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理治疗学.docx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16720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心理治疗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八章 心理治疗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八章 心理治疗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八章 心理治疗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八章 心理治疗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第八章 心理治疗学 *1、简述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P337 第一版 P330) (1)帮助患者自立的原则。 (2)客观中立的原则。 (3)尊重患者的原则。 (4) 保密原则。 (5)时间限定原则。 (6)关系限定原则。 2、治疗关系的特征是什么?(P338P337-P331) 1)治疗关系具有独特性:这种治疗关系是治疗进行的载体,使患者有安全感、 隐秘性,有利于患者自我探索的进行。 2)治疗关系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在心理治疗的全过程,治疗师应保持中立的 立场,对患者的言行不加批判,不将个人的意见强加给患者,这是治疗师所应 保持的客观立场。主观性是指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以共情、真诚的态度对

2、待患 者、尊重患者,使之感到温暖。这种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有利于治疗关系 的深入发展。 3)专业限制:包括治疗关系独特性的现状、职责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等。独特 性在于治疗关系的建立需要患者有寻求帮助的动机;职责的限制是指治疗师应 该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改变的产生需要患者自身的努力,治疗师不能越俎代 庖;时间的限制是指每次会谈有固定的时间约定,不能随意改变。 3、简述移情的本质。 (P341 第一版:P334、P342) 移情是对目前的一个人的感觉、驱力、态度、幻想和防御的体验,这种体验对 这个人是不现实的,是源自童年早期的对重要人物的反应的重复和替代。患者 对移情的感受源自他的本能不满意状态

3、和需要释放机会的结果。移情有正性和 负性移情。正性移情是指对分析师的不同形式的性渴望或喜欢、爱、尊敬等。 负性移情指对分析师的生气所致的攻击、讨厌、憎恨或藐视。所有移情反应实 质上都是矛盾的,临床上所出现的只不过是表面现象。 移情指的是指向某人的特殊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客体关系,它的主要特 征是对一位不适宜人物的感觉体验,而实际上是指向另外一个人的。移情反应 总是不合适宜的,它们的不合适宜反映在质上、量上或反应的持续时间上。移 情反应的不恰当之处是,对当前某人的反应恰好适合于过去的某一位人。移情 反应在本质上是对过去客观反应的重复,是无意识的,尽管反应的某些方面可 以是有意识的。移情是指向

4、现实中某人的感情、冲动、态度、幻想、抵抗等的 不适宜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对过去早期幼年经历中重要人物的原发反应的重复, 无意识中将这样的体验指向了现实中的人物,移情反应的两个特征,重复和不 适宜。 4、解析有哪四个程序?(P342 第一版:P335) “解析”是对那些“深入自省”技术的简化表达。它一般包括四个不同的程序: 对质、澄清、解释和修通。 5、操作疗法有哪些基本概念?(P360-362 第一版:P353-P355) 操作疗法遵循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系统运用强化、惩罚、消退等方法来增加 某些适应性行为,减少或消除某些不适应性行为。 强化是指行为被紧随其后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其中的结果即行

5、为的强化因 子。强化导致该行为的增加。从不同角度可将强化分为以下种类: 2 1、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2、原始强化与次级强化。 3、连续性强化和间隙性强化。 4、社会性强化。 5、自我强化(自我支持) 。 6、复合性强化。 应用强化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对个体适宜的、能起到治疗作用的强化物。 2、行为之后立即给予或呈现强化物。 3、强化应明确无误。 消退就是操作性行为强化的过程。当行为因为不再得到强化而停止发生时,即 此行为正在经历消失的过程或已经消失了。 行为消退过程有以下两个特征: 1、消退爆发。 2、自发恢复。 影响行为消退的因素有: 1、行为消退之前的行为强化程序。 2、

6、行为消退之后发生的行为强化。 惩罚是指行为之后的结果使个体今后出现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减少。这个使某一 特定行为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减小的结果即惩罚因素。惩罚从程序上可以分为 两类:正性惩罚和负性惩罚。两种惩罚因素:1、非条件惩罚因素。2、条件惩 罚因素。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1、结果必须紧随行为出现。2、确定适宜惩罚 因素。3、已形成事件。4、结果的性质。 刺激控制指由于某个特定的前途或者某个刺激群体中的一个刺激的出现,增加 了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刺激控制的形成又称刺激辨别训练,即特定的前提(可 辨别刺激)出现时行为得到强化的过程。这个在行为得到强化时出现的前提就 称为可变刺激(S D) 。 6、简述

7、行为评估的方法。 (P369 第一版:P362-P363) 1、行为评估性面谈。2、行为观察。3、行为结果测量和既往资料。4、应用功 能分析因果关系模式来解释评定资料。 7、常用的认知纠正技术有哪些?(P 373 第一版: 366) 病人的认知曲解可有以下几种类型:(P378 第一版: P371) 1、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 2、任意推断。 3、选择性概括。 4、过度引申。 5、过度夸大或过分缩小。 6、个人化。 7、选择性消极注视。 8、情绪推理。 9、 “应该倾向” 。 10、乱贴标签。 3 引出自动想法:1、直接提问;2、 “循循善诱”或启发式提问;3、在病人出现 强烈情绪反应时提问;4

8、、心理想象;5、角色扮演;6、注意在身体出现紧张或 惊恐感觉刚发生时的想法;7、了解对某些事件的想法; 8、记录所出现的消极悲观认识;9、安排一些行为作业,并记录同时出现的想 法和念头;10、每天记录心境的变化以及自动性想法。 纠正自动想法:1、验证支持和反对这些想法的证据;2、用另一种解释来代替 现有想法;3、确定每一种解释的现实可能性;4、收集有关资料及依据;5、分 散或转移对解释的注意力;6、使用重新确认的新术语;7、再归因;8、角色扮 演;9、应用功能失调性态度表。 确定基本的认知模式:1、从特殊的事例中得出一般性规律(或原则) ;2、注意 “口头禅” ;3、挑出病人在交谈中所讲的“我

9、应该。 。 。 。 。 。 ”;4、注意病人陈述 中的言外之意;5、应用功能失调性态度表;6、应用“步步紧逼”技术。 纠正图式和信念:1、列出每一想法的长处和短处;2、检验支持和反对的证据; 3、练习“步步紧逼”技术来拮抗争议;4、自我控制;5、反应预防,真实性检 验。 8、试述认知重建的步骤。 (P375-P377) 一信念不能证实,指患者的信念也包括其想法或想象没有得到事实证据支持, 和患者以往的生活经验矛盾,或使之面对相反的证据。由于患者的信念、想法 或想象不能证实,其原先的认知势必将发生改变。 二概念重建指改变观察、理解问题的角度,赋予问题另一种不同的解释,促使 患者重新进行选择,从而

10、改变其态度和行为。 三领悟是指患者对自身问题本质的理解,即患者“清楚地认识某一特定事物 (这里是患者自己的心理)的内在本质” 。 四重复的适应性自我对话,目的在于建立起积极的信念或适应性认知中介,其 关键在于重复。 *9、结构式家庭治疗中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P388 第一版:P381- P382) 结构式家庭治疗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家庭结构、次系统和边界。 家庭结构:这是一组隐形的功能需求或规则,整合家庭成员彼此互动的方式。 随着家庭互动的多次重复,模式就会固定下来。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应该具有 阶层化的结构。结构功能必须有互补性。 家庭次系统:家庭是由不同的次系统组成;次系统通常是依照性别(男

11、/女) 、 时代(父母/孩子) 、共同兴趣(智能性/社会性)或功能(谁负责做哪些家务) 来区分;每个成员都可能同时属于几个不同的次系统,在不同的次系统可能拥 有不同水准的权力、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不同的互动。配偶、父母和同胞次 系统是家庭中最显著和重要的次系统。配偶次系统地强度和持久性是家庭稳定 的关键。当一个次系统中的成员占据或侵犯另一个不属于他的次系统时,经常 会产生麻烦。确保父母子系统、配偶字系统能适当地隔离而女子系统时结果拍 的重心。 边界:家庭各成员和各次系统是由边界区隔开的,边界掌控着家庭成员彼此间 接触的性质和频率。这些人际边界的一端是僵化的边界,另一端是模糊的边界。 过度僵化的

12、边界在次系统与次系统之间,以及与家庭外的系统之间筑一道道不 4 能逾越的障碍。导致疏离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或次系统虽然能保持其 完整独立,但缺乏照顾、提供协助和彼此情感的交融。过度模糊不清的边界使 得其他人可以任意地入侵,就会导致纠结。家庭成员过度关切和卷入彼此的生 活,虽然支持性很高,也须付出很大的代价,牺牲彼此的独立性。清楚或健康 的边界,其适当柔和了僵化边界和模糊边界的特点。一方面使个体得到统合感, 另一方面在整个家庭系统里拥有归属感,即每个成员感觉到“我”的状态和 “我们”的团体感觉。 *10、简述家庭治疗的适应症。 (P390 第一版:P383) (1)家庭成员有冲突,经过其他

13、治疗无效。 (2) “症状”在某人身上,但是反映了的却是家庭系统有问题。 (3)在个别治疗中不能处理的个人的冲突。 (4)家庭对于患病成员的忽视或过分焦虑于治疗。 (5)家庭对个体治疗起到了阻碍作用。 (6)家庭成员必须参与某个病人的治疗。 (7)个别心理治疗没有达到预期在家庭中应有的效果。 (8)家庭中某人与他人交往有问题。 (9)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复发、慢性化精神疾病病人的家庭。 11、催眠易感性测试方法有哪些?(P396 第一版:P389) 催眠易感性测试方法有:1、垂头试验;2、上肢悬浮;3、上肢沉重;4、气味 试验;5、手掌吸引;6、手掌排斥。 12、催眠深化方法有哪些?(P399 第

14、一版:P392) 深化催眠的方法有:数数法,意象法。意象法可以选择的自然情景可以是在山 坡上下行散步, “深谷花园”法,海滨。 *13、简述森田疗法的主要理论概念。 (P402 第一版:P396) (1)神经质:认为神经症中适合森田疗法的性格特征可称为神经质,是一种人 格方面的异常或倾向,表现为内省、敏感、认真、仔细、追求完美、胆小、谨 慎、刻板、做事按部就班等特点。 (2)疑病性素质基调:认为害怕疾病是人类生存欲望的表现。如程度过强,则 易将注意力转向自己身心的一些细微的变化上,这是形成“神经质”的基础。 (3)思想矛盾:神经质往往用“必须这样” 、 “应该如此”这样一种求全的理性 优势来试

15、图解决感觉到的身心变化,而非理性的、情绪的问题是不能通过主观 愿望来克服的。 (4) “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生的欲望 是人类共有的向上不断发展自己的意愿,但只要有生存,来自肉体的、心理的 对死亡的恐惧就会一直存在;疑病性素质很容易陷入“死的恐怖”中去,是因 为生的欲望过于强烈,相应对死的恐惧也越来越强。 (5)精神交互作用:所谓焦虑、烦恼、躯体不适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身心现象, 但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会从他的“疑病性基调”出发,把这种身心现象看成是 异常并从理智上去竭力防卫,形成思想矛盾。在患者注意力集中于焦虑、烦恼 和不适感上时,会使这种感觉更加敏感,形成所谓“

16、精神交互作用” ,从而使症 5 状发展并固定下来。 (6)顺应自然:森田在治疗中提出下述原则:症状的存在,并不是通过自己人 为的意志能马上克服的,只有坦然地面对和接受,不管情绪是好是坏,以行动 为本位,在症状存在的同时以建设性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这样才能 打破“思想矛盾” 、阻断“精神交互作用”的发生。这种行为准则,森田称之为 “顺应自然” 。 (7)行动准则:行动及产生的结果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惟一标准。一个人想得 再好而不去行动,等于什么也不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要养成在接受自己情绪 和感觉的同时注重为了达到目标必须采取行动的生活态度。 (8)目标准则:不受情绪的影响,以所要达到的目标

17、为准则。 14、住院森田疗法分哪几个阶段?P403 第一版:P396) 森田治疗疗程定为绝对卧床期(一周) 、轻作业期(约一周) 、重作业期(约二 周) 、生活训练期(约一至二周)四个阶段。 补充: *1、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重要性 1.对发作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必须转介以保证患者及时获得药物医疗干预 2.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和照料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及方法 3.对处于缓解期,康复期或残留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社会心理支持 4.依据情况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如改变认知,调控情绪,应对技能技 巧等 *2、行为治疗主要以哪两种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两种条件反射理论特点是什

18、么? 1.行为治疗依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开始于刺激反应联结;(例:铃响 食欲)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开始于自发的行为:(例:行为 后果) 3.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的是中性刺激,形成信号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强化的是行为,形成操作行为 *3.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治疗理论有什么区别于其他流派的共同性的标准? 强调人的责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认为人受潜意识控制,行为主义认为人受 环境控制。人本主义认为人是生活的主动建构者。人本主义的主要治疗目标是 要使人做自己能做和想做的事情。强调此时此地。人本主义认为过去虽然会 对现在产生影响,但不会永远生活在过去。健康的人充

19、分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现实地投入完善自己的努力。强调关注人的存在。人本主义认为,没有人比 他自己更了解他,心理失调的原因是不明白自己问题的根源,治疗师的关注和 同感,会使来访者逐渐了解自己,想出适当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强调人的成 长。人本主义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完善的,治疗师不能把来访者推向发展的 轨道,必须让其自己获得发展。 *4、简述认知治疗的基本步骤。 一早期评估,搞清来访者问题的来龙去脉 6 二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明确治疗目标 三识别负性自动想法 四检验自动想法 五挖掘潜在功能失调性心理机制 六培养应对技能 七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接受告别 5、简述认知治疗的基本原理。 认知过程是行为

20、和情绪的中介,不适应行为和不良强徐可以从认知中找到原因。 当认知中的曲解成分被揭示出来,正确合理地再认识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在重 建合理认知的基础上,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也就随之能得到改善。 6.阿德勒研究提出的人的优势动机及其相关感受是什么?心理问题形成的原 因,以及心理分析和治疗的重点是什么? 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潜意识,强调本能需要对人的作用。 精神分析治疗都会通过分析来访者的梦和联想来揭示潜意识中隐藏的东西 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不再强调性本能冲动在潜意识中的作用 不少新精神分析治疗师从对个体内心冲突的分析转向了个体之间关系的分析。 比如阿德勒强调个体寻求优越的需要和反映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同生活

21、风格。 *7.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新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在哪些方 面发生了变化?并以阿德勒为例说明这种变化。 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潜意识,强调本能需要对人的作用。 精神分析治疗都会通过分析来访者的梦和联想来解释潜意识中隐藏的东西。 精神分析理论家不再强调性本能冲动在潜意识中的作用。 不少新精神分析治疗师从对个体内心冲突的分析转向了个体之间关系的分析。 比如阿德勒强调个体寻求优越的需要和反映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同生活风格。 *8.系统脱敏技术的步骤有哪些,试结合案例略加说明。 系统脱敏技术是行为治疗中常用的干预技术。它通常要求来访者小步子接近所 恐惧的对象,同时进行躯体、心理放松,以

22、此达到克服恐惧的目的。以考试焦 虑为例,系统脱敏有三大步骤: 1)制定焦虑梯度表 帮助来访者确定与恐惧反应相联系的特定环境或事件,及相应的焦虑体验强度, 并以百分制评分; 与来访者讨论沟通,将焦虑事件按焦虑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排 列,并保持合理的跨度和合适的项目。 2)帮助来访者学会肌肉放松技术 放松训练的顺序通常是头颈部上肢躯干下肢,通过紧张松弛的多次配 对使来访者体会放松的感觉,多次训练之后,达到可以根据言语指令而即时放 7 松的状态。 3)逐级配对脱敏 诱导来访者进入放松状态。从最低级别的焦虑情景开始,诱导来访者体验相应 的焦虑状态,随即要求放松。如没有问题,重复想象紧张放松,然后进入 下一

23、情景,如此逐级进行,直至结束。如果来访者在某一级不能达到放松,则 需要考虑焦虑梯度是否不合适的问题。 思考题: 1、什么是防御机制?请举例说明常见的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 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 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 为方式。 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 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 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 险,其实后一种

24、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 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 将其遗忘。 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 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 精神打击。 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 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 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 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 使用

25、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 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 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 “归 天” ,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 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 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

26、症状表现出 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 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 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 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8 升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 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 本能冲动的发泄。 幽默是指

27、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 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 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 受压抑的思想。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 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 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解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 恐惧。 2、什么是阻抗?阻抗有哪些常见的临床表现? 阻抗是指在患者内部所有对抗精神分析工作程序和过程的力量。阻抗可以是意 识的、前意识的、潜意识的,可以通过情绪、态度、观点、冲动、

28、思想、幻想 或行动来表达。阻抗是病人身上反抗力量以及违抗分析进展、违抗咨询师、违 抗分析进行和进程的根源。 阻抗的临床表现包括: (1)病人沉默 (2)病人“不想讲话” (3)表明阻抗的情感 (4)病人的姿势 (5)时间的固定 (6)琐碎或题外事 (7)回避话题 (8)刻板 (9)回避性言语 (10)迟到、失约、忘记付款 (11)没有梦 (12)感到疲倦 (13)有个秘密 (14)付诸行动 (15)经常很高兴 (16)没有变化 3、什么是移情?移情有哪些特点? 移情是对目前的一个人的感觉、驱力、态度、幻想和防御的体验,这种体验是 不现实的,是源自童年早期对于重要人物的反应的重现和替代。移情指向

29、某人 的特殊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客体关系,它的主要特征是对一位不适宜人 物的感觉体验,而实际上是指向另一个人的。 移情的特点包括: (1)不适宜 病人对现实反应的不适宜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这种信号意味着引发反应的人是 不正确的。现实中的客体,它暗示着这种反应可能属于过去并适合于过去。 9 (2)强度 一般来说,对咨询师强烈的情感反应意味着移情,各种各样的爱、恨、恐惧等, 都是这样。 (3)矛盾心理 所有的移情反应都以矛盾心理,即相反感受的同时存在作为特征。 (4)反复无常 移情常常是易变的,游移不定和古怪的,尤其在分析的最初阶段。 (5)顽固性 在移情的五个特性中,最突出的压倒并包括其他特性

30、的是它的不适宜性,用它 的强度、矛盾心理反复无常或顽固性说明不合时宜性,所有这些都是移情发生 作用的信号。 4、什么是认知治疗?认知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 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疗法的总称。其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 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或情感与不恰当的认知方式有关。 基本原理: (1)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 本身,而是人们对于事件的解释。 (2)认知和情感、行为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负性认知和情感、行为障碍互相 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是情感、行为障碍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31、。因此,打破恶 性循环是治疗的一个关键。 (3)情绪障碍患者往往存在重大的认知曲解,这些认知曲解是患者痛苦的真正 原因,一旦认知曲解得到识别和矫正,患者的情绪障碍必将获得迅速改善。 5、什么是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常见的功能失调性自动想法有哪些类型?请举 例阐述。 功能失调性想法(dysfunctional thinking)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功 能失调性想法的表现形式许许多多,时常一个患者会同时持有几种不同的功能 失调性想法。这些想法有的是逻辑错误,有的是评介曲解,总之都会带来情绪 和行为的负面效应,导至心态紊乱。 功能失调性想法可分为三类:潜在信念的衍生想法(derivatives

32、of the underlying beliefs)、不合适想法(unadapted thoughts)和不合理想法 (irrational thoughts)。 (1)潜在信念的衍生想法。这是由潜在信念派生出来的,形式和内容比较简短 的一些自动想法。最常见的表达形式是“如果那么” 。比如, “如果别 人看不起我,那么我活着也没有意思” 。由于这类想法受到潜在信念的支配,又 往往缺乏逻辑联系,所以一般情况下自己很难觉察这些想法会引自己心态的紊 乱。 (2)不合适想法。这也是一种自动想法。表面上看来它是正确的、合符逻辑的、 确实可信的,但是它的核心成分会引起人们的情绪变坏,削弱行为功能,阻碍 对

33、客观事物的合理评介。常见的形式有自我指责、糟糕应对(poor coping)、 沉思默想(rumination)等。例如“都是我不好” ; “我可不行” ;“还得再细考 虑考虑”,这类词语都是不合适想法的表达方式。 10 (3)不合理想法。不合理想法是最多见的功能失调性想法。其谬误也比较隐含, 有的似乎合符逻辑,顺理成章,但这些不自主产生的想法既违背客观实际又不 能产生正常功能。若不经心理医生的点拨,病人难以从这些曲解的认知中摆脱 出来。常见的形式有: 情绪化推理:用自己以往情绪体验的经验来推断当前境遇中必然会出现的情绪 反应。如有位学生以往有过几次考试紧张。再逢考试时,一进考场就冒出一个 想

34、法, “我肯定又要紧张了” 。 过度引申: 从已发生的一件事情引申出整体事物的一般规律。一位药店营业员 发错了一回药,就认为“我以后一定会犯过失杀人罪而被判刑” 。 任意推断:缺乏事实根据,草率地下结论。一个青年,在某月七日丢失了 700 元钱,就认定“7”是他最倒霉数字。从此他避免接触数字“7” ,17 路电车不 乘;7 元钱的东西不买;7 日,17 日,27 日不愿外出;甚至在看书看杂志时, 凡是带 7 的页都跳过去不看。 猜心思: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去猜测他人的心理活动。如一位同事从身边匆匆走 过,没有理睬自己,就在猜想“他一定是在生我的气,我大概在什么地方得罪 了他” 。 个人化(pers

35、onalization):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承担责任。一位妇女得 知儿子在学校里成绩不佳的消息时,没有认真地去考虑分析儿子的实际原因, 便自言自语道“我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 。 以偏盖全: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对整个事物作出结论。例如,一 个人有过 2 次在公共汽车上发生心动过速,从此就不再敢乘汽车。因为他认为 “我乘公共汽车肯定要发心脏病” 。 非此即彼:看问题绝对化,非黑即白,没有中间余地。有个中年人追求十全十 美,若办了一件不称心的事情就认为自己是“绝对无能” 。 选择性消极注视(selective negative focus):只注意事物中个别负面的细 节而忽视事物的整体

36、。如一位对佩带黑纱特别敏感的人,走在路上就注意到佩 带黑纱的行人,他认为自己倒霉、为之感到沮丧。 6、认知治疗有哪些基本步骤? 认知疗法的步骤包括: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解释治疗的目的及方法,让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2、全面了解患者的当前问题及有关背景材料,列出关键问题。 3、识别患者负性的自动思维确定首先干预的目标。例如 Beck 认为,抑郁症有 负性认知三联征: 对自身的负性评价。 对以往经历的负性评价。 对前途的负性评价,由此呈现动机行为的病态表现。 4、ABCDE 技术的采用。 A 即刺激,B 指个体的信念,C 指情绪和行为结果,D 为干预性指导,E 为干预后的效果。 5、Bec

37、k 认知治疗往往取以下三个步骤: 启发患者寻找不良认知。 协助患者暴露认知曲解或逻辑错误,并加以讨论、检验、合理推论。 通过反复“诘难“改变负性自动思维,放弃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认知。 6、改变错误认知方式常用技术有: 11 检验假设校正法。 信条(或称价值观念)改变法。 思维方式转换法。 心理剧角色扮演领悟法等。 7、布置家庭作业,可列出三个栏目: 自动思维。 认知歪曲的评定。 合理认知。 8、行为改变技法,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日常活动计划表“,适于缺乏动机 及活力的患者,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原则。 9、 “MP”技巧的使用。M 即调控、把握,P 为愉快、欢乐。根据患者的日常活

38、动评价 M 值和 P 值(05 分制) ,并书面记录下来,依计划行事调整进度,动机 强化后成功的自信心及愉快感也由之增加。 10、价值观念的矫正: “该与不该”信条:患者的内心价值体系中总有一些“应该”与“不应该” 的人生守则,目标过高会不堪负荷,范围过广则难以宽于待人,造成人际关系 紧张。治疗者要指出这一信条的非现实性及局限性,使患者的待人处事律己会 更现实、更富有弹性。 “幸福与痛苦”信条:这常常是来访者人生目标追求过程中的两种极端情绪 化反应,也基于相应认知过程。例如“不是楼上楼,就是楼下搬砖头” 、 “要幸 福必须事事成功” 、 “达不到目标勿宁死” ,也称此为“非此即彼” ,又称“全

39、和 无”观念。治疗者应该使患者明确“世上事并非十全十美,不如意常有八九” , 不能事事都“背水一战” ,必须经常调整目标及期望值,提高对挫折及失败的耐 受力。 “危险与安全”信条:对环境及事件发生前危险度的估计因人而异,估计过 高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焦虑,使行为受限(如恐怖症、强迫症) ;估计过低,则 易发生意外。临床常见的为前者,治疗时要向患者指出这种过分不安全感的危 害性,易造成紧张或人际交往困难,过高估计危险会畏难不前,产生适应不良 行为。诸如此类的不现实价值观均须予以矫正,故认知治疗又称认知行为疗法。 7、阐述行为治疗的主要理论。 行为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首创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40、和桑代克、赫 尔及斯金纳所创立的操作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以及 60 年代末期由班杜拉等人 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观摩、示范和模仿学习)。因为上述三种学习理论构成了 行为治疗的理论(实验)基础,所以有人又把行为疗法称为条件反射疗法或叫学 习疗法。 行为治疗的各种方法虽然可以分别属于上述三种原理当中的一种,但它们的共 同点是: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好的(指不符合社会要求的)、不正 常的行为是在不利的环境条件(包括周围的人们)影响下某种不适当学习的结果。 通过发现和改变不利的环境条件,采取一定的教育,强化和训练等治疗措施, 即后天的有系统的学习过程就可以改变、矫正或治疗人的不良或不正常行为,

41、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 南非的沃尔帕提出的交互抑制疗法即系统脱敏疗法及英国的艾森克提出对抗条 12 件疗法、厌恶疗法基本上是属于应用巴浦洛夫的古典条件反射理论。其中交互 抑制及对抗条件法原则上均类似或属于系统脱敏方法。此法主要应用于神经症 如各种各样的恐惧症,因为恐惧行为属于不适应环境条件,表现了对自己无益 甚至有害的不合理行为,往往是在焦虑的处境中由于错误的或不良的条件作用 而产生的泛化性不适应行为;这类行为包含有不自觉的或自主神经系统学习的 成份,因而系统脱敏疗法较有效果。 反之,如果是反社会的行为(例如杀人、吸毒、盗窃)和酗酒、吸烟等一类行为, 则往往是大脑高级神经过程的自觉的学习结果,对

42、这类行为的治疗或矫正则主 要应采用厌恶疗法。类似于痛苦的惩罚疗法。当然,此法的疗效是缓慢的,要 多次才能见效。 除了上述疗法和相应的基础外,代币制疗法的理论依据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 用原理。所以有时又把代币制疗法称为操作条件法,它是应用强化物来操纵人 的行为后果的方法。 观摩示范学习疗法的理论根据则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有 复杂的文化背景(指社会条件),所以人的行为是极为复杂的。这种复杂行为不 可能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及操作条件作用来简单地加以控制或改变,而要通过观 摩示范式学习,通过模仿来获得。中国古代的“孟母三迁”就是这种疗法的具 体例子,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43、但要记住:观摩示范学习必须要有以下条件相配合:第一,必须引起观摩者的 注意,才能使其接受有关的外界刺激加以学习。第二,要将观摩的行为保持在 记忆中,以便在一定的情境中加以模仿。第三,要具有言语和动作能力,才能 模仿一定的行为。模仿是通过语言作中介(说和教)按一定程序把相应的动作再 现出来。第四,要有适当的动机,才会促进学习的效率。最后,当然仍应在动 作正确之后加以强化。 此外,班杜拉还指出:观摩模仿要逐步进行,不能过快过急。还指出多方面观 摩比单方面观摩效果更好,更能产生效果。示范者和观摩者最好要有些相似之 处,例如有才能的女教师和成绩优秀的女生对其他女生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其 相似之处即都是女

44、性。 由于行为结果来自于特殊的前因,和有机体自身状态的相互作用,因此在行为 治疗的临床中都脱离不了实验的成份,特别是人类行为不同于动物行为,尽管 有上述三种理论基础,但毕竟人类行为都离不开有亲近温和的人际关系。所以, 行为治疗不能忽略医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作用。 行为治疗的发展证实不能忽视人的内在心理历程,确认人的过去经验对当前行 为的影响,并且应承认,行为治疗的最终目标的实现主要还是要靠个案本身自 我实现及自我决定其行为的改变。这也就是认知一行为治疗的重要观点:行为 治疗要强调个体的认知因素,它的理论基础则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原理。 8、请结合个案,阐述系统脱敏理论。 系统脱敏疗法也叫交互抑制法。

45、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 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习 惯的目的。 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沃尔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 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 种状态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生化反应 13 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 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而且,能够与焦虑状态有交互 抑制作用的反应不仅是肌肉放松,即使进食活动也能抑制焦虑反应。根据这一 原理,在心理治疗时便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

46、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 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 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 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 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 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 (1)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 (2)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放松训练。一般需要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至次,以 达到全身肌肉能够

47、迅速进入松驰状态为合格。 3、系统脱敏练习: (1)放松 (2)想象脱敏训练 (3)实地适应训练 如对人群、拥挤的人群特别是在人群中被异性触碰后反应激烈,可见人群、异 性人群是引起反应的物体。按刺激的强弱程度制订刺激步骤: 第一、想象自己在拥挤的电梯里、想象自己周围挤满了异性,感到紧张时深呼 吸,调节情绪。让她在这种不断的“想象”中,获得对人际交往那种可怕情景 的免疫力。 第二、在大街上远距离观看异性人群想象自己就在人群中。告诉自己没有人想 伤害自己。 第三、走在大街上,面对迎面走过的异性,告诉自己“没有人特别留意我,我 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 第四、在公汽等人群拥挤的地方与异性近距离接触。

48、第五、在电梯中,与身旁的异性有目光接触。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练习,可以纠正惧怕异性,心里紧张的弱点,增强心理的 承受力。 9、请结合实际,分析理性情绪理论中非理性问题。 理性情绪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的。艾利斯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 为产生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 物的解释、评价和看法。 例如,同样面对一次考试的失败,某个同学可能会认为“我要是复习再充分一 些就好了” ,接下来他就会总结教训,继续努力学习。而另一个同学可能会想 “我是应该能考好的,这次真是糟糕透了!看来我的确是水平有限,我笨极了, 什么事也干不成” ,于是他可能就一味自责、自怨,并可

49、能陷入抑郁而一蹶不振。 此例说明,合理的认识产生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良的认知会直接导致不 良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所以与其说给人带来不适应是事情本身,还不如说是人 们对事情的看法,困境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这正是所谓的“天下本无事,庸人 14 自扰之” 。人的苦恼和愉快、紧张和轻松、焦虑和安宁等等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所有的行为问题都是自我灌输了不合理的信念的结果。上例中,如果第二位同 学能像第一位同学那样正视考试失败,他就不会自责乃至抑郁。在现实生活中 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呢?艾利斯把导致人们情绪和行为障碍的不良认知称 为非理性信念,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十一种经常困扰人们的非理性 信念。后来的心理学家又根据这十一种非理性信念总结出了非理性信念的三个 典型特征。 一、绝对化的要求 这是一种走极端的认知方式,也是不合理信念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指人们从 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持有必定怎样的不合理想法,常常带有“必须” 和“应该”的特点。这种必须和应该又表现为三个方面: 1、 “我必须” 、 “我应该” 。如“我必须每件事情都成功” 、 “我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