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鱼养殖技术111.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15366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鱼养殖技术1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红鱼养殖技术1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红鱼养殖技术1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红鱼养殖技术1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红鱼养殖技术1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虹鳟鱼养殖技术 第一章 虹鳟鱼的生物学特性 虹鳟鱼俗称鳟鱼,属鲱形目鲑科,目前已有 86 个国家和地区引种养殖。 第一节 形态特征 虹鳟鱼体形呈长纺锤形,吻圆,鳞小而圆,背部和头部苍青色或深灰色,下腹部 银白色。体侧、体背和鳍部有分散的小黑点,性成熟的个体体侧中部沿侧线有一条类似彩 虹 的紫红色彩带(由此而称为虹鳟 )延伸至尾鳍基部。 虹鳟鱼卵球形,直径 47 毫米。卵黄淡黄色、橙黄色、桔红色或红色。卵黄囊长径 59 毫米,宽径 36 毫米。受精后 26 日(水温在 12时 )孵出,仔鱼全长随卵的大小而异, 一般 1518 毫米。口开启,鳃耙形成,背鳍、臀鳍、尾鳍的软骨条开始出现。孵出后 23

2、 日(水温在 12时),卵黄囊吸收 2/3,仔鱼开始上浮。上浮仔鱼 1828 毫米,鳍褶除腹鳍、 腹面后方和尾鳍外已消失。鳍条数基本达到定数。随后,体侧出现 513 个黑色的幼鲑斑。 体长 15 厘米时黑斑消失,由紫红色彩虹带所代替。 第二节 生活习性 虹鳟鱼是冷水性鱼类,要求生长在水质澄清,具砂砾底质、氧气充足的流水中,其生 活水温为 524,适宜水温为 718,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 1318。在适宜水温条 件范围内,虹鳟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机体能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状态。当生活环境水温 低于 7或高于 20时,虹鳟鱼摄食停止,机体衰竭以至死亡。在天然水域中,如水量充 沛,溶氧量充足,尚可忍受

3、24以上的水温,而在养殖场条件下,水温 22左右即有致死 的危险。 虹鳟鱼是性喜逆流和喜氧的鱼类,水流的刺激不仅可加速体内物质代谢,而且能把排 泄物带走,应不断供给清新而富含氧的水流,以满足其对氧的需求。虹鳟生活的适宜流速 为 23 厘米/秒。虹鳟鱼对水中的溶氧量一般要求在 5 毫克 /升以上。要使虹鳟鱼生长良好, 水中溶氧最好在 6 毫克/升以上, 9 毫克/ 升以上食欲旺盛,生长快速。当水中溶氧低于 5 毫 克/升时,虹鳟鱼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即感困难;低于 4.3 毫克/ 升时,鱼密集于注水部,持 续很长时间,鱼头顶部呈现黄色,鳃盖外张,此即虹鳟鱼“浮头” ,与此同时出现死亡;低 于 3

4、毫克/升,出现窒息而大批死亡,该值为夏季虹鳟鱼的致死点。 虹鳟鱼喜清净而透明的水,水中悬浮物落于鳃上能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以致窒息, 在混水中摄食停止,生长受阻,以致死亡。幼鱼对混浊尤为敏感,暴雨和洪水期的浊水能 引起稚鱼和幼鱼死亡增多。 除温度和氧气外,虹鳟对水质指标有一定要求。虹鳟鱼虽然 生存于酸碱度值 5.59.2 的水中,最适酸碱度值范围为 6.56.9。对盐度的适应能力随个 体的增长而增强,稚鱼能在 0.5%0.8% 盐度的水中生长,当年鱼能在 1.2%1.4%盐度的 水中生长,通常在 35 克以上个体经半咸水过渡,即可适应海水生活。 虹鳟鱼喜欢集群,游泳速度较快,摄食凶猛,常常群跃

5、水面争掠食物。 第三节 食性与生长 虹鳟鱼属肉食性鱼类,以陆生和水生昆虫、甲壳类、贝类、小鱼、鱼卵为食,也 食水生植物的叶和种子。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为主食,如枝角类、毛翅目、鞘 翅目 、蜻蜓目等水生昆虫等。虹鳟鱼周年摄食,甚至产卵期亦照常捕食。在饲养条件下,虹鳟 鱼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虹鳟鱼摄食量常随水温、溶氧量等生态条件的变化而增减。 虹鳟鱼的生长因水温、环境条件、给饵量而有很大的差异。在生态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虹鳟鱼一年四季都生长。在 14水温条件下,通常满一年体重可达 100200 克,满两年 体重可达 4001000 克,满三年体重可达 10002000 克。在 9水温条件

6、下,满一年体重 可达 4050 克,满两年体重可达 200300 克,满三年可达 8001000 克。虹鳟鱼寿命一 般可为 811 年。 第四节 繁 殖 虹鳟鱼雄鱼性成熟一般在 24 龄,雌鱼性成熟在 35 龄。通常性成熟雄鱼以 2 龄、 雌鱼以 3 龄居多。 虹鳟鱼产卵水温一般在 413,最适水温为 812。每年产卵一次,怀卵量因年龄 和个体大小而有不同,从 15003500 粒不等。卵为端黄卵,圆形,沉性。 成熟亲鱼选择具有砂砾底质、水质澄清、水流较急的河床做产卵场。雌鱼用尾鳍挖掘 产卵坑,产卵于坑内,雄鱼保护,防止其他雄鱼侵入,雌鱼排完卵后,雄鱼排放精液。卵 受精后,亲鱼用尾鳍煽动砂砾覆

7、盖。生殖后的亲鱼并不死亡,能继续生存和繁殖。 受精卵孵化的水温范围为 613,最适水温为 810。在水温 9时,孵化期为 3638 天。孵出的鱼苗静卧阴暗的水底砂砾间,呈聚集状,靠卵黄供给营养。经 1520 天,卵黄吸收 2/3 时,鳔开始充气,鱼苗向水上层游动觅食。 虹鳟鱼产卵期因地域不同,受水温与光照的影响各异,北京地区每年 11 月至翌年 1 月, 在山西太原为每年 12 月至翌年 2 月,在黑龙江为 14 月。在平均水温过高的水体中,虹 鳟的性腺反而不能按期成熟,而延长每天的光照时间可促使产卵期提前。 第二章 人工繁殖技术 虹鳟鱼的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和仔鱼的管理几

8、个连续阶段。 第一节 亲鱼培育 培育健壮和繁殖力强的亲鱼,可获得理想的采卵、受精、孵化效果及优良的鱼卵、稚 鱼。对准备用作次年产卵的亲鱼,经选择后从春季开始进行周年培育。 亲鱼的选择标准 是体质健壮、无病、年龄 45 龄。 1.亲鱼培育的环境条件 亲鱼培育所需鱼池要求宽大,水流畅通,池水溶氧量丰富。通常的面积 100300 平方 米,具体情况要根据发展方向与规模来确定。水深一般在 11.4 米,注水量为每 1000 平 方米 0.05 个流量(即 50 升/秒) 。适宜培育水温上限为 12 13,下限 45,产卵前 6 个 月的水温不宜超过 12。在该温度下培育,有利于获得优质卵。若于 520

9、培育则难以 获得优质卵,周年在 1617.5的水中培育,亲鱼成长良好但其性腺发育不成熟。为了有 利于亲鱼性腺发育,性成熟前注水量应加大。 亲鱼培育的适宜密度为 510 公斤/平方米。 2.亲鱼个体大小与怀卵量的关系 亲鱼的怀卵量多少及其卵径大小与鱼体大小和年龄相关,个体大、高龄鱼的卵粒大而 且数量多( 见表 6-1)。卵径大小又关系到直接孵出仔鱼的大小,如卵径 3 5 毫米,孵出仔 鱼全长 12 毫米;卵径 7 毫米,孵出仔鱼全长 20 毫米。 表 6-1 不同体重虹鳟的怀卵量和卵径 体重(公斤) 0.5 0.9 1.5 2.1 2.8 3.5 4.2 怀卵量(粒) 1000 2000 300

10、0 4000 5000 6000 7000 卵径(毫米) 4.0 4.5 5.0 5.5 6.0 6.5 7.0 虹鳟鱼苗种生产上,对采卵亲鱼龄期的确定,各国选择标准不一样。日本为 2、3、4 龄,朝鲜为 4、5 龄,我国多为 2、3、4 龄。 3.亲鱼培育的管理 虹鳟鱼人工繁殖效益的高低,与亲鱼的培育管理好坏密切相关。培育亲鱼要有专人进 行管理,尤其是要注意加强对环境条件和饲料营养的调控管理。 亲鱼性腺的发育是在外在和内在两方面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完成的。无论是外在环境条 件的不适宜,还是内在条件如饲料营养的缺乏,都会影响虹鳟亲鱼的性腺成熟。影响虹鳟 亲鱼性腺发育的重要外因有: (1)水温 虹鳟

11、鱼性腺发育的适宜水温在 13以下、15以上时,不仅会出现异常卵,而且发眼 率显著下降。水温 4以下时,性腺发育停止,产卵期推迟。根据日本畸玉水产试验所资 料,产卵期前一个月,亲鱼培育水温应保持在 14 5以下,水温过高,不良亲鱼出现率 增 高,鱼卵发眼率仅 30%50%。山西省临汾市虹鳟鱼养殖点,由于亲鱼培育的自然水温过 高,因此繁殖效果一直受到影响。 (2)光照 鱼类发育从对光照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日照鱼类,一类是短日照鱼类。 虹鳟鱼属短日照鱼类。日照时间在 12 小时以内,虹鳟鱼性腺发育快,如光照超过 12 小时 发育反而变慢。因此,要使虹鳟鱼性腺发育良好,在日照这一点上应尽可能

12、人工控制在 12 小时以内。用人工调节光照周期的方法,可以控制产卵期。目前日本已经周年均可采卵, 即春 季 36 月,夏季 710 月,冬季 112 月。 (3)异性刺激 在自然界,雄鱼对雌鱼的性腺发育有刺激作用,因此,在虹鳟亲鱼培育过程中,采取 雌雄混养,在产卵前一个月进行分养。亲鱼饲养的雌雄比例可掌握在 41 左右。 (4)培育亲鱼用饲料 虹鳟鱼鱼卵的质量直接影响卵的受精和孵化效果。根据对虹鳟鱼鱼卵进行的观察和内 含物分析可分为 3 级:一级卵,呈桔红色,卵粒圆而饱满,同腹卵粒大小均匀,每 100 克 鲜卵维生素 A 在 460 国际单位 (I.V.)以上,胡萝卜素在 20 毫克以上;二级

13、卵,橙黄色,卵 粒圆而饱满,大小均匀,维生素 A 在 400 国际单位(I.V.) 上下;三级卵,浅黄色,卵粒欠圆、 不饱满,大小不均,维生素 A 在 160 国际单位(I.V.) 以下。一、二级卵均为优质卵,三级卵 为劣质卵。受精率和孵化率以一级卵最高,二级卵次之,三级卵最低。这是由于卵黄中的 胡萝卜素和虾红素对虹鳟鱼的精子具有活化效应的缘故。 虹鳟鱼鱼卵的质量与亲鱼食物质量有关。以鱼虾为食的野生虹鳟,鱼卵多为优质卵, 呈红色或桔红色。用于亲鱼的全价饲料的粗蛋白不低于 38%,粗脂肪不高于 6%,碳水化 合物不高于 12%。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 A 不低于 2 万国际单位,维生素 D 不低于

14、2000 国 际单位,维生素 E 不低于 75 毫克。添加酵母粉和螯虾粉、虾蟹粉、蟹壳粉等有助于卵质 的提高。螯虾粉等不能起到使卵子红色素增多的着色作用。 培育性腺发育良好的虹鳟亲鱼,必须投饲一定量营养丰富的精饲料。为了提高鱼卵的 质量,饲料配方应随着性腺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作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亲鱼在不同发育阶段 对营养的需求。 第二节 人工授精 1.雌雄鉴定 虹鳟鱼雌雄的鉴别,主要依据体色、头部及吻端加以区别。体色深,头部及口大,下 颌向上弯曲,盖住上颌,背部略隆起,腹部硬、无弹性,泄殖孔不突出,吻端尖者为雄性 鱼。体色较雄鱼浅,头部及口小,背部不隆起,腹部大而柔软,有弹性,生殖孔明显突出, 吻

15、端钝而圆者为雌性鱼。 2.成熟度鉴别 临近产卵的亲鱼体色发黑,沿侧线的彩虹带特别鲜艳,食欲减退,并有相互追逐咬斗的现 象。成熟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当尾柄上提时,两侧卵巢下垂轮廓明显, 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体外。成熟的雄鱼体色变黑,体表粗糙且粘液稍有减少,生殖孔周围 较软,轻压腹部,即见精液流出。通常在 2 个月的采卵期中,雌鱼不是同时成熟,为了便 于及时采卵,防止卵粒过熟流失,需每周进行一次成熟度鉴别,鉴别后及时采卵及按成熟 度分养。雌鱼池内可放几尾雄鱼,以促使雌鱼早熟。亲鱼暂养池可用幼鱼池或用大池隔成 小池代替,水的流量应保持在 30 升/秒以上,密度可掌握在每平方米 1 尾。

16、3.采卵和受精 采卵多用挤压法,挤压者用毛巾包住雌鱼尾部,使生殖孔面向采卵盆,轻压生殖孔前 方的腹部,只要轻轻施加压力,成熟卵即随之顺生殖孔流出。挤卵过程动作要轻柔快捷, 尽量不使亲鱼受伤。 人工授精普遍采用干法授精,轻轻擦干雄鱼体表水珠,用挤压法将精液直接挤于卵上, 每 57 尾雌鱼卵用 23 尾雄鱼精液即可,或按每一万粒卵滴入 10 毫升事先取好的精液, 将精液与授精盆中的鱼卵混合,用羽毛轻轻搅拌均匀使精卵充分接触;然后加入少量的等 渗液或清水快速均匀搅拌 1 分钟,使精卵结合,完成受精过程,再换水搅拌 12 次,洗去 多 余的精液和破损的卵皮,在水中放置 30 分钟,待卵充分吸水膨胀,使

17、卵膜硬化并富有弹性, 然后计数装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成熟的卵采出后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越长或遇水会降低受精率,因此采出的卵在未加入 精液前切不可遇水,而且每次采卵授精的时间应掌握在 2 分钟之内。 在整个采卵、采精和授精及清洗的过程中,必需在遮光条件下进行,防止鱼卵暴露在 直接照射的阳光下。 亲鱼离水 5 分钟以上容易死亡,因而采卵后应立即放入流水池中,并投以优质、易消 化的饵料,以利亲鱼体质的恢复。 4.鱼卵的计数 将吸水膨胀后的卵逐个排列在呈角铁状的卵子计数尺上,测出 20 厘米长度的范围内排 列的卵粒数量,然后查表(见表 6-2)即可得出每升容积的卵粒数和卵径,再乘以实际容积就 可求得实际

18、获卵数。 表 6-2 鱼卵数量测算表 20 厘米长度内卵数(粒) 50 48 46 44 42 40 卵径( 毫米) 4.0 4.16 4.34 4.54 4.76 5.0 每升卵量(粒) 18400 16400 14400 12500 10800 9400 20 厘米长度内卵数(粒) 38 36 34 32 30 卵径( 毫米) 5.26 5.55 5.88 6.25 6.66 每升卵量(粒) 8000 6900 5800 4900 4000 第三节 孵 化 1.受精卵的发育和敏感期特点 卵从受精至孵出所需日数因水温而异,在平均水温 7.5下需 46 日,即 343 个累计温 度。根据黑龙江

19、水产研究所的试验,当平均水温 9时,孵化期约 3038 天。从受精卵至 发眼期的日数约为孵化所需日数的一半。根据虹鳟鱼胚胎发育的敏感期特点,可以划分为 胚盘形成期、卵裂期、胚环和胚盾出现期、体节分化期、发眼前期和发眼期六个阶段。 (1)胚盘形成期累积度日为 02 个,此期卵充分膨胀,形成胚盘,油球集中于动物极。 对外界刺激不很稳定。 (2)卵裂期为 247 个度日,此期细胞不断分裂,分裂球不断变小,末期出现囊胚腔。 对外界刺激较为稳定。 (3)胚环和胚盾出现期为 4752 个度日,此期胚盘直径扩大。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增高。 (4)体节分化期为 52104 个度日,此期胚体动物极向植物极外包,末期

20、囊胚层全部包 围了卵黄囊,胚孔封闭。对外界刺激反应最不稳定。 (5)发眼前期为 104107 个度日。此期形成尾芽,开始血液循环。对外界刺激敏感性 降低。 (6)发眼期为 107343 个度日。此期血液循环加强,胚体扭动次数增加。此期对外界 刺激反应稳定。 因此,在受精卵进行发育的前 5 个阶段时应保证发育卵处于安静状态。进入发眼期的 受精卵称为发眼卵,累积温度为 220 个度日。发眼期胚胎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最低,是发 育阶段上的安全期,此时可以进行长途运输。 2.孵化的生态要求 日光照射和机械震动对受精卵有致死作用,散射光对发育卵亦有不良影响。 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澄清,无杂质和悬浮物,水温适宜

21、。孵化最适水温为 9,适温范 围为 713,低于此范围孵化日数延长,且孵化效果不好;高于此范围,孵化发眼率降 低,畸形仔鱼增多。 孵化用水要求溶解氧充足。在水温 10下每 10 万粒受精卵每小时耗氧量为 260 毫克, 每 10 万粒发眼卵每小时耗氧量为 440 毫克。孵出后耗氧量急剧增加,约为发眼卵的 23 倍。孵化时水中溶氧过少,受精卵的发育发生障碍,孵化日数延长,孵出的仔鱼个体规格 小。孵化用水的溶氧量应高于 6.5 毫克/升。 3.受精卵孵化的管理 虹鳟鱼受精卵吸水膨胀后,经过计数后放入孵化器进行孵化。孵化器除仍采用卧式孵 化器外,目前广泛采用桶式孵化器和平列槽相结合的方法。桶的大小不

22、一,盛卵 2 万粒到 10 万粒不等。孵化用水自下部流径全部鱼卵后从上部溢出,每桶注水量 47 升/分钟。每 4 天用水霉净消毒 1 小时,抑制水霉菌的生长。孵至累计温度达 220 个度日、眼点明显时 转入平列槽继续。孵化过程中人工拣除死卵。平列槽槽内有自下而上流水的小槽 46 个。 每个平列槽可盛发眼卵 46 万粒,将卵铺成一层平列放置。采用桶槽结合方法孵化,可大 大节约用水和占地面积。孵化桶可架式放置,以每平方米 8 只桶的面积可孵化近 100 万粒 鱼卵。平列槽一层摆放,便于检查管理,出苗后可在原槽中继续饲养 23 周。整个孵化期 间均使鱼卵处于安静状态,并严格采用避光措施。 4.发眼卵

23、的管理 (1)温度:发眼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 9,因此应控制温度在 713。 (2)氧气:发眼卵耗氧较多,即使短时间停水,也会因过于密集而造成缺氧窒息,因此 孵化期间必须保证流水的供给,装运时务必带水操作。 (3)光线:卵对光线照射的抵抗力很弱,明亮光线照射数小时就会致死,因此应采取相 应的避光措施。 (4)振动:在孵化的整个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防止一切噪音的干扰及搬动时的振动。虽 然发眼卵对振动的抵抗力已相对增强,但是仍应防止过于强烈的振动。 5.孵出仔鱼的管理 桶式孵化器将受精卵孵至 220 个度日以后,及时转入平列槽中孵化,容卵量以槽底平 铺一层为佳。每万粒卵的注水量为每分钟 810 升。及

24、时清除死卵。当槽内鱼卵开始出现 破膜仔鱼时,应加强检查,及时清除卵皮和死苗,注意饲育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刷洗槽 孔,保持水流畅通。刚孵化出来的仔鱼体质嫩弱,体色很淡,具有卵黄囊,伏卧于槽底, 体长 15 毫米,靠吸收卵黄囊的营养继续发育,经 1620 天后,卵黄囊逐渐吸收,体表黑 色素增多,游动能力增强。此时若平列槽不够使用,可移入无直射光的稚鱼池中继续吸收 卵黄囊,使空出的平列槽继续放入即将出膜的发眼卵,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虹鳟称呼如下:孵出至上浮,称为仔鱼;上浮至摄饵,称为上浮稚 鱼;摄食至 5 个月龄左右(体重 10 克左右) ,称为稚鱼;5 个月龄至周年,称为当年鱼;

25、12 周年,称为一龄鱼。 第三章 养殖技术 第一节 养殖场地的选择和设置 1.养殖场地的选择 养殖场是开展虹鳟鱼养殖的场所。在场址的选择过程中,对自然条件调查的目的是要 选择为虹鳟鱼提供一系列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繁殖不同阶段的需要, 同时还要有利于生产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 场地的选择,首要条件之一是水源,包括水量、周年水温变化及水质条件等。 虹鳟鱼养殖一般均采取流水高密度饲养法,因此水流量大小就限定了养殖水面的规模。 一般情况下,建设 600 平方米养殖水面,每秒注水量为 100 升才能保证水的交换量。 虹鳟鱼对养殖水温的要求范围为 720,因此要了解一年中气温最高时和最低

26、时所 测水温的指标,最高水温超过 22即对养殖虹鳟鱼造成威胁,低于 7则会造成虹鳟鱼食 欲减退、生长缓慢。水质条件是一个重要内容,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虹鳟鱼养殖生产的 成功与失败。 溶氧量一般要求在 6 毫克/升以上, 9 毫克/ 升时虹鳟生长较快;低于 4.3 毫克/升,鱼鳃 长时间外张,随即会出现死亡,低于 3 毫克/升时则会大批死亡。水色要清净透明,虹鳟喜 清净而透明的水,色度一般低于 30 度,水中悬浮物应小于 15 毫克/升。 水中的化学物质, 应符合渔业用水的部颁标准范围。 在水源与水环境已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考虑充分利 用地势,造成一定量的跌水和流速,做到排灌自流,减少提水动力,

27、以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交通条件、电源动力等也应一并考虑。 2.养殖场的设置 养殖场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不同的养殖类型而考虑。如综合性 养殖场,从亲鱼培育到食用鱼养成应设计配置全套设施,而单纯从事苗种生产或食用鱼生 产的养殖场,可不必设计配置食用鱼养殖设施或鱼种繁育设施。 (1)鱼池的种类和大小在虹鳟鱼养殖中,养鱼池的种类按使用目的一般可分为鱼苗池、 鱼种池、成鱼池和亲鱼池。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交替使用。鱼池的大小要根 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鱼苗池面积 1030 平方米,水深 2040 厘米;鱼种池面 积 50100 平方米,水深 4060 厘米;成鱼池面积

28、100200 平方米,水深 6080 厘米; 亲鱼池面积 100300 平方米,水深 80100 厘米。鱼池的高度应高出水面 2030 厘米。 (2)鱼池的形状虹鳟鱼养殖池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等,以长方形池较为实用。鱼池 长宽比例一般为 158。总的要求是水流必须畅通,没有死角,饲养管理方便和便于捕 捞。 鱼池一般建成水泥池,便于清洁和管理,适于高密度放养。在鱼池的排布上,并联水 池的饲养效果较串联水池为佳。若水量充足,地形地势许可,可全部采用并联水池的形式。 但为了充分利用水量,通常多采用鱼苗、鱼种池并联形式,亲鱼池、成鱼池采用串联形式。 串联形式一般不超过 3 个。鱼池要有进排水口,安装

29、拦鱼网。池底一般要有 1/100 的坡度, 便于清理污物。 第二节 鱼苗培养 上浮鱼苗开食的最初一个月是虹鳟养殖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的阶段,这一阶段首 先要注重成活,其次是成长。由于鱼苗规格越大生命力越强,而且鱼苗长的快慢将直接影 响今后的生长,因此对上浮苗的成长不能忽视。 刚孵出的鱼苗很嫩弱,趋暗怕光,活动缓慢,因有卵黄囊供给营养,此时不需投饵。 当卵黄囊吸收 2/3 以上,大部分鱼苗开始上浮觅食,此时要及时投喂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 化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黑瘪病造成死亡。开始时可以投喂鸡蛋黄、水蚤、丝蚯蚓等,也 可投喂牲畜肝脏和生鲜鱼肉等。饵料可以用 0.4 毫米网眼的细筛过后投喂,也可以涂

30、抹在 细铁丝网上挂在池中,让鱼苗自行取食。每天需投喂 68 次,每天投饵量为鱼体总重的 10%12%。 经 20 天的饲养后,一般体长达 2.5 厘米,体重达 0.2 克,可以转到鱼种池内饲养。 第三节 鱼种培育 鱼苗、鱼种的放养密度随鱼的规格、水温和注水量的不同而异。鱼苗通常在水温略偏 低的条件下饲养不易得病,成活率高。平均体重达到 1 克,在 15水温下从开食起约需 60 天,在 10水温下约需 75 天。再经 2030 天,体重可达 2 克。随着鱼苗的成长和游泳能 力的增强,可以适当增大水量。放养密度和所需水量见表 6-3。 表 6-3 每饲养 10 万尾虹鳟鱼苗所需面积和水量 注水量(

31、尾 / m2) 鱼苗规格( 克) 所需面积(m 2 ) 密度 (尾 / m2) 5 10 15 1 60 1600 1 2 3 2 80 1200 2 3 6 5 100 100 3 7 14 10 125 800 7 15 26 15 160 625 9 22 39 20 170 588 12 29 52 25 200 500 15 35 62 虹鳟鱼苗鱼种越小,其饲料中的蛋白质需要量越多,饲料转换率越高。随着苗种的成 长,可逐渐减少饲料中鱼粉等动物蛋白的含量,增加植物蛋白的比例。 苗种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为粗蛋白 40%50% ,粗脂肪 4%15%,粗纤维 1%3%,粗灰分 10%16

32、% ,水分 8%12%。 虹鳟鱼饲料多加工成颗粒或碎粒状,投饵量根据鱼体规格和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投饵 率见表 6-4。 在饲养过程中,由于苗种的体质和摄食能力不同等原因,生长不一致,鱼体有大有小, 因此当鱼苗长到 2 克时需要进行筛选分离工作。将筛选的苗种,按大小不同规格分别饲养, 以防大鱼争食,影响小鱼生长。筛选工作每 20 天至 40 天可进行一次,并根据苗种个体大 小调整放养密度。 表 6-4 虹鳟苗种的日投饵率(饲料干重占鱼重的百分率) 苗种平均规格 日平均水温 日投喂 粒径 重(克) 长(厘米) 6 8 10 12 14 16 次数 (毫米) 0.2 2.5 2.2 2.6 3.0

33、3.5 4.1 4.7 6 0.5 0.20.5 2.53.5 2.1 2.5 2.9 3.4 3.9 4.5 6 0.50.9 0.52.5 3.56 1.9 2.1 2.6 3.0 3.5 4.5 4 0.91.5 2.512 610 1.5 1.7 2.0 2.2 2.6 3.0 3 1.52.4 1232 1014 1.1 1.3 1.5 1.7 2.0 2.2 2 2.43.0 第四节 成鱼饲养 为了得到较高的养鳟效益,需要在有限的鱼池面积、用水量方面争取获得最大的生产 量。为此,应在全部鱼池里经常保持最大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饲料效益,使虹鳟鱼健康地成 长。由于水量供给主要是氧气的供给,

34、而氧气又和温度有关,因此水量、温度和氧气是影 响饲养密度的三大要素。虹鳟鱼的饲养密度及所需水量见表 6-5: 表 6-5 虹鳟的饲养密度与所需水量 注水量(升/ 秒)规格(克) 所需面积 (m2) 密度(尾 / m2) 5 10 15 20 40 266 375 21 47 89 148 50 334 299 23 59 98 185 60 400 250 28 62 117 199 70 435 230 31 73 136 231 80 533 188 36 83 155 265 90 600 167 41 93 176 300 100 665 150 46 104 196 333 150

35、1000 100 60 132 254 428 200 1330 75 78 154 270 500 饲料是高密度养成的关键。由于密养条件下鱼类的营养完全依赖于所摄取的人工饲料, 所以饲料的质量是关键。为了使饲料的营养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通过科学配合使饲料 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虹鳟鱼的需要量,使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 价。 虹鳟鱼鱼种和成鱼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为 40%45% ,粗脂肪为 6%16%,粗纤维为 2%5% ,灰分 5%13%,水分 8%12%。日投饵量一般不超过鱼 体总重的 3%,每日投饵 2 3 次。 池水的溶氧状况是密养下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当

36、水量充足时,无需增氧即可获得可 观的生产量。通常注水率在 1015 时饲养效益最好。注水率可由下式求得: 注水量(升/秒) 注水率= 1000 饲养鱼重量(公斤) 当注水率过小时,表明水量不敷使用,需通过增氧来改善池水溶氧状况,以使池水排水 部的溶氧量控制在 5 毫克/升以上。 第四章 鱼病防治 鱼病的防治在虹鳟鱼养殖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高密度饲养时,更容易发生鱼病。加强 鱼病防治,尽量减少鱼病造成的损失,是提高鱼的成活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鱼栖息在水中,对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在发现鱼病后进行治疗,也只能挽救尚 未发病或病情较轻的鱼免于死亡,对病情严重的鱼,往往用药也难以奏效

37、。因此控制鱼病, 关键在于预防。 鱼病按其病原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传染性鱼病、侵袭性鱼病和其他因素 引起的鱼病。 引起虹鳟发病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 (1)生物因素虹鳟鱼常见病多数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所致,这些使虹鳟鱼致病 的生物称为病原体。根据目前的资料,虹鳟鱼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 蠕虫等。 (2)环境因素虹鳟鱼是变温性动物,体温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如水温的急剧变化, 鱼体不能适应,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虹鳟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一定要求, 水温急剧变化,就会引起大量死亡。 养鱼池流入含有各种氮化物的农用水、农药水以及含有重金属的工

38、业废水等,可使池 中有机物质过多,水质变坏,引起鱼生长不良或死亡。 (3)人为因素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机械性损伤,鱼体受伤后极易受 到水体中细菌和水霉菌的感染。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导致鱼病的发生。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 失去平衡或缺少某种成分,会使虹鳟鱼发生营养性疾病而不能正常生长,抵抗力减弱,易 感染病菌或被寄生虫侵袭。 第一节 鱼病的预防 1.传染病的预防 在虹鳟病害当中,病毒性鱼病威胁最大。如传染性胰脏坏死症(IPN) 、传染性造血器 官坏死症(IHN)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VHS)等,这些病害常会给养鳟业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引起各国的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各国虽提出一些

39、防治措施,但效果不佳。 对上述三种病毒症主要采用预防措施,对进口发眼卵要持谨慎态度,力求购自没有病毒症 的繁殖场,卵运达后要用有机碘消毒处理 15 分钟。 2.营养性疾病的预防 鱼发病原因是由于饲料原料中的脂肪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中毒所致,因此在预防上不 仅要注重配合饲料原料成分的多样,以使多种饲料原料的营养得到互补,同时要注重配合 饲料中必需脂肪酸的质量和数量,加工过程中要添加抗氧化剂。另外,配合饲料的保存期 不可过长,以防脂肪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引起虹鳟鱼中毒。 第二节 常见病的治疗 1.烂鳃病 烂鳃病可以由细菌引起,也可以由寄生虫或霉菌引起。 病鱼不活泼,鳃盖外张,慢游在池边和排水口,不爱摄食

40、,鳃部分泌异常性粘液,并 局部褪色。严重时菌体覆盖整个鳃表面,丧失鳃的正常功能。水温 49时易发此病,以 春季多见。 防治方法:用 2000 倍的硫酸铜溶液洗浴 12 分钟。 2.节疮病 由细菌引起。在鱼躯干的局部组织上生出节疮,发病部位多在鱼体背鳍基部附近,皮 下肌肉形成感染病灶,坏死溃烂,形成溃疡口。 防治方法:按每 50 公斤鱼体重用 2.5 克磺胺噻唑制成药饵投喂,每周一疗程,第一天 药量加倍。 3.水霉病 由于水霉菌是腐生性菌类,因此健康虹鳟鱼以及活的发育卵一般不受其感染。虹鳟患 此病多是在体表受伤后受病原体侵袭所致。 防治方法:可用 4%食盐水浸洗 1015 分钟。 4.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是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纤毛虫病。小瓜虫在鱼的皮肤和鳃组织中剥取 细胞质为食,寄主受刺激分泌粘液包围,形成白色囊泡,呈现出许多大白点,如不及时治 疗,会造成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用 1/4000 浓度福尔马林溶液浸洗 1 小时。 5.三代虫病 虫体寄生在鱼的体表,并大多数寄生在鱼的鳃部和背鳍部。 鱼鳃浮肿、鳃盖张开,鳃丝暗黑色;鱼体色暗黑无光泽,离群缓游,病鱼不摄食,逐 渐瘦弱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 2010-6 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 2030 分钟,也可用 2%食盐溶 液浸洗 2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