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 简述骨的构造与全骨的组成。 构造: (1) 骨质,骨的实质,构成骨的主要部分。骨密质位于骨的表层,致 密坚硬。骨松质位于骨内部,由骨小梁构成,疏松呈海绵状。 (2) 骨膜,紧贴于骨的表面,关节面除外。a.外层由致密结缔组织 构成,致密而坚韧。b.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营养骨的作 用。c.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灵敏。d.内层含有成骨细胞 和破骨细胞,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3) 骨髓,红骨髓存在于骨髓腔(6 岁前)与骨松质间隙,具有造 血功能。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存在于成人的骨髓腔内。 骨的组成 2. 简述鼻旁窦的位置,名称,开口位置及作用。 上颌窦 上颌骨 中鼻道 额窦 额
2、骨 中鼻道 筛窦前群、中群 中鼻道 筛窦后群 筛骨 上鼻道 蝶窦 蝶骨 蝶筛隐窝 声音共鸣减 轻颅骨重量 3. 骨连接有几种方式?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有哪些? (1) 直接连接:膜性连接,软骨连接,骨性结合。支持保护作 用 间接连接:滑膜关节。活动性大,稳固性差 (2) 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3) 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及半月板,关节唇,滑膜囊。 4. 简述下颌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与膝关节的构成和运动。 2 面 囊 腔 韧带 软骨 滑膜襞囊 运动 下 颌 关 节 下颌骨的下颌 头和颞骨的下 颌窝 前松薄, 后厚,易 向前下脱 位 肩 关 节 肱骨头和关
3、节 盂 薄松,下 方薄弱, 易向前下 脱位 喙肱韧带喙锁韧带 喙肩韧带 盂唇 灵活不稳 固 髋 关 节 股骨头和髋臼 厚而坚韧 后下方较 薄弱 髂骨韧带,髋臼横 韧带,股骨头韧带 耻股韧带,坐股韧 带,轮匝带 髋臼 唇 稳固性好, 不灵活 肘 关 节 肱尺关节,肱 骨滑车和尺骨 滑车切迹。肱 桡关节,肱骨 小头和桡骨头 凹。绕尺近侧 关节,桡骨头 环状关节面尺 骨桡切迹 前后薄弱 松弛,两 侧有韧带 加强 桡侧副韧带,尺侧 副韧带,桡骨环状 韧带 无 屈伸,桡 尺远侧关 节与桡尺 近侧关节 联合使前 臂旋前旋 后 膝 关 节 股骨内外侧髁, 胫骨内外侧髁 及髌骨后面 宽阔而松 弛,前后 两侧及
4、囊 内有韧带 加强 负 压 , 有 滑 液 髌韧带,胫侧副韧 带非侧副韧带,腘 斜韧带,前后交叉 韧带,膝横韧带 内外 侧半 月板 髌上囊, 髌大深囊, 翼状襞 屈伸,半 屈位时可 旋转 5. 简述消化管各段的名称,连续关系和分界标志。 口裂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升结 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管肛门 6. 简答三对唾液腺的形态、位置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形态 位置 开口 腮腺 三角楔形 外耳道前下,咬肌后缘之 间(下颌后窝) 口腔前庭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牙 冠的颊粘膜处 下颌下腺 卵圆形 下颌下三角内 舌系带外侧的舍下阜 舌下腺 扁长杏仁状 口底粘膜,舌下襞深面 大管,舌下阜;小管,舌
5、下襞 3 7. 简述肝的位置、形态、分叶和固定肝的结构。 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形态: (1) 二面二缘:上为膈面,下为脏面。前缘锐利,后缘钝圆 (2) 三沟:左纵沟,前部有肝圆韧带,后部有静脉 右纵沟,前有胆囊窝,后有腔静脉沟,容纳下腔静脉 横沟(肝门) ,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神经淋巴 管出入的门户 (3) 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所包围合称肝蒂。 (4) 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脏面围成的区域,有胆囊动脉 通过 (5) 分叶:上面分 2 叶(左右) ,下面分四叶(左右方尾状) 固定结构: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左、右冠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 8. 简答左右支气管的差
6、异。 左支气管,较长,约 45cm,较细,近水平位 右支气管,较短,约 3cm,较粗,近垂直位。 9. 简述肺的位置、形态、和分叶。 位置: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膈肌上,左右各一 形态: (1) 肺尖从胸廓上口渗入颈根部,锁骨内侧 13 处高出 2-3cm 4 (2) 肺底与膈相贴 (3) 肋面临贴肋与肋间肌,纵隔面临贴纵隔 (4) 前缘薄而锐,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后缘钝圆贴脊柱两侧, 下缘薄锐,位置随呼吸运动有变化。 肺门:肺内侧面的中部,是主支气管、肺动静脉出入的门户。 肺根:出入废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相连,包以胸膜 肺叶:左肺经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经斜裂,水平裂分上中下三 叶。 10
7、.简述肾的位置、形态、被膜及其剖面结构。 位置:脊柱两侧,腹膜后方,肾门与第一腰椎平齐,左肾上端平第 11 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 2 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形态:(1)蚕豆形,二端二面二缘 (2)肾盂,肾窦内 2-3 个膜管状的肾大盏彼此汇合成的漏斗 形膜管结构。 (3)肾门:肾动静脉、肾盂、神经及淋巴管出入的门户。 (4)肾蒂:肾静脉、肾动脉、肾俞(前后) ,肾动脉、肾静脉、 肾盂(上下) 。右肾蒂较短。 (5)肾窦:肾门伸入肾实质的空腔,主要有肾小盏、肾大盏、 肾盂、肾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等。 被膜: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内外) 11.比较男女内生殖器各包括哪些器官? 男
8、性 女性 器官 功能 器官 功能 5 生殖腺 睾丸 产生精子, 分泌男性激 素 卵巢 产生卵子,分泌女性激 素 附睾 输卵管 输卵,受精部位 输精管 子宫 孕育胎儿及行经 射精管 输 送 管 道 部分尿道 储 精 阴道 产道,子宫分泌物及经 血的排出 精囊腺 前列腺 内 生 殖 腺 附属腺体 尿道球腺 分泌物参与 组成精液 前庭大腺 分泌少量液体、湿润阴 道口 阴囊外生殖器 阴茎 阴阜,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前庭球 12.简答男性尿道的分部、弯曲和狭窄。 (1) 分部:后尿道(前列腺部和膜部) 、前尿道(海绵体部) (2) 狭窄:A 尿道内口(距外口 18-20cm) ,B 膜部(距外口
9、 15cm)C 尿道外口(最狭窄部位) (3) 弯曲:耻骨下弯(固定) 、耻骨前弯(可变) (4) 功能:排尿排精 13.比较左右半心结构的异同。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开口 上下腔静脉口,冠状 窦口,右房室口 右房室口 四个肺静脉 口,左房室 口 左房室口,主动脉口 结构 梳状肌,卵圆窝,下 腔静脉瓣,冠状窦瓣 三尖瓣复合体(三 尖瓣环、三尖瓣、 腱索、乳头肌)肺 动脉瓣 梳状肌、静 脉口环形肌 二尖瓣复合体(二尖 瓣环、二尖瓣、腱索、 乳头肌)主动脉瓣 14.简答肝门静脉系的位置、属支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名称。 肝门静脉的合成: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在胰头后方形成。 收集范围:除肝
10、以外的腹腔不成对脏器及脐周的静脉。 6 属支: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 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特点:门静脉内没有静脉瓣,回流受阻时,血液可发生逆流;门静 脉两端均为毛细血管;门静脉内的血液均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门 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 吻合途径:(1)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奇静脉上腔静脉 (2)肠系膜下静脉直肠静脉丛髂内静脉下腔静 脉 (3)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腹壁上(下)浅静脉上 (下)腔静脉 15.简述上下肢的浅静脉的名称和大致行程。 (1)上肢浅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 (2)下肢浅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 大隐静脉属支:腹壁浅静脉、旋髂浅
11、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外侧浅 静脉、股内侧浅静脉。 16.简答胸导管的起止、行程与收纳的属支名称。 起始部:乳糜池,由左右腰干和肠干在第一腰椎前方汇合而成的囊 状膨大。 走行:乳糜池膈肌主动脉裂孔胸腔后纵隔第四胸椎下 水平斜向左上颈根部呈弓形弯向外侧,收纳左静干、左锁骨下 及左支气管纵隔干左静脉角 17.简述眼球壁三层的名称、位置、结构特点及各部的功能。 7 (1) 外膜(纤维膜):角膜和巩膜。角膜占前 16,无色透明, 参与屈光。巩膜占后 56,白色不透明,维持眼球形态,保 护眼球内容物。 (2) 中膜(视网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中有瞳孔, 有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调节瞳孔大小。睫状
12、体内有睫状 肌,调节晶状体曲度。脉络膜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起营养 和吸收眼内的分散光线。 (3) 内膜(视网膜):盲部(虹膜部和睫状体部) ,无感光作用。 视部,有视神经乳头、黄斑、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 胞、节细胞,接受光的刺激,将其转换为神经冲动并向中枢 传导。 18.简答房水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睫状体产生房水眼后房瞳孔眼前房虹膜角膜角 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19.简答泪液的产生及其排出途径。 泪腺分泌泪液结膜囊(湿润角膜,冲洗结膜)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泪囊泪鼻管下鼻道 20.简答前庭蜗器的组成。 (1) 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 (2) 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 (3) 内
13、耳:骨迷路,骨半规管、前庭、耳蜗;膜迷路,膜半规管、 椭圆囊、球囊、蜗管。 8 21.简答鼓室的 6 个壁及比邻。 上壁:鼓室盖,上邻颅中窝;下壁:颈静脉壁,下邻颈静脉球; 前壁:颈动脉壁,有咽鼓管开口;后壁:乳突壁,有乳突窦口 向后借乳突窦通乳突小房;外侧壁:大部分为鼓膜;内侧壁: 迷路壁,有前庭窗、蜗窝、面神经管凸(内有面神经) 。 22.简答声波的传导途径。 正常路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 窗前庭阶外淋巴前庭膜蜗管淋巴螺旋器蜗神 经中枢 鼓膜穿孔:声波耳廓外耳道鼓室蜗窗第二鼓膜 鼓阶外淋巴基底螺旋器蜗管淋巴螺旋器蜗神经 中枢 23.简述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1) 位置:位于椎管内
14、,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 人第一腰椎下缘,向下借终丝固定于尾骨背面。 (2) 外形:前后略扁的圆柱形。 1 个圆锥:脊髓圆锥 2 个膨大:颈膨大,C 5至 T1(支配上肢) 腰骶膨大,L 1至 S3(支配下肢) 6 条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左、右前外侧沟,左、右后外侧 沟 31 对脊神经,前根:运动纤维 后根:感觉纤维,有脊神经节 9 24.简答脑干的位置、分部及与各部相连的脑神经的名称。 (1) 位置:俯卧于颅后窝的斜坡上,上方与间脑相接,下方于枕 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并与后十对脑神经相连。 (2) 分部:自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中脑 (3) 脑神经:III 动眼、IV 滑车
15、、V 三叉、VI 展、 VII 面、VIII 前庭窝、IX 舌咽、X 迷走、XI 副、XII 舌下 25.简述脑干内脑神经核的分类、名称及作用。 脑神经核 (1) 一般躯体神经柱 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眼外肌(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和提上睑肌 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上斜肌 展神经核展神经外直肌 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舌肌 (2) 特殊内脏运动柱 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下颌神经咀嚼肌、下颌舌骨肌、二 腹肌前腹、腭帆张肌、鼓膜张肌 面神经核面神经支配面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和镫骨肌 疑核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软腭、咽、喉的骨骼肌 副神经核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3) 一般内脏运动柱 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
16、经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上泌涎核面神经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口鼻粘膜腺 10 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腮腺 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颈部胸腹部大部分脏器的活动 (4) 内脏感觉柱 孤束核面、舌咽和迷走神经此核的头部接受来自味蕾的初级传 入纤维,尾部则接受来自颈静脉窦、咽、喉、心、肺和肠道等内脏 的感觉纤维 (5) 一般躯体感觉柱 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咀嚼肌、眼外肌、表情肌、牙周膜本 体感觉 三叉神经脑桥核接受头面部触压觉冲动 接受来自三叉神经、面 神 三叉神经脊束核接受头面部痛温觉冲动 经、舌咽神经、迷走神 经 26.简述脑干内重要的白质起止与功能。 名称 起始 终止 功能 下行束 锥体束 脊髓前角及脑
17、干 的脑神经运动核 脊髓前角及脑干 的脑神经运动核 支配全身骨骼肌 的随意运动 外侧丘系 蜗神经和 后丘脑的内侧膝 状体,中脑下丘 传导听觉,完成 听觉反射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感觉核 背侧丘脑腹后内 侧核 传导头面部的一 般躯体感觉 内侧丘系 薄束核,楔束核 背侧丘脑腹后外 侧核 传导躯体四肢本 体感觉和即席触 觉 上 行 束 脊髓丘系 脊髓后角固有核 背侧丘脑腹后外 侧核 传导躯干四肢浅 感觉 27.简答背侧丘脑及后丘脑中主要核团的名称、纤维联系和功能。 11 (1)背侧丘脑:丘脑前核、丘脑外侧核、丘脑内侧核、中线核群、板 内核群。丘脑外侧核包括背侧核和腹侧核。腹侧核包括腹前核、腹 外侧核(
18、腹中间核)和腹后核。腹后核包括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 核。 腹后核:发出纤维形成丘脑中央辐射,至于大脑皮层中央感觉区。 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 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脊髓丘系纤维 (2)后丘脑 内侧膝状体:听觉传导的中继核,接受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发 出纤维至颞叶听觉中枢。 外侧膝状体:视觉中枢的中继核,接受视束的传入,发出纤维至枕 叶视觉中枢。 28.简述纹状体的位置、组成及功能。 位置:丘脑外侧 尾状核和豆状核的总称 组成:新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 旧纹状体,豆状核的苍白球。 功能:调解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 29.简述大脑皮质各主要中枢名称、位置与损伤表现。 名称 位
19、置 损伤表现 第 I 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对侧骨骼肌瘫痪 第 I 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对侧皮肤感觉障碍 视区 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双眼对侧视野偏盲 听区 颞横回 一侧损伤听力影响不大 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 感觉性失语症 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上回后部 运动性失语症 语 言 中 阅读中枢 角回 失读症 12 枢 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失写症 30.简答脊神经的性质、纤维成分及分支。 (1) 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含四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 等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运动,控制腺体 内脏感觉纤
20、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及腺体等。 (2) 分支 脊膜支:分布于脊髓背膜和脊柱的韧带 交通支:连于脊神经和交感神经之间的细支 后支(混合性):分布于项背腰骶深层肌及枕项背 腰臀的皮肤 前支(混合性):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 其余的前支形成的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31.简述膈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走行分布 与损伤表现。 (1) 膈神经(C 3C5) 行程:颈丛斜角肌前面穿锁骨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入胸腔 沿肺根前方纵隔胸膜与心包之间膈 分布:运动纤维,膈肌 感觉纤维,胸膜、心包、分支至膈下面的腹膜 13 损伤表现: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 (2) 桡神经(
21、C 5T1) 行程:后束发出桡神经沟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 分布:肌支,肱三头肌、肱桡肌、前臂的伸肌 皮支,臂部与前臂背面皮肤、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手指 近节背面的皮肤 损伤表现:不能伸腕、伸肘、伸指,呈垂腕症。 (3) 坐骨神经(L 4、L 5、S 13) 行程:梨状肌下孔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股 二头肌深面下降腘窝上方胫神经、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在股后部发出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 (4) 胫神经(L 4、L 5、S 13) 行程:伴胫后动脉下降内髁后方,在屈肌支持带深面分为足底内 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终支 分布:足底肌、小腿后群肌和皮肤。腓肠肌内侧皮神经半小隐静 脉下行与腓肠外侧皮神
22、经吻合成腓肠神经,分布于足背和小趾外 侧缘的皮肤。 损伤表现:钩状足,感觉障碍皮区主要分布在足底。 (5) 腓总神经(L 4、L 5、S 1、S 2) 行程:自坐骨神经发出沿股二头肌内侧走向外下绕腓骨颈外侧 向前穿腓骨长肌分为腓前和腓深神经。 分布:小腿前外侧群肌和小腿外侧足背趾背的皮肤 14 分支:腓浅神经,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皮支支配小腿外侧,足背 和第 25 趾背侧皮肤。 腓深神经,胫前动脉伴行,分布于小腿前群足背肌及第 1、2 趾背对应皮肤 损伤表现:马蹄内翻足,行走呈跨阈步态,小腿外侧足背感觉障碍 明显。 32.简答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低级
23、中枢 脊髓前角细胞及脑 干内的躯体运动核 与特殊内脏运动核 交感神经脊髓 T1L3侧角 副交感神经脊髓 S2S4骶副交感核和脑干的一些一 般内脏运动核 支配对象 骨骼肌 心肌、平滑肌、腺体 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 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效应器 低级中枢骨骼肌 低级中枢内脏运动神经节心肌、平滑肌、腺体 分布形式 以神经干的方式直 接到达效应器 节后纤维攀附血管或脏器形成神经丛,再到效应器 意志行为 受意识支配(随意) 不受意识支配(不随意) 33.简答交感神经节前与节后纤维的去向。 节前纤维的行程:脊髓中间外侧核发出脊神经前根脊神经 干脊神经前支白交通支交感干后 去向:(1)终止于相应的
24、椎旁节,并换神经元。 (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终止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 (3)穿椎旁节走出,至椎前节换神经元。 节后纤维的去向: (1) 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部、躯干和四 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15 (2) 攀附动脉走行形成相应的神经丛,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 器官。 (3) 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 34.简答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特点及区别。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脊髓 T1L3 的中间外侧核 脑干和脊髓骶部的副交感核 神经节 椎旁节、椎前节 器官旁节、器管内节 节前纤维 短 长 节后纤维 长 短 神经元比 例 一个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可以与许 多节后神经元
25、组成突触 一个节后神经元的轴突则与较少的节后神 经元组成突触 分布范围 广。除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外其 他所有部位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较少。瞳孔开大肌、睑板肌、体壁和四肢 的血管、汗腺、竖毛肌以及肾上腺髓质无 副交感神经支配 35.简述躯干四肢浅感觉与深感觉传导路的区别。 (1)浅感觉:躯干四肢痛温触压觉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 (第一级神经元)后根后角固有核(第二级神经元) 白质前联合交叉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 元)丘脑中央辐射中央后会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 (2)深感觉:肌腱关节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第一级神 经元)后根及随后索的薄楔束薄楔束核(第二级神经 元)内侧丘系交叉对侧内侧
26、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第 三级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 36.简答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视觉传导:视锥细胞双极细胞(第一级神经元)节细胞 (第二级神经元)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 16 (第三级神经元)视辐射视区(距状沟两侧皮质) 瞳孔反射路径: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 交叉两侧视束两侧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两 侧动眼神经两侧瞳孔括约肌瞳孔缩小 37.简述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表现。 损伤部位 上位运动神经元(大脑皮 质运动区及锥体束) 下位运动神经元(脑干躯体 运动核、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瘫痪特点 硬瘫 软瘫 肌张力 增强 减弱 肌肉萎缩 不明显 明显 病理反射 腱反射增强,病理反射阳 性 腱反射减弱 瘫痪范围 广泛,截瘫或偏瘫 局限 38.简答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1) 产生:由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 (2) 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左右室间孔 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两个外侧孔蛛 网膜下腔蛛网膜颗粒渗入上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 窦颈内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