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 I、综合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我单位安全经营及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故发生的危害, 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对各类突发事故和险情的应急救 援处理能力,深化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 生产方针,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系统,避免或减少事故对人民群众生 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保护环境,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和紧急事件的 发生,确保在各类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高效实施救援, 并能在事故发生后,使承担救援的人员和队伍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有 程序、有步骤,使应急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达到迅速控制 危险源,抢救受
2、害人员,及时指导员工防护和疏散,最大程度地减少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 2013)以及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13 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 6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修正重新公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91 号)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公
3、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2 (6)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 (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352 号) (8)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 第 1 号)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有限公司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和 爆炸、中毒窒息类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 1.4. 应急预案体系 由于本企业规模较小,危险因素少,故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 急预案合并编写。本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两部分。 1.5. 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 首
4、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不 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手段,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防护和人身安全。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 评估、治理,努力减少未遂事件的发生,常抓不懈,防患与未然。增 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 对突发等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案启动后,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应 急的最高统一指挥部门,零售管理部门按职责设置的指挥部要服从应 急指挥中心的领导。公司设立的应急组织要服从指挥中心及其指挥部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3 的领导,落实应急职责,
5、积极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企业按照属地为主原则,实施应急救援。 实行公司总经理负责制,把事故控制在有限范围内,避免发生次生、 衍生事故。 加强管理、提高素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有关 管理制度,加强应急管理,使应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 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培训教育和演练工作,提高员工自救、互救 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4 2.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描述 2.1. 事故风险描述 2.1.1. 公司经营主要危险有害物料 主要危险有害物料 序 号 物料 名称 危险性类别 闪点( ) 引燃温度 () 职业危害 程
6、度分级 火灾危险性 分类 1 氧气 第 2.2 类 不燃气体 乙 2 氮气 第 2.2 类 不燃气体 戊 3 氩气 第 2.2 类 不燃气体 戊 2.1.2. 主要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2.1.2.1. 氧气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式: O 2 分子量:32.00 相对密度(水):1.14(-183) 熔点():-218.8 想对蒸汽密度(空气):1.43 沸点():-183.1 临界压力(MPa):5.08 临界温度():-188.4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主要用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燃料、炸药等。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5 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
7、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 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 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 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 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 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 危险特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化 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 物。 2.1.2.2.
8、 氮气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式:N 2 分子量:28.01 相对密度(水):0.81(-196) 熔点():-209.8 想对蒸汽密度(空气):0.97 沸点():-195.6 临界压力(MPa):3.40 临界温度():-147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 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 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6
9、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 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 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 发生“减压病”。 爆炸危险:本品不燃。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气。 2.1.2.3. 氩气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式:Ar 分子量:39.95 相对密度(水):1.40(-186) 熔点():-189.2 想对蒸汽密度(空气):1.38 沸点():-185.7 临界压力(MPa):4.86 临界温度():- 122.3 溶解
10、性:微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于灯泡充气和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焊接,即 “氩弧焊”。 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常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 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 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 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窒息性。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7 2.1.3. 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
11、围及后果 采购过程:购入无证、包装不合格和无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在提货、运输过程中由于违规操作、车辆故障或恶劣气候等原因而引 起事故。 销售过程:把危险化学品销售给没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 用许可证的单位或人,可能会使相关人员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 等过程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事故。 运输装卸过程:若雇佣无资质的车辆运输危险化学品,因与禁配 物混装、超载、车辆带病运行、野蛮装卸、驾驶人员与押运人员无相 应资质等原因,可造成毒物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且有造成 事故扩大的可能。 经营危险化学品专业性很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从业 人员必须进行培训,了解所经营的各种危
12、险化学品危险特性、操作注 意事项、储运方法、中毒途径、急救措施,否则将会引发事故。 管理缺陷:若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检查、安全教育与培训等落实不到位,存在造 成安全事故或救援不利的可能。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制度等已建立,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人的不安全行为:若企业各级负责人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 业、操作失误、技术水准低等原因均有导致事故产生,造成设备损坏 和人员伤亡的危险。 2.1.4.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级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级如下: 序号 事故类型 产生后果 危险程度 危险分 级1 泄漏、火灾 和爆炸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
13、危险的 -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8 2 中毒、窒息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危险的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9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本公司事故应急组织机构由指挥机构(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 组)和执行机构组成。指挥机构由组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及各小组长组成,组长由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 长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担任,事故发生时,组长(组长不在时由 副总组长行使组长职责)负责协调各类外部救援力量,负责本公司 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应急机构设在办公室。执 行机构设灭火组、通讯组、抢救组和后期处置组。指挥机
14、构和执行 机构共同构成本公司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灭火组 抢救组 组长 副组长 通讯组 后期处置组 图3-1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 指挥领导小组的人员组成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0 表3-1 指挥领导小组成员 职务 人员 电话 组长 * 副组长 * 灭火组组长 * 通讯组组长 * 抢救组组长 * 后期处置组组长 * 3.2.2. 主要职责 3.2.2.1.组长(副组长)职责 (1)负责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 作。 (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4
15、)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明确事故状态下工作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的上报和发布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9)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10)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使工作人员熟 练掌握应急救援的知识和技术等。 3.2.2.2. 各小组职责 (1)灭火组 根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的指挥承担着事故的初期扑救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1 及抢险、抢修任务。 (2)通讯组 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对外通讯联络任务。 (3)抢救组 担负事故过程中受伤、中毒等人员的运送、初步救护处理、疏 散人员工作。 (4)后期处置
16、组 负责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污染物的处理、 现场恢复、抢险过程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 急救援预案的修订等。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2 4. 预警及信息报告 4.1. 预警 4.1.1. 事故预警条件 在值班人员或工作人员遇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报告事故应急 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以便决定是否启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 (1)运输车辆发生泄漏事故时; (2)运输车辆发生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事故时; (3)运输车辆发生泄漏造成火灾、爆炸。 4.1.2. 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 发生事故时,发现事故的人员,在采取现场处置措施自救的同 时,告知现场
17、其他作业人员;需要预警时通知总指挥,由指挥小组 指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施救或疏散。 4.1.3. 信息发布程序 4.2. 信息报告 4.2.1.信息接收与通报 1、当工作人员或值班人员发现事故时,应立即拨打24小时应急 值班电话:*,报告事故情况,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 场处置方案立即开展自救。 2、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3 对方姓名、双方主要交流内容,并同时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本单位 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预警条件和应急响应分 级情况启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2.2. 信息上报 单位负责
18、人接应在明确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并在1小时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情况紧急时,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 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2.3. 信息传递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 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
19、府。 事故上报相关电话: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 市安监局: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4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级别分为3级 事故程度 响应级别 通报范围 疏散范围 应急资源 大量氧气、氮气、氩气 泄漏造成火灾、爆炸事 故 一级紧急 情况 119、安监局、 环保局、公安 局 事故发生地周 边 100米范围 内人员 公司全部资源,并 请求外部救援力量 支持 少量氧气、氮气、氩气 泄漏,造成火情,或引 发中毒、窒息事故 二级紧急 情况 公司事故应急 救援指挥领导 小组安全员及 各小组组长 事故发生地周 边 100米范围 内人员 公司全部资源
20、,并 请求外部救援力量 支持 物料少量泄漏、人员轻 度中毒等轻微事故 三级紧急 情况 各小组组长 可以不做人员 疏散 全体值班工作人员、 事故现场人员 5.2. 响应程序 发生事故达到启动公司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组长启动相应 的应急救援预案。 (1)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启动公司应急预案条件时,由应急 组长发出启动应急响应预案令。 (2)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事故现场的特性,执行应急 响应行动。 (3)如果事态扩大,应由应急指挥机构提高相应的应急级别。 相应程序见下图。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5 事故发生 报告救援指挥小组 判断响应级别 应急启动 救援行动 事态控制 应急
21、结束 上报安监、公安、 环保部门 警戒保卫 抢险救灾 医疗救护 环境监测 后勤保障 指挥部到位 专家到位 资源调配到位 现场指挥到位 事态恶化 扩大应急 申请救援 图5-1 应急相应程序图 5.3. 处置程序 5.3.1. 应急救援通则 (1)事故发生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通知附近同事,并立即向 24小时值守电话报警,同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应要求现场人员查明事故发生部位 和原因,尽快采取处理措施,同时通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和专业队 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下令疏散周围人员。 (3)事故现场人员应迅速查明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原因,凡能 以切断事故源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
22、则应以自救为主,如事故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6 源不能自己控制的应向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险的具体 措施以及泄漏量或事故危害程度。 (4)应急指挥组成员赶到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 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开展救援, 如事故扩大时,应及时通知附近居民、周边相邻企事业单位,并及 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求援。 (5)公司抢险抢修队到达事故现场时,应穿戴好防护器具,首 先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并以最快速度使中毒者脱离现场,轻者由医 务救疗组治疗,严重者马上送医院抢救。 (6)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各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部 门在查明判断事故危害
23、程度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 决定,若需要紧急停车的则按照紧急停车程序进行。 (7)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各救援专业组相配合,救护伤 员和中毒人员,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后送医院抢救。 (8)在事故得到控制后,指挥领导小组应立即成立事故专门处 置小组,调查事故原因、落实整改防范措施及抢修方案,并组织抢 修,尽快恢复生产。 5.3.2. 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氧气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 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 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
24、复、 检验后再用。 (2)氮气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 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 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 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3)氩气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7 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 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 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4)必要时,报告公安消防部门,以便临时封堵附近的交通道 路;组长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
25、戒,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制 止其他车辆和人员进入泄漏现场。 (5)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 制出入。 (6)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水沟 等限制性空间。 (7)计量确定跑、冒物料损失,做好记录台帐。 (8)分析跑、冒物料原因。 5.3.3. 人员中毒现场处置措施 5.3.3.1. 氧气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 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5.3.3.2. 氮气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 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
26、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术。就医。 5.3.3.3. 氩气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8 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5.3.4.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5.3.4.1. 氧气 危险特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能氧 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 混合物。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
27、着火原因 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5.3.4.2. 氮气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气。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 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5.3.4.3. 氩气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 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5.3.5. 个体防护措施 5.3.5.1. 氧气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19 身体防
28、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5.3.5.2. 氮气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 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 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5.3.5.3. 氩气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 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29、、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 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5.3.6. 事故抢险 当发生小型火灾或者初期火灾时,现场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 前提下,应立即启用最近的灭火器及消防栓进行灭火,用水喷射稀 释逸出气体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的同时,对火场中的容 器进行喷水降温。如听到火场中容器发生异常声音,或发现容器有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20 开裂现象,应迅速组织所有人员撤离现场,以防容器爆炸后造成重 大人员伤亡事故。 火灾较大或现场人员对
30、火势无法控制时,应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人员协助抢险,必要时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援。 5.3.7. 医疗救护 对救火中受伤人员,负责包扎治疗或送往医院。 火灾发生时极易发生人员伤亡,在避免人员死亡的前提下,也 应避免因伤员救护不及时而造成的死亡。紧急救护在有人员受伤的 事故中起很大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当,可对患者在医院的抢救有极 大的帮助,甚至可挽救重伤者的生命,下面介绍一些紧急救护时的 识别和处理方法;(注:一切救护都必须在安全的地点进行,必须 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再进行救护。) 5.3.7.1. 休克及处理休克 (1)受伤者休克的典型症状是: 1)全身发冷,肤色发紫,脸色苍白并冒冷汗
31、。 2)脉搏跳动速度特快但衰弱。 3)呼吸急促,短暂并不规则。 4)茫然无表情。双眼的瞳孔张大。 (2)处理休克的办法是: 1)让伤者躺下,将其双脚抬高(用物体垫高)直至超过头部, 借以帮助血液循环。 2)用一件大衣或一条被子包裹伤者,此举可帮助伤者保持体温。 3)伤者若是昏迷不醒,但却又没有严重的皮外伤,就让他侧躺, 侧躺的程度是面部大约四分之三朝下。这能合血液流向口腔,并确 保舌头不会堵塞气管。我们称此为“恢复状态”。然而,若你怀疑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21 伤者的颈部或脊椎受了伤,千万不可移动他,因为移动可能造成不 可挽回的更严重的伤害。 5.3.7.2 嘴对嘴人工呼吸
32、 若伤者停止呼吸4-6分钟,就可导致死亡。因此只能够立即采取 人工呼吸才可能保住生命。 (1)检查伤者是否有呼吸的方法是: 1)观察或用手感觉伤者胸部有无起伏。 2)听其呼吸声。 3)用脸颊感觉伤者呼吸的顺畅程度(如果伤者是穿高领的衣服, 把领口的纽扣打开,能使呼吸更顺畅)。 (2)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是: 1)伤者推至仰卧位置,扶起他的颈部,使头部向后仰。 2)除去口腔内的异物,令空气能够流入。 3)捏住伤者的鼻子并令其嘴张开,用自己的嘴对伤者的嘴用力 吹气,使伤者的肺部、胸腔膨胀,然后放开伤者的鼻口。重复这一 动作,直至伤者能够自行呼吸为止。 5.3.7.3. 止血 用止血带或干净的布块、
33、棉花团盖住并压着伤口。即使棉花团 已被血浸透也别将它拿开,继续加盖棉花团并用力压住伤口。如果 脚没有骨折,把双手或双脚抬高到相当于心脏那样高的位置,最好 能卷起一条毛巾或布料托着受伤的手或脚。 5.3.7.4. 检查和处理严重骨折或脱臼 如果四肢或关节红肿、疼痛。并且动弹不得,就有可能是骨折 或脱臼。处理时注意: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触动伤处;用三角 绷带或弹性绷带和一大块布料(如毛巾)托着断骨或脱臼的部位,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22 以帮助骨头复位。这样也可减少触动伤处并有助于减少疼痛。 5.3.7.5. 处理轻微烧伤 以清水冲洗烧伤的部位;用一块干净布盖住伤口,不可在伤口
34、 上涂抹任何药油。 5.3.8. 人员疏散现场处置措施 (1)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事故发生后,由抢救组组长作为 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若抢救组组长不在现场,事故应急救援指 挥领导小组组长可根据具体情况任命其他安全管理人员作为疏散、 撤离组织负责人。 (2)撤离方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逐一清 点人数。在疏散和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人员不要在 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没有及时撤离的人员, 应指派配戴适宜防护装备的抢险队员两人进入现场搜寻,并实施救 助。当事故威胁到周边地区的群众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或上 级应急救援中心求援,由公安、民政部门、街道组织抽调
35、力量负责 组织实施。 (3)撤离路线:依据发生事故的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当时 的风向等气象情况确定撤离路线。 (4)非事故原发点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 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可能扩大的范围和当时气象条件、抢险进展 情况及预计延展趋势,综合分析判断,组织事故将可能蔓延到的区 域内人员的疏散,防止引起恐慌或发生其他事故。 (5)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的疏散:根据事故的程度或影 响范围,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需要向周边地 区发布信息,并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如果政府部门决定对周边区 域的单位、社区人员进行疏散时,立即组织广播车辆和人员协助公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6、 预案编号 23 安及其他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动员和疏导,使周边区域的人员安全疏 散。 5.3.9. 事后处理 (1)指挥领导小组指定人员设立警卫组,保护好现场。 (2)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洗消处理。 (3)安排一定人力,严密做好监视工作,防止“死灰复燃”, 再次发生事故。 (4)保护现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等待消防人员和有关人员 来现场调查工作,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 5.4. 应急结束 5.4.1. 应急救援终止条件 当事故现场势态被完全控制,确信已消除了着火或扩散污染的 根源,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伤员 都已撤离现场,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组长确定 并宣布
37、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5.4.2. 事故危险解除通知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通过电话或开发布会的形式, 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5.4.3. 事故上报与总结 (1)事故应急结束后,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应把事 故情况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上报,报告中应说明事 故发生的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的类型、 事故的危险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24 (2)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故资料。 (3)作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教训,作出下 一步整改计划。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
38、案编号 25 6. 信息公开 6.1. 信息公开的原则 信息公开的原则:准确、及时、实事求是。 6.2. 信息公开部门 由通讯组向本公司全体人员,以及事故发生时所涉及的周边社 区、人员发布危险解除的信息,事故结果应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 导小组及时准确地向新闻媒体通报。 6.3. 信息公开程序、要求和方式 (1)信息公开程序:各个应急小组配合应急救援办公室拟定事 故信息发布的内容、方案,经过应急领导指挥部审查和同意后,及 时采取适当方式发布信息,组织报道。 (2)信息公开要求: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要向上级领导和主 管部门发布和上报事故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和上报初步核实情况、 应对措施和防范措施等,
39、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和上报 工作。 (3)信息公开方式:信息公开的形式为手机短信、电话告知, 必要时由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确定召开新闻发布会,利用广播、报 纸、电视发布信息。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26 7. 后期处置 应急结束后,后期处置小组人员要做好污染物的处理、善后赔 偿、现场恢复、抢险过程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危险化学品事 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等,及早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27 8. 保障措施 8.1. 通讯与信息保障 (1)组织机构名单及联系方式: 组长:* 联系方式: 副组长:* 联系方式: 灭火组组长:* 联系方式:
40、 通讯组组长:* 联系方式: 抢救组组长:* 联系方式: 后期处置组组长:* 联系方式: 其他组员由各组组长负责联系。 (2)24 小时值班联系电话: (3)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外部应急报警:110 医疗急救电话:120 消防报警电话:119 (4)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市安监局: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28 8.2.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内部救援的各项 指挥工作和对外的各项协调工作。并成立了应急救援的执行机构: 通讯组和抢救组。在发生事故时,内部应急救援行动无法满足事故应 急救援要求时,及时请求消防、环保、医疗、交通、安监等政府部 门及
41、其他社会力量帮助救援。 8.3. 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设置了应急器材,还可以请求消防、环保、医疗、交通、 质检、安监等政府部门及其他社会力量提供物资帮助。 应急物资清单见表8-1。 表8-1 物资清单 序号 名称 数量 存放位置 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 1 防静电工作服 2套 公司 2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2套 公司 3 胶皮手套 5副 公司 4 急救药箱 2个 公司 5 8KG灭火器 6具 公司 6 4KG灭火器 6具 公司 8.4. 其他保障 8.4. 1.经费保障 公司每年从主营业务收入中提取0.5作为事故应急救援专项经 费,专款专用,由总经理监管运用,财务部门负责实施、落实。用 于购买、更新劳
42、动保护用品、消防器材、应急器材、医疗器材等,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29 并安排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的资金。 8.4. 2.外部保障 当事故扩大化需要外部力量救援时,上报*政府或相邻部门, 政府部门可以发布支援命令,调动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全力支持和救 护,主要参与部门有: (1)公安部门 协助公司进行警戒,封锁相关要道,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 场和污染区。 (2)*消防大队 发生泄漏事故时,也可以寻求*消防大队进行相应的救护。 (3)环保部门 提供事故时的实时监测和污染区的处理工作。 (4)电信部门 保障外部通讯系统的正常运转,能够及时准确发布事故的消息 和发布有关命令。
43、 (5)医疗单位 *人民医院提供伤员中毒救护的治疗服务和现场救护所需要的 药品和人员。 (6)其他部门 可以提供运输、救护物资的支持。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30 9. 应急预案管理 9.1. 应急预案培训 本预案制订实施后,所有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公司全 体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 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做到熟知救援内容,明确自己 的分工,业务熟练,成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每年以宣 传册形式向周边社区和居民发放应急救援宣传材料。 9.2. 应急预案演练 9.2.1. 演练内容 9.2.1.1. 单项演练 单项演练包括通讯
44、联络、通知、报告程序演练;人员集中清点、 装备及物资器材到位演练;抢救物资行动演练;救护行动演练;消 防行动演练;指挥协调能力演练等,演练采用不定期的演练形式。 9.2.1.2. 综合演练 每年年初,制定公司综合演练计划。以本企业危险化学品的泄 漏、火灾、爆炸为主要内容,组织公司范围内的应急救援,每年组 织一次演练。 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具体设置事故的等级及相应的危害范围, 按预定的内容方案组织抢险演习。 参加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人员可分为二部分,一是事故应急救援 的演习者,占全部人员的90%以上。从指挥员到参加应急救援的每一 个专业队成员都必须是现职人员,即将来可能与事故和应急救援直 接有关者。
45、另一部分为演练评价人员,分工对演习的每一个程序进 行考核评比,演习模拟实战需要,每一名指战员根据指挥部设置的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31 事故等级明确各自的职责,落实组织措施。首先由指挥部下达预备 信号,由设定的事故单位向指挥部报告事故的具体情况,指挥部根 据设定的危害程度,按应急救援信号规定发出援救信号。指挥员下 达应急救援任务。明确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原因、性质、规模、 联络信号注意事项和现场指挥员的位置等。然后实施,援救演习。 必要时,可邀请相应政府部分人员参与演练的评价与观摩。 9.2.2. 演练频次 单项演练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综合演练每年举行一次。 9.2.3. 演
46、练评估与总结 预案演练后,由指挥机构协调,以参与演练的评价人员为主、 参加演练的人员为辅,做好演练过程的评估、记录、总结工作。 9.3. 应急预案修订 本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本公 司的经营情况进行维护和更新,由本单位组织每年进行评审,实现 可持续改进。 预案演练后,由指挥机构协调,以参与演练的评价人员为主、 参加演练的人员为辅,做好演练过程的评估、记录、总结工作,根 据演练的评估结果,查找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足之处,并及时对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 9.4. 应急预案备案 本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滨州市安监局备案。 9.5. 应急预案实施 本危险化学品事故
47、应急救援预案自 2015 年 月 日起实施。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32 、现场处置方案 1、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大多数火灾都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生产过程中,初起火 灾的发现和扑救,意义重大。生产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一旦发 现火情,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条件下,根据物料特性采取相应的灭火 措施。 事故类型和危 险程度 事故类型为火灾爆炸事故,危险程度高。 事故征兆 1、发生泄漏;2、可燃蒸气散发;3、有明火。 事故发生区域 运输过程中 事故特征 事故发生季节 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 应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灭火组组长:* 通讯组组长:* 抢救组组长:* 后期处置组组
48、长:* 应急小组职责 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 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 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应急组织 与职责 应急成员职责 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工作。 2、副组长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人员疏散、调 查处理。 3、其他人员根据分工进行抢险、自救和避灾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33 应急处置 伤者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现场人员一旦发现火情,根据火势大小应果断采取措施; 如果是小火,应使用就近配备的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消防 栓、消防炮、泡沫站)及时扑灭(干粉灭火器:拉掉插消, 压下压把对准火源喷出);如果火势不能扑灭,火势扩展速 度快不能有效控制(或发生大火)时,应立即拨打消防报警 电话 119 报警,并通知应急救