理,使物像成像在视网膜之后,通过患者本身的近距离高凹球镜的突 破(我们称之为近点突破)训练使晶体变凸,再采用眼肌训练仪来调节训练晶 状体的变凸变平,结合外视镜训练使屈光度下降,提高视力。(这里的眼镜是 我们特制的,原理是改变光束方面使双眼聚焦点远移等)。 根据徐广第教授的眼部的三联动现象,认为眼内外肌的三联运动就是当两 眼视远时两视轴散开,调节

6、放松和瞳孔放大,看近时两眼视轴向内集合,调节 增加和瞳孔缩小,双眼视轴的集合,散开与晶状体调节的紧张,放松是生理反 射是同步联动的,当双眼视线集合注视近物时,晶状体调节紧张,注视远视物, 视轴散开,晶状体调节放松,间接的起到使眼部近点更近,远点更远的特性 (徐教授 眼屈光科学)。当我们在采用三联动训练时,根据眼肌四大法侧, 双眼同时向内转动,眼外肌的协同运动,特别内直肌和上下斜肌的调节力量将 加强,眼内肌由于忽近,忽远的训练导致睫状肌增加力量,反过来能增加晶状 体的调节,就是变胖变平,同样也增加眼内外肌肉内的供血,代谢更快,(如 同做俯卧撑一样经常训会使双肱二头肌肌肉更加发达,肌肉力量更加强大

7、), 所以训练后眼部疲劳症状也会变轻,这就是防治近视的最佳途径。 由于目前青少年的近视极难控制,我们采用 A 超检查其眼轴长短来确定眼 部结构性质,根据在远视治疗当中,发现许多小孩在散瞳前和散瞳后的度数不 同,而配镜的原则是矫足度数,但在戴镜后半年发现好多小孩的眼轴发育较慢, 或者有些就根本不能发育起来(相关文章均有报道)。所以凸镜认为有抑制眼 轴的作用,并加上三棱镜底朝内,使内直肌的肌力加强,因为近视眼成像于视 网膜前,使用凸镜会使晶体变的更平,认为这样对压迫眼球壁的力量会减弱, 可以控制眼轴,理论根据:1、看近引起近视的主要动因,近处物体的光在进入 眼球之前是散开的,因此在阅读时戴上凸镜,

8、可以使散形的光在进入眼球之前 降低其散开度,故有防治近视的作用。2、施密德(Schmid)等在上个世纪末 1996 年用凸凹透镜贴附在雏鸡眼前,使进行眼的光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楚的 像,即所谓散焦实险(defocus)用透镜眼的雏鸡几天就形成远视眼,用凹透镜 眼的雏鸡在略为较长的时间成为近视眼,因此说明戴凹透镜者可使近视度数加 深,戴凸透镜者可以控制眼轴预防近视的作用。3、根据眼球三联动关系,如在 看近时所用凸透镜上附加基底向内的三棱镜一则可使上述调节与集合之间的矛 盾得以解决,再则可以在眼内外肌三联动的运动中使两眼轴过度负集合,由负 集合的带动而形成负调节,使眼的屈光度降低,这样不但如前述单

9、独用凸透镜 可以防治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对过度调节所引起的近视亦可起来暂时诊治 的作用,还可能由于负调节的作用,使低度近视与近视度数降低。长时间的配 戴三棱镜使两眼负集合对诊治近视有好处,但可能会产生外斜视症状,所以, 我们把其使用到预防近视当中时,但也密切注意眼位变化与视力关系,取得良 好效果。但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数据的收集,我们正在进行深入的研 究。 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有一个近点和远点,且都不相同,如老花者近点很远, 近视者远点很近,远视性弱视者,几乎没有远近点之差。这里我们也提一个调 节范围的问题,这个范围越大,我们的视力也将越好,所以我们在训练当中, 也是训练其调节范围的大小,

10、也就是近点与远点距离的长短,这里分单眼训练, 双眼训练,在训练当中就能使眼球生理机能获得活跃锻炼,所以视力将得到提 高,我们假设定视标为两米距(以 2.2 米距离设定 1 分视角的视标“E”),所 以只要我们测量调节范围的距离,就知道视力有无提高,通过训练,实现降低 近视屈光度,但存在以下几个特征:1.降度会发生在一个范围内,当然降度数 也是因人而异,训练当中是否认真配合极及重要。2. 降低度数需要时间来逐 步积累,通常年龄较小,眼球构造的可塑性较大,效果也将越明显。3.如果一 些人的眼轴长度已经严重超过正常范围,或者角膜屈光度过高者,那么就无法 进行有效的训练,且效果欠佳。4.每一次降低度数

11、,必定缩短远点距离,所以 测量远点距离时要在 2 米以上才能降底度数,且每次降度数不能超过1D。这 里面有个合像的问题,我们发现在双眼训练的效果要优于单眼训练,是因为人 的两只眼睛之所以能看到两个物像,在大脑的视觉中枢合二为一的过程就是双 眼合像,双眼合像之后,把两个像看成一个像,就形成双眼单视的功能,我们 在观察外界物体时,双眼调节和集合之间存在彼此协调和互相反馈的联动关系, 视觉中枢还有记忆功能,通过对眼睛整体视光系统的调节训练和整合,具有近 点更近,远点更远的特点,就可以提高视力,如果是假性近视,数次就可以矫 正,如果是真性近视,多数人都会有不同视力的提高。所以用物理方法来训练 眼球的机

12、能,不光防止近视度数的加深,而且对轻、中度近视的患者,治疗效 果是明显的!但远期效果难以肯定,尚在临床观察当中。 下面分述视力训练相关理论基础: 从生理学上谈视力的发展: 1、双眼视网膜中心视力发育。 大多数视觉功能在出生发育,并非与生俱有的,影响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的发育。在出生时视网膜对应已发育,但眼球运动系统还不成熟,不协调的 眼球运动可以导致复视或弱视,双眼功能出生后 2 个月才开始,至少在 3 到 4 个月后才发育成较佳的立体视,至 5 到 6 个月能快速达到类似成人的 1 分视角 的立体视,视网膜中心视力就是视网膜视锥细胞的发育问题,它与光感受、形 觉,色觉,动作等有关。如体重过

13、轻或过重婴儿,可以造成眼轴过短或过长, 我们认为视觉获取信息必需首要条件眼球的光学系统能否将外部的入射光线清 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如果不能成像,就会影响视网膜锥体细胞与杆体细胞的 成像感受性发育受挫,因而有视网膜中心视力及周边视力(视野视力)的发展 问题。中心视力的发展程度也会影响未来眼内肌的发育,导致眼内肌调节力改 变,如色弱的小孩,其屈光调节力的发展也会受影响。反之,因视网膜中心视 力的发展是从出生到八岁,从理论上其视力可以到 4.0 以上(有文献报道)。 所以,视网膜中心视力的发育与眼内肌的发育是相关的,两者间可以是相互影 响的。如果加强眼内外肌功能的训练,是否能对视网膜(视锥视杆)细胞

14、再次 的发育有着一定的联系,还是我们增加功能训练后,左右脑记忆恢复的结果, 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治疗远视性弱视当中得到证实,有大量的报道弱视的眼底 视锥细胞确实发育欠佳,但是通过训练后视力迅速的恢复,为什么?反过来能 证明眼底细胞的发育了吗,都没有报道,还有好多临床上证实成年人有一眼是 远视性弱视眼,突然有一天因故使去健康的那只眼睛,迫使弱视眼的运用,理 论上讲视力是不可能提高的,但实际当中视力确实得到了提高,为什么?所以 我们还在慎重的观察当中。视网膜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直接感受光刺激的光 感受器,这是从盲点试验当中得到证实的(眼屈光学),按传统配镜法,都是 矫正屈光状态,使物像清晰成像在视网

15、膜黄斑中心凹上,而得到明视。所以在 弱视的治疗上绝大部份的屈光专家都认为在眼底形成一个清晰的像,才是重中 之重,弱视才可能得到恢复,我想通过功能训练不管是视觉中枢记忆再次被唤 醒还是眼底细胞的再次发育了(通常认为 8 岁以后色感细胞不再发育),都相 信对弱视治疗是有一定好处的! 2、屈光调节问题: 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房水等屈光调节条件来谈,角膜,视网膜距角 膜之距离,房水,玻璃体大小都是不可变的因素,唯一可变的是晶状体屈光能 力或睫状体肌收缩、放松能力,是屈光调节后影响视力的最主要的因素。从以 上问题中,如果不计算其它特殊条件,认为在晶状体的极大调节与极大放松下, 都应该能够克服屈光方面

16、的问题,但是实际中,我们采用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后 可见,屈光调节力是否成熟,又受限于眼外肌的内外旋能力的部份影响,这影 响就是视觉活动能力的范围。 3、眼球内外旋能力与视力的关系: 每一个人都有近点与远点,是谈他的调节范围问题,当小孩出生后,开始 发展其视网膜中心视力,一般在 3 岁前就可到 0.8 或 1.0 的视力,一直到 8 岁 色感细胞退化为止(弱视治疗一书中有记录第四军医大学严宏教授),理应达 4.0 或更佳状况。而屈光调节力,是在视网膜中心视力逐渐发展过程中,也促 成屈光调节能力的增进,一般小孩 6?10 岁调节力就会成熟,配合眼球的成长, 而由远视跨入近视(褚仁远教授近视眼预测一文

17、)。在这一发展过程,最主要 任务就是使物像落影在视网膜中心凹之上。每一个人,在屈光调节开始发展时, 就开始会有近点与远点。根据眼球生理解剖,为了在视网膜上形成理想的像, 眼屈光系统中的屈光表面要准确的对准光学中心,也是角膜弯曲面的中心,但 往往光学中心轴并不都是很准确,视网膜的中心凹是获得最佳视力的部位,但 其不位于光轴上,而是位于光轴的颞下方 1.25mm 处,此时如通过中心凹与物点 的连线,也就是视轴去看物体时,眼球就会产生旋转运动,来补偿解剖上的不 足,而眼球是球形物体,黄斑部中心凹位置位于眼球后极部弯曲面一个点上, 那么当旋转眼球时就可能改变了原来黄斑中心凹与眼位的关系,从而改变了视

18、力,(这一理论尚思考范围内,根据我们所做训练后的病人来看,如果有 500 度的近视,训练后仍有 500 度,但视力却提高到 1.0,甚至更高,从常理上来 看,根本无此可能,所以我推出这个理论)如果能使得这一近点逐渐更近,远 点逐渐更远,眼球内外旋能力也就逐渐成熟,那么视力也将逐渐得到提高,所 以,当您具备极佳的近点与远点时,您的视力就不是 2.0,而可能是更高,就 把视网膜中心视力完全的表现出来,这纯粹是眼外肌功能训练而已。 眼球条件与视力发展关系: 出生时巨胎(眼球过大),或早产(眼球过小)都将影响视网膜中心视力 之发展,因而也会影响出生 6 个月后的屈光调节组织发展,不良的视网膜中心 视力

19、将影响屈光调节力的发展。因而也会影响 8 岁前视网膜中心视力再次发育, 不良的屈光调节力(即调节不足,放松不足)将影响眼球内外旋视活动能力的 发展,因而变成弱视或戴镜远点距离不佳。即远近点之间的调节范围距离极短, 眼球过小会影响内外旋眼球活动机能发展;同理,眼球过大,也会逐渐使内外 旋机能衰退。以上的相互关系,可以明确了解,视网膜视力在 8 岁可以恢复, 目前视力不良的人,如果能够合理处理眼球内外旋活动能力,也就是眼外肌功 能的改善,都有改善恢复视力的可能,而且这也是我们能够训练的。 出生时眼球过大或小,会影响视力的发展,有三种: 1、视网膜中心视力:出生 3.2kg?3.5kg 小孩,在出生

20、 18 个月时,视椎细 胞最敏锐期,影像容易落影在视网膜之上,因而可以深刻印迹(Engram)、记 忆、学习,而有良好视网膜中心视力。 2、屈光调节力:就是眼内肌肌力发展成熟的表现能使晶状肌变突变平,如 果出生眼球过大或过小视网膜中心视力发育欠佳,同样会影响屈光调节力(睫 状肌能力)的发育成熟。 3、眼球内外旋 Rotation:是指眼外肌协同作用所产生的内转,内旋与外 旋的能力,也就视力范围成长之能力,弱视者,就是近点不近、远点不远,视 力范围变短影响视力发展。 以上我们谈到内外旋能力的发展,就关系到眼外肌的问题,所以来认识眼 外肌: 1、眼球看眼前物体,需经角膜、前房、水晶体、玻璃体,最后

21、成影在视网 膜之上。所以,从物像通路而言,是眼球内部问题,才与视力有关,尤其睫状 体肌对水晶体的屈光调节,会影响成像位置。因而,大家就相信视力问题,是 眼内介质通路问题,是眼内肌屈光调节问题,从光学角度来谈,Lens 晶体,是 成像的重要因素,影响水晶体屈光率的正是眼内肌(睫状体肌)。所以,视力 问题是眼内肌带动间质的调节问题,视力是视网膜中心凹处形觉的视锐度。我 们提出它不是站在 5 米能看清 1.0 视标这个视标问题,而是整个视力范围的问 题。曾提到每一个人眼都应该具有近点与远点,而每一个人的近点与远点都不 尽相同,如老花者近点很远,近视者远点很近,远视性弱视者,几乎没有远近 点之差,也就

22、是视域近乎零。而近视性弱视者,其远点戴镜也几乎不会远移。 这些都是视力范围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完全是屈光调节问题,也更是眼球生理 活动机能的体现(只是我们以往的研究不重视罢了),可以这样认为眼外肌也 参与了整个眼球活动机能及视觉机能协调发展能力。是我们忽略了眼外肌协助 调节的问题研究。 我们都把眼外肌当做影响视觉角度的主要功能,而忽略了它也是视欲支配 的眼球对视标对焦的重要协调工具。大家都知道,眼外肌若依Hering 法则 运动,是一种影响视觉角度的活动,双眼必须依Hering 法则运动,找 到视标方向的同时,尚须有Sherrington 法则的非共轭运动(Disjunctive movemen

23、t),则眼球会发生:1. 水平异向运动 2. 垂直异向运动 3.旋转异向 运动,在上述眼外肌三种活动中,会发生: 双眼内直肌(内聚紧张), 双眼外直肌(放松分开), 双眼上下直肌(垂直收缩), 双眼上斜肌(共同内旋), 双眼下斜肌(共同外旋)。 大家都看到双眼 Hering 法则运动,就以为眼位肌是影响视觉角度的。如果 想 Sherrington 法则的运动,也是眼外肌的运动,而弱视或视力不良,正是眼 位肌Sherrington 法则的有效活动范围(就是视力范围)受到限制,好多 近视患者叫其做近点运动时,好多人却不能做到,也就是调节不足眼,如果通 过训练,肌肉的力量得到加强,他的视力也将得到提

24、高,这可以说明双眼眼外 肌间接参于了视觉活动。而且也支配近点与远点的视域机能,也就是它的活动 也能够支配视力的发展。就算相信眼外肌参于了视觉活动,但不相信造成看近 看远,移变视点的视觉活动会有困难因素。也就是每一个人的 Sherrington 法 则,只在近点与远点之间有效活动,超此范围,就无法表现,由此可知,弱视 的视力问题,部份正是 Sherrington 法则困态眼的问题。也就是眼位肌的非共 轭活动有问题。此问题,不在于违反或无法遵 sherrington 法则运动,也就是 无神经学上的病理问题,而在于近点不近,远点不远的有限视力范围内依此法 则活动,这表示此眼球的生理状态是处在困态眼状

25、态。 双眼看近看远的内外旋视觉活动,就是依 sherrington 法则,但远视性弱 视者,就是眼球特别小,造成生理上无法正常内外旋,因而弱视。同理,近视 性弱视者,是因为 V 玻璃体超大,逐渐造成眼球内外旋之机能逐渐困态化,因 而逐渐从近视戴镜可以看远,慢慢变成戴镜视距逐渐缩短,而成弱视。(这里 只讲眼外肌发育不良也可以造成弱视,其它因素就下一节当中讲)。由此可知, 眼球眼外肌的视觉活动能力,确实能关系到视力健康问题。 Herring 法测:(眼科全书解释之内容) 意思为两眼运动时,两眼所接受的神经冲动常是强度相等,效果相同,而 且是主视眼决定神经冲动的质与量,这一法则是两眼共同运动时配偶肌

26、之间接 受同等神经冲动法则,人类不能只令一眼单独转动,另一眼也必须向右侧做等 量运动,每一眼的运动强度必需相等,相同效果的神经冲动同时至达两眼。也 可以这样总讲,双眼外肌的同向运动或异向运动能保证两眼黄斑中心凹能同时 准确的对准目标。 Sherrington 法则: 意思为当肌肉接收到一定量的收缩兴奋时,其拮抗肌同时收到相等量的抑 制兴奋,使该肌松弛并变长。 肌力成熟与潜能: 刚开始时双眼的发育是在两侧与动物一样,小孩出生后,所有肌肉都处在 放松状态下。俗语说七坐八爬九发牙,是指小孩出生七个月就有能力坐,八个 月就会爬动,这都在说明出生后肌肉运动的逐渐成熟,小孩出生 6 个月后,视 网膜视力达

27、 0.2 时,睫状体肌开始明显提升调节力,也因而逐渐形成近点与远 点的眼球旋转视觉运动。但小孩出生后,因眼球较小,前后轴短,检影屈光状 态为远视,称为远视眼,可以说成是调节力尚未成熟眼,同样眼球的内外旋也 尚未成熟,也就是眼外肌尚未成熟的未成熟眼。远视眼为未成熟眼,难道近视 眼称为成熟眼吗?很多近视者,临床上,因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而称此眼为过 调节。其实,当在近点测试时,常发现很多近视者,根本是调节不足眼。临床 上,常依眼轴长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或后而论近视或远视,给予近视镜或远 视镜。这是依物理学原理给予矫正的,但若依生理学来谈,眼外肌是有协同作 用的,当给予高调节训练时,必然会创造更佳 R

28、elax 放松机能,无须戴镜的。 这就是创造近点更近、远点更远的潜能表现。 正常成年人的轴是在 23.5?24mm 之间:20 岁时,眼轴停止成长,不同地区, 不同人种或不同时间测试 20 岁正常视力的平均轴长都在 23.5?24mm 之间,这是 统计学上的数字,如果叫这群视力良好,轴长正常的成年人跑百米,平均值可 能是 18 秒,但有人 25 秒,有人 30 秒,但也有人 11 秒或 12 秒。经查,跑百米 11 秒,12 秒的人,正是体育学院的人,他们经长期训练,发挥人体潜能,因而 与其它人相异。常说,良好的视网膜中心视力,绝对不是 2.0,而可能是 4.0, 甚至更高,我们把一位 1.0

29、 视力小孩,加以内外旋 Rotation 训练,裸视视力就 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这就是人眼潜能训练。眼轴超长或超短的人,都有补救视 力的机会。所以,眼外肌的内外旋 Rotation 训练,是视力增进最具空间的潜能 表现区域。绝不是眼内肌的表现可比的。 小孩的近点,应该比 5cm 更近,而远点的理论值是无限远,所以从 5cm 至 无限远之间的视域是表现视力潜能的空间。 期待的潜能与条件: 眼球的轴长,是眼球视觉活动的生理条件,眼轴过短会造成近点不近。反 之,眼轴过长会造成近视,远点不远。每一个人用眼,除了微生物学研究者外, 近点需求条件是有限的,但对每一个人而言,远点的期待是无限的。所以,一 般正

30、常人的轴长,如果让他落点在 23.5mm 是最理想的条件。 每一位小孩,出生后眼轴将逐渐长大至 20 岁为止。现代儿童因为饮食条件 关系,眼轴几乎都异常成长,所以当眼轴轴长达 23.5mm,无论他几岁,都必须 采取抑制轴成长的手段,就是使用高凸镜(如6in+3.00D)在近距离做功课或 阅读,一般小孩就在 6 周后抑制再成长,但调节不足的小孩会发生内外旋加困 而变成弱视,必须有对应方法,才可执行。 眼轴轴长在 23.5mm(或 V 玻璃体在 16.3mm)是表现近点更近,远点更远, 最佳的眼轴条件,也是具备潜能表现最有利的条件。表现潜能最佳的训练时段 是在 6?10 岁之间,年龄逐渐增加,肌力

31、的潜能表现将更受影响,所以 70 岁以 上的老年人,要做老花复健是比较费力的事。V 玻璃体的大小与晶体 Lens 的代 偿条件有关,又与其孩童时视网膜中心视力之发展有关,所以无论受训者年龄 多少,他的 V 玻璃体没有达到 12.5mm 以上,表示其视网膜视力极差,无法用改 善眼位肌的活动能力来治疗。正常的玻璃体以 16.3?16.8 为最佳条件,若过小, V 须达 13.5mm 以上时,用 Lens 水晶体代偿,尚可达到训练效果。同理,玻璃 体超大,达 29mm 以上者,其视力复健效果是受限制的。 单色盲是可以改善视力的,但双色盲或全色盲是难有成效的,又出生体重 过轻,若未在 8 岁前复健补救

32、色感,则 2.5kg 出生体重以下之孩童,将因色淡 而受影响。长期点用高浓度长效型散瞳剂的小孩,将因其睫状肌的机能衰退而 影响复健时效。 测试 V.E.P 时,N75 或 N145 值消失者,其复健成效受限 ,必然对睫状 体肌及水晶体的机能有十足的改善,但在视力复健领域,必须理解影响视域的 近点与远点,其影响因素是六条眼外肌的机能问题。 远视性弱视,是出生后,因为眼球太小,造成内外旋 Rotation 机能,迄未 曾成熟过而已。过去,临床上,戴上凸镜,反而造成眼球内外旋机能减退,更 无法使困态眼建构内外旋机能。所以,训练法,是用高凹镜在近点发生水晶体 代偿,在高调节下启动其内外旋 Rotati

33、on 机能。近视性弱视,或内外旋不良眼, 是因为近视眼由于 V 玻璃体在成长期异常成长,造成内外旋机能逐渐困态化所 致,也须在近点用试镜架,加上必要的高凹镜,使成像落影在视网膜之后,再 利用其会发生 Lens 代偿更胖的过调节现象,因而在近点的更张下,利用眼外肌 的协同作用,快速移变远近点,而启动困态眼的内外旋机能,只是启动内外旋 机能,及强化近点与远点之间的视域,尚必须配合配镜法来移变其习惯焦距, 因而逐渐改善其屈光度数。 理解眼内肌与眼外肌对视力表现的特性: 眼内肌睫状体肌,对水晶体 Lens 的调节放松机能,是表现眼球视觉屈光 率改变的一种纯光学机能。但小孩或出生儿之所以无法看近,是其生

34、理上调节 机能尚未成熟。而老人家之所以老花,是生理上调节机能衰退。近视者之所以 无法看远,并非完全是睫状体肌无法放松水晶体,来改变屈光率,更有一部份 原因是眼球内外旋机能,无法把远点远移,是生理机能问题,不是完全的屈光 调节问题。 眼内肌是改变屈光率的,它是受限于眼外肌移变眼球视觉活动时远近点移 变机能时,就更能理解视力是可以训练的,且是眼外肌才是视力训练的主题。 睫状体肌对水晶体的作用,只是改变屈光率,但无法移变双眼的聚焦点, 所谓近点远点是眼球内外旋表现的聚焦点,所以是眼外肌的生理问题,在 Listing 法则中提示双眼注视时并非是围绕视线所进行的旋转,而是视线轴与 运动轴位置变化所引起的

35、,所以不难理解眼外肌参于调焦劝能。 眼外肌的视欲与视力表现: 小孩出生后,当视网膜中心视力逐渐形成时,他的视欲就逐渐增强,所以 眼外肌最先最早的表现,是为了视欲,而有眼球视觉角度的移变。若以眼位肌 有四大运动法则来说,Hering 法则、Donder 法则、Listing 法则、 Sherrington 法则,是均在说明眼位肌的视欲表现。 人的视力发展,对眼外肌而言,是先有为视欲而运动的眼外肌表现,再慢 慢地发展出为视力的表现,所以内外直肌,也是先有 Hering 法则的配偶肌活动, 再有 Convergence 内聚活动。所以六条眼位肌其发达成熟的过程,有其先后, 依序如下: (1)内外直肌

36、(2)上下直肌(3)上下斜肌。 如果把 20 岁的近视者找来,他的轴性近视,是因为眼轴过长而造成。所以, 他从孩童时代的远视,很早就跨入近视。但在近点测其调节力,我们可以发现 很多近视者,多是调节不足者,根本无法做斗鸡眼,也就是他的上下斜肌未曾 肌力成熟过,甚至上下直肌也许也未曾成熟过。 在此,我们要表达的就是:视力不良者,很多是从孩童时期,视力发展过 程,因早产或巨胎,或因黄疸照射时之不当处置,造成色淡感受性发育不良, 这种不完美的视网膜视力,会影响屈光调节力的发展,更因而影响眼球视觉活 动的内外旋 Rotation 视力的发展,所以很多小孩终其一生弱视,就是眼位肌的 上下斜肌,未曾肌力发展

37、成熟,也就是其远近点的视域终其一生都是有限的。 所以视力问题不光眼内肌的问题也是眼外肌的问题,更是眼外肌的内外旋 Rotation 的机能问题。总之,要把近点更近、远点更远,是眼外肌的生理活动 机能,并非眼内肌的屈光问题。 当眼球 3 个轴(YXZ)同时转动时,就是旋转,所以眼球内外旋,就是眼外 肌在协同作用,而内外旋的近点与远点,正是眼球协同运动的起点与终点,其 间就是视域,而视域的深长或缩短,就是视力的表现。 总体来讲,我们视力训练过程,是眼球协同的作用结果。每每增加了调节 力,包括眼内外肌的调节,我们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条件允许下的近视、远视等 治疗。 目前在临床当中没有一种训练方法能够系统

38、的锻炼眼肌功能,我们提出用 一套系统的方法来完善眼内外肌功能的训练。从而提高视力得以恢复! 关于眼球震颤动的治疗相关原理探讨: 眼球震颤为非自主性,节律性眼球摆动,根据发生时间分为先天性,后天 性两种,根据病变发生部位可以分为传入性(知觉性),和传出性(运动性) 眼球震颤。知觉性眼球震颤主是由于视力损害或丧失引起的,运动性眼球颤损 害部位位于大脑额叶至眼外肌的传出通路上。我们采用近点突破,当双眼内聚 时达眼球震颤停止时,眼内外肌功能训练仪,逐降至最低度数(指眼球不震颤 的最低度数),眼球不震为止,配以隐形眼镜。加强眼外肌内外旋能力训练, 有望控制或减轻眼球震颤。 (注:这里讲的眼外肌通指的就是眼位肌。内外直肌,上下直肌,上下斜 肌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