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平差结果.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17126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6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管网平差结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给水管网平差结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给水管网平差结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给水管网平差结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给水管网平差结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给水管网平差 一、平差基本数据 1、平差类型:反算水源压力。 2、计算公式: 柯尔勃洛克公式 I=*V2/(2.0*g*D) 1.0/0.5=-2.0*lgk/(3.7*D)+2.5/(Re*0.5) Re=V*D/ 计算温度:10 ,=0.000001 3、局部损失系数:1.20 4、水源点水泵参数: 水源点水泵杨程单位(m),水源点水泵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 水源节点编号 流量 1 扬程 1 流量 2 扬程 2 流量 3 扬程 3 二、节点参数 节点编号 流量(L/s) 地面标高(m) 节点水压(m) 自由水头(m) 1 0.521 140.000 170.322 30.322 2

2、-115.740 140.000 171.497 31.497 3 6.544 140.000 170.342 30.342 4 5.746 140.000 171.120 31.120 5 1.389 140.000 169.777 29.777 6 10.743 140.000 170.067 30.067 7 11.814 140.000 169.717 29.717 8 1.505 140.000 169.160 29.160 9 6.544 140.000 169.522 29.522 10 1.853 140.000 169.072 29.072 11 8.165 140.000

3、169.243 29.243 12 10.192 140.000 169.242 29.242 13 2.345 140.000 168.000 28.000 14 0.579 136.000 168.985 32.985 15 8.893 136.000 169.011 33.011 16 6.023 136.000 169.013 33.013 17 11.962 136.000 168.897 32.897 18 1.476 136.000 168.554 32.554 19 12.498 136.000 168.893 32.893 20 1.389 136.000 168.602 3

4、2.602 21 2.316 136.000 167.692 31.692 22 3.243 136.000 165.822 29.822 三、管道参数 管道编号 管径(mm) 管长(m) 流量(L/s) 流速(m/s) 千米损失(m) 管道损失 (m) 1-3 100 90.0 0.521 0.092 0.218 0.020 2-4 315 46.1 115.740 1.637 8.172 0.377 3-7 315 540.0 40.102 0.567 1.157 0.625 3-4 315 500.0 47.167 0.667 1.556 0.778 4-6 315 400.0 62.8

5、27 0.889 2.633 1.053 5-6 100 240.0 1.389 0.245 1.209 0.290 6-7 225 725.0 11.452 0.288 0.482 0.350 6-9 315 490.0 39.242 0.555 1.112 0.545 7-12 315 455.0 37.888 0.536 1.043 0.475 8-9 100 260.0 1.505 0.265 1.394 0.362 9-11 315 380.0 31.193 0.441 0.733 0.278 10-7 100 320.0 1.853 0.327 2.016 0.645 11-12

6、225 460.0 0.492 0.012 0.002 0.001 11-15 315 570.0 22.536 0.319 0.407 0.232 12-13 100 405.0 2.345 0.413 3.068 1.242 12-16 315 440.0 25.843 0.366 0.521 0.229 14-15 100 100.0 0.579 0.102 0.262 0.026 15-16 225 200.0 1.174 0.030 0.009 0.002 15-19 315 665.0 14.237 0.201 0.179 0.119 16-17 315 400.0 18.647

7、0.264 0.290 0.116 17-22 100 560.0 3.243 0.572 5.491 3.075 18-17 100 255.0 1.476 0.260 1.346 0.343 19-21 100 400.0 2.316 0.408 3.000 1.200 19-17 315 850.0 1.966 0.028 0.006 0.005 20-19 100 240.0 1.389 0.245 1.209 0.290 四、管网平差结果特征参数 水源点 2: 节点流量 (L/s):-115.740 节点压力(m):171.50 最大管径(mm):315.00 最小管径(mm):10

8、0.00 最大流速(m/s):1.637 最小流速(m/s):0.012 水压最低点 22, 压力(m):165.82 自由水头最低 13, 自由水头(m):28.00 第六章 给水管网设计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 ; 2、熟练掌握给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 1、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2、管段流量分配 3、初拟管径 4、平差计算 5、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设计; 6、管网校核; (三)重点: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环状管网设计计算的理论、步骤及平差方法和管 网校核。 第 1 节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确定各管段的设计流量的目的,在于依此来选定管径,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9、。但 要确定各管段的计算流量,需首先确定各管段的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 一、管网图形的简化 (一)简化目的及原则 在管网计算中,城市管网的现状核算及旧管网的扩建计算最为常见。由于给水管线遍布在街 道下,不仅管线很多而且管径差别很大,若计算全部管线,实际上既无必要,也不大可能。因此, 除了新设计的管网,因定线和计算仅限于干管网的情况外,对城镇管网的现状核算以及管网的扩 建或改建往往需要将实际的管网加以简化,保留主要的干管,略去一些次要的、水力条件影响较 小的管线,使简化后的管网基本上能反映实际用水情况,大大减轻计算工作量。通常管网越简化, 计算工作量越小。但过分简化的管网,计算结果难免与实际用水情

10、况的差别增大。所以,管网图 形简化是保证计算结果接近于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管线进行的简化。 (二)简化方法 在进行管网简化时,应先对实际管网的管线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然后采用分解、合并、 省略等方法进行简化。 1.分解 只有一条管线连接的两个管网,可以把连接管线断开,分解成为两个独立的管网;有两条管 线连接的分支管网,若其位于管网的末端且连接管线的流向和流量可以确定时,也可以进行分解; 管网分解后即可分别计算。 2.合并 管径较小、相互平行且靠近的管线可考虑合并。如管线交叉点很近时,可以将其合并为同一 交叉点。相近交叉点合并后可以减少管线数目,使系统简化。在给水管网中,为了施工方便和减 小

11、水流阻力,管线交叉处往往用两个三通代替四通(实际工程中很少使用四通) ,不必将两个三 同认为是两个交叉点,仍应简化为四通交叉点。 3.省略 管线省略时,首先略去水力条件影响较小的管线,即省略管网中管径相对较小的管线。管线 省略后的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但是由于流量集中,管径增大,并不经济。 二、沿线流量 城市给水管网的干管和分配管上,承接了许多用户,沿线配水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工厂、机 关、学校、医院、宾馆等大用户,其用水流量称为集中流量,又有数量很多、但用水量较小的居 民用水、浇洒道路或绿化用水等沿线流量,以致不但沿线所接用户很多,而且用水量变化也很大。 干管的配水情况如图 6-3 所示。 分

12、配管 q1 q3 Q1 q5 q1 q3 q5 q7 B A q2 q2 q4 q6 q4 Q2 q6 图 6-3 干管配水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干管除供沿线两旁为数较多的居民生活用水 q1、q 2、 q3等外,还 要供给分配管流量 q1、q 2 、 q3 等,还有可能给少数大用水户供应集中流量 Q1、 Q2、 Q3 等。由 于用水点多,用水量经常变化,所以按实际情况进行管网计算是非常繁杂的,而且在实际工程中 也无必要。所以,为了计算方便,常采用简化法比流量法,即假定小用水户的流量均匀分布 在全部干管上。比流量法有长度比流量和面积比流量两种。 (一)长度比流量 所谓长度比流量法是假定沿线流量

13、q1、q 2均匀分布在全部配水干管上,则管线单位 长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记为 q s L/ (sm) 。 qs 可按下式计算: (6-2)LQis_ 式中 Q_ 管网总用水量, L/s; Q i _ 工业企业及其他大用户的集中流量之和,L/s。 L _ 管网配水干管总计算长度, m;单侧配水的管段(如沿河岸等地段敷设的只有一 侧配水的管线)按实际长度的一半计入;双侧配水的管段,计算长度等于实际长度;两侧不配水 的管线长度不计(即不计穿越广场、公园等无建筑物地区的管线长度) 。 比流量的大小随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控制管网水力情况的 不同供水条件下的比流量(如在最高用水时、消防时、

14、最大转输时的比 流量)是不同的,须分别计算。另外,若城市内各区人口密度相差较大 时,也应根据各区的用水量和干管长度,分别计算其比流量。 长度比流量按用水量全部均匀分布在干管上的假定来求比流量,忽视了沿管线 供水人数和用水量的差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计算出来的配水量可能和实际配 水量有一定差异。为接近实际配水情况,也可按面积比流量法计算。 (二)面积比流量 假定沿线流量 q1、q 2 均匀分布在整个供水面积上,则单位面积上的配水流量称为 面积比流量,记作 qAL/ (sm2),按下式计算: (6-3)AQqi _ 式中 A _ 给水区域内沿线配水的供水面积总和,m 2;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干

15、管每一管段所负担的供水面积可按分角线或对角线的方法进行划分,如图 6-4 所示。在街 区长边上的管段,其单侧供水面积为梯形;在街区短边上的管段,其单侧供水面积为三角形。 图 6-4 供水面积划分 (a)对角线法; (b)分角线法 用面积比流量法计算虽然比较准确,但计算过程较麻烦。当供水区域的干管分布比较均匀、 干管距离大致相同的管网,用长度比流量法计算较为简便。 由比流量 qs、 qA 可计算出各管段的沿线配水流量即沿线流量,记作 qy,则任一管段的沿 线流量 qy(L/s) 可按下式计算: (6-4) isyL 或 (6-5) iAq 式中 L _该管段的计算长度,m ; Ai _该管段所负

16、担的供水面积, m2。 三、节点流量 管网中任一管段的流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沿本管段均匀泄出供给各用户的沿线流量 qy,流量大小沿程直线减小,到管段末端等于零;另一部分是通过本管段流到下游管段的流量, 沿程不发生变化,称为转输流量 qzs。从管段起端 A 到末端 B 管段内流量由 qzs+qy 变为 qzs,流量 是变化的。对于流量变化的管段,难以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因此,需对其进一步简化。简化的 方法是化渐变流为均匀流,既以变化的沿线流量折算为管段两端节点流出的流量,即节点流量。 全管段引用一个不变的流量,称为折算流量,记为 qif ,使它产生的水头损失与实际上沿线变化 的流量产生的水头

17、损失完全相同,从而得出管线折算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6-6)yzsifq 式中 _折减系数,通常统一采用 0.5,即将管段沿线流量平分到管段两端的节点上。 图 6-5 管段输配水情况 因此管网任一节点的节点流量为: (6-7)yiq5.0 即管网中任一节点的节点流量 qi 等于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的沿线流量总和的一半。 当整个给水区域内管网的比流量 qcb 或 qmb 相同时,由式(6-4) 、 (6-5 )可得节点流量计算 式(6-7 )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6-8)isiL5.0 或 (6-9)iAiq 式中 Li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的计算长度之和,m; Ai 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所负担的配水面

18、积之和,m 2。 城市管网中,工企业等大用户所需流量,可直接作为接入大用户节点的节点流量。工业企业 内的生产用水管网,水量大的车间用水量也可直接作为节点流量。 这样,管网图上各节点的流量包括由沿线流量折算的节点流量和大用户的集中流量。大用户 的集中流量可以在管网图上单独注明,也可与节点流量加在一起,在相应节点上注出总流量。一 般在管网计算图的各节点旁引出细实线箭头,并在箭头的前端注明该节点总流量的大小。 在计算完节点设计流量后,应验证流量平衡,即: Q= Q i+q i ( 6- 10) 式中 Q管网总用水量, L/s; Qi各节点的集中流量,L/s; qi各节点的节点流量 ,L/s。 如果有

19、较大误差,则应检查计算过程中的错误,如误差较小,可能是计算精确度误差(小 数尾数四舍五入造成) ,可以直接调整某些项集中流量和节点流量,使流量达到平衡。 例题 6-1 某城镇最高时总用水量为 284.7 L/s,其中集中供应工业用水量为 189.2 L/s。干 管各管段编号及长度如图 6-6 所示,管段 4-5、1-2 及 2-3 为单侧配水,其余为两侧配水。试求: (1)干管的比流量;(2)各管段的沿线流量;(3)各节点流量。 绿地 居住区 1500 4 756 5 756 6 居住区 居住区 820 1 工厂 2 绿地 3 图 6-6 节点流量计算(单位:m) 解 按长度比流量法计算。 1

20、配水干管计算长度:因二泵站4 为输水管,不参与配水,其计算长度为零, 45、12、23 管段为单侧配水,其计算长度按实际长度的一半计入,其余均为双侧配水管 段,均按实际长度计入,则: L43508275635.0 2配水干管比流量: msLmssqs ./019.4/.19/.8_ 3沿线流量: 管段 1-2 的沿线流量为: ssLqs /3.8756.0/0219.121 各管段的沿线流量计算见表 6-1。 各 管 段 的 沿 线 流 量 计 算 表 6-1 管段编号 管段长度 /m 管段计算长度 /m 比流量 /Ls1 m1 沿线流量 /L s1 1-2 756 0.5756378 8.3

21、 2-3 756 05756378 8.3 1-4 820 820 18.0 2-5 820 820 18.0 3-6 820 820 18.0 4-5 756 0.5756378 8.3 5-6 756 756 16.6 合计 4350 0.0219 95.5 4. 节点流量计算: 如节点 5 的节点流量为: sLsLsqql/6.21)/0.18/6.38(0(50. 25645 各节点的节点流量计算见表 6-2。 居住区 820 居住区 820 756 756 二 泵 站 各 管 段 节 点 流 量 计 算 表 6-2 节点 连接管段 节点流量 /Ls 1 集中流量 /Ls 1 节点总流

22、量 /Ls 1 1 1-4、1-2 0.5(18.0+8.3)13.1 189.2 202.3 2 1-2、2-5、2-3 0.5(8.318.08.3)17.3 17.3 3 2-3、3-6 0.5(8.318.0)13.1 13.1 4 1-4、4-5 0.5(18.08.3)13.1 13.1 5 4-5、2-5、5-6 0.5(8.318.0+16.6)=21.6 21.6 6 3-6、5-6 0.5(18.016.6)17.3 17.3 合计 95.5 189.2 284.7 将节点流量和集中流量标注于相应节点上,如图 6-7。 13.1 21.6 17.3 4 5 6 13.1 1

23、 189.2 2 3 图 6-7 节点流量图(单位:L/s ) 四、管段流量 管网各管段的沿线流量简化成各节点流量后,可求出各节点流量,并把大用水户的集 中流量也加于相应的节点上,则所有节点流量的总和,便是由二级泵站送来的总流量, (即 总供水量) 。按照质量守恒原理,每一节点必须满足节点流量平衡条件:流入任一节点的流 量必须等于流出该节点的流量,即流进等于流出。 若规定流入节点的流量为负,流出节点为正,则上述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6-11)0ijiq 式中 qi_ 节点 i 的节点流量,L/s ; qij_ 连接在节点 i 上的各管段流量,L/s。 依据式(6-11) ,用二级泵站送来的总流

24、量沿各节点进行流量分配,所得出的各管段所通 过的流量,就是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在单水源枝状管网中,各管段的计算流量容易确定。从配水源(泵站或水塔等)供水 到各节点只能沿一条管路通道,即管网中每一管段的水流方向和计算流量都是确定的。每 一管段的计算流量等于该管段后面(顺水流方向)所有节点流量和大用户集中用水量之和。 因此,对于枝状管网,若任一管段发生事故,该管段以后地区就会断水。 如图 6-8 所示的一枝状管网,部分管段的计算流量为: ; ; 54q108q93 13.1 17.3 二 泵 站 q6 9 q9 6 q8 q10 q2 q3 8 10 q4 q5 1 2 3 4 5 7 q7 图

25、6-8 枝状管网管段流量计算 对于环状管网,各管段的计算流量不是唯一确定的。配水干管相互连接环通,环路中每 一用户所需水量可以沿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管路供给,各环内每条配水管段的水流方向和流量 值都是不确定的。 如图 6-9 中的 1 节点,图中流入节点 1 的流量只有 (泵站供水流量) ,流出节Qq10 点 1 的流量有 q1、q 12 、q 15 和 q17,由公式(6-11)得: 71521Q 或 7152q 2 q2 3 q3 4 q4 0 1 6 q6 Q q9 7 8 9 图 6-9 环状管网流量分配 对于节点 1 来说,流入管网的总流量 Q 和节点流量 q1 是已知的,但各管段的流量

26、 q12、q 15、q 17 可以有不同的分配方法,也就是有不同的管段流量。为了确定各管段的计 算流量,需人为地假定各管段的流量分配值称为流量预分配,以此确定经济管径。在环状 管网流量预分配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性(即一定年限内管网的工程总造价和管理费用最小) , 而且还要考虑可靠性问题(指能够不间断地向用户供水,并保证应有的水量、水压和水质) , 做到经济性和可靠性并重。但经济性和可靠性是一对矛盾,一般只能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 泵 站 q1 5 q5 1 q7 q8 泵 站 下,力争得到最经济的管径。在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环状管网 流量分配: 1首先在管网平面布置图上,确定出

27、控制点的位置,并根据配水源、控制点、大用户 及调节构筑物的位置确定管网的主要流向。 2参照管网主要流向拟定各管段的水流方向,使水流沿最近路线输水到大用户和边远 地区,以节约输水电耗和管网基建投资。 3根据管网中各管线的地位和功能来分配流量。尽量使平行的主要干管分配相近的流 量,以免个别主要干管损坏时,其余管线负荷过重,使管网流量减少过多;干管与干管之 间的连接管,主要是沟通平行干管之间的流量,有时起输水作用,有时只是就近供水到用 户,平时流量一般不大,只有在干管损坏时,才转输较大流量。因此,连接管中可分配较 少的流量。 4分配流量时应满足节点流量平衡条件,即在每个节点上满足 。0ijiq 对于

28、多水源管网,会出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水源同时供水的节点,这样的节点叫供水分 界点;各供水分界点的连线即为供水分界线;各水源供水流量应等于该水源供水范围内的 全部节点流量加上分界线上由该水源供给的那部分节点流量之和。因此,流量分配时,应 首先按每一水源的供水量确定大致的供水范围,初步划定供水分界线,然后从各水源开始, 向供水分界方向逐节点进行流量分配。 环状管网流量分配后得出的是各管段的计算流量,由此流量即可确定管径,计算水头损失, 但环状管网各管段计算流量的最后数值必须由平差计算结果来定出。 第二节 管 径 计算 确定管网中每一管段的直径是输水和配水系统设计计算的主要课题之一。管段的直径 应按分

29、配后的流量确定。 在设计中,各管段的管径按下式计算: (6-12)qD4 式中 q_管段流量,m 3/s; _管内流速,m/s。 由上式可知,管径不但和管段流量有关,而且还与流速有关。因此,确定管径时必须 先选定流速。 为了防止管网因水锤现象而损坏,在技术上最大设计流速限定在 2.53.0m/s 范围内; 在输送浑浊的原水时,为了避免水中悬浮物质在水管内沉积,最低流速通常应大于 0.60m/s,由此可见,在技术上允许的流速范围是较大的。因此,还需在上述流速范围内, 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考虑管网的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来选定合适的流速。 从公式可以看出,流量一定时,管径与流速的平方根成反比。如果流

30、速选用的大一些, 管径就会减小,相应的管网造价便可降低,但水头损失明显增加,所需的水泵扬程将增大, 从而使经营管理费(主要指电费)增大,同时流速过大,管内压力高,因水锤现象引起的 破坏作用也随之增大。相反,若流速选用小一些,因管径增大,管网造价会增加。但因水 头损失减小,可节约电费,使经营管理费降低。因此,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主要指电 费)这两项经济因素是决定流速的关键。求一定年限 t(称为投资偿还期)内,管网造价和 经营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称为经济流速) ,以此来确定的管径,称为经济管径。 若管网造价为 C,每年的经营管理费用为 M,包括电费 M1 和折旧、大修费 M2,因 M2 和

31、管网造价有关,故可按管网造价的百分数计,表示为 %C,那么在投资偿还期 年pt 内, ,总费用为: (6-13)tCPMtCWt )10( 式中 管网的折旧和大修率,以管网造价的百分比计。p 式(6-13)除以投资偿还期 ,则得年折算费用 W:;t (6-14 )1)(pt 总费用 W 曲线的最低点表示管网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时的流速称为经济流 速 e。 Wt=Ct M t M C e 流速 图 6-10 流速和费用的关系 各城市的经济流速值应按当地条件,如水管材料和价格、施工条件、电费等来确定, 不能直接套用其他城市的数据。另外,管网中各管段的经济流速也不一样,须随管网图形、 该管段

32、在管网中的位置、该管段流量和管网总流量的比例等决定。因为计算复杂,有时简 便地应用“界限流量表”确定经济管径。 界 限 流 量 表 表 6-3 管径 /mm 界限流量 /Ls 1 管径 /mm 界限流量 /Ls 1 100 9 450 130168 150 915 500 168237 200 1528.5 600 237355 250 28.545 700 355490 300 4568 800 490685 350 6896 900 685822 400 96130 1000 8221120 由于实际管网的复杂性,加上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例如流量在不断增加,管网逐步扩 展,诸多经济指标如水管

33、价格、电费等也随时变化,要从理论上计算管网造价和年管理费 用相当复杂且有一定难度。在条件不具备时,设计中也可采用由各地统计资料计算出的平 均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得出的是近似经济管径,见表 6-4。 平 均 经 济 流 速 表 6-4 管径/mm 平均经济流速 e/Ls 1 D=100400 0.60.9 D400 0.91.4 在使用各地区提供的经济流速或按平均经济流速确定管网管径时,需考虑以下原则: 1)一般大管径可取较大的经济流速,小管径可取较小的经济流速; 2)首先定出管网所采用的最小管径(由消防流量确定) ,按 e 确定的管径小于最小 管径时,一律采用最小管径; 3)连接管属于管网的构

34、造管,应注重安全可靠性,其管径应由管网构造来确定,即按 与它连接的次要干管管径相当或小一号确定; 4)由管径和管道比阻 之间的关系可知,当管径较小时,管径缩小或放大一号,水 头损失会大幅度增减,而所需管材变化不多;相反,当管径较大时,管径缩小或放大一号, 水头损失增减不很明显,而所需管材变化较大。因此,在确定管网管径时,一般对于管网 起端的大口径管道可按略高于平均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对于管网末端较小口径的管道, 可按略低于平均经济流速确定管径,特别是对确定水泵扬程影响较大的管段,适当降低流 速,使管径放大一号,比较经济; 5)管线造价(含管材价格、施工费用等)较高而电价相对较低时,取较大的经济

35、流速, 反之取较小的经济流速。 以上是指水泵供水时的经济管径确定方法,在求经济管径时,考虑了抽水所需的电费。 重力供水时,由于水源水位高于给水区所需水压,两者的标高差 H 可使水在管内重力流动。 此时,各管段的经济管径应按输水管和管网通过设计流量时,供水起点至控制点的水头损 失总和等于或略小于可利用的水头来确定。 第三节 环状管网计算的理论 1环状管网计算时,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水力条件 (1)连续性方程(又称节点流量平衡条件) 即对任一节点来说,流入该节点的流量 必须等于流出该节点的流量。 若规定流出节点的流量为正,流入节点的流量为负,则任一节点的流量代数和等于零。 即: 0ijiq (2)能量

36、方程(又称闭合环路内水头损失平衡条件) 即环状管网任一闭合环路内, 水流为顺时针方向的各管段水头损失之和应等于水流为逆时针方向的各管段水头损失之和。 若规定顺时针方向的各管段水头损失为正,逆时针方向为负,则在任一闭合环路内各管段 水头损失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6-17)0ijh 如图 6-13,由并联管路的基本公式可知,节点 1 至节点 4 之间均有下列关系成立: 41431421Hh 式中 _ 管线 124 的水头损失;421h _管线 134 的水头损失;3 H1、H 4 _分别为节点 1 和节点 4 的水压标高值或测压管水头值(每一节点只 有一个数值) 。 1 h1-2 2 Q q1

37、q2 h1-3 h2-4 3 4 q3 q4 图 6-13 单环管网 另由串联管路的基本公式,得: 421421hh431431h 所以有: 或 3 04312 2环状管网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环状管网计算时,节点流量、管段长度、管径和阻力系数等均已知,需要求解的是管 网各管段的流量和水头损失(或节点水压) 。求解时可采用解环方程组、解节点方程组和解 管段方程组等 3 种方法。 (1)解环方程组法 (2)解节点方程组法 (3)解管段方程组法 三、环状管网平差方法 1.哈代-克罗斯法 最早和应用广泛的管网分析方法有哈代-克罗斯法和洛巴切夫,即每环中各管段的流量 用 修正的方法。现以图 6-14

38、为例加以说明,各参数的符号仍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正,q 逆时针方向为负。 图 6-14 两环管网的流量调整 环状管网初步分配流量后,管段流量 为已知,并满足节点流量平衡条件,由)0(ijq 选出管径,计算出各管段的水头损失 和各环的水头损失代数和 ,一般)0(ijqijhijh ,不满足水头损失平衡条件,须引入校正流量 以减小闭合差。校正流量hij q 可按下式估算确定: = = (6-21)qijkSh2ijijkqSh2ijkqh 式中 _ 环路 k 的校正流量,L/s ;k _ 环路 k 的闭合差,等于该环内各管段水头损失的代数和,m;h _ 环路 k 内各管段的摩阻 与相应管段流量 的绝

39、对值乘积之总ijqsijlsijq 和。 _ 环路 k 的各管段的水头损失 与相应管段流量 之比的绝对值乘积之总ijhijhij 和。 应该注意,上式中 和 符号相反,即闭合差 为正,校正流量 就为负,kqkkq 反之则为正;闭合差 的大小及符号,反映了与h=0 时的管段流量和水头损失的偏离h 程度和偏离方向。显然,闭合差 的绝对值越大,为使闭合差 所需的校正流量k 0kh 的绝对值也越大。各环校正流量 用弧形箭头标注在相应的环内,如图 6-14 所示,kqq 然后在相应环路的各管段中引入校正流量 ,即可得到各管段第一次修正后的流量 ,kq)1(ijq 即: (6-22))0()()0()1(

40、 nsijijq 式中 _ 本环路内初步分配的各管段流量, L/s;)0(ijq _ 本环路内初次校正的流量,L/s;)(s _ 邻环路初次校正的流量,L/s。 )0(n 如图 6-14 中环和环: 环: )0()(21)(Iqq )0()(54)1(Iq )0()()0(52)1( IIqq 由于初步分配流量时,已经符合节点流量平衡条件,即满足了连续性方程,所以每次 调整流量时能自动满足此条件。 采用哈代-克罗斯法进行管网平差的步骤: (1)根据城镇的供水情况,拟定环状网各管段的水流方向,按每一节点满足连续性方 程的条件,并考虑供水可靠性要求分配流量,得初步分配的管段流量 。 )1(ijq

41、(2)由 计算各管段的水头损失 。)1(ijq)0(ijh (3)假定各环内水流顺时针方向管段中的水头损失为正,逆时针方向管段中的水头损 失为负,计算该环内各管段的水头损失代数和 ,如 ,其差值即为第一次闭)0(ij0)(ijh 合差 。)0(kh 如 0,说明顺时针方向各管段中初步分配的流量多了些,逆时针方向管段中分)( 配的流量少了些,反之,如 0,说明顺时针方向各管段中初步分配的流量少了些,)(kh 逆时针方向管段中分配的流量多了些。 (4)计算每环内各管段的 ,按式(6-16 )求出校正流量。如闭合差为正,校正ijq 流量为负;反之,则校正流量为负。 (5)设图上的校正流量 符号以顺时

42、针方向为正,逆时针方向为负,凡是流向和校k 正流量 方向相同的管段,加上校正流量,否则减去校正流量,据此调整各管段的流量,kq 得第一次校正的管段流量。对于两环的公共管段,应按相邻两环的校正流量符号,考虑邻 环校正流量的影响。 按此流量再计算,如闭合差尚未达到允许的精度,再从第 2 步按每次调整后的流量反 复计算,直到每环的闭合差达到要求为止。 第四节、管网水力计算 一、枝状管网水力计算 枝状管网中的计算比较简单,因为水从供水起点到任一节点的水流路线只有一 个,每一管段也只有唯一确定的计算流量。因此,在枝状管网计算中,应首先计算 对供水经济性影响最大的干管,即管网起点到控制点的管线,然后再计算

43、支管。 当管网起点水压未知时,应先计算干管,按经济流速和流量选定管径,并求得水头损 失;再计算支管,此时支管起点及终点水压均为已知,支管计算应按充分利用起端的现有 水压条件选定管径,经济流速不起主导作用,但需考虑技术上对流速的要求,若支管负担 消防任务,其管径还应满足消防要求。 当管网起点水压已知时,仍先计算干管,再计算支管,但注意此时干管和支管的计算 方法均与管网起点水压未知时的支管相同。 枝状管网水力计算步骤: (1)按城镇管网布置图,绘制计算草图,对节点和管段顺序编号,并标明管段长度和节 点地形标高。 (2)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并在节点旁引出箭头,注明节点流量。大用 户的集

44、中流量也标注在相应节点上。 (3)在管网计算草图上,从距二级泵站最远的管网末梢的节点开始,按照任一管段中的 流量等于其下游所有节点流量之和的关系,逐个向二级泵站推算每个管段的流量。 (4)确定管网的最不利点(控制点) ,选定泵房到控制点的管线为干线。有时控制点不 明显,可初选几个点作为管网的控制点。 (5)根据管段流量和经济流速求出干线上各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 (6)按控制点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和从水泵到控制点管线的总水头损失,求出水塔高度 和水泵扬程。 (若初选了几个点作为控制点,则使二级泵站所需扬程最大的管路为干线,相 应的点为控制点) 。 (7)支管管径参照支管的水力坡度选定,即按充分利用起点水压的条件来确定。 (8)根据管网各节点的压力和地形标高,绘制等水压线和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